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圣,张 永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250014)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7例
张金圣1,张 永2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250014)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临床治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胆汁反流性胃炎;丹栀逍遥散加减;疗效观察
丹栀逍遥散出自于《内科摘要》,是疏肝清肝健脾的代表方,笔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7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37例均为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25~62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年。症状为胸骨后灼热疼痛,胃脘痛,泛酸烧心,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口苦,大便干燥。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持续性上腹痛,多与饮食无关,不为抑酸剂缓解,腹胀,恶心或反苦水,口干口苦等。胃镜检查示胃液呈黄色、深黄色或黄绿色,或胃窦黏膜表面附有胆汁斑,胃黏膜充血、水肿、变脆或糜烂,幽门口有胆汁反流。有慢性胃炎病史。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2]。①主症:胃脘胀满或胀痛,牵及两肋,吞酸,嗳气,呃逆,舌红苔黄腻,脉弦;②次症:情志抑郁,不欲食,善太息,胃脘嘈杂。主症3项或主证2项加次症2项,即可确诊。
以清肝泻火,疏肝健脾,理气止痛,和胃降逆为法。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9g,栀子9g,柴胡15g,当归15g,茯苓9g,白芍12g,炒白术15g,煨姜6g,薄荷9g,枳壳9g,川牛膝9g,佛手9g,玄参6g,甘草6g。胃脘嘈杂明显加黄连6g,吴茱萸3g;胃脘胀满明显加陈皮9g,苏叶6g;泛酸明显加煅瓦楞子6g,乌贼骨6g;神疲乏力加黄芪25g,党参15g;小便黄加用大腹皮6g,槟榔6g;便秘加玄明粉6g(冲服)。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温服。疗程12周,12周后观察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主症和次症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正常,胆汁反流消失。显效:主症和次症明显改善,胃镜复查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胆汁反流明显减少。有效:主症和次症好转,胃镜复查胃黏膜炎症及胆汁反流有所减轻。无效:症状和胃镜复查无变化。
临床治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嘈杂”、“痞满”、“胃痛”范畴,主要为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洁,体虚劳倦所致。以肝郁化火犯胃证型为主。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日久化火,熏蒸胆腑,肝火挟胆汁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烦躁易怒、恶心、口苦、胸骨后灼热;肝火下犯大肠,熏灼肠道,津伤液亏,则大便秘结。肝胆疏泄失常,则中焦脾胃之气运转不利,气机郁滞不通,则腹胀、疼痛;治疗当清肝泻火,疏肝健脾,理气止痛,和胃降逆。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中丹皮、栀子清肝泻火,柴胡疏肝理气,白芍、当归养血柔肝养阴,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枳壳、川牛膝调中焦气机,薄荷、煨姜辛散达郁,甘草柔肝缓急止痛,佛手、玄参能行气润肠通便。诸药配伍,使肝火清、脾气健、气滞行、胃气降而诸症除。
[1] 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435-436.
[2]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1.
2014-05-28
R256.337.33
B
1004-2814(2014)10-09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