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涛, 王 虹, 华 欣, 庄朝荣, 解正高, 马晓蓉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眼科, 江苏 扬州, 225000)
角膜内皮细胞是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和结构稳定的关键细胞。外源性或者内源性因素而导致角膜发生了炎症反应统称为角膜炎。角膜炎是眼科非常常见的一类眼部疾病,也是角膜病中致盲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共焦显微镜则能够从细胞水平上对活体组织进行无创伤水平切面检查,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中。本研究对2011年6月—2012年7月门诊和住院部30例(30眼)正常人和30例(30眼)角膜炎患者进行共焦角膜显微镜检查,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7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行共焦角膜显微镜检查的30例(30眼)正常人和30例(30眼)角膜炎患者。正常人中男女各半,年龄25~45岁,平均30岁。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除外眼科疾病,无外伤史和佩戴角膜接触镜史。角膜炎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0~76岁,平均46.7岁。病程数日到数月,病种分别为病毒性角膜炎16眼,兼有细菌感染的混合性角膜炎10眼,真菌性角膜炎24眼。其中严重象限性脓苔病灶6眼,自行用药史(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5眼,严重角膜水肿2眼。
受检者分成对照组(无感染症状)和角膜炎组(有不同程度感染症状)。先行裂隙灯检查,后于受检眼结膜囊内滴爱尔卡因表面麻醉,1次/3 min,共2次。双眼均涂奇胜透明质酸钠。将2组下颌置于头托。待CCD 摄像头显示图像后使角膜接触帽对准患者角膜中心,即在角膜前极点上,在电脑显示各组所需数据。
对2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细胞面积、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百分比、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四项指标进行比较。
采用SPSS 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测定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内皮细胞面积(AVE)=方格面积×106/方格内细胞数。对照组平均AVE为(301.15±35.77) μm2, 角膜炎为(489.10±92.53) μm2。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百分比(6A%)=视野内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数/视野内的细胞数。对照组平均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为(79.4±5.16)%, 角膜炎组为(41.8±6.57)%。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 =平均内皮细胞面积的标准差(SD)/平均内皮细胞面积(AVE)。对照组平均CV为(11±2)%,角膜炎组为(25±4)%。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方格内细胞数(均数)/已知方格面积=细胞数/mm2。对照组平均CD为(3 535.90±301.23)个/mm2, 角膜炎组为(2 102.21±342.11)个/mm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研究中对活体状态下人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可了解角膜感染后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大致功能受损程度,进一步辅助角膜病的治疗。研究显示,角膜感染后内皮细胞与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存在显著不同。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平均细胞面积为301.15 μm2, 而角膜炎组该项指标则显著增大,细胞出现明显水肿,基质增厚;正六边形镶嵌结构是单层棋格状细胞组织最为稳定的结构状态[1], 这一结构确保细胞稳定性和正常贮备功能,是细胞正常存活的生理基础。对照组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为79.4%, 角膜炎组明显降低,证明角膜受损后细胞减少,正常生理功能破坏;角膜炎组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此外,2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结果也提示角膜受到感染后内皮细胞受损,其最小值为1 204个/mm2, 细胞功能失代偿。尽管角膜内皮具有最佳生理功能和最大扩潜能力、在抵御角膜疾病、修复角膜损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4], 可是一旦遭到破坏,不仅影响角膜内皮的泵功能与屏障功能,其结构稳定性也会受到破坏,以至于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或再生能力障碍,出现内皮细胞水肿、六角形细胞丢失,细胞大小不均,细胞密度减小、周围正常的内皮细胞代偿性扩大、移行修复创面[5]。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用途是行角膜活体组织学检查,其优点是能在无创角膜活体组织学进行检查;独有活体角膜断层观察;精确显示角膜各层结构;最佳的图像照度;放大倍率达800倍;具有多种图像获取模式;可进行角膜厚度测量、自动图像分析和细胞计数,角膜内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动态变化[6-7]。研究中使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对人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实时、无创及可重复观察,图像清晰,结果理想,可获得裂隙灯显微镜和传统光学共焦显微镜所无法获取的图像和效果[8], 在角膜感染的无创快速诊断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Scarpa F, Zheng X, Ohashi Y, et al. Automatic evaluation of corneal nerve tortuosity in images from 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1, 52(9): 6404.
[2] Jiang Hua, Song Zhenying, Lin Qinghua. Morphometric Study of endothetial wound healing follwing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J]. J Med Coll PLA, 1993, 8(3): 2912.
[3] Egorov G B, Fedorov A A, Bobrovskikh N V, et al. Study of corne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light scattering rate inkeratoconus[J]. Vestn Oftalmol, 2010, 126(4): 16.
[4] Bozkurt B, Irkec M. In vivo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ep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 dystrophy[J]. Eur J Ophthalmol, 2009, 19(3): 348.
[5] 孙兴怀, 陆放, 张琳, 等. 临床眼科诊治进展[M]. 上海: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6: 151.
[6] Kobayashi A, Yokogawa H, Sugiyama K. In vivo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y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map-dot-fingerprint(ep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 dystrophy[J]. Clin Ophthalmol, 2012, 6: 1187.
[7] Wakamatsu T H, Sato E A, Matsumoto Y. Conjunctival in vivo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Sjogren syndrome[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0, 51(1): 144.
[8] Mustonen R K, Mcdonald M B, Srivannaboon S, et al. Normal human corneal populations evaluated by in vivo scanning slit confocal microscopy[J]. Cornea,1998, 17: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