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执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及其启示

2014-04-08 03:51乔贵平
湖湘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行动党基层组织执政党

乔贵平

(天津行政学院,天津 南开 300010)

新加坡的发展模式一直是不少中国学者关注的话题。中国也曾经多次提出要向新加坡学习。那么在“国情不同”的背景下,中国到底应该向新加坡学什么?这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毫无疑问,新加坡社会经济腾飞与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形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学习借鉴新加坡执政党的执政经验,即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是中国向新加坡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围绕人民行动党如何紧密联系民众进而扩大执政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和认同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谈点看法和认识。

一、支撑其执政地位得以维持的理念与组织架构

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人民行动党的政治理念可以从其党徽寓意来体会。人民行动党的党徽白底蓝圈,中间一道红色闪电,闪电象征着行动迅猛,要求的是活力;白底象征纯洁,强调的是廉洁;蓝圈代表国家团结、种族和睦,注重的是和谐;闪电象征行动迅猛有力。人民行动党在长期成功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执政理念支撑了其执政地位得以维持。新加坡的和谐廉洁是在一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取得的。

(一)价值理念:以民为本

政党的行为来源于指导行为的政治思维与理念。作为一个最早创立固定接见选民制度、基层组织极为深入而细化的政党,人民行动党一直秉承“以民为本”的精神或理念。一方面,人民行动党是通过在大选中晓之以理、动之以利的策略让民众了解政党的理念与政策。更为重要的是,人民行动党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围绕“以民为本”理念来制定和推行政策,通过把执政党的信念转化成为政府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并向群众传达这些理念,达成一种社会共识。

经济发展先于民主政治,立于“第一优先”的地位。人民行动党执政以来一直把发展经济放在执政首位。人民行动党深刻了解新加坡的真正民意是什么,“如果我们把优先前后倒置,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民主形式方面,而不是把它放在经济实质方面,我们绝对不会达到目前的发展阶段。由于我们优先处理的事情安排正确,我们现在不论在经济实质或民主形式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1]P323李光耀认为,西方民主不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不要迎合政治潮流,要奉行务实主义走适合于新加坡的发展道路。经济上用法律与经济手段保证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和竞争性。全民就业,经济增长,高质量生活,居者有其屋等经济政策的实施真正体现了人民行动党对民意的敏感。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社会的民主化变迁积累了思想和中产阶级基础,为更开放和更多公民参与社会的出现提供了经济条件。

为民执政理念是建立在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所谓为民执政是指为了人民利益、满足人民要求而执掌政权。立足于为人民谋福祉,人民行动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以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宗旨。注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居者有其屋”政策解决了大多数居民住房问题,完备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保证了人民病有所靠,老有所养。人民行动党政府通过“劳资政共乘一条船”政策保证劳资都能够公平分享国家发展成果,赢得了工人和雇主这个强大后盾的支持,获得了更多的合法性资源。选举强化了执政党的危机和忧患意识。“群众选举自己政府的目的,是要给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得到一种比较好的生活。如果他们的前途无法变好,不是因为民选部长的愚昧,便是由于公务员的无能。接着,在五年任期结束的时候,人民便不再相信他们选出的政党,或他们所承袭的政治制度。”[1]P532人民行动党非常重视民意,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对民意的敏感程度比较高。“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是人民行动党执政的基础和合法性根源。

崇尚法治,致力于打造一个法治社会。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上升到第一世界国家,归功于李光耀大力打造法治社会。在李光耀为新加坡发展所制定的愿景中法律扮演着重要角色。李光耀明确表示,一个国家在发展时所需要的是治安,法治重于民主。他认为,严格的法律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先锋,有了良好的法律,社会才能产生良好的秩序。用法治来规范人们的言行,维护社会秩序。一切规则透明化,社会有秩序、有正义。同时,在法治下,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保护。法治信仰的塑立更在于执法者受到严格约束,政府官员要遵守法律。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活动。新加坡模式最为核心的是有一个高度讲法治的社会。法治,独立的司法,能干、稳定和诚实的政府,为新加坡经济腾飞打下基础。

精英治党、廉洁治党的执政理念为人民行动党执政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新加坡建国以来就秉承“精英治国”理念和奉行任人唯贤的机制。人民行动党是个不折不扣的“精英党”,特别注重党员质量,不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人民行动党需要通过竞选上台或保持执政地位。这样议员的素质就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水平,因而该党提出要让最好的人才当选议员,国家应该由最能干和最廉洁的人来领导与管理。人民行动党从党内和民间社会两方面物色基层领导,一方面通过物色与培训基层领袖来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发掘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并主动邀请加入,其中特别优秀的还会支持其竞选议员,乃至让其出任内阁部长。所以,在行动党,党龄长短根本不重要,关键是看是否德才兼备。此外,人民行动党有强烈的反贪意识,廉洁治党是其又一鲜明的执政理念。在新加坡几代领导人的反复强调下,这一廉政治国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不仅成为公职人员的自觉行动,而且成为民众评价政府和公务员的基本标准。“清正廉洁、遏止腐败”是人民行动党的立党之本。

当政党理念和政党政绩两者合二为一的时候,理念凝聚力量,集合社会的优秀人才,以正确的政策建立政绩,从而获得更广层面的支持。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每五年要交一次成绩单给新加坡选民,而新加坡选民是通过自己对候选人的政绩做出判断来挑选政党。毫无疑问,人们对行动党的支持,除了是建立在经济绩效这个工具理性基础上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其价值理性,也就是理念的认同。也就是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加坡,新加坡未来如何发展等这样的愿景执政党与民众具有认同或者是在不断的提高这个认同。最终行动党秉持的理念,或是阐述其理念的话语体系,比如精英政治、经济为先、廉洁治党、为民服务等等,成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价值观念。

(二)组织特征:有形但低调简朴

政党的组织结构及其活动对治理国家很重要。人民行动党的最高领导人是秘书长,其组织体系比较简单,只有中央执行委员会和支部执行委员会两级。中央执行委员会由21人组成,每两年由党员大会改选一次。基层组织则较为深入而细化,在全国范围按照国会选举划分的选区设立支部执行委员会,支部都位于新加坡人聚居的组屋区内,遍布20多个选区的每个角落。支部的负责人主席由中央任命,支部执行委员会成员由支部主席提名报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中央执行委员会将他们委任为选区议员候选人,在大选期间代表人民行党参选,平时则在党支部和社区俱乐部的协助下,满足居民的各种民生诉求。行动党正是通过这些支部和分部发挥实际影响的。在新加坡,当人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找本选区的党支部。作为执政党的行动党在各个政府机关、法定机构见不到人民行动党的党徽、党旗,也没有党组织,不搞组织生活,更没有专职的党务干部。党的工作主要是自身建设和争取选民,围绕竞选开展党的活动。

人民行动党是个精英党,党员人数不多且不对外公布其党员人数,党员身份一般是保密的,或者说不刻意公开。党员主要分为普通党员和干部党员。为数不多的干部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1%,是人民行动党的核心,通常是社会各界的精英,也是人民行动党领导国家的执政核心团队成员,可以说是行动党的最重要的干部。公务员一般不能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到任何一个部门求职填表时也无须填写 “政治面貌”,也没有执政党党员可以优先录用的明文规定。行动党很少以党的名义发号施令,党员在平常生活里是“隐形”的。

(三)影响力:“一党独大”的主导地位

执政是一门技巧,在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式中包含有很高超的艺术在里面。“党无处可见,无处不在”是人民行动党奉行的原则:从某个角度来看,党政是分开的;从另一角度观察,党政其实又是合一的。新加坡的党政关系可以形象地说就是,政府在前头唱戏,执政党在后台指挥。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掌握政府大权的、主持各部委大局的、身居国家要职的,均是人民行动党党员。在新加坡的政治体系之中,行动党看似无处可见,实质上,行动党已经通过其党员在国会和政府发挥作用,体现党的意志,所以行动党无所不在。人民行动党执政并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由政府掌握。执政党的意志主要是通过国会和政府转化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这是依法执政和执政党在宪政范围内活动的具体表现。

在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有形”的行动党的组织体系只有中央和支部两级,就连党的总部和支部的建筑也刻意低调简朴。党员在任何国家机关、法定机构甚至基层组织中都不以党员身份出现,而是以国家公职人员形象说话,不张扬其党员身份。在表面看来是国会而非政党在表达国家意志,是政府而非政党在执行国家政策,所以,执政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处于一种“无处可见”的状态。

但在政治实践中,“无形”的行动党的实际影响力无所不在。行动党是通过控制国会与政府,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政府所采取的政策都体现了行动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由于政体的不同,人民行动党执政的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新加坡是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行动党通过在议会竞选中获得多数议席而上台执政。国会属于单院制,在84个议席中,行动党占据绝大多数议席,组成内阁。内阁总理由行动党的秘书长担任,副总理和部长则多由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也是国会议员)或行动党的其他议员担任,法定机构负责人和社团领袖也基本都是人民行动党党员。一方面,通过议员在国会参与议政,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法律,转化为国家意志;另一方面,担任政府要职的议员在政府中领导公务员队伍,把党的理念转化为政府的政策,从而实现了对社会的高效管理。人民行动党正是通过国会和政府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和社会的管理。

简言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这不仅从它的执政理念中可以得出结论,还因为它的组织结构与政治影响力方面的特性,不断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一个为了“人民”而“行动”的政党

行动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活力和廉洁的原因在于不脱离人民群众,扎根于民众之中。从新加坡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状况和人民享有的实惠看出,人民行动党所践行的的确和它的名称是一致的,人民行动党不愧是为了人民而行动的政党,其成功经验对中国就具有值得借鉴和便于借鉴的双重价值。

(一)以身作则,清廉高效

人民行动党作为执政党以身作则,清廉简朴,对社会起了示范性作用,进而带动国家整体的社会风气。政治领导起表率作用,具有高度的诚实和诚信对于维持新加坡廉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组织形象是组织精神的外在表现。人民行动党30年来总部一直设立在新樟宜路上组屋区里的一栋四层楼建筑物里,是一幢长期租用、设施简朴、基本上没有任何装饰的公共楼房,只有18名工作人员。这是按照李光耀关于党总部要“深藏不露”和“简陋、低调”的要求做的。行动党每临重大活动,都穿着象征纯洁、廉洁的白衣白裤,称为党服。每次大选结束后,总理会向行动党全体议员发出操行守则,即议员守则。总理指出,廉洁清明的声誉是行动党最珍贵的资产,因此行动党议员必须坚定地维护这样的高标准,以划清政商关系,避免滥用职权。议员必须维护行动党的高标准,不应过着可对党造成难堪的奢华生活方式。不可以表现松懈,态度傲慢或冷淡,应保持谦逊,得体和尊严,从而赢得人们的尊重。

行动党建立的廉洁、高效、务实的好政府得到了人民的肯定与支持。不同价值观的人对于什么是好政府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标准:“什么是好政府,这要看人民的价值观而定。亚洲人重视的东西未必就是欧洲人所重视的。”[1]P570好政府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如果想在经济上取得增长和进步,它需要的是稳定,和一个诚实有效,可为人民谋福利的好政府。不管理论和学说有多吸引人,听起来也很像合乎逻辑,但是好的政府绝不能够因此而受到束缚。”[2]在行动党看来,低效是贪污的温床。新加坡有一个廉洁、有效、关爱人民的好政府,新加坡人最感自豪的也是自己有一个好政府。①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对71名小学到大专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其中对“在新加坡最感到自豪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好政府”是被最多次提及的内容之一,此外还有清洁的环境,良好的经济表现,安全的街道和和谐的社会等。

(二)改善民生,树立亲民形象

人民行动党始终践行以民为本执政理念,采取措施改善民生,树立执政党的亲民形象。为了贯彻“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人民行动党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成为实干型的政党。“新加坡的政治意味着人民行动党是在为生存而奋斗,并非在玩游戏。”[1]P547以人民的长远利益作为政府的政治行动的根据,明显体现了其“以民为本”的色彩。譬如,人民行动党建立了“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组织,这一非赢利的社会福利机构成为其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再比如,通过“居者有其屋”政策使全国90%以上的居民享有政府组屋,并且定期实行政府组屋翻新计划。通过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以解决民众的住房、医疗、子女学费和养老基金等问题。这些政策和计划的实施使人民的资产增殖,照顾了低收入者,从而提高了人民行动党在基层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认同感。

人民行动党提出“了解民情、参与民生、反映民意、争取民心、关怀民需”的“五民策略”,力图通过解决民生问题维系党群互惠观念。党群之间的信任和互惠规范不仅可以创造经济繁荣,而且为执政党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这种互惠规则一旦形成之后,会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存在。即使人民行动党在某些公共政策上出现失误和偏差,群众仍会用长期的信任来包容和支持执政党。党群信任关系强化了群众对执政政党的认同和忠诚,使得群众与政党享有共同的利益和资源。“人民行动党正是通过其执政地位,有效地调动了各种资源,成功的凝聚了新加坡人的国民意识进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执政认同。国家认同铸就了新加坡人民对行动党的执政认同。”[3]P214

(三)“有问题找支部”,构建服务型政党组织

依靠人民执政的具体落实有赖于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巩固。人民行动党需要通过竞选获胜来保持执政地位,而选票掌握在选民手中,得不到民心,就得不到选票。基层搞不好,选民不支持党的议员,那么在下次大选中就很难获胜。选民选择谁,就要看这个政党能否得民心。人民行动党为了得到选民的长期支持,党的议员就需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关注群众。基层组织具有直接服务民众的特性。行动党通过由其政府主导的基层组织发挥着深入而细致的服务功能。“就人民行动党与选民关系而言,一方面。基层组织的半自主性,使得人民行动党通过基层组织来争取选民的时候较少政党色彩,从而更容易获得选民的认同;另一方面,基层组织的半官方性,又使得被争取了的选民在认同基层组织的时候,很自然地将这种认同‘移情’到掌管基层组织的人民行动党,进而认同人民行动党。”[4]P89人民行动党正是通过积极参与基层公共生活,为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细密服务,将居民区从陌生人社会变成熟人社会,增强社区凝聚力,将各种矛盾和冲突化解在基层。

为了加强执政党与民众的关系,人民行动党在基层建立了各种组织开展便民、利民的咨询与服务,从而奠定了扎实的党群基础。人民行动党非常注重基层组织建设,相继成立了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这些基层组织主要从事一些社区服务事务,如退休人员俱乐部、儿童音乐绘画班、舞蹈班等,组织居民进行交流、节日庆祝、搞环境保护等。由于有政府补助,这些活动虽然都是经营性的,但不营利,比其他完全商业性的经营廉价许多。需要强调指出,这些组织原则上属于非政府机构,也不直接隶属于行动党领导。但是,由于统领这些基层组织的人民协会的最高领导人由总理出任,各个基层组织(以选区划分)也由本选区的行动党议员出任顾问,各个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也是行动党党员,这样,基层组织也就实际上处在行动党掌控之中。基层组织为民服务,也就是行动党在为民服务。由于基层组织服务内容很详尽,服务方式周到,让人感觉到行动党的服务无处不在。“为了减少行动党在基层组织的色彩,基层组织也得吸引更多非党员参加基层组织,而支部人员也不应兼任太多基层组织职位,使人们更觉得基层是为国家,而不是为行动党服务。”[5]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健全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另一方面,人民行动党通过这些基层组织加强了同基层群众的联系。在新加坡社会,没有党的领导,只有党的服务。基层组织为民服务的重要目的,就在于争取选民选举行动党上台,支持行动党执政。

(四)“精英党”的草根化作风,防止脱离群众

人民行动党尽管是个精英党,但其作风却是“草根化”。李光耀说:“我最大的职责就是网络最能干和最坚强的人来领导新加坡。”[1]P110为了防止整个精英体制脱离群众,规定所有议员必须每周接见选民。“在宪法下,我们要党政,就必须每隔五年取得大多数议席里的大多数选票,在这种宪制下,灵敏的政治嗅觉,是每个议员不可或缺的素质。所谓灵敏的政治嗅觉,就是能够及时了解与体会到那些受教育少、照顾不全的穷苦人家的感受和想法。”[6]这种与民众的沟通能力是精英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人民行动党成立15周年的特刊曾记载了这一宗旨:“接见选民是党贯彻的基本政策之一。部长、国会议员和政治秘书以及尽职的党干部必须遵守这项原则:议员从人民中来,就得回到人民中去,孜孜不倦地、持续不断地为人民服务。”自人民行动党执政以来,每周一次的议员接见选民活动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议员接见的对象都是本选区的群众,而选民求助的问题一般都很具体,如组屋分配、孩子择校、就业咨询、税费减免、老人赡养、纠纷处理,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议员都能解决,很多情况下议员只是给来访者提供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信息,对一些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建议转交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有关部门会十分重视议员的来信,尽量解决求助的问题。不管投诉的问题是否能解决,相关部门一般在两周内都要给予求助者答复或给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就保证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在表达后有实际效果,体现了对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党同民众的联系更紧密了。议员接见选民活动,一方面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倾诉的渠道,做到建议有地方提,委屈有地方说,进一步密切党群与干群关系。另一方面,也给议员提供了一个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政策的有效途径,消除群众的误解和疑虑。这也就坚持了 “议员从人民中来,就得回到人民中去”的过程,在执政党和群众之间找到了条彼此沟通、增进接触、交流感情、相互理解的有效途径。

三、新加坡执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启示

执政党对国家的政治起关键的主导作用。一党独大、长期执政是新加坡政党政治最为显著的特征。成立于1954年的人民行动党,从1959年在国会选举中获胜上台执政至今,在此后的历次大选中获胜而长期执政。在多党制民主政体下,执政党何以能在十几次大选中获得全民普选的胜利而成功执政呢?人民行动党作为执政党在带领新加坡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除了人们一直赞扬地保持着活力和廉洁的特性以外,为民也是其核心特征之一。人民行动党的核心成员属于精英阶层,但“为人民而行动”的宗旨和“植根于民”的基本路线始终是该党的立党之基。

启示一:执政党通过密切联系群众积累合法性资源是其最根本的经验。保持执政党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是新加坡政治制度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党中央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与民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为民众提供具体、有效的服务。执政党通过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具有代表力。人民行动党通过维持有效的经济增长、扩大财富的积累的良好政绩取得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并以强大的执政资源确保自身的政策得以贯彻。人民行动党通过其有效的执政行为提高公共服务的绩效,为党执政积累合法性资源是它获得群众支持的根本所在。人民行动党注重“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发扬,认真解决了民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具体利益问题,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富民”中实现了“强国”。在新加坡的成功中,执政党联系而不是压制群众的治国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执政党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基础,没有执政为民的理念,仅靠严刑峻法是难以实现新加坡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

启示二:党群联系机制的制度化,构筑以民为本的制度机制。一个政党要长期执政,不脱离群众,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联系群众的制度,在制度上保障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的机制畅通。人民行动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联系群众的制度,保证了政治输入和输出管道的畅通,从而使党的政策对人民群众的要求有很敏感的反映。譬如,建立政府反馈机构、建立政策研究机构,以及创设咨询委员会。在长达几十年的执政生涯中,这些制度创新都反映出人民行动党政府欲将民意的搜集和反馈制度化。为防止“为人民服务”在长期执政下变成一句空话,在长期存在的议员访问选区制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部长定期访问选区的制度。议员访问选区制度更多的是为了赢取选民支持,而部长定期访问选区制度则更注重听取基层民众对人民行动党和政府的意见,以改进政策。这些制度的实施为民众利益的表达提供了一种制度环境,从而在机制上保证了党群关系的改善。

启示三:通过解决民生问题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着力改善民生是党群关系和谐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执政党在政治结构中的强势地位,所以,党群信任更主要体现为群众对政党的信任。如果民众不信任执政党政府,这将意味着民众与政府之间交易成本会升高,民众将随时关注政府的寻租和腐败,随时对自身利益分配的程度进行比较和诉求。执政党在完善制度设计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赢得民众信任,以负责任的姿态治理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成功推行是以另一种方式处理好了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民为本体现在政策中就是执政党推行一系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这就在党群之间形成稳定而牢固的基础,从而提高了执政党在基层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认同感。人民行动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廉洁以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是党群之间信任与互惠的源泉,也是新加坡经济繁荣的根基。

启示四:通过服务型政党组织的构建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党政互动”。人民行动党以基层组织(党支部)为载体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人民行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支部,每个选区设一个党支部。议员一般要兼任选区党组织的领导工作,作为党的干部要带头为民服务。国会议员在选区的主要工作是与基层组织保持紧密联系,担当基层社区的灵魂人物,主持各种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许多党部设立了福利社,开办幼儿园及缝纫、烹饪等辅导班,为民众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和便利。实施社区关怀援助计划,向居民推荐就业指导和培训课程,帮助居民找工作,以及提供福利援助等等。人民行动党的普通党员在民间社会团体中的服务年限和业绩是考核其能否成为干部党员的重要标准。立足于为民执政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正是通过84个支部来践行其为民服务的理念,争取社区支持,维持党的力量,寻求地方问题的解决,以凝聚人心。

启示五:通过党群之间的有效沟通来提高认同度。人民行动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不仅体现在联系民众的制度机制,而且还体现在诸多的民主沟通机制上。民主沟通制度所体现的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以及民众对议员和政府官员开展有效的监督。一方面,通过有效沟通民情巩固了执政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在人民行动党与群众沟通和联系的过程中也强化了群众对政党的认同和忠诚。人民行动党政府通过人民协会、民情联系组等联系机制和普通民众之间形成了经常性的良好互动关系。政府为了进一步提升与公众接触的水平,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提倡积极公民,打开更多让新加坡人参与各种影响他们生活的课题的渠道。例如,为了有效地听取和收集民意民情,“民情联系组”由原来的被动“处理”到主动“联系”。政府为了强化现有的官方管道,把民情联系组的网站打造成政府与民众进行电子沟通的集中管道。民意反馈方式比较丰富,公民可以通过博客、网上聊天、短消息或线上聚会等各种形式参与政府规划的各类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了保障部分信息技能不足的民众也能充分参与民意反馈,举办组屋邻里大会等传统的民意反馈方式也是一个有效的渠道。对“民声”有及时的“回声”,这正是对民生的尊重。通过倾听民声民意,努力为民众服务,人民行动党的社会基础得到巩固。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连续执政迄今的政治实践证实了执政党与民众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保持执政党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是新加坡政治制度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则。执政党通过密切联系群众积累合法性资源是其最根本的联系群众的方法。人民行动党通过党群联系机制的制度化,构筑以民为本的制度机制。在完善制度设计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成功推行这种实际行为处理好了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人民行动党执政的稳定而牢固的群众基础,不仅体现在联系民众的制度机制,而且还体现在诸多的民主沟通机制上。一方面,通过有效沟通民情巩固了执政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在人民行动党与群众沟通和联系的过程中也强化了群众对政党的认同和忠诚。在基层,人民行动党以党支部为载体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寻求地方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在基层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认同感,更好地凝聚民心。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执政党都面临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政治稳定,如何稳固执政地位,如何使自己具有更高的合法性的问题。人民行动党通过始终坚持并不断巩固与民众的联系,保证了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从人类政治文明共有成果的这样一个角度而言,新加坡政党的执政的有效方法与成功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

[1]李光耀40年政论选[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6.

[2]李光耀.哈弗大学演讲[N].联合早报,2000-07-01.

[3]吕元礼.鱼尾狮智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5]行动党成立五十周年 没有政绩就没有群众基础[N].联合早报,2004-10-29.

[6]李光耀.议员需磨练洞察力[N].联合早报,1985-01-10.

猜你喜欢
行动党基层组织执政党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关于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
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党独大,仍要随需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