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能力建设探析

2014-04-09 04:25杜俞瑾
社科纵横 2014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培训

杜俞瑾

(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 甘肃 兰州 730010)

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全面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使高校图书馆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之中

信息化带给高校图书馆的挑战和冲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资层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具体的;既有服务内容的,也有服务形式的;既有服务对象的,也有服务提供者的。具体来说,信息化对高校图书馆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馆理念。要求对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重新进行界定,对服务目标,服务理念重新进行思考。第一,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再也不能简单地定位为教学辅助单位,要认识到它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和研究单位,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第二,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再也不能简单地确定为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除了服务功能之外,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本身就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再也不能简单地界定为教辅机构,而要认识到它的文献中心、信息化基地、学术性机构、学术交流中心、自我学习场所等多重属性。第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再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坐等读者上门、被动地提供借阅服务上,而要认识到必须主动地、积极地与读者互动,提供超时空的多样化服务,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2.馆藏方式。以往的高校图书馆主要以纸媒来存储信息和知识,收藏的主要是图书、报纸、杂志、文件、手稿、图片等等纸媒印刷品,它们不但信息贮量小,而且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笨重、移动困难。信息化给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脑硬盘、光盘、优盘、网盘等等,不但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而且是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等,动静结合,时空制约性小。时下的高校图书馆,其馆藏方式正在从单一的印刷型图书、期刊发展到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馆藏方式的变化,对图书馆的物质基础、空间布局、服务形式、管理方式等,都带来了新的要求。

3.服务形式。以往的高校图书馆,基于图书、杂志等纸媒藏品,服务形式主要是借阅和开架阅览。信息化时代,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电子产品,师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终端,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随时随地访问高校图书馆。尤其是无限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打开了另一片天地。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搞好传统服务的同时,拓展服务手段。从单一的借阅、导读,发展到对原始文献的二次分析、研究和整理,进行知识创新,与读者互动,让读者参与到信息的检索与提取过程中来。

4.服务对象。信息化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网络资源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使得高校师生获得信息资料的手段和途径多样化,对传统图书馆的依赖性相对减弱,导致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流失。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加强,信息中心功能的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服务,知识重组、知识建构和知识创新,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的使用,又可能使更多的师生利用图书馆。再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本校师生,将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和进行社会教育。在终身学习的观念下,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会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面临扩大的趋势。

5.人员队伍。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员必须是具有高层次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服务手段的信息的管理者、信息生产者、信息研究分析者和信息提供者,他们除了要具有系统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心理素养,具有分析信息、评判信息、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能力,能针对特定的人群,从数字信息海洋中迅速找到所需资源并进行筛选、组织、整序,从而开发出有序、有深度的信息产品,提供人性化、个别化、专业化的服务。而目前的高校图书馆,其人员队伍的现状,很难跟的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要求。

6.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广泛使用,使以往的手工管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复杂业务的需要。信息化不但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全面更新,更主要的是要求其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全面更新。要从初级的图书馆的内部集成化管理系统应用到提供给读者的自动化信息检索系统,要把对馆藏文献资料的自动化管理普及到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全方位、自动化、网络化管理。

二、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更新服务形式,是高校图书馆应对信息化挑战,抓住机遇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

1.思想观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是高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从书刊资料中心转向信息情报中心、从知识传播中心转向教育培训中心、从文献资料库转向思想智慧库、从文献收集整序转向知识组织创新、从专业化服务转向社会化服务、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简单服务转向复合服务、从单向服务转向互动服务、从书本式服务转向人本式服务、从传统管理转向智能管理,这是大势所趋。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提高认识,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保障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社会服务。

2.服务领域的拓展,是高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信息化要求高校图书馆突破传统的服务领域的局限,拓展新的服务领域。第一,在丰富馆藏的同时,加强“信息导航”,帮助读者以最便捷的方式,准确获取各自所需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与外部连接,形成一个无限的信息空间,普通读者面对这样一个信息空间,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搜集到所需信息。如果不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读者仍然可能徘徊于信息网络之外,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信息穷人”。因此,必须拓展“信息导航”服务。第二,在提供信息资料的同时,进行文献分析和整合,创新知识。激发思维,启迪智慧。由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第三,在进行知识传播的同时,开展全面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料中心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获得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文化艺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第四,在为本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进行服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为校园外的广大民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3.服务形式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是高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基石。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必须做扎实细致的工作。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也应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之中。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地创新服务的形式,变换服务的手段,这样才能保证服务领域的拓展和自身使命的实现。第一,创设良好的服务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方面,除了建设现代化的馆舍,还要对馆舍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购置必要的设备,布置不同功能的厅室,建立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使用简单便捷的人性化服务场所。软件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制度,设计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使用规范的服务语言,实行温馨的服务。第二,充实和丰富服务内容。在保证图书借阅和开架服务的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介、新技术如飞信、QQ、微博、微信等,开展便利、灵活的深层次信息综合服务。一方面,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文献信息深加工而形成的“综述”、“评述”、“研究报告”等类信息产品,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科研动态并在自身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参考借鉴。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图书馆与广大师生的相互沟通,积极与广大师生交流互动。第三,组织各种活动,诸如开设论坛、举办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专题系列讲座、智力竞赛、音乐欣赏、文化沙龙、中外名著书评、书画展览等,帮助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开发潜能、提高创新能力。第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等特点,用户要找到某些特定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对零散杂乱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发掘和整理加工的工作,把网上的免费资源转换成本馆的数据库资源,使之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具有馆藏特色的专题、全文或文摘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方便读者使用。第五,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把分散在校内各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资源联成一个信息网,使之能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检索,减少读者搜索的困难。如针对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设置,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综合科研成果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学术期刊目次数据库等。第六,建立和完善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对本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开发出具有特色的主导文献数据库。这是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的重要举措。第七,加强同兄弟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的互通互联,做到资源共享。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进步的关键

要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领域的拓展和服务形式的更新,以应对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挑战,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如今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是,人员队伍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甚合理,具备图书情报或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员少,工作人员普遍缺乏扎实、系统的图书情报专业教育,不能深入到文献的具体内容中去,成为专业文献信息与专业读者之间的纽带,部分馆员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求闲心理强、业务不求进取等消极心态,部分馆员外语基础差、计算机水平偏低,“机盲”、“网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等等。这些都无形中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队伍,便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突破口。高校图书馆必须把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应对信息化冲击的控制性工程,当作一个战略任务,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

1.建立严格的人员准入制度。把好进人这一关,同时积极引进掌握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思想的高素质人才。以往的高校图书馆,在人员准入这一点上,缺乏严格的制度,或者对制度的执行不严格。往往是来者不拒,什么人都接收。成了学校安排富余人员和教职工家属的后院。难怪图书馆工作人员被戏称“阿姨”了。造成了图书管理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不良局面。必须转变学校领导、人事部门和高校图书馆领导的用人观念,从应对信息化挑战和高校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高度,为高校图书馆配备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图书管理人员。

2.加强在职馆员的学习培训。第一,坚持全员培训。根据现有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岗位要求,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思想意识、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服务技能和整体素质。第二,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把人员素质的提升和高校图书馆的能力建设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用制度保障在职馆员学习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培训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统连贯性,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第三,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和内容。针对不同的人员和不同的任务,确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不贪大求全、好高骛远。第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把岗位自修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同事交流相结合,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历提高与短期训练相结合,业务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第五,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培训对象明确、培训内容明确、培训过程明确、培训的时间地点明确、培训的方式方法明确、培训的评价标准明确,培训的效果明确。

四、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高校图书馆提出全面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进步提供了机遇。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服务创新和能力建设两条途径来应对这种挑战。以服务创新促进发展,以能力建设保障服务创新。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李明超.浅析网络信息化带给高校图书馆的冲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7).

[2]姜汉卿.高校图书馆应对信息化挑战之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2(2):13-15.

[3]沈煜,裴艳慧.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发展[J].晋图学刊,2007(3):57-59.

[4]程东立,张云静.信息化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3):60-61.

[5]刘崇学.论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职能的转换[J].河西学院学报,2004(3).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化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图书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