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摘 要: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是语言测试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但是反拨作用在语言测试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中考英语作为大规模测试,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了正负面的反拨效应。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进行改革,增强中考英语对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关键词: 中考英语测试 初中英语教学 正面反拨效应
教育界把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称为反拨效应(washback effect)。中考英语测试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是中国除高考以外最大规模的英语测试。它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其负面反拨效应极其明显。下面我以反拨效应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考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现状,针对如何使测试对教学产生正面反拨效应提出几点建议。
一、测试的反拨效应
在英语教学中,测试无时无刻地影响教与学的双方。Hughes认为测试对于教与学有各种各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正面和反面同时表现出来的。
1.正面反拨效应
英语测试和英语教学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对英语教学有指导和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好的测试可使教师看出学生存在的较普遍的错误或缺陷,掌握授课情况,认识到自己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及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弥补和解决。科学合理的英语测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2.负面反拨效应
对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师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Hughes认为,过去语言测试一直对教师产生负面影响,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常常忽视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科学、不合理的英语测试不能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挫败感、焦虑感。过于强调英语测试的结果,就会影响英语学生的学习情绪。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有正面与负面之分,正面的测试给予英语教学正确引导,负面的测试则会将英语教学引入歧途,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减少负面反拨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
二、中考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反拨效应
中考英语是初中英语毕业(升学)考试,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科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能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学生能否升入高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针对中考英语现状,正面反拨效应有:中考作为大规模的英语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能够对各个学校教育的情况起到一定的检验作用;激励师生,中考英语成绩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检验,中考成绩的提高会强化教师的工作动力。同时,可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负面反拨效应有:没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试题重点考查了其中的词汇和语法两方面,而对语音、功能和话题这三方面涉及较少,导致学生会写不会说,无法利用所学内容进行交际;试题覆盖面小,难度和区分度较低,不能全面考查新课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客观题数量多导致试卷效度低,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三、关于使中考英语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正面反拨效应的几点建议
1.加快中考英语改革步伐。
荆州教研室针对2014年的荆州英语中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在阅读题总数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的篇数。这样的改革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再仅仅是将考试的重点放在单一的对语法和词汇的考查上。在中考英语试题中增加词汇填空题的比重,这样做是为了适当增大试题难度,但重要的是它注重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从这一系列改革中,不难发现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正面的反拨效应已经做出了一定努力。
2.更新教学角色,改革教育方式。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角色。新课改为教师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开拓学生思维,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应该不再采用应试教育。要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总之,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合格的人才。
3.改变对中考英语的认识。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中考存在错误认识。中考成绩是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使得一些教师以成绩为重,学生以分数为“命”。学生能力无法提高。因此,要改变人们对中考的认识,改变对分数的盲目追求。
中考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英语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中考的反拨效应渐渐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我們要避免或削弱中考英语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使其对教学产生正面反拨效应。只有这样,中考英语才能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Hughes,A.Backwash and TOEFL 2000[Z].Unpublished manuscript.England:University of Reading,1993.
[2]亓鲁霞.意愿与现实:中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英语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2004.
[3]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2005(01).
[4]唐雄英.语言测试的后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