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当有别样的语文味

2014-04-07 15:29梁晓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举人孔乙己语文课

梁晓东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江苏南通226000)

语文课堂当有别样的语文味

梁晓东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江苏南通226000)

语文味道首先由著名语文学者程少堂在2001年提出,强调我们在重视挖掘文本本身的人文价值,重视文本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同时,更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让学生在品读文本语言中回味文本,去感受语文之美、语言之美。

读味;品味;写味;坚守

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教学中既要通过语言去理解内容,又要从思想内容回归语言,去学习语言,从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吾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学子由是进,智瞻德日新。”正是强调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桥梁和渡口,学习语文,一定要重视语言的分析。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当有别样的语文味道。

最近,听了一些课。听课之余,静思沉想,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仍然被一种非语文的东西充斥着。老师教学《孔乙己》,为了追求教学的新颖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执教者组织学生对文中的丁举人进行了一次审判。执教者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有扮丁举人的,有演律师的,有当法官的,有做证人的。“模拟法庭”上很是热闹,学生间的争论很是激烈,扮演被告律师的学生说:“丁举人身为举人,从小饱读诗书,怎会这样对待一个这样可怜的人呢?孔乙己平时生活不检点,好吃懒做,以致连工作也没有,还养成了偷东西的习惯。那天晚上,孔乙己来到我当事人丁举人家偷窃,结果被人发现并抓住,是他家的家奴打断了他的腿。恰好丁举人回府,得知孔乙己的事,心存善念,叫人放了他,还给了他一灌钱,这是孔乙己自己害了自己,他的死与丁举人没有直接的关联……”一堂课几乎都是在这样的“陈述”和热闹中进行。课堂需要这样的“陈述”和热闹吗?显然,这样的“陈述”,学生并未完全尊重和理解文本事实和文本的主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为丁举人辩护而人为地臆造了一些事实来进行强词夺理式的“辩护”。笔者听完课后,问执教者为什么会想到给丁举人开审判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笑着说,这不是他的首创,他也是从网上看到的,觉得很新颖,觉得比起那些空洞无味的分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被激发了,课堂也新颖了,但课堂教学却已远离了文本主旨而陷入到误读的泥淖;课堂是热闹了,繁荣了,但已不见对言语的品味、文句的揣摩,这还是语文课吗?诚然,兴趣是要激发,但绝不能因此而使语文课失去“语文味”,失去了“语文味”,语文课很可能就变成了法制教育课、政治课、环保课或者其他什么课,这样的兴趣激发反而是促使语文课走入歧途的催化剂。因此,笔者对他说,语文教学的出发点首先应该保持语文课的“语文味”,失去“语文味”,任何教学手段都是没意义的。

因为追求某种教学效果或目标而使语文课失去“语文味”,类似现象,在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普遍的存在着。不是吗?我们总是注重人文价值的挖掘,重视文本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却往往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我们总是习惯用多媒体尽可能多的再现文本内容,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文本,却往往忘记了阅读的魅力就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生活,让学生静静地阅读、静静地回味咀嚼品读文本。

什么是语文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的本体是什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看来,要彰显语文课的“语文味”,其关键还在于我们的课堂能否将教学重点聚焦在对文本语言的感受、领悟与学习运用上。任何教学设计脱离了这一方向,都可能使语文教学偏离语文的方向,而误入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等学科的地盘。特级教师严华银曾经把语文学科与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相比照,做过这样的描述:“比如说,用语文这一工具载体实现其人文教化的功能,解决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共处等问题的学科课程,就是思想品德;通过饱含人文内容的文本实现其语言学习、语文素养培养的功能,重点解决听、说、读、写的知识、方法、习惯和能力的养成等问题的应该是语文。比如说,目标清楚地指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渐改变和提升的是思想品德课;目标直接指向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这是语文课……”两位特级教师的话已经明晰地告诉我们语文课怎样才能保持语文味,或者说语文课怎样才能具有语文味。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有语文味道呢?

我想应该坚守住语文课程的本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把握文章的意蕴。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关键语句就是我们语文课堂中语文味道的重要载体,去抓住它们,努力做到“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的“三味”。

以下的一则课堂案例会给我们一定的启发,老师执教的是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课,先通过“展示教学目标”来明确学习内容:⒈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⒉品味文中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然后,要求学生:选择自由朗读课文,用圈点勾画作批注的方法,模仿作者文中描述读《水浒传》时感受的那段文字,以“那时读《》,会不知不觉,我似乎,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的句式把你的阅读文本的感悟表达出来。

生1:我代表我们学习小组发言。我们小组喜欢《千家诗》中的诗句,那时候读《千家诗》,会不知不觉把学校的小花园当作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似乎亲眼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生2: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我们小组的同学喜欢第5小结中国文老师教的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诗,我们的发言是那时读《南乡子》,会不知不觉把长江的江堤当作北固亭,我似乎亲眼目睹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回顾千古兴亡慷慨激昂指点江山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师:讲得很好,我们同学很善于运用文中内容来品读语句。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水浒传》对作者成长的影响,培养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特别是“身历其境”一词,让我们随作者一起穿越时空,想象无限。

在这则案例中,师生通过交流,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更有对课文语言运用的学习。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与理解,进而感受、理解与学习课文内容的表现方式,两者融通,互为促进,真正体现了严华银老师所说的“语文教学重点、主要关注的是形式问题,而这个形式的关注、形式的学习和掌握,又不能不通过内容的学习、体会、揣摩来实现”,坚守语文教学本位的策略。

语文课堂只有在带领学生不断地咀嚼回味文本的语言形式中,才能散发浓浓的语文味道,让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更浓烈一些。

编辑∕高伟

梁晓东(1980-),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举人孔乙己语文课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孔乙己(下)
清朝名医叶天士拜师故事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论宋代的举官制度——以崔与之的举人为中心
年羹尧:残忍将军爱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