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玲
膀胱癌居泌尿系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金标准[1]。由于术后患者永久性尿流改道,需终生佩带集尿袋,腹壁造口的存在会改变身体形象,导致患者精神、生理状况和社会功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由于患者住院时间短,难以掌握腹壁造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科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了膀胱癌腹壁造口健康管理手册,并在随访管理中加以应用,实践证明健康管理手册能有效帮助患者掌握造口相关知识,提高其对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患者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8~81岁,平均65岁。依据均衡可以原则将3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护理、接受相同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出院后观察组每人配发一本健康管理手册,利用健康管理手册辅助进行随访管理,而对照组则不配发,仅行常规随访管理。通过电话随访和(或)回院复诊并完成调查问卷的方式对30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对造口知识的掌握情况、造口自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1.2.1 健康管理手册的内容 健康管理手册由四部分组成:(1)患者档案。包括患者的手术方式、造口类型、造口位置及造口袋型号等。(2)造口相关知识。采用图片配搭注释,宣贯造口袋的正确更换方法、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异常识别、饮食及活动知识的指导。(3)异常对策处理。包括出现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造口狭窄、造口周围皮肤尿酸结晶、造口凹陷、造口旁疝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指引。(4)联系方式。包括科室电话、主管医生姓名及电话、责任护士姓名及电话、造口护理门诊时间等。
1.2.2 常规随访管理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出院1个月内,每周电话随访1次;出院后2~3个月,每两周电话随访1次;出院后4~6个月,每月电话随访1次。并要求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回院门诊复诊,复诊时填写调查问卷。
1.2.3 调查问卷 (1)造口知识调查问卷:根据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的护理特点,参照相关参考文献[3-4]的护理方法,自行设计造口知识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造口袋更换、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引及活动指引等四方面,共20题,以判断题形式作答,每题5分,共100分。总分≥80分为掌握,60~80分为基本掌握,<60分为不掌握。(2)造口自理状态问卷:分为完全自理、大部分时间自理、基本依靠他人照顾、完全依靠他人照顾四类,完全自理及大部分时间自理属于自理达标,其余属于自理不达标。(3)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种情况,其中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总例数为本次比较对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1 造口知识掌握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填写造口知识调查问卷的评分详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出院时造口知识掌握程度无差异(P>0.05);出院1个月时掌握及基本掌握总体情况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5);出院3个月时掌握及基本掌握总体情况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3,P<0.05);出院6个月时掌握及基本掌握总体情况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P<0.05)。
表1 两组患者造口知识掌握及基本掌握情况(例,%)
2.2 造口自理达标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均填写造口自理状态调查问卷,达标情况见表2。两组患者出院时造口自理情况无差异(P>0.05);出院1个月时造口自理情况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5);出院3个月时造口自理情况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3,P<0.05);出院6个月时造口自理情况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P<0.05)。
表2 两组患者造口自理达标情况(例,%)
2.3 生活质量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均填写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总例数进行统计对比研究,详见表3。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情况无差异(P>0.05);出院1个月时生活质量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0,P<0.05);出院3个月时生活质量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5);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5)。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例,%)
3.1 健康管理手册在随访管理中有明显作用,能有效帮助患者掌握造口相关知识
近年来,随访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帮助出院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电话随访的局限,加上部分操作复杂、缺乏直观示例等,使得电话指导的效果大打折扣。我科通过编制图文并茂的健康管理手册,有效帮助患者掌握了造口相关知识,从表1可见,出院时,两组患者在掌握造口知识的得分方面并无差异,但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即随着应用健康管理手册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者在相同观察时间点上对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逐步变小,这可能是由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不断重视,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多次培训的结果。
3.2 健康管理手册能显著提升患者的造口自理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表2可见,出院时,两组患者的造口自理能力无甚差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组患者的造口自理达标率快速上升,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从表3可见,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情况无差异,但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朱桂芳等[5]对92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3.3 随访管理需要多方面进一步完善
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是促使患者心身康复的重要手段[6],而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就是实施出院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随访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难点在于有效的辅助工具和足够的护理人手。我科试行的健康管理手册仅是辅助工具的一个小小尝试,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便利,更好地指导患者开展自我护理。同时,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护理体系,使护理服务覆盖到社区,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只有完善的社区护理体系,才能更好地面对面落实出院后的随访管理,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永军,赵磊,王永纯.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现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89-191.
[2] 杨慧茹,毕玉美,张景兰,等.膀胱癌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9):1722-1725.
[3] 苏晓萍,林伟斌,陈朝虹.回肠膀胱术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的路径化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4-125.
[4] 丁华,尹文文,陈丽,等.延续护理在膀胱全切尿路改道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2):172-173.
[5] 朱桂芳,吴晶,孙宁,等.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自我管理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0B):22-24.
[6] 周玉虹,丛冰,王岩,等.院外护理教育提高泌尿系造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5A):1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