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仙 郑倩平
摘 要 一堂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科学合理的将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结合。本文从当前新课改对课堂提出新要求,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尴尬局面,以及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着手,考虑影响预设与生成的因素,从而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环境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课堂更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关键词 课堂预设;课堂生成;语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及其评价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语文课堂中有没有“生成”,“生成”是否精彩已经成了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指标。针对新课改形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矛盾冲突的尴尬现状,而且课程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因为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教师宽松民主氛围的创设,我们的教师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生成问题,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生成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但课堂也不能完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
一堂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将学生尽快引入文本,进入学习情境中,而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一对矛盾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预设,课堂就会显现杂乱无序的盲动;没有生成,课堂只能是封闭僵死的操练。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有机融合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精彩小学语文课堂的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蓬勃展开,语文不是一门可以立竿见影的科目,而是一种素养的积淀,但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存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了预设与生成相互矛盾的尴尬场面。老师想要积极响应教学生成,又怕学生考试不过关;想要坚持传统的预设型教学,又担心束缚学生的思维,湮没学生的创造力,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精彩的语文课堂并不是以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汉字,而是以学生是否在这个课堂内获得了一种感受,是否达到了思想上的共鸣,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不是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思想交换一种思想,产生思想的火花。教师要怎样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建设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生动和谐的语文课堂?预设是教师预先设计的,是能够更好的指导,而生成则更好的展现了思想的碰撞,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智慧。
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语文的独特性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此时是天真烂漫的时候,但他们也将跨入初中,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同时不会过于脱离实际,能较成熟的思考问题,更易产生共鸣。
小学语文还有其他的科目所不能及的是:充分运用课文内容来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传递一种思想,一种人生哲理。它不像思想品德课那样满篇说教,目的性那么强,也不像数学那样更加侧重工具性和生活中的一种技能,它是通过优美的散文、诗歌等来渗透各种观点思想,对学生的生活态度的深度是其他科目所不能企及的。
三、课堂生成与课堂预设的涵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教学中的预设,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对课堂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设想与安排,是教师对学生可能经历的过程或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预测和假定。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教学中的生成,即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预设是课堂的生命基础,生成是课堂的生命活力;预设为了更好的生成,生成又丰盈了预设;预设和生成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对预设性课堂教学的批判并不代表要放弃预设,对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肯定也不意味着只要生成不要预设,关键在于如何使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共存。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应该以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为最高境界。
四、影响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因素
1.教师因素
新课改中的具体目标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且在新课改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而不是以前简单的授受关系,课堂预设与生成使新课改的目标得以实施,而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教师的学生观都影响着课堂预设与生成,一般教师的专业水平较深,业务水平更高,更能够在课堂预设时考虑更加全面、透彻,更能及时有效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2.学生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学生的自身素质关系到学生所发现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等。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好的“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可见学生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个性各异,每个学生的社会背景、家庭条件、社会经验都有差别,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所以学生的不同,教师在课堂预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不同,在课堂中随机产生的问题生成也是各色各样。
3.学校环境氛围
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社会风气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对于学校则是学校的环境氛围。一个学校的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着影响在学校的每个师生。一般而言,学校为师生创设的环境是否较为宽容,领导阶层是否更持宽容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的行为。较为宽容的态度,使师生更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的在课堂互动,讨论。那么课堂预设就会更多的将偶然、突发问题考虑到课堂中,而在课堂中教师也更有可能提出更多的开放性的、创造性的问题,学生也更能开阔思路,回答也更具富有创造性意义。
五、在课堂中,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的建议
针对课堂教学,主要是预设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预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预设要努力整合现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预设中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空间和时间。在生成中,构筑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动态生成的基础;要善于捕捉、组织、调控课堂生成的方法;对生成的学习材料进行及时的加工和处理;对动态生成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要不断学习,坚持先进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不断加强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鼓励学生不同的体验,不要害怕课堂的失控,“生成”必须本着“真、善、美”的原则。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一个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人的资源因素,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语文教学将会闪耀着语言、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学校领导等需要为学校创设一个较为宽容的氛围,对不同意见持包容的态度,正所谓“百花齐放,各色争艳,美不胜收”。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语文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其富有“生成”价值的因素,就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结合预设与生成,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实现动态的教学与学习。只有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的结合,语文课堂才能不断闪动着生命的灵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陈旭远,张捷主编.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汪丽珍.如何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7,8
[4]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周文水.论语文教学中的环节与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1).
作者简介:杨冬仙(1987—),女,汉族,江西上饶,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郑倩平(1987—),女,汉族,江西抚州,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