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 要: 中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很多初中和高中是分离的,大部分学生存在初中升高中时不适应高中学习的情况,甚至有少数学生因为不适应而荒废学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新环境的适应教育。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高中生活的能力作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教学 新环境 适应教育
随着初三学生毕业,我又接了初一的班主任工作,心想可以放松两年了。但三个月后一个学生家长跟我的谈话,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以后我真的可以轻松两年吗?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学生是我班今年毕业的学生,今年中考以高分被我市重点高级中学录取,但到新学校后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后来就不想上学,想退学。家长说我和学生的感情比较深,让我劝劝这个学生,能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为什么他在升入高中才三个多月,就提出不读了呢?
后来经过向他本人和家长了解,发现情况是这样的:这位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而且读得比较轻松,跟初中的老师和同学都处得很好。上了高中以后,成绩却表现平平,虽然他知道能考上这里的学生都是各初中的佼佼者,但不甘心自己如此平庸。刚开始,他并没有太在意。过了一两个月,班上一些学习优秀的同学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圈子,他们在班上的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得比较活跃。他很羡慕这个圈子,很想融入这个圈子但融不进去,于是他下定决心刻苦学习提高成绩。尽管自己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了上,成绩却没有取得明显进步。渐渐地,他对自己失去信心,感到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在学校也变得不爱和别人交往。好不容易熬过了期中考试。一想起马上就要来临的期末考试,他就觉得胸闷、心慌。所以,他脑海里突然有了很强烈的休学的念头。他知道这是逃避,是不现实的,但是,他说服不了自己,内心感到非常痛苦。
这是一个近几年比较普遍的高一学生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厌学问题,虽然大多数学生没有这么严重,但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厌学问题确实已经像“计算机病毒”一样,使很多学生在面对学习时,自身的情感和思维无法正常“运行”。
新环境是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必须面对的,那么应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高中学习中尽快适应?我认为这项工作没必要用专门的时间开展,可以在初中的平时教育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于无意间提高适应高中新环境的能力,在面对高中学习生活时,自然而然就会比较容易。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人格上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都怀着赤诚的爱,这就是师爱。一些教师往往通过严格的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许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对他们的爱,只是单纯认为是对他们行为的约束,是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制约,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满、抵触、消极情绪,易产生抗拒心理。这样,无论教师花多大力量,花再多时间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师爱时,就会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让学生理解师爱,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条重要法则,更是师爱的基础。互相尊重、理解,则关系融洽;失去尊重和理解,一味地苛责、批评,只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和压抑,即使是表扬也显得空洞,更谈不上让学生理解师爱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做任何一件事也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爱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思想,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对待;爱生就应该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让学生勇敢地面对每一次的挑战,让他们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尊重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初中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的怕要比尊重多一些。
2.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学习成绩,而是更多地注重学习过程。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和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同时克服自卑心理,消除厌学情绪。即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言弃。
3.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对某种事物给予加倍的注意,并伴随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从而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小学、初中就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到高中时,学生就会很顺利地实现过渡,而不会出现厌学等不良现象。
4.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初中学生处在思想逐渐成熟、容易出现偏差的时段,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教育,引导和防范并举。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及自控能力等,家校配合,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编号[2012]GSG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