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
搓针法探微
赵政
(沈阳市中医院,沈阳 110004)
作为一种行针手法,搓针法有其独特的操作形式和适应证,该文以搓针法的历史沿革和现今应用为着眼点,结合临床经验,总结搓针法的操作,适应证及其功用。
针刺疗法;针法;搓针法
搓针法,又叫指搓法、搓法,是一种将针柄朝一个方向捻转,使肌纤维适度缠绕针体,利用对针柄的牵拉激发经气的针刺手法。搓法是一种不同于捻转和提插的针刺手法,前两种针刺基本手法为往返运动形式,无论是重插还是轻插,都要回到起点然后配合相对的轻提或重提,捻转法同样如此,而搓法是单方向的针法,只是通过左右方向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疗效。这种手法虽形似捻转,但在操作和临床应用中却有区别,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搓法首见于元代的《针经指南》,其言:“搓者,凡令病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绵之状,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前转法,以为搓也。”认为搓法是下针十四法中的一法,也明确提出此法有别《黄帝内经》,“搓……非《素问》法也”。其意义是明确了这种针法的操作形式(向外卧针似搓绵之状)和主治(里而寒),以及操作要领之一,即“勿转太紧”,并提到针感是让患者感觉到热。到了明正统时《针灸大全》中的《金针赋》也提到了搓法的作用,即“搓而去病”,具体去什么病未谈及,从清《医宗金鉴·刺法心法要诀》的对搓法的注释看(见下文),这里的去病就是祛邪之意。明嘉靖的《针灸聚英》中的《拦江赋》又提到“按定气血病人呼,重搓数十把针扶,战提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形成了搓针后进行多种手法的复合使用,这里包含了按法、提插法、摇法的复合手法。同时代的《针灸问对》也论到本法:“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气。”这里对搓法的操作讲究的更为细致,并结合转针的方向和提插法的配合使针感不仅有热感还有寒状,据此也扩大了主治范围,可治疗寒热两种病。这里的搓法中配合了提插补泻法,之所以左转为热,右转为寒,笔者认为是结合了《内经》的“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理论。但在临床上看,无论是产生针感寒与热的主要取决于患者所患病症的寒热而决定的,如一患宿有积热,患便秘,三日未行,腑实证明显,同时伴口干,口臭,与天枢穴针刺,无论左转右转患者均有寒感,并有下行之觉。又一患嗜食冷鲜之品,日久胃脘胀而纳少,针中脘后无论左转右转患者都觉微热,这可能是针灸治疗的双向调节功能所致。临床不必拘泥。明万历的《针灸大成》提到搓法称之为“指搓”,是十二针法之一,也是下针八法之一。不仅仅描述了其操作,还讲了如果操作不当导致肌肉紧张出现疼痛应当以摄法切之而缓解的做法,其言“指搓者,凡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若转太紧,令人肉缠针,有大痛之患。若气滞涩,即以第六摄法切之,方可施也。”在下针八法中也提到了和《针灸问对》一致的左补右泻的操作。在《针灸神书》中对搓法论述很多,因其成书年代有异议,故在此论述。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和病证虚实将其分为虚实两种手法,如在“虚撞搓”中曰:“虚人有热不须搓,搓搓多热病不和,冷者多搓数十次,连取急按要搓多,虚人泻多又法按,冷者搓搓取热摩”,其主要体现在主治中和搓针的刺激量上有所细致,其一是搓法不适合体虚有热之人;其二是在搓法应用时的搓的数量也多达数十次。从前两点看可见搓法属于较长时间行针的手法,最后也谈及了与其他手法如提插法的合用。在“实撞搓”中曰:“实人有热少取搓,搓搓多热风病多,实人有冷搓须到,气自流行病自和。”这里对搓法的适应证进一步明确,实热患者要少行此针法,故搓针更适合寒证,特别是实寒证。此外本书在搓法的行针时间颇长,如在针刺汗法中提到“先用气上一次,搓数十次……又搓数十次……极重搓数十次……大搓数十次”。此法与《医学入门》中的针刺汗法论述基本一致,其云:“入针二分,带补行九九之数,搓数十次……得汗方行泻法。”但并不意味其发汗时刺激量就异常大。笔者认为在临床中不应有如此大量刺激,即使对于体质较好的患者,这样大的刺激量也难免会有不适。而这里的搓针应该不是一味单方向转针,这样会导致肌肉纤维大量缠绕针尖而出现剧烈疼痛。根据临床应该是当转针到有阻力感时,只做搓针手法但针不应继续转动。在书中还有以搓针为主的复合手法,较有特点的是升阳法和升阴法,这种复合手法未见其他文献中,“升阳即便搓数遭,搓加循里数回饶,急提三次须加补,加用伸提阳自交”,“升阴即按要加伸,提连搓搓急按之,更使针头频下战,搓摩泻使疾如飞”。这些都是在搓前或搓后行提插法等补泻手法,并且在书中很多疾病治疗中应用升阴、升阳法,如头部疾患、筋骨病,耳聋,失音等杂病,这与现代的治疗疾病的范围相符。清代《医宗金鉴·刺法心法要诀》中也谈到搓法,其引用了《针灸大成》中的歌诀,其下面有注解,即“搓针者,凡进、退、搓、捻皆催其气至以泻邪气也。”这里对搓针认为是泻邪为主,《金针赋》中的“搓而去病”不谋而合。从古籍中可以看出,这种通过向左右单方向转动行针手法主要治疗寒热病,其行针时间可以很长,不适合较为虚弱之人使用。但从临床上看搓针法刺激量和治疗不同疾病、针刺部位和与其复合的针法有关。
当代对搓针法的应用也颇为多见,目前的搓针法应用的更多的是搓针后的复合针法,治疗也从原来所治的寒热有了区别,如彭静山等[1]针刺治疗面瘫用的甩针挂钩疗法,将5寸长针从颊车穴向地仓穴刺入,刺入后搓针,然后向外甩,以治疗面瘫后口歪。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的水沟穴刺法,也是在搓针后进行小幅度提插手法。目前还有滞针术,即把针柄向固定的一个方向持续捻转,本质就是搓针法。王尚臣等[2]查阅多种针灸类文献发现,这种行针手法应用于多种全身各部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神经科病症、外科病症(手术后肠黏连、肠麻痹等)、消化系统病症及妇科、儿科病症,还有成人感冒或中暑发热及休克、虚脱时对水沟等穴位的滞针强刺激法等。笔者认为搓针法还有控制针刺深度的作用,在临床中常以在针刺胸背部穴位采用此法,如肩井穴、天髎穴,平刺后缓慢单方向捻转至一定紧度后,行小幅度的提插,可以有较好的针感,还能控制针刺深度,使操作更加安全。此外皮薄肉少,痛感比较明显且不适合大幅度提插的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等,也可采用搓法使其更易得气。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临床总结以下几点。第一,从在针刺手法量学上看,可根据针刺部位、病情,患者体质综合考虑,绝不是一味地转动,当针转到有阻力并且得气后仍可行搓针动作而保持其适当紧度,但针身不应继续转动,正如《针灸大成》中所述“气至针缠莫就移”,如持续转动,务必引起剧烈疼痛和滞针,这符合《医宗金鉴·刺法心法要诀》中“若转之太紧,必至肉缠针头,邪气滞涩而不能除矣。”另外转动时要求手法轻柔,以缓慢的转针为主,突然剧烈的转针也可引起疼痛和滞针,如《针灸大成》中所述“浑如搓线攸攸转”。出针应将针恢复到原始位置缓慢而出。第二,搓针法的使用可单独应用,也可复合应用,复合应用时一般在其他手法操作之前,但《针灸神书》中的升阴法是在提插后进行搓法,其复合应用时多结合提插法。第三,从功效上看,搓针后局部针感多以胀感为主,根据病情还有可能出现热或寒的针感,其中出现热感更多,这可能与搓针后摩擦针柄有关,故其有行气催气之用,可运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另外也有利用针尖缠绕肌肉纤维控制针刺深度的作用。搓法在单独应用时多应于治疗寒热为病,复合应用时根据病情可治疗多种疾病。总之,搓针这种针刺手法有其独特的操作形式和广泛的适应证,是一种继捻转、提插法外的常用针刺手法,故探其源本而习之。
[1] 彭静山,费久治.针灸秘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9.
[2] 王尚臣,单文哲,孙淑芬.滞针术[J].中国针灸,2011,31(3):227- 231.
Exploration of Needle-twisting Technique
.
,110004,
Needle-twisting technique as a needle manipulation involves a particular handling method and there are indications for i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application of needle-twisting technique and summarizes the method of needle twisting, and indications for and the functions of needle-twisting technique by combining clinical experience.
Acupuncture therapy; Needling method; Needle-twisting technique
1005-0957(2014)01-0078-02
R245.3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1.0078
2013-08-21
赵政(1978 - ),男,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