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的互动

2014-04-09 04:25韩正宝刘小华
社科纵横 2014年9期
关键词:成才校园文化校园

韩正宝 刘小华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一、时代要求大学生之“才”应融入新内涵

温家宝同志在谈到如何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这里说的“亮点”,就是教改的重点,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即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加深入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自觉地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更加扎实地贯彻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个根本问题上,更加强调人才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而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人才的“德”方面更多地强调要遵守社会约定,要思想先进、政治正确。显然,新的人才观,增加了全新的内容,拥有新“德”的人才更具备世界眼光和人类视野。

二、绿色文化建设丰富了大学文化建设内容

大学的文化建设历来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时代强音的要求一定会在培育人类精神的大学校园得到呼应,一定会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体现。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形成时代的最强音。大学文化的建设中,也自然地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的内容。高校使命也体现了这种时代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用时代精神塑造人,以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平台培养学生顺应时代要求的高远理想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而几乎令中华民族走进发展死胡同的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耽误了整整一代人,也与它成为特定时代的文化主角从而影响到校园有必然关系。

绿色文化建设是在人类生存环境迅速恶化,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产生的文化建设要求,它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绿色理念全方位地贯穿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体现强烈的时代要求。当今的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安全、可持续和清洁能源的短缺,海平面在上升,冰山在消融,饥荒、干旱、贫困、疾病肆意流行”,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有限的资源被过度利用,大量的废气被排入大气层,空气污染严重,温室效应的影响愈加明显。据英国媒体2012年5月9日报道,智库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称,因各国政府与市场没有采取足够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到2052年上升2摄氏度,到2080年上升2.8摄氏度。还有专家预测到21世纪末,海面将上升60cm,可能会对水资源、生态系统、农业等带来持久而深远的负面影响。人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剧烈矛盾。

在这种矛盾越加激烈的情况下,为了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行动。这个活动要求大学应该创建生态文明形象,培养自觉地形成环境道德责任的学生。1990年,由美国塔夫茨发起,几所欧美国家的大学共同签署了《塔乐理宣言》,提出大学应该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00多个大学参加《塔乐理宣言》。它们开设节能环保课程,启动创建生态校园和环境研究项目,研发低能耗产品,构建绿色校园文化理念,培养绿色人才。中国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最早推进绿色大学建设,成为国内高校创建绿色大学的先锋。

人类的生存进入了困境,作为知识、技术、能力和人类精神的先锋,大学生理应成为这场挽救地球、挽救人类自身战斗的主导力量。应该说,大学使命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追求应该呼应时代的要求,具有悲天悯人的人类情怀,大学生应该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建立在为人类和谐、永续的发展上,把为此而贡献力量看作人生的最大骄傲。

在大学校园建设绿色文化是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生了强烈矛盾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今天时代发展最新的要求,而且带有全球性。人类必须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思维方式彻彻底底地更新,应对这个新现象,解决这个新问题,因而绿色文化建设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内容,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内涵。

三、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之间的互动关系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人类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与当今的大学育人使命相适应,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要在校园的环保型、节约型的文化资源上加以挖掘、整合和创新,努力搭建能够履行大学使命的绿色校园文化体系,浸淫于在这种文化而成才的大学生才有可能养成胸怀人类生存发展的大心胸。而只有具备绿色思想和情感的大学生才有可能以更大的热情和创造能力建设绿色文化校园,弘扬校园绿色文化,成为人类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可以说,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成才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生衍弘大的互动关系。

互动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互相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并互相产生影响的过程。互动理论原型本是一个心理学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用于解释人在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过程中,主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提高和发展。认识到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对探究绿色文化建设途径和大学生成才之路无疑是有益的探索。

1.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核心内容

绿色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优化的外部条件。绿色文化建设的前提是绿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内部环境与校园外部环境。一所学校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优越与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政治活动活跃的城市对学校的发展影响深远,历史越悠久文化底蕴越深厚的城市,对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影响越深远。校园的文化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大学生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要培育校园的绿色精神,它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形成的文化。高校应将环境建设作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绿色校园创建为契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2.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的重要途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亚文化,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接触社会,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外在影响;同时,他们将这种影响带回校园,使校园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更要注重思想性和导向性。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激发了大学生美好而崇高人类情怀,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感的同时,也培育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3.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环境科学技术能力提升的有利保障

高校开展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充分发挥高校育人职能的具体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人才,更多的是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节能减排日常行为习惯的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复合型人才。更高的社会需求意味着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更高要求。而绿色校园建设可以从理论体系和生活实践两个层面实现“环境育人”,从而培养和输送更多的社会需要的青年人才。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安排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劳动,利用多学知识进行环境监测、规划、废物回收等实践,参与社区环保活动,通过具体参与和行动培养环保意识。

4.具有绿色文化良知的人才是丰富和弘扬绿色文化的重要力量

大学绿色文化影响下的绿色人才是富和弘扬绿色文化的重要力量。这类人才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绿色文化的良知。他们清醒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人来生存的环境也不是能够无限包容的,他们痛彻认识到人类发展和环境失衡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他们必然成为推动人类绿色文明的动力源,他们对绿色文化的发展和推动将不遗余力,发挥积极作用。这样的人才都具备环境友好的素质和能力。

他们能用绿色思维标准衡量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切行为。我国多年来习惯唯GDP的观念使我们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近年,全国各地连日的PM2.5超标,雾霉成为年头到年尾最热的话题,污水横流,酸雨、泥雨不时光顾,群发性疾病时有发生等等,已经严重地提醒人们,环境的破坏已经是人类的和谐发展面临的大敌,如果不加以遏制,不改善对环境的态度,肆意短视利用环境,必将毁掉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成果。可悲的是,尽管事实就在眼前,政府的一些决策,企业的一些行为、主管部门的一些认知依然是那么冷漠,那么不以为然。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发展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做法。只有管理者队伍具备绿色思维,他们才可能认识并改变目前大行其道的杀鸡取卵的发展观,引导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社会和经济永续发展的发展观,才可能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工作落到实处。而不会单纯地把GDP值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标,政府和企业的任何行为是否科学合理也不会失去标准。

他们能自觉践行绿色文化的宗旨、精神,推动社会形成绿色文化氛围。宣传绿色文化,倡导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社会风气,是每一个有环境良知人的自觉行为,他们能主动把推进绿色文化建设视为己任,主动承担改良社会风气,提高人们认知水平的责任,在思考问题、处理事务的各个方面自觉维护环境安全,节约资源,宣扬绿色文化,弘扬科学发展的社会风气,影响和引导人们走出发展短视的误区,把科学发展观念植入人心,融入人们的素质体系、情感体系。

他们能热情参与绿色科技创新,提高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具备环境良知的人才能深切认识到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恶果,才能认识到必须从我做起,积极投身改善环境恶化现状的实践中去,扎实地以自身的行动为拯救千疮百孔的人类生存环境做务实的努力。他们不仅用宣传的方式改变人们的认知,还会积极进行绿色科技的创新、发明,以实现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控制温室效应、减少有害物排放等各个领域的崭新科技成果的运用、推广,改变环境恶化的现状,增强人类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的互动是二者的互相促进与提升的关系,是共荣共利的关系,是发展型共兴共荣关系。通过这种互动,双方都能很好地从对方获得提升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抑制各种消极因素,形成良性的互补和互利,达到大学文化建设内容的更新和大学生成才内容的更新,从而形成文化有活力、成才有新路的全新局面。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EB/OL].[2012-02-22].http://www.edu.cn/gao_jiao_788/20120221/t20120221_742947.shtml.

[2]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EB/L].2009-0l-04].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04/content_106014-61_1.htm.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11.

[4]贾九斌.论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识别[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5]陈骏.创建绿色大学 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4.

猜你喜欢
成才校园文化校园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