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外探究意识的培养,促进“减负”效益最大化

2014-04-08 01:37林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作息时间减负课外作业

林捷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真正“减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摆脱出来,为学生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本文就化学学科如何利用课外探究实验室,注重课外探究意识的培养,促进“减负”效益最大化。

一、创立开放式探究实验室,为“减负”效益最大化的提供平台

自1987年中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以来,“减负”已成为中国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路上一道绕不开的坎儿。“减负”的目的何在?无非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早日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长期以来,人们常把“减负”的任务归咎于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身上,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频频颁发各种的“减负令”,旨在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来还孩子们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但从结果来看,每次的“学校减负”,最终往往以“校外增负”收场,而校外的负担不仅使学生的学业压力未减,还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学生怕的不是课外作业的量大,而是作业内容本身存在的枯燥、乏味、重复的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与其限制作业量,不如多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创新能力的课外调研作为课外作业,与其削减考试,不如改革“向分数看齐”的教育观。建瓯一中作为为福建省化学基地校,全体化学教师以《高中生化学探究实验的开放式运作与管理》课题研究为牵引,大胆进行尝试,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开放式实验室进行自主探究,跳出题海的困惑,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着做探究实验,在做中学,不少的优秀学生在探究中得到提升,也让他们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更加深刻地领略了“减负”所带来的最大效益。

二、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是实施“减负”的重要保证

如何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严格执行各自的作息时间,是实施“减负”的重要保证。客观地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时间分为课内与课外,课堂上的学习是在教师科学指导下进行,应该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课后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以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减负”的关键应是如何落实学生课外作息时间上。作息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本人认为主要看以下三方面:(1)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2)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3)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简单地说,“减负”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古人那种“悬樑刺骨”的坚韧精神,让学生放任自由就行。“减负”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效益最大化。教育是一个整体工程。它是有很多方面组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解决减负问题,必须从整体上去考虑。就化学学科教学而言,与其让学生不断重复机械地做一些枯燥的习题,识记一些生硬的实验规律,不如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在探究中去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与合作中让自己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所在,让学习的负担转化为进取的动力,从而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让“减负”的成果更加巩固。

三、注重课外探究意识的培养,为“减负”注入内在活力

学生怕的不是课外作业的量大,而是作业内容本身存在的枯燥、乏味、重复的问题,好学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孩子。孩子的学习,如果他感到学习很轻松,你不要他学都不行。如果他感到学习很累了,你再硬要他去学,他就会反抗。有些人担心,课外作业少了,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可学生精力旺盛,学生多余的时间会发到哪里呢?多余的时间他们不会到网吧游戏厅吗?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善于引导,“减负”的努力就会付之流水,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注重课外探究意识的培养,为“减负”注入内在活力,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正确的渠道上来,抵挡住社会上形形色色不良风气的引诱。我校化学教研组根据本校学生特点,探索性地增设了一间开放式探究实验室,为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实验搭建一个可供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这种尝试性做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深刻地感知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乐于主动思考并查阅相关的一些资料,自主解决所产生的问题。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尝试,全组教师共完成38个案例,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课后彼此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对作业和学习中产生的生成性问题尽可能通过交流讨论得到解决。对一些简单的实验问题,尽可能亲自动手实践,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动的情景,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们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多布置些选择性较大的研究性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或思考,不要硬性规定完成的时间和数量,但要及时对完成得好的同学给予正确公正的评价,让同学们在交流评价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做不但能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减负”注入新的活力,使之不会成为空洞的政策口号。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等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陆建源.新课标下化学分组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育,2012,(2):2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息时间减负课外作业
让作息时间成为自我养成习惯之钙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小P孩作息时间表”火了:每天学习18个小时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表
优化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