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

2014-04-07 10:22唐敦双
关键词:大众化党课党校

唐敦双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高校党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

唐敦双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高校党校是对广大优秀青年大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努力办好高校党校,大力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党校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新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及最新理论成果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为人民大众所理解、认同、接受和掌握的基础上,最终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实践活动。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的软实力,并把它作为争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重要工具。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大学生又是青年中的中坚力量,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的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骨干力量。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最终让大学生真正接受并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高校中全面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项复杂且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全体师生乃至社会各界多渠道、全方位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除了要充分发挥公共政治理论课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作用外,高校党校则是绝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阵地。

一、高校党校在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各个高校通过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大学生入党积极性普遍高涨,申请入党的大学生比例逐年增高。据来自中组部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其中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呈现出均衡发展、稳步上升的趋势,近4年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均超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部分高校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30%。同时,根据教育部组织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总体上当前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是比较坚定的,有近90%的学生认同并坚持党的领导,有80%以上的学生表示有意愿入党,并且在近4年时间里“追求理想信念”始终排在入党动机的第一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可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理想信念”成为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最重要的素质。这些数字充分表明,高校已成为向党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坚实基地,而作为承担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主要任务的高校党校也迎来了推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高校党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青年大学生中组织吸收、遴选优秀份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使之成为高标准、严要求的合格党员。高校党校是推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培育青年大学生成为四个“新一代”的前沿阵地,主要通过党课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来发挥其作用。党校教育是特殊而系统的对大学生高层面的教育,其主要教育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其教育目的是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党的命运的重要奠基工程。

(一)高校党课教育是在大学生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宣传和教育极其重要的渠道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会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通过对青年大学生的党课教育,可以强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他们的指导思想,强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他们的理想信念,强化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他们的伦理道德观,从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

(二)高校党课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党校党课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党课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能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帮助并促进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丰富内涵、增长才干,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宽广的知识基础。

(三)高校党课教育是内化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党校通过对综合方面的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与实践实训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独立思考、亲身感受、切身体验和融入实践,从而使党课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和自身的需求,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作风,不断加强和提高把所学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为自己将来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提供综合能力保障。

二、当前高校党校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各个高校都充分认识到党校在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在不断加强党校的建设。随着高校党校建设的不断完善,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党课教育基本具备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丰富的教学内涵和科学的教学办法,并且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精干的教学队伍,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以及党员发展的教育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对党课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普遍认为党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仍然比较传统和单一,创新与时俱进不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高校党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一是当前部分高校党校的上课教师仍然以上公共政治课的人员为主,甚至还有少数本身是从事理工科教学的教师,有些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二是由于一部分教师上党课是临时被安排的兼职工作,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有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不够,对社会实践和世情、党情、国情的了解和把握不够,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自然就不强;三是有些教师不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敬业精神欠佳,缺乏精益求精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加上所储备的知识陈旧且不足,导致授课缺乏深入性和生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党校开课次数少且课程时间安排零散不集中

大部分高校党校每年都只举办两期培训,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各一期,每一期集中授课五至八次,每次一至两个小时,而且授课时间基本都安排在双休日。由于开课次数少且时间安排零散不集中,导致授课内容无法做到全面、系统和深入,更谈不上开展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学员仅仅学到皮毛而已。

(三)党校课程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简单枯燥缺乏活力

党校授课内容大多局限于或者雷同于公共政治课中关于党的基础知识和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而且千篇一律,缺乏学生所希望的新知识。如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所开设的党校培训课,其授课内容基本上都局限在诸如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纪律要求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基本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公共政治课里面所涉及,而在入党积极分子中,由于学生层次、专业背景、知识需求以及思想修养、个性特点等均各不相同,如果忽视这些不同之处而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灌输,势必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处于“吃不饱”的饥饿状态。

(四)党课教学模式单一、党性锻炼环节缺失

当前大部分高校党课基本上是采取的单一的灌输式讲座模式来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基本上没有得到发挥,甚至没有思考的空间。对于那些缺少党课背景经历和体验的学生,尤其是很多理工科的大学生,本身就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比较缺乏,加上一直以来对政治理论课就不感兴趣,在这种被动枯燥的理论授受过程中必然会感到乏味,难以达成共识、形成共鸣,更谈不上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了。同时,由于党课安排次数相对较少,理论教学时间都无法满足教育培训的需要,实践教学环节就更显得严重不足,学生在培训期间很少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亲身感受、体验党组织活动,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后消化和主动思考的过程。

三、创新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储备。大学生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如果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头脑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占领,就必然会被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或其他思潮所占领。高校党校是对广大优秀青年大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努力办好高校党校,加强党课建设,创新党课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促使大学生通过培养教育而成为既信念坚定、理想远大、意志顽强、品德高尚,又能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积极进取,并且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才干突出的新一代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党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品学兼优的青年大学生是高校党校培养的主要对象,他们朝气蓬勃、思想丰富、思维活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主流思想,这必然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政治素养高、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工作热情高而且结构合理的高校党校师资队伍,是学校党建工作尤其是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有力保障。

首先,党校授课教师要专职与兼职、年长与年青相结合。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党校都是以年长的兼职教师为主而缺少专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学校党政领导、学校职能部门的领导、教学单位的分党委(党总支)成员和部分思想政治课的老师。由于他们平时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或行政工作,所以对党校的教学工作基本上不能够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遴选一部分兼职教师的同时,挑选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政治理论水平、有一定教学能力和工作热情的人员作为党校的专职教师,并且在年龄结构上要尽量做到年长与年青的合理搭配。

其次,党校授课教师要学术专家和社会名家相结合。高校内不乏有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他们是搞好党校的教学以及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是,为了充分体现新时期高校党校教学的时代性,还可以从校外聘请一部分具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名家名流来课堂讲学,这样既可丰富党课的教学内容、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二)创新党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党校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决定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方向和成效。要提升党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在适应新形势的前提下,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树立宽教育、大培训理念。高校党校一定要跳出校门放开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的培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党委要抓好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要搞好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尤其是各教学实体单位要通力协作配合,抓好落实和具体实施。

其次,要树立适应新形势的现代教育理念。党校教育一定要与时俱进的研判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把优秀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置于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的世界范围内,置于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置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总体要求中,要从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中来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做到领导得力、组织精心、规划科学。

第三,要树立理想信念素质教育理念。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使高校中的优秀青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文化知识得到丰富,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世界眼光得到培养,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素质得到全面加强。

第四,要树立培养高质量高效益理念。对于党校来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不仅仅只体现在经费、时间、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多少,更重要的是在于参加党校培训学员的综合能力、政治思想素质提高了多少。党校教育一定要明确导向、着眼基础、带动整体、注重实效、提高质量,既要重视教育的过程,更要重视教育的结果。

(三)创新党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教学模式

高校党校是在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以培养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各类先进分子,轮训党员、干部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主阵地。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高校党校一定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科学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优化办学层次,建立办学新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办学活力,突出办学特色,真正发挥出党校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建立分级教育培训新机制。要依据党校的主要任务对教育培训进行分类、分级、分层。如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一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主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二是大学生预备党员培训班,重点开展以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三是学生党员骨干培训班,重点以培养学生党员精英并形成良好的辐射效应为主要内容进行教育培训;四是学生党支部委员培训班,其教育培训内容要侧重于党务实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训。

其次,要丰富创新党课的教学内容。党校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在党课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一是党课要充分体现创造性和时代性,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与时俱进,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新的时代内容引进课堂,使党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党课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综合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实际,要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和校情,密切联系大学生最关心的社会实际以及热点、焦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来开展教育培训;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动向以及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深入浅出的阐释和客观实际的分析,既不要含糊其辞,也不要隔靴搔痒,要把问题讲明白、讲透彻,否则党课教育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严肃性就得不到提高;五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向实践转化是党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要在实践中深化大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人生准则和行动指南,增强他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三,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一是党课要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包含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不拘一格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要通过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使教学双方相互配合、相互启发、彼此促进、共同提高;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电影电视以及不断涌现的新媒体技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趣味点,来提高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生动性和观赏性,激发学员学习理论的兴趣,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而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陈果,林逸冰.略谈高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J].琼州学院学报,2007(3).

[3] 沈莉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分析[J].学理论,2012(16).

[4] 杨槟.新形势下党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途径探索[J].南方论刊,2011(7).

责任编辑:胡 晓

2014-02-25

湖北民族学院教研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问题研究”(编号:2010JY02)。

唐敦双(1971- ),男,土家族,湖北建始人,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D641

A

1004-941(2014)03-0102-04

猜你喜欢
大众化党课党校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