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智超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
在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岩浆岩侵入煤层和煤系地层,是最常见的地质现象,也是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之一。岩浆进入煤层有很大的破坏,不仅使煤层变质,还可改变区域地质环境。给煤矿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也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在煤矿生产中,对于岩浆侵入体的研究,主要是摸清岩浆岩发育部位、分布规律、产状、接触变质特征,弄清楚岩浆对煤层和煤质的影响,通过对岩浆的研究,可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岩浆侵入煤层中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岩浆侵入煤层,岩浆凝结后代替了原有煤层,使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减少煤炭的可采储量;2)岩浆与煤层接触后,煤会变质,使煤的灰分增大,煤质变劣,生产天然焦,降低煤的工业价值;3)煤层中侵入体硬度大,影响采煤进度,增加开采成本;4)侵入体在煤层中发育,增大了采区和工作面的布置。
在生产矿井中发现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岩墙和岩床。
岩墙是指地下岩浆沿断层或裂隙上冲,切穿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形成的墙状侵入体。其在剖面上呈近直立的墙状,平面上呈带状分布,厚度由几厘米到数十米,一般在岩层中窄,在煤层中宽,长度由数米至数千米,岩墙受该区断裂控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成组出现,岩墙以狭窄条带与煤层接触,对煤层的破坏和影响范围不大。岩床大致平等围岩层理,多沿煤层侵入,厚度较小,面积较大,倾角平缓,形态复杂多样,从中心到边缘,可由层状过渡为似层状,再过渡为树枝状、串珠状和扁豆状。
根据一些地区煤矿区侵入体岩性资料表明,煤层中的岩浆侵入体大多是浅层岩。其岩性主要为基性岩类和中性岩类,酸性和碱性岩类较少。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特别注意斑晶的矿物成分鉴定,不具斑状结构的岩石,应根据矿物成分和结合颜色深浅分析岩性特征,同时还要注意脉岩按其矿物成分与相应深层岩是否一致。
煤主要由有机物质组成,对温度的高低特别敏感。当岩浆侵入或接近煤层时,煤层会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发生接触性变质。其变质的强弱程度以及变质带的大小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侵入体产状。主要是指侵入体与煤层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的大小与变质的强弱程度有很大关系。岩墙与煤层垂直或斜交,接触面呈狭窄条带,对煤层影响较小。若岩墙顺煤层分布,其接触面积大,对煤层破坏强,影响范围大。2)侵入体的大小。主要指岩浆的侵入量,岩浆侵入量大,其蕴藏的热量也大。因此,侵入量越大,煤层的变质程度越大,影响范围也越大。3)侵入体在煤层中的位置。侵入体上部的煤层变质程度越大,下面的煤层变质程度小。其原因在于侵入体中热量向上扩散的作用。因此,侵入体位于煤层顶部时,对煤层影响小,处于煤层底部时,对煤层影响比较大;当侵入体位于煤层中部时,对煤层影响最大,形成上厚下薄的变质带。4)煤层侵入体的距离。煤层的变质程度与其距侵入体的远近有关,越近煤层变质程度越大,越远煤层变质程度越小。5)侵入体的岩石性质。基性岩浆在地壳浅部容易以岩床的形式沿煤层侵入,对煤层接触变质影响较大。酸性岩浆难于形成沿煤层的广泛侵入,仅以岩墙或小侵入体对周围煤层产生局部影响,对煤层接触变质影响较小。中性岩浆介于两者之间。这也是煤层中侵入体为何以基性、中性岩居多的原因。深部酸性岩浆,由于量大、温高、离岩浆源近,对于上覆煤层产生大规模的岩浆热变质作用;直接与之接触的煤层、煤系,均已熔融同化破坏,或形成面目全非的变质岩。
研究岩浆侵入煤层的控制条件及活动规律,主要是研究岩浆侵入通道、选层侵入和扩散机制等方面。它对于了解煤层中岩浆侵入的总体分布规律,评价岩浆侵入对煤层的破坏程度和对煤质的影响范围至关重要,是探测和预测岩浆侵入体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
岩浆侵入需要断裂的存在,断裂可作通道。侵入前或侵入期间形成的断裂,对岩浆侵入和侵入后的分布起决定作用。侵入后形成的断裂,与岩浆侵入和侵入后的分布不起决定作用,但对先成侵入体起切割和改选作用。通常来说,张性和张扭性断裂,其开启程度较好,侧压较小,对岩浆运动的阻力较小,易于岩浆侵入。
鉴别岩浆沿断层侵入或是沿裂隙侵入,可根据岩墙两侧围岩的岩性是否相同,层位是否对应,产状是否一致,煤层底板等高线是否相连等标志确定。
岩浆沿断裂上升中,在沿层理面、层滑面和软弱层位易发生侧向顺层侵入。煤层属于软弱层,因而煤系地层中煤层是岩浆最易侵入的层位。
此外,岩浆侵入还与煤层顶底板的阻隔和屏蔽作用有关。岩浆侵入煤层可全部或部分熔蚀煤层,也可沿煤层中的裂隙穿插、切割,因而导致煤层中侵入体形态极其复杂和多样。岩浆主要沿煤层侵入,有时也可沿泥质岩和石灰岩侵入。岩浆侵入有挤压注入和熔蚀同化两种形式。对化学稳定性较强的岩层,以挤压注入作用为主,对化学性质差的煤层,则以熔蚀同化作用为主。
主要有:1)煤层厚度越大,侵入煤层中的侵入体厚度越大,分布面积越广,形态越复杂;2)由于夹石层的导热性和透气性较低,化学稳定性较高,可起隔热和屏蔽作用,限制岩浆在煤层中的活动。因此,煤层中夹石层的有无、厚薄、性质和分布情况,控制着侵入体在煤层中的分布和对煤层的影响范围;3)一般情况下,灰分较低,物性较软和变质程度较低的宽层或煤分层,因其抵抗熔蚀和侵入的能力较小,故岩浆易于侵入,影响范围也大;4)作为岩浆上升通道的断层越大,则岩浆来源越丰富,沿断层向侵入煤层的岩浆深入越远,分布面积越大;岩浆沿断层通道侧向侵入煤层,向煤层上山方向比向下山方向易于扩散。因此,上山方向煤层被岩浆破坏更严重[1]。
实践证明,侵入体在煤层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规律。根据距侵入中心的远近、侵入体的产状变化,以及对煤层破坏和煤质影响的程度,将煤层中岩浆侵入分为三区:1)上冲区,就是岩浆通道及其附近的地区;2)扩散区,指岩浆离开侵入中心,向外围扩散的区域;3)波及区,指扩散区外围,仅受岩浆高压热气波及的地区。需要指出的是,由上冲区到扩散区、波及区到正常区,总是逐步过渡的。
在矿井采掘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岩浆侵入的区域,通过研究侵入体和侵入煤层的规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岩墙和岩床进行有效的处理,降低采矿难度,提高采矿的合理性。
[1]汪 涵,王 亮,王开信,等.岩浆侵入对煤层瓦斯成藏及突出的影响[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