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的源流、历史贡献及当代发展

2014-04-07 10:22周兴茂
关键词:中华民族

周兴茂

(重庆邮电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重庆 400065)

周族的源流、历史贡献及当代发展

周兴茂

(重庆邮电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重庆 400065)

今天的周族,是中华民族汉族中位列第九的一个大姓。根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周姓出自姬姓。我们认为,这或许就是今天周氏家族正宗的、普遍的、真实的来源。当然,也有其它一些说法,但很可能不是主流。在历史上,周族不但形成了自己的若干郡望,而且还产生了大批杰出的名人。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周文王推演了《周易》;周王朝肇华夏意识端倪,创华夏文化本体,成华夏社会基石,无疑是中华民族初步“大一统”的一个奠基性的历史阶段;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创了中华文化的“ 轴心时代”; 西周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和礼乐刑政制度,为以后中国三千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堪称前封建制;周代的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当代,周族必须以和为贵,把团结和统一作为发展的最高准则;必须与时俱进,重塑道德和诚信的光辉形象;必须重塑温文尔雅的礼仪之风;必须弘扬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

周族;源流;历史贡献;当代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典型多元一体属性并且十分庞大的集合体,共有56个族群。毫无疑问,汉人族群是其主体和核心,其他55个少数民族族群,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每一个族群中,又以姓氏为别分成若干不同的氏族。在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史中,周姓氏族肯定是汉人族群中当之无愧的名门旺族之一。特别是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取得胜利之后,一举建立了近800年的周王朝,这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在历史的长河中,周姓氏族不但自身得到了充分的繁衍和发展,而且还为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今天,中华民族又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盛世,古人云:乱世藏金,盛世修谱。正因为如此,作为周姓后人,本人大胆地来对周姓氏族的源流、特别是周姓氏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历史性贡献、以及当代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时,本人既希望通过研究得到一些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益的启示,又希望周氏宗亲和同仁朋友不吝赐教!

一、 周族的源流、郡望及名人

(一)周族的源流

要研究某一个氏族的源流,在中国通常是从姓氏开始的,姓氏以血缘为纽带,弄清了一个氏族姓氏的来龙去脉,也就大体梳理清楚了这个氏族的血缘关系,这往往是一把钥匙。中国之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分。秦汉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氏”起源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一分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主要就以地望来表明贵贱了。

应该认为,研究周族的源流,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第四》无疑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系统的正史资料。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种种原因,客观上又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这些不同说法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希望从中得出比较科学的认识。

1.根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周姓出自姬姓。我们认为,这或许就是今天中华民族汉族中周氏家族正宗的、普遍的、真实的来源。周姓上可追溯至黄帝,黄帝住在姬水(今陕西渭河流域)之滨,以姬为姓。很可能周姓是从黄帝的曾孙帝喾(ku)的儿子后稷(原意为主管农事的官员,后演变为人名)开始的,“周后稷,名弃”[1]20。“周”字最初不含“口”,是一个象形字,指界限分明的农田。田间阡陌纵横,中间种植有繁茂的庄稼,显然,“周”字最初与农田耕作有关。可能到后来的“姬周”时,“周”才加上了“口”,与“君”、“商”等字加“口”意思相同,表示国家政令由此而出[2]。古公亶父率领氏族迁于歧山之阳的周原后,这支氏族就以地名为氏,既保留了姬姓,同时又称为周人。经过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一直到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姬延800多年的演变之后,大概到公元前256年周王朝灭亡并导致大量王室宗亲被迫四散迁徙,姬姓为了纪念氏族的发祥之地周原,以及保持周王朝近800年的荣光与尊严,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自然地就完全脱离了姬姓,最终运用了独立而固定的周姓。如相当一部分周室宗亲及周朝遗民,主要是周公旦之后、周平王之后,周赧王之后等,都改姬姓为周姓,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正宗和主要部分。

2.有一种说法认为,据《姓氏考略》所载,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黄帝时一位叫周昌的大将,以及商代一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我们认为,很可能这部分周人的确是周姓的来源之一,但并不是主体。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是后来由姬姓改为周姓的人其数量很可能远远超过周昌等人的后代;二是这些数量众多的由姬姓改为周姓的人,一定是为了要以自己的祖先、国号和地望等为姓氏,透露出了一种周王朝灭亡之后的依依不舍之情,绝不可能是为了尊崇周昌等人。所以,即使黄帝时的确存在一个大将叫周昌,也不能说明后来庞大的周姓氏族就是他的后代。只能说明在后来的由姬姓到周姓的大规模演变过程中,周昌的后代也自然地融入了这股洪流之中。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周王朝初期周天子武王姬发大封诸侯国,其中姬姓封国就达53个,在后来的演变中,很多姬姓封国的人都改为了周姓;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皇帝李隆基名讳,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讷的,后梁时赐姓周;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因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等等。应该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改姓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正如涓涓细流汇入大海一样。

如前所述,最早的周姓分衍于活动在中原地区的黄帝部落;至后稷率部向西迁徙,到达今陕西武功一带,在这里生息繁衍了数百年;夏代,又迁居泾水、渭水流域;在公刘时迁于豳(bin)(今陕西栒邑县西);古公亶父时,又迁于歧山之阳。直到周朝建立,周族一直活动在这一地区,尽管有过几次迁徙,但其活动区域基本上都在陕西西部,没有超出关中地区。周代以后,周族的发展主要就以河南的汝南一带为主了。秦汉时期,秦灭六国对贵族的迁徙和秦末的动乱,在一定程度上为周族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加上国家统一后实行“郡县制”,进行新的行政区域划分,周族便逐步形成了郡望的雏形。实际上,周族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汝南、沛县、下邳、庐江等几个著名的居住中心和郡望。秦汉以后,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汉末和晋末的动乱,周族人也随之广泛迁徙,居住地区进一步扩展。隋唐时代,一些著名的周族人又迁居到一些新的地方,从而使周族分布更为广泛。到宋代,随着周族更大规模的发展,其分布已经遍及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河北、陕西等地了。并且,周族人以各自的生活区域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如繁星点点相对固定的不同区域的郡望。宋代以后的金元时期,周族人由于战乱等缘故,居住区域又有新的开拓。明清时期,周族人除在原有的居住地生息繁衍之外,也有较多迁徙。特别是封建王朝为了开发四川和弥补四川人口的不足,长期实行了“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徙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周族人相继迁徙到了四川、重庆、湖北西部、贵州甚至云南等地。清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今天周姓在台湾百家大姓中位列第21大姓。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如今天在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华人中,周姓也有较多人口;在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西欧等地,周姓也有一定影响。可见,在周族几千年的繁衍、迁徙和发展之中,早期分布较为集中,到宋代就基本遍及全国了,今天的周氏,已经走向了世界各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旧中国和封建时代应该是战乱、国家灭亡、民族危机和灾荒等,当然,如果今天的周姓人进行迁徙,可能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发展。[3]9

归结起来,黄帝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祖先,中华民族中的很多姓氏都是从黄帝的姬姓演化而来的,显然,周姓的主体也是从黄帝的姬姓演化而来的。在北宋的《百家姓》中,虽然姬姓只位列第297位,但由姬姓直接演化而来的却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8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就数不胜数了。从周姓的繁衍、发展情况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国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12%,总人口2500多万人,居第9位。其分布规律在北方以河南、山东为主,南方以江西、浙江为主。并且,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它地区要略高一些。

(二)周族的郡望

周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还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郡望堂号。所谓郡望,是指一个地方的名门望族;堂号,也是指某一个著名家族;后来二者逐渐混淆,共同代表不同支派之间相互标榜和以示区别的标志。周族郡望大约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到隋唐以前,已经形成了汝南、沛国、陈留、寻阳、庐江、泰山、淮南、临川等8个著名郡望。隋唐时期,由于整个社会普遍重视门弟,一些新的周族郡望便涌现出来,初步计算一下大概有10个。如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等。到元代,又出了一个武功郡望。在其它时期,还出现了“笃祐”、“爱莲”、“细柳”等堂号。总共加起来,周族传统的郡望堂号,有22个。当然,在宋、元、清以及近代,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周族著名郡望堂号。如宋代的朗州武陵、江山、庐陵等周氏;元代的台州临海周氏;明代的山阴、吉水、麻城、华亭、宁州、吴江等周氏;清代的开封详符周氏;特别是近代的绍兴周氏等,他们都具有重大影响。不过,他们的血统源流大多可以归入上述22个郡望堂号之中。[3]15

(三)周族的名人

周姓作为中华民族汉族中的大姓之一,历史上一直人丁兴旺,人才济济。这些不同方面的杰出人才不但在周族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受到了全体宗亲的景仰,而且在整个中华民族中都堪称彪炳史册,传颂千古。如在政治领域,有堪称周族始祖的后稷;著名的战略家,“拘羑里,演《周易》”[1]945的周文王;打败商纣王,开创了周王朝近800年基业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周武王;杰出的政治家周公旦;安邦定国的汉朝丞相周勃;西晋名臣周处;忠于职守的宋朝宰相周必大;体恤民情的明朝巡抚周忱;特别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但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还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爱戴与崇敬;等等。在军事领域,有著名的“细柳”将军周亚夫,周族的一个郡望“细柳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三国名将周瑜;等等。在文化领域,有唐代大画家周昉;有理学先驱周敦颐,周族的一个郡望“爱莲堂”实际上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北宋词人周邦彦;宋元文学家周密;元朝音韵学家周德清;明代剧作家周朝俊;当代文豪鲁迅(周树人);等等。在海外,周族同样有一批杰出的各界名人。如德国艺术家周仲铮;英国戏剧家周采芹;菲律宾实业家周清琦;泰国华侨领袖周朝宜;圭亚那富商周戴维;等等。应该认为,周族的这些名人,他们犹如夜空中不断闪烁的颗颗明星,既为全体周族人构建了一座座永垂不朽的精神家园,又为周族的子孙后代树立了一个个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

二、 周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周族不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长达近800年的封建王朝,同时,还对中华民族的早期融合与发展,对中华文化的早期形成,对中国科学技术的早期发展等,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完全可以认为,当年的周王朝,既为中华民族3000多年来“大一统”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又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大致方向。

(一)

周文王推演《周易》,寻找到了中华文化的元点和本体,同时也基本规定了日后中华文化生长的大致方向。

当中华民族摆脱神话想象、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即孕育了第一个具有完整理论形态的思想体系——《周易》。《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内容极其丰富。“易经”是《周易》的经文部分,其内容为64卦卦象、卦名、卦辞和384爻及其爻辞。“易经”最早是一部卜筮书,即用筮草推究阴阳变化、预卜吉凶祸福的占卦书。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很可能是伏羲最先作了所谓的“先天八卦”,又称经卦,后来的周文王在囚禁中根据“先天八卦”推演出了64重卦,所以,一般认为,《易经》起源于商周之际。也有人认为,《周易》即是周历,周易上经(前30卦)为周文王所著,周易下经(后34卦)为周文王之子周公所著[4]。“易传”则是后人对“易经”的论述、注释等的汇编,有人认为是孔子所作。从《周易》的书名看,“周”应该是指周朝这个时代,“易”当然是变易,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指周代产生的关于探讨万事万物变易、转化、发展的一本书。人们占筮时,又称占卜、占卦,先得出卦象,然后根据卦象及其变化并结合卦爻辞最终作出综合判断。很显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事实上,中国古人是把整个宇宙天地分成“三才”的,即“天、地、人”,人处于天地之间,所以,人是集天地日月之精华的产物。《易经》的真谛就在于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运算探索,寻求到人这一精灵在天地万物之间的生命轨迹及其运行规律。

作为中华民族童年的作品,《周易》具有朦胧本体的特点。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比较清晰地体现了中国文化早期的生命意向,简洁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初年的精神体系和哲学模式。同时,《周易》又是时代的产物,是商周之际人们面对“礼崩乐坏”的状况,企图探寻人类社会正常或和谐运行的规律的产物。天人合一揭示的是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阴阳二分揭示的是中国人核心价值的基本结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揭示的是中国人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善恶报应揭示的是中国人核心价值的自我平衡机制。可以认为,《周易》既是中国人认识自身核心价值的一个初步总结,又是中国人核心价值的一个元点和本体,从中完全可以找到中国文化生长转化的根源和动力。并且,它还基本规定了以后整个中华民族价值体系发展的大致方向。所以,《周易》不愧为“五经”之首,它是中华民族伟大而永恒的精神遗产,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发扬和光大《周易》的基本精神。

(二)

西周以蕞(zui)尔小国取代商崛起于渭水,开800年周王朝初步的“大一统”基业,肇华夏意识端倪,创华夏文化本体,成华夏社会基石,无疑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奠基性的重要历史阶段。[5]

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各地存在的众多小邦古国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换言之,就是没有一个能起主宰作用的中央王朝和文化系统。逐渐地,周族在渭水流域崛起来了。他们以宽阔的胸襟,既充分发展农耕之本,又尽量吸收北面草原文化的长处,还与姜姓部族结盟,最后终于达到了翦除商纣的宏伟目标。“天下归仁”,又经周武王、周公及成康之世的发展之后,周王朝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华夏诸部族的大联盟,从而真正开创了华夏民族、华夏文化和华夏社会初步的“大一统”基业。在这一过程中,周族一方面以极其开放的心态招抚、包容、联合其他部族;另一方面则构建了一个超越部族的至高无上的“天命”和道德的精神权威,就是周族人自己,也必须遵从“天命”和道德。于是,周族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下”了,而绝不是一个“大邑”。正因为周族人具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大一统”的眼光,所以,周族人创造的这一系列历史性的嬗变,既真正地代表了华夏文化的延续,又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本质。实践证明,中国三千多年以来历史发展的主流就是华夏文化,而四周的其它文化、其他族群都纷纷进入这个主流,既表明了周王朝的开放和包容,又表明了其他文化的“四方来贺”,这就是文化引力的巨大作用。虽然周王朝经历了周厉王、周幽王两度极其严重的动乱,周王室的权威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削弱,但早先奠定的华夏民族、华夏文化与华夏社会的基础仍然屹立不坠,足可见华夏文化的凝聚力之强。

(三)

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创了中华文化的“ 轴心时代”。

所谓“ 轴心”,本意是指一个物体或一个三维图形,围绕着旋转的一根中轴线,或者设想有一根中轴线能够使其它物体围绕着旋转。换言之,就是指事物的中心,它具有吸引其它事物的巨大引力。如“二战”之前的1936年10月,德国、意大利签约结成法西斯同盟,史称“柏林—罗马轴心”;二战爆发后,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又于1940年2月正式结成法西斯军事同盟,亦称“轴心国”。1949年,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一书中,借用“轴心”来表述人类文明在某个特定区域已经达到或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提出了“轴心时代”(Axial Age,或Axial Era)的概念。他认为,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大概在北纬30度线上下,人类的精神文明围绕这条中轴线普遍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在轴心时代,各种文明都相继出现了自己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若干思想原则分别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古希腊等地之间阻隔着千山万水,那时根本不可能有多少思想沟通,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或放射出的思想光辉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围绕着“轴心”的古代文化都产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言之,身处“轴心”一带的人们都开始用理智和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一方面,“轴心时代”肯定对原始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超越和突破,另一方面,在超越和突破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类型,从而形成了今天的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等不同文化形态。

在中国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都处于大变革之中,周王朝以其开放的胸襟为各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充分发表自己的主张和思想,提供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广阔的历史舞台,从而使中华文化一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此背景下,诸子百家蜂起,先后诞生了儒、墨、道、名、法、阴阳、兵家、农、纵横、杂、小说等学派,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孟、墨、老庄等人,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早的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忱、宏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编纂、修订了《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等一大批中国文化的“元典性” 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广阔领域进行了天马行空般的探索。经过诸子百家的艰辛探索与创造之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同时也大致确定了它的未来走向。并且,中华文化在以后二千多年的发展一直到今天,其内容和形式大多没有超出当年诸子百家的视野。正因为如此, 我们说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确堪称中华文化名副其实的“轴心时代”,其标志就是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四)

西周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和礼乐刑政制度,为以后中国三千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堪称前封建制。

西周初年,周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首先采取了分封制。西周初年的诸侯国大约有200多个,其中新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71个。这些诸侯国的权力都是周王赐予的,周王是天下的共主,因此,诸侯王对周王有定期朝见、贡纳财物和派出军队捍卫周王室等义务。同时,周王在王畿内还把一部分土地和奴隶分配给辅佐他的公卿百官;诸侯王在封国内也把一部分土地和奴隶分配给辅佐他的卿、大夫等。西周初年形成的这种分封制,历史上就叫“封建”,即“封邦建国”,也就是西周铜器大盂鼎铭文中所说的“受民受疆土”,当然,这与我们今天讲的封建主义是不同的,但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前封建制。显然,西周通过分封制,既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和公卿百官的联系,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又为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制度基础。

周王朝还创造性地实行了井田制,从而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础。为了便于土地分配,土地被划成一块块方块田,田与田之间,开沟修路,构成了“井”字形状,人们便称之为“井田”,同时把田间的道路叫做“阡陌”。“井田”被划分为“公田”和“私田”两部分,“公田”为贵族所有,“私田”则是生产者的份地。西周还实行严密的居住制度和户籍制度,王室成员、贵族等大都集中居住在城市;“士”阶层、城市平民等也住在城市或城郊;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庶民”,则分散居住在“邑”的村落里。

周王朝还建立了一整套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既有力地加强了统治,又长期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即“嫡长子继承制”。西周还因袭和发展了夏商的礼乐制度,既包括各级贵族进行祭祀、朝聘、军事、婚姻、丧葬等活动的礼节仪式,又包括政治、经济、道德规范等。因此,“礼”是西周各种社会制度的统称。“乐”是配合礼仪活动而制作的演奏乐章。“礼”“乐”合称为“周礼”,事实上这就是整个西周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我们知道,到后来的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孔子正是看到了这种道德崩溃的状况,才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根本或真谛就在于以“仁”、“礼”为基础,“仁”为人的或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内心信念,“礼”则为外在的表现形式,“仁”和“礼”共同的指向或目标就是“中庸”,“仁”、“礼”、“中庸”三者构成了儒家学说超稳定的三角结构。实际上,孔子最担心的还是“礼”,甚至孔子还把“克己复礼”作为了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这个“礼”就是“周礼”,“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6]22

周王朝的刑政制度和国家机器比以前更加强化了,王朝中除辅佐周王的公卿之外,还设立了管理具体事物的众多部门职官。如管理土地和奴隶的司徒;管理手工业生产的司空;管理军务的司马;管理刑罚等的司寇等等,形成了庞杂的统治机构。西周的刑罚很严酷,著名的有黥(qing)、劓(yi)、剕(fei)或刖(yue)、宫、大辟等五刑。

(五)

纵观整个周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春秋中叶以后,一般的生产工具,特别是农具,已经使用了铁制工具。到战国时代,已广泛使用铁制农具了,有耒、耜、锄、耨、镰、犁等。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不但能进行深耕,而且还开始使用牛耕,有的地方已可以一年生产两季了,就是今天的中国,在西部农村仍然还存在大量牛耕。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为古代中国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四川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等,一直到今天都是十分杰出的水利工程。

在科学技术上,周代不但有了大量的天象记录,而且已用土圭观测日影的长短变化,以确定一年的四季周期。实际上,周朝人已经掌握了全年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能按照季节的变化安排生产和生活。在周朝的学校中,“数”已成了一门重要课程,说明数学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大量筑城的需要,建筑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春秋时,秦国有一位医生叫医和,不但医道相当著名,而且还在病源学的探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周族的当代发展

转眼之间,周代的历史已过去三千多年了。尽管今天的中国已是“沧海桑田”,但周族人仍然在不断繁衍和发展。面对21世纪的中华盛世,周族人应该作何反思呢?周族人应该怎样重振祖先的雄风,为盛世中华再立新功?

(一)以和为贵,把团结和统一作为民族与族群发展的最高准则

应该认为,在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史中,团结和统一始终是一条最高的准则。历史充分证明,凡是中华民族处于高度团结和统一的时候,国家就比较富强,人民就安居乐业。如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反之,国家内乱,民族分裂时,就会出现“国将不国”的混乱局面。如金人对南宋的蹂躏以及蒙古人最终灭宋,满族人建立大清等,恐怕真正的原因都是内乱造成的。从周族的历史来看,西周之所以能够以一个蕞尔小国最终取代殷商并一举开创800年的周王朝“大一统”基业,其关键原因恐怕就在于初期的西周的确是高度团结和统一的,全族上下一心,简直就像一个人一样,再加上艰苦奋斗,所以朝气蓬勃,这必然会取得打败商纣的胜利。反观商纣,已是人心丧尽,四分五裂了,焉有不败之理?但周王朝到周厉王时,内部矛盾就相当尖锐了。由于周厉王贪财和重用奸人,既侵夺贵族的利益,又暴虐平民,从而导致大家都非常不满,并广散不满言论。周厉王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地打击、迫害和任意屠杀有不满言论的人,一时弄得大家连话都不敢说了,集体哑口,噤若寒蝉,最终留下了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警世箴言。广大的人民终于于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剧烈暴动,并一举赶跑了周厉王,这一年史称“周召共和”,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就是从此开始的。再联系到当今周族的发展,团结和统一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比如,周族人在当代盛世互相联系一下、并成立相应的宗亲机构、同时进行周氏文化研究等,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于国于族都有利。但是,从网络上看,目前全国性的周姓宗亲机构就有好几个,并且还存在相互进行言论攻击的现象。我作为周姓后人,强烈建议几个宗亲机构的领导们坐到一起来进行充分协商,一笔难写两个周字,为什么不能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宗亲机构呢?为什么不能把几个网站合并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站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具有相当政治、经济或学术地位的宗亲担任会长或总负责人;可以办一份全国统一的杂志,并作为其机关刊物;其他人可以做名誉会长或副手或省、市的负责人嘛。同时,建立健全各省、市的二级机构和二级网站,当然,各省、市也可以办自己的刊物。千万不要搞得四分五裂的,或者像周厉王那样,那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者叫搂开裤子叫人看羞,我真希望天下周姓真正是一家!

(二)与时俱进,重塑中华民族道德和诚信的光辉形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遵守道德、讲究诚信的民族。在周族的文化中,几乎包含了中华民族所有的优秀品质,正因为如此,周族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今天中华民族中的一个位列第九的大姓。仁义道德、忠孝廉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同时自古以来也是周族人的基本人生行为准则,它构成了周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忠”主要是针对国家和集体而言的;“孝”主要是针对家庭和长辈而言的。常言道,“国乱思良将,家贫出孝子”。周族特别注重对子弟的文化和道德教育,自古以来都非常崇尚诗书传家的理念。周族人往往通过家谱和族谱的修撰,既梳理清楚血脉源流,又整合人伦、血脉关系,并加强团结,弘扬祖先的优秀文化遗产,教育鼓励周族人积极向上。事实上,在周族的族谱特别是不同堂号的“字辈派行”中,基本上透露出的都是一些关于伦理道德的思想。如“仁义礼智信、祖宗立纲常”,“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等等。

应该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是“诚”。“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6]7。简言之,“诚外无物”。所以,我们讲仁义道德,最根本的就是要讲诚信。如果没有诚信,尽管他满嘴仁义道德,基本上都是不可信的。西周末年,周王朝出了一个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荒淫无耻和非常愚蠢的故事,结果是周幽王于公元前771年被乱兵杀于骊山脚下,这应该是周族历史上一个最不讲道德和诚信的反面典型。

今天,不但中华民族到了一个道德、诚信建设的节点,很多人都认为道德已处于严重滑坡阶段了;而且就周族来说,也出了一些不肖子孙。我听说,有个别周姓人假借宗亲机构的名义,大行诈骗钱财的无耻勾当。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尚不完善的状况下,我们非常希望国家与时俱进,尽快采取一切措施,一定要重塑中华民族道德和诚信的光辉形象。同时,我强烈建议,如果有个别坑蒙拐骗的不肖子孙混进了周氏宗亲机构,应该把他迅速清除出去。否则,对于国家而言,必是“国将不国”;对于氏族而言,必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三)温文尔雅,重塑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世界知名的礼仪之邦,而西周时周族人所制定的十分庞杂的“周礼”,构成了中华民族礼仪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在“周礼”中,严格地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关系的尊卑差别。典型的是祭祀祖先的乐舞,天子用“八佾(yi,即八行八列,64人);诸侯六佾(36人);大夫四佾(16人);士二佾(4人);一律不得僭越。在今天,我们的各级官员所乘车辆,都有相应车牌、排量、价位等规定,这与“周礼”中的“八佾”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周礼”不但是孔子创立的儒学的重要来源,而且孔子还把“克己复礼”作为了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在今天,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世界上很多外国人都讨厌中国人了,中国很有一点“礼崩乐坏”的状况。如不守规则、不守时、喜欢高声喧哗、随地吐痰等等。因此,我们衷心希望,中华民族特别包括周族人,应该尽快恢复和重塑自古以来就具有的温文尔雅的礼仪之风。

(四)扶贫济困,宏扬民族与族群的传统美德

在中华民族特别是周族人中,自古以来就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美德。如团结和谐、遵守道德、讲究诚信、躬行礼仪、扶贫济困、互相帮助、热情好客等等。我相信,今天的周族人仍然能够一如既往地弘扬这些传统美德。我建议,周族的宗亲机构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常设的扶贫济困制度,如对周族子弟无力上学、遭受天灾人祸等,发动族人分别给予资助,以使族人能够充分感受到宗亲的照顾和温暖。

[1]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M].长沙:岳麓书社,1995.

[2] 王大良,李琼英.中华姓氏通史·周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5.

[3] 王大良,夏志刚.周吴郑王·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4] 陈元阶.《周易》六十四卦卦序陈氏解——周文王父子记录华夏文明史前大事,演绎周文王的革命历程[EB/OL].济南: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网站.

[5] 许倬云.西周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 吴根友.四书五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责任编辑:胡 晓

2014-02-15

周兴茂(1954- ),男,湖北利川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文化、人类学等。

K22

A

1004-941(2014)03-0017-07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论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