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佳 牛冬梅
(1.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上海 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20043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第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表现形式的特色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道路,秉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承继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路线,以解放思想为起点,以改革开放为内涵,以开拓创新为特点,以实践发展为方向,继承、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创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推动下实现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全靠我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可见其实践特色是很鲜明的。在“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时,我们没有因此中断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是顺应历史潮流,作出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内涵和生机活力。我们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坚持把握改革力度与社会承受度的有机结合,从而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避免了资本主义的痛苦经历,又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符合中国国情;同时说明,现代化的道路不只资本主义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也不只“苏联模式”一种,还有更宽广的大道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综合起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至少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实践:一是经济建设的实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实践活动,就会损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过程。三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的实践。当前,我们的一切理论建构和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依据,同时,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四是坚持推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最核心的内容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改革必然触动既有的利益格局,社会震动在所难免。因此,把握改革力度与社会的承受度的统一至关重要。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真正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基本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毛泽东首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1](P304),但这不应当是长久之计。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提出了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1956年和1957年,毛泽东分别作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启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P116)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著名论断。随后,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动力和根本任务、民主政治建设、祖国完全统一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系统的论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进行建设,这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扩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充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追求——由原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所有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成熟。
一是体现在发展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特殊的母体下产生的,不具有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样的发展起点。我们是不完全、不成熟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决定了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困难和紧迫任务:需要实现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到较高程度的市场经济的转变;需要实现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向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转变;需要实现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到逐步缩小差距的转变;需要实现由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变等等。
二是体现在发展理念上。中华民族一直崇尚中正、均衡、和谐等思想理念。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指出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不走现有发达国家走过的世界扩张性道路,不走资本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道路,不倡导西方的私有制理念和自由主义价值观,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消除各利益阶层之间对立的体制性因素,解决现实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与西方的扩张发展观存在本质区别。
三是体现在发展目标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就蕴涵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首先,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是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与根本哲学。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总结我党执政经验的产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以批判斗争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到求同存异、化解矛盾等等,正反面的历史经验极为丰富。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消除各种不协调和不平衡,对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避免政治振荡和社会失衡,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紧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形成背景的时代特色。与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不同,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2](P1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从自身的具体国情出发,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二是解决问题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以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自身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着重回答和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性课题,成功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基本内容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也正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积极批判地吸收现代理论成果,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只有不断研究时代的新情况,解决时代的新问题,总结时代的新经验,概括时代的新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始终保持其时代性,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