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凡,许玉正,郭迎春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的南端,古时属于徽州府,是称雄商界三百年之久的徽商家园。休宁县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就设有县制,这里崇文之风古来有之,号称“东南雏鲁”;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们尚武之风也非常兴盛,从春秋时的古山越人彪悍善战,到唐宋时的以武取仕。休宁县又被称为“中国第一状元县”——因为休宁历史上出过19位状元,其中非常独特是出了两位武状元——南宋的程若川、明末的黄赓[1]。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武状元,程若川和黄赓他们两人无论在武功上,还是在民族气节上都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伟大与崇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等方法,试图还原两位武状元的部分历史真实,让现代人们对这两位带着传奇色彩的武状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丰富、完善中华武术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查阅安徽师范大学学校图书馆相关历史典籍;查阅中国互联网各大网站相关史料信息,并对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到安徽省休宁县进行实地调查,参观状元博物馆、走访两位武状元故里,并对当地两位武状元的的后人进行访问。
访谈安徽师范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的徽州历史人物研究专家教授。
程若川,南宋休宁县汊口人,武状元。曾奉诏出使金国。在《休宁县志》、《中国历代武状元》等书有记载(王鸿鹏等,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4)。曾历任监丞,后知滁州并死于任上。
程若川的家乡汊口在休宁县城东南方向,是汊水与盈丰河汇流处。程氏为全村第一大姓。据《休宁名族志》记载,汊口程氏始迁祖名叫程沄,为南朝陈国云麾大将军程灵洗之后。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攻打到歙州(现歙县境内),无人能挡。在此危急关头,程沄带着弟弟程湘、儿子程南节在当地招募乡勇,临时组织起一支敢死队,依凭临溪东密岩“绝壁如垣”的天然屏障,筑寨死守,不仅成功阻挡住了起义军的步伐,还取得了的胜利。程沄也被当时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封为都知兵马使、东密岩将兼马金岭防拓事等要职,由此声威远播,驻扎在黟山等地的散兵游勇纷纷归附,汊口程氏人丁也因此而日益兴旺。后代子孙为铭记祖上“血战沙场、保境安民”的功德,炫耀自己将门之后的显赫地位,便在汊口中街筑了一个“拦路门亭”,亭翘四角,门呈拱形,上镌“大胜门”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行人过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尊崇。此后,汊口村崇文尚武之风盛行,一批批文臣武将在汊口程氏家族中应运而生。宋代时文有内相程珌、学者程若庸,武有武状元程若川等,显赫一时。此外,历代程氏族人考中进士、举人者多达40余人,诸如监生、贡生之类的秀才更是不计其数。民间有“一河二宰相,五里三状元”的传说,正是汊口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到了程若川这一辈,依然家族兴盛,他的叔父就是南宋著名的新安君侯、龙图阁学士程珌。这种家庭环境,结合当地自古以来遗传的崇文尚武之风,对程若川自小立志习文练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他将来能够夺取武状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宋代武举是在唐代武举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完备。据史载,宋代共计开武举78科,产生了78名武状元。宋代武举开始有了殿试,整个武举要分别考试三次,即解试、省试和殿试。武艺方面以考弓马为主,先“步射”,后“马射”。考试弓马合格后,再参加文章的考试。文章考试内容为先考策问,后考 《武经七书》,如果文章考试成绩不好,则一票否决。宋朝武状元考试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即崇尚武力,又重视文章的倾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征善战的儒将。结果是宋代的武进士与武状元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其任中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临危不惧,胆识谋略超人的蔡必胜;位至宰辅,治国有方的朱熠;敢于直言,审时度势的华岳等等。
程若川少时家境富有,父母非常重视对这个富有天资的孩子教育,他的叔叔龙图阁学士程珌也是科举进士出身,对程若川的成长也起到了很大激励和帮助作用。史料记载程若川在少年时就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青年时身材魁梧,闻鸡起舞,孔武有力,能举巨石,武功功底相当扎实。程若川不但机敏,而且修文习武异常勤奋,至今汊口村还流传着关于他起早练武的传说。正是由于他具备的文武全才,才有他在高手如云的全国武举考试中力挫群雄名列前茅,最终考上了武状元;而正是由于他身上既有武人的勇猛又有文人的机智,才有后来南宋朝庭派给他出使金国的任务,才有了“口嚼人眼惊强敌”的壮举。
程若川有个舅舅住在汊水下游的林溪,距离上游的汊口村约有五公里多路,程若川少年时期和这位娘舅很是投缘,没事常往林溪跑。秋后的一天,程若川又来到了舅舅家,正好舅舅临居的几个小伙子正聚在这里谈天说地,大家一看程若川来了都非常高兴,平时大家早有耳闻程若川从小练武,力大过人,但谁也没有真正见识过他的武功。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要着他表演一下武功给大伙瞧瞧,程若川再三推辞不了,于是,捥起衣袖,上场演练了一套徽派拳术,只见他拳如流星、眼似闪电,快如疾风、静似山岳,引得一帮少年看得如醉如痴。练罢收执,只见他气不长喘,面不更色,观看人群叫好一片,程若川练到兴起,瞥见舅舅门前放有两个白得发亮的大石墩,这两个石墩是最近程若川的舅舅偶然刚从从枯水季节汊水河中发现的天然白石,石质坚韧,晶莹发亮,舅舅看着喜欢,请了六个壮汉才抬了回来刚放在门口的,个大的一个约有500kg,相对较小的一个约有300kg。程若川绕着两块大石头端详了许久,只见他先走到了一个较小的石头前,双手推了推石头,然后,猛然马步蹲身,双手抱石,喊了声“起”!这个大石头便听话地在他双手间任他摆布,接着他将石头猛地高高抛起,石头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重重地落在了地面。就在人们尚未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之时,程若川又走向了另外一个较大的石头,他用同样的方式将石头抱起,走了几步试了试,最后,双手用力大喝一声将石头高高举过头顶,又走了几步,再石头轻轻放回了原地,还在石头上拍了拍。见此,众人无不目瞪口呆,以为有神人相助!所有这一切也都被程若川的舅舅看见了,舅舅在惊叹外甥神力之余,发现外甥之对这两块石头很喜欢,舅舅说若川你要是喜欢,我叫几个人用车给你送过去,程若川大喜过望,但他又摇摇头说:舅舅如果真的要将这石头送给我,那我就自己带回去,说罢,饭没吃,就向舅舅和众人抱拳告辞,将两只白白的石墩夹在自己的两腋之下,快步如飞地跑回了家。看热闹的小伙子中有人为了饱眼福,还一路跟在他的后面,直到汊口大胜门程若川的家门口。这个故事一直在当地的人们中口耳相传着,笔者在田野调查时还亲眼见过留存至今放在程若川的后人家门口的这两块大白石头。
程若川所处的历史时代为南宋,当时羸弱的南宋已经沦为金王朝的附属国,南宋皇帝对金国皇帝自称为侄皇帝。金国派来的使者,南宋皇帝要笑脸迎接,对金国的要求不敢违背。而南宋使臣出使金国往往受尽侮辱。因此,当时朝中出使金国的差事,几乎无人愿意承担,但两国之间的往来还是要有人充当使者的。一次程若川奉诏出使金国,尽管程若川非常痛恨金国,也很不愿意当这个使者,但为了国家,他不得不忍辱负重。临行前,程若川暗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被金国人羞辱,不能再给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受气添堵了。于是他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当程若川到达金国后,金人知道他是南宋的武状元,为了恐吓他,晚宴时,特地从宋朝俘虏中斩杀了一名与程若川曾经相识的人头颅来款待他。有人将盛在大盘之上的人头端上了桌子,那人头耳鼻间尚流淌着鲜血,两眼圆睁,程若川看着人头,咬牙切齿,莫名的悲伤与痛恨在心中涌动,金人凝视着他,面露讥剌的笑容。短暂的沉默之后,只见程若川左手在人头上一拂,伸出右手食中两指深深插入人头双眼里,刹那间,那人两只大大的眼球就已飞进程若川的嘴里,随之响起咀嚼声。金人哪里见过这样惊险一幕,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继而面面相觑,掩目惊呼:“真乃奇男子也!”连忙叫人撤下人头,换上美味佳肴,以礼相待。
笔者在走访时得知休宁有位叫后惟泰的教师,他对程若川“口嚼人眼”这一段故事做过较深入的思考研究,认为“程若川口嚼人眼,乃伪饰也”(后惟泰.程若川口嚼人眼之思考<修改稿>2009-8-16),也就是说他的这个举动是假的,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当时作为宋朝使者的程若川身负重任,为了不辱使命,也不被羞辱,面对蛮横强大的金人不便硬顶,于是就灵机一动,以超人的智慧,魔术的手势,壮士的力量,先用左手在人头上拂了一下,是魔术虚晃手法,那人两只大大的眼球就深深地陷进了眼眶,再“伸出右手食中两指深深插入人头双眼里”动作是假像,另外像“飞进程若川的嘴里,随之响起嘎吱、嘎吱的咀嚼声”更是迷惑金人的演示动作。面对虎视眈眈的敌人,用这么残忍的方法来刁难他,程若川强压满腔怒火,及时想出应对的办法,以过人的胆识,以魔术的手法反过来戏弄敌人,显示了他的勇敢无畏和非凡智慧。
黄赓,字仲叙,明朝休宁龙湾人。被后人誉为抗清英雄,崇祯十六年癸未科武举殿试第一人,他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位武状元。
黄赓故里龙湾村位于休宁南五城镇境内,距县城约23Km。龙湾历史上为古徽州交通要道,乘船驾马都非常方便。水路南可到五城,西面直至上溪口,东北可通过屯溪直达杭州;陆路也是四通八达,曾为徽婺古驿道枢纽。有现今的五城公路开通之前,龙湾一直是享誉皖赣特别是休(宁)婺(源)边界的水运码头,当时日泊船只就有几十艘,繁忙季节多达百艘,场景蔚为壮观。交通上的便利使得这里街市繁荣,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经商是过去几百年来徽州人的特点,使得这里的很多人家变得富有,有“东南邹鲁”之称的休宁,一向文风兴盛,商人们“贾面好儒”;在“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理念影响下,以文取仕,以武取仕被这里的人们所尊崇。
黄赓天生相貌奇特,自幼酷爱练武,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尤其使得一手好铁鞭,人称“铁鞭王”,有万夫不当之勇。黄赓自幼家道殷实,丰厚的家庭经济条件为黄赓习武提供了物质基础,崇文尚武的社会风气激励着黄赓科举取仕的决心;另外,黄氏为龙湾大姓,与五城黄氏同宗异支,黄氏宗族除武状元黄赓之外还考中黄金色、黄澍两名文进士。当然,黄氏宗族的兴旺也为黄赓的武举之路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明朝直到成化六年(1470年)才正式开始武科取仕(中国历代武状元,王鸿鹏等编著,解放军出版社,2004.1)。其选拔形式与宋相仿,明朝的武举内容坚持了弓马策略,同时要求实践和理论兼备的原则,仍以策略为重。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深感在战场上能冲锋陷阵、能征善战的将才难得,他越来越感到以文章取状元,授任武官,实在是“本末倒置”,就在重武艺臂力还是策问韬略之争依然未休的情况下,于崇祯四年(1631),思宗皇帝亲自阅视武举殿试,并下谕:考试武举人就是要以技勇为主,关于方略方面,即使是文字粗陋一点,也要录取。崇祯十四年(1641),皇帝更是确信,只有奇谋异勇的武将来护卫朝纲都有可能挽救大明天下。
正是由于崇祯皇帝的提拔武科,于是才有了黄赓跻身于武状元的机会。当黄赓力败群雄,勇夺第一时,崇祯皇帝甚至拉着他的手,对他进行勉励和嘉奖。作为钦点的武科状元,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如此重视,黄赓对皇上也充满了感激,他由衷地对皇上说“臣尽忠报国而已”!其后,黄赓的一生都在为他的诺言而奋斗,直至大明王朝覆灭后,他还在为大明王朝的复兴而竭尽全力。
1644年,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后上吊自杀,大明灭亡,清兵随之攻陷边关入京。黄赓闻此噩耗,悲痛欲绝,发誓要手刃清兵魁首,为光复大明效力。于是他在家乡集结乡兵数千人,日夜操练兵勇,在安徽宣城与清兵大战了19次,连连取胜。清兵见久攻不克,及其懊恼,调来重兵将黄赓为首的乡兵们围在宣城水东镇港河一带,由于清兵众多,乡兵们尽管奋力死战,终究寡不敌众,伤亡殆尽。作为将领,黄赓挥舞铁鞭只身奋勇迎敌,所到之处清兵纷纷落马,如入无人之境。此时周围清兵众多,黄赓挥舞间竟把铁鞭忽然打折了,他的座骑,也因精疲力竭跪倒不前,黄赓已经杀红了眼,用半截铁鞭将自己的马杀死,徒步与清军骑兵交战。黄赓挥舞着半截残鞭,逼开众人,目标直指清兵将领,黄更很快突到近前连击三鞭,奈何铁鞭半残,被清兵将领用刀挡住,均不得手,他当即改变策略,边退边用左手在腰袋中取出一支淬以桐油的数寸长竹箭,猛的回身向清兵将领射去,正中其左眼,接着跟上前来扬鞭一击,清兵将领立即毙命。但是,源源不断的清兵从四面八方不断围了上来,黄赓身边仅剩少数乡兵相随。他见寡不敌众,大势快去,便带着少数乡兵杀开一条血路逃出重围,伺机东山再起。
黄赓带着残兵杀出重围后,退到宣州与徽州绩溪县交界的丛山关,恰与崇祯元年进士金声及其学生江天一率领的大队人马相会。黄赓知道,金声是休宁瓯山人,不久前已被在福州称帝的唐王朱聿键封为兵部右侍郎兼左都御史,总督江南各地兵马。黄赓非常敬佩这位同乡前辈,金声也早闻黄赓骁勇善战,两人可谓相见恨晚,黄赓便加入了金声队伍,与他一起抗击清兵。丛山关山势陡峻,石城坚固,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金声智勇双全,黄赓万夫不挡,他们率领众人扼守在关隘上,清兵虽众,但发动无数次的进攻却始终不能突破防线。清军见硬攻不行,便施诡计,假装退兵,暗地里却派早已投降清军的明朝湖广巡按御史黄澍率兵投靠金声和黄赓。黄澍是黄赓的同族兄长,金声与黄澍也素来相识,不疑有他,结果清军里应外合,导致丛山关失守,金声与江天一被俘,黄赓凭着一身高强的武艺再次突出重围而去。
黄賡突围后,听到金声与江天一被押解到南京遭到杀害,万分悲痛。他来到池州九华山一带又拉起一支队伍,誓与清兵抗争到底,奈何势单力薄,大势已去,再遭惨败。他便另找出路,南下福州,投奔南明皇帝朱聿键。结果朱聿键没两年,便在清军重兵围攻之下,投降了大清,黄赓见此又再次逃出。清军将领钦佩黄赓是一个难得的武将,许以高官厚禄,想要收买黄赓为清廷服务,但黄赓丝毫不为所动。黄赓曾亲眼见到自己的同族兄长黄澍充当清兵内奸,引狼入室,杀害忠良;现在又看见自己拥戴的大明皇室归降清军,此时的他早已心念俱灰,当年崇祯黄帝的嘉奖还历历在目,自己发誓效忠国家的言辞还声声在耳,他情愿以一死报效已覆亡的大明王朝,对清廷的劝降宁死不从。后来清廷为了收买人心,也就不再勉强,黄赓便在福州当地的一座山庙削发当了和尚。据传,他后来居然还被清廷封为“天下都纲僧”,在佛门净土得以善终。
另外一个传说是在隆武二年(1646)黄赓在池州九华山拉起了一支队伍与清兵对抗,终因寡不敌众,惨遭失败。起义失败后,清兵滥杀无辜,株连了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其中泾县有一个叫查笃生的,本来根本不知道黄赓为何许人,后听说黄赓是崇祯皇帝钦点的武状元、九华山起事的主谋,十分后悔没有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被刑讯时,查笃生偏说认识黄赓,而且是黄赓的同伙。黄赓不忍牵连无辜,好汉做事好汉当,极力否认,想救查笃生一死,结果两人都被打入死牢,惨遭杀害。一代武状元,就这样为大明王朝献出了生命。
程若川、黄赓两个中国科举制度下的武状元分别处于南宋、明末这两个风雨飘摇、战争不断的年代,战争使国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也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诸多坎坷与磨难;同时,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从另一方面来说,历史也给他们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为了忠于国家与敌人进行斗智斗勇,舍生忘死,体现了那个时代武状元的武功智慧与神奇人生;也表现出了那个时代武状元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1]陈 晓.武状元苏乞儿[J].电影文学,1994(8):21-22.
[2]吴培森.与王守文先生就《黔人武状元·曹维城及其家世》一文商榷[J].贵阳文史,2007(2):16-18.
[3]车天文,张晓燕.漫话清代山西武状元[J].沧桑,2003(4):7-8.
[4]王鸿鹏,王凯贤,肖佐刚,等.中国历代武状元[M].解放军出版社,2002.
[5]董立兵.对中国古代武举制度发展历程探悉[J].科技信,2008(33).
[6]张 琴,董红刚,田雨普.清代武状元分布与我国区域体育文化差异[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20-122.
[7]晨 曦.“武状元”更需“文功底”[N].中国教育报,2009-07-16(4).
[8]雷高林.武状元与曹状元街[N].中国文物报,2012-08-15(4).
[9]许友根.武则天为何创设武举[J].体育文化导刊,1988(1):61-62.
[10]林伯原.论唐代武举的建立及到两宋的发展[J].体育科学,1989(1):16-19.
[11]周兴涛.宋代武举武学研究四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6):29-32.
[12]陈 峰.论宋朝武将培养选拔体制的缺陷及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09-112.
[13]张云胜,陈 飞.乱世元勋的为将为臣与为人——唐代名将郭子仪功业中的人格因素分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6(4):139-144.
[14]肖伟韬.王夫之《宋论》中岳飞形象的文化解读[J].船山学刊,2009(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