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娇娇
【摘 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因此,如何提高化学学科教学的效果,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今,高中化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过程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就高中化学实验课进行分析,探讨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完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课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1.128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然而,学校的学科教学也是为“教书育人”进行的课程教学,每个学科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提供条件。就高中化学学科而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提高化学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创造了学习条件。与此同时,让学生从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提高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生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没有真正为学习化学学科提供有利的条件,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器,完全没有调动自己对化学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如高中化学“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课教学,教师是一味地为学生演示讲解“氢气燃烧”的过程,归纳出“火焰呈现淡蓝色”的实验结果,学生只是简单地观看教师演示实验,听教师总结知识,从而死记硬背下“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变化”。那么,针对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如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的模式,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实验课教学要求和目的,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呢?本文就高中化学课程分析,根据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作用,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以下教学策略,解决化学实验课的教学问题。
一、教师要分析实验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一)教师必须认识到高中化学知识是从简到繁的过程,是以适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标准编排的教科书
因此,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教案时,要优先考虑学生的阶段特征;再结合课程内容分析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指引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在设计“蜡烛燃烧”的教学过程时,可以就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分组准备蜡烛和火柴两种实验器材;再分工进行实验操作,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能以实验正确判断蜡烛燃烧的反应,以及加深对蜡烛火焰层次的认识。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先了解知识内容的难易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點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操作课中。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学科,知识不是简单的理论总结,是在实验过程中的总结归纳。就如高中化学,是以实验操作居多,各种方程式、化学物配置等都要从实验课中获得,并理解其中的变换规律和原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课,让学生能真正从实验课的学习中提高化学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创新化学学习方法 ,从而培养自己对自然学科的学习感情。比如:高中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及学生对生活常识的了解,设计有趣的实验操作过程,分步骤为学生演示“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让学生明白“氢气”和“乙醇钠”的生成,并认识乙醇分子里有氢原子,正确运用“2CH3CH2OH+2Na”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有关乙醇的问题。
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主,结合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难易设计实验课,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带动到实验操作过程中,能真正从实验课学习化学学科和提高化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该实验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其他实验的操作,理解掌握其他化学物的变化,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生要如何转换学习方法,以不同的方式适应实验内容的学习呢?
二、学生可以结合实验课程,创新学生方法
(一)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内容
化学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化学知识也是学生适应生活的需要。因此,学生要在学校认真学习化学,完成高中授课的要求。那么,作为化学学科学习的主体,学生要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化学学习过程中呢?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动主动性:
1.培养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正因为兴趣的激发,带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生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培养自己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把化学学习作为乐趣的源泉,让自己真正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例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一节学习,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有关“甲烷”的生产应用,结合操作准备“甲烷燃烧”的实验操作过程,以成功的实验操作激发自己组织实验操作的兴趣。与此同时,培养自己对该节内容的学习兴趣,真正理解掌握“甲烷”,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利用有机化合物——甲烷。
2.积极配合教师实验演示,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学生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例如:当化学教师做“电解H2O”的实验时,学生必须在认真预习实验的过程,找出该实验的重难点,与教师交流学习。正如这个实验的内容,学生可以就“电解H2O”的实验指导,认识水里包含的“H2”、“O2”的物质。并根据教师实验过程的操作,提高自己亲自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学生要注重实验操作课,合理运用时间锻炼实验操作能力
实践出真知,知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时,要协调动手和动脑能力,把实验与知识结合起来理解理论问题。例如: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操作“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然后以实验了解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的知识内容,并能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木炭燃烧的原理解决问题。另外,可以做“乙醇的氧化反应”的实验,从实验操作过程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乙醇可以和氧化剂发生反应。
实验课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为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学校不能忽视化学实验操作的教学,必须积极的完备化学实验器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有利条件。然而,教师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向学生演示并传授知识,还要给予学生自行操作的时间,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课的学习。学生要积极投入化学学科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实验课的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