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政”在应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比较优势

2014-04-07 10:22朱宏胜
关键词:群体性思政大学生

朱宏胜,张 玉

(蚌埠学院 人文社科部,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走进“微”时代。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在各种职业的网民中,学生所占比重位列第一,高达26.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0.3%,大学生群体中的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就已达96.1%,今后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1]

今天的大学生们利益诉求的途径日趋多元化,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通过网络平台来发表评论、表达诉求、寻求声援乃至发起行动,QQ、MSN、飞信、微博、微信、论坛、空间等新兴媒体因为其传播速度快、受众数量庞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青睐与追捧,许多涉及大学生自身利益的校内外网络舆论往往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直接导致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仅对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有较大的冲击,还会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给校园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微思政”理念初探

大学思政课教师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就像“微”时代的到来一样,只有跟上新事物的发展步伐,拥有高度的敏锐性、预感性,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我们在此提出“微思政”的理念,所谓“微”不是“微小”,而是指思政教育要以一种更加灵活、细微、细腻、亲近、与时俱进的方式贴近当下的高校大学生,即以网络、微博、微信、QQ等为媒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信息受众即高校大学生施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人生态度、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发布主流、健康的言论,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微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指的是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渗透教育于日常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达到“潜移默化”和“润物于无声”的教育目的。“微思政”教育的理念是以一种“碎片化”和“微言大义”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正影响”,避免那种枯燥乏味的说教。教育者把教育目的隐蔽起来,做到含而不露,以受教者朋友或知心人的身份,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根源进行深入了解,并指导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2]

构建“微思政”的新平台,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信息,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对中提供第一手资料,用主流、健康、符合道德规范的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有力地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把握舆论导向,净化网络空间,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恶化,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微思政”的比较优势

我们在教学和研究中发现,针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相比,“微思政”在应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一)受众面更广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大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老师面对的学生是相对固定的,讲授的内容也是按教学计划进行的,同样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却是开放的和随机的。由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交互功能,大学生们可以毫不保留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渴望自己的诉求,他们可以不受监管地通过直接参与到校内外热点问题中去,这种开放性的特性,使得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事件的参与主体可以来自于本校内部,也可以是来自其他院校的学生。“微思政”同样也是搭建于各种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内容面向校内外的大学生群体,教育面涉及较广,让更多的潜在的可能参与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大学生受到思政教育。

(二)反应更快

群体性事件一般从触点到爆发有一个能量聚集和爆发的过程,存在一个必要的条件和环境。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突发性较强,呈现爆发瞬间化的特点,因为网络信息是以光速传递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网上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关注、质疑、评判群体,并且可以跨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时间和地域的障碍,让信息传播到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今天的高校学生大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基本知识,在一个简单的 “复制”和“粘贴”之间的转换就能完成信息的传递,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瞬间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模式都是按照课程表的安排,每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上课,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而言,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微思政”可以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第一时间进行干预。

(三)更能贴近心声

对于在网络环境包围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世界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喜欢通过网络的途径和网络语言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交流。传统的课堂式的思政教育,虽然老师和学生在教师里面对面的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大多数的同学和老师之间都存在一种明显的“距离感”,难以听到学生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也有的同学可能比较内向,不愿意当着许多同学的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老师往往不能准确的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态。“微思政”本着“走近学生,走进心声”的理念,畅通互动的渠道,这样既方便了师生之间的通讯联系,同时又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消除代沟,寻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老师的话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更具有说服力。例如,老师在微信平台里对某些热点问题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同时教师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可以洞察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到大多数学生正在关心的校园内外的热点问题,对大家集中关注的问题加以特别地留意,及时疏导和化解大学生在网络上发泄的不满情绪,避免“小事变大,大事失控”的局面发生,及时地把网络舆论引导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

(四)预防性更强

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途径表达多层次的诉求,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可以快速直观地反映学生动态、社会热点问题,我们传统的思政教育可能把重点放在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往往容易忽视大学生们在课堂和书本之外的关注和利益焦点。“微思政”主张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疏导结合,更多地拓宽利益诉求的渠道,尊重学生表达的意愿,合理地给学生减压,不断完善“安全阀”机制,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霸权,还话语权给学生。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广开言路、让学生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把各种情绪充分释放,合理解压;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方式,在可控的范围内,了解学生的诉求、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舆情反馈平台,通过了解到的信息及时通过现实、网络两个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微思政”的预防优势,将可能爆发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更有利于预警

大学思政课教师要适应微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微思政”的新平台,这样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信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分析意识,加强洞察和分析能力,做到“由点到面、由小到大”,善于把大量、零散、孤立、细微的网络信息整合起来,找出共性、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防患于未然。例如,校园的信息网络平台上,经常会出现学生们对学校教师授课、后勤服务等不满的话语,他们通过网络发泄不良情绪,难免会夸大性描述事件,这样极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和跟风反应,有了“微思政”的平台,我们可以将这些负面信息高度重视,注意观察,科学分析,对于那些敏感话题或者已经引起广泛反应的讨论留言,要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时地向学校的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反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化解矛盾,消除隐患。

(六)更能发挥正能量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就像网络谣言可以引起网络群体性起哄一样,恶性事件可以引发校园的不稳定、不和谐;但是,良性事件可以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双和谐”,一些微博上的爱心传递,QQ群体的爱心救助活动却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之中传递正能量。例如,童欣是河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2013年2月17日,她在反复感冒后,被焦作市人民医院确诊患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而童欣的爸爸2009年突患脑出血,昂贵的治疗费用让家庭不堪重负,50到70万元的医疗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童欣患病的消息出来后,她的同学首先通过微博发出倡议,随后,河南理工大学学生会、河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等微博先后发出募捐信息,众多热心网友纷纷转发,很多同学及时地通过校园内的论坛、微博、微信、QQ群等多个渠道向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呼吁大家尽一份力,学校内外的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群体积极加入到爱心募捐的队伍中来,献出一份爱,温暖一个家,让温暖的网络传递正能量,大家集聚爱心和力量,爱心接力充满这个校园。这场温暖的“爱心接力”为脆弱的生命一次又一次注入力量,让童欣和家人在病魔面前重新燃起希望。

(七)更能彰显思政教育的软实力

提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少大学生都认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被动,甚至是带有某种的强迫性。传统的思政教育的老师经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种填充的思想灌输,使得思政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思政政治教育缺少一种“吸引力”。“微思政”认为我们可以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骨干为主体、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的网络思政团队,这些团队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学生间交流两个层面,以贴近大学生心理的方式,用鲜活的语言,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在网络上与大学生畅所欲言,或发布新闻、或了解情况、或嘘寒问暖、亦或交流心得,在看似平常而简单的互动中,让“微思政”团队牢牢占领网络阵地,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就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零距离”,就像邻家长辈和小伙伴一样,自己有什么困难和困惑,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自己领悟到需要向老师靠拢,可以向老师靠拢,学生自愿地接受老师的教导,让思政教育彰显自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预防和处理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了高校维稳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维护高校稳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以及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教学和管理面临新的课题,高校思政教育要转变理念,适应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掌控”着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要“掌控”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3]“微思政”与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较比,从一种线性路径转换到非线性路径,使得观念得以更新,时空得以扩展,手段得以丰富,效果得以提高。

[1]http://www.cnnic.net.cn.

[2]宋元林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4.

[3]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7.

猜你喜欢
群体性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