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

2014-04-05 16:47叶福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心理

叶福平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 八病区, 江苏 扬州, 225003)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且在青少年的诊断应用中已被广泛接受[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有患病率不断上升和发病年龄更小的趋势,其终身患病率达到15%~20%, 接近于成人,复发率高达40%~70%[2-4]。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不稳定,青少年时期是抑郁和自杀的高发阶段。青少年抑郁症病情变化快,冲动和自杀行为突出[5], 患者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父母(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32例患者父母的心理特点,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使父母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了正确认识,消除了顾虑,端正了心态,积极参与到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来,从而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抑郁症患者中,年龄在13~20岁者有32例(均为独生子女,父母健在),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32例患者平均年龄16岁,其中男22例(69%)、女10例(31%), 学生28例、待业3例、就业1例,短期住院1~2周后,以门诊治疗为主。32例患者父母的家庭情况:干部家庭10例(31%)、普通家庭8例(25%)、离异家庭14例(44%); 父母的学历:大专以上31人、高中15人、初中以下18人。

1.2 方法

1.2.1 量表评定:对首诊符合诊断的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在患者入院时采用自制量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父母的基本情况、心理状态、求治的目的和要求、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情绪反应等,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随时对父母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父母的真实想法,并给予心理疏导和干预,2周后对父母复测SAS、SDS。

1.2.2 父母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由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注、溺爱,加上对青少年抑郁症缺乏正确认识,患者父母出现了各种负性心理状态,如在患者入院时,父母主要有否认心理、羞涩心理、焦虑心理、绝望心理等,患者接受治疗后父母常见的有自负心理、自责心理等,往往各种心理状态交叉、重叠。根据患者病程各阶段父母的心理特点,制定出可行的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如抉择冲突、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父母角色冲突、父母不称职、家庭应对无效等,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1.3 患者父母心理状态

① 否认心理(10例,占31%): 患者是父母的宝贝、家中的小皇帝,这形成了青少年抑郁症的特殊表现,如隐匿性抑郁患者,其情绪低落不明显,表现为以行为紊乱为特点,可出现行为突然变化、大量的躯体不适、逃学、学习困难等[6]。父母不能理解这些症状,反复说子女没有病,只是因为情绪或个性不好,谈谈话、做一下思想工作就好了,当医生确诊后建议药物治疗时,父母不愿面对,竭力加以否认,拒绝治疗,反复请专家看病,希望证明孩子没病,当希望破灭时才不得不接受治疗; ② 羞涩心理(25例,占78%): 公众对精神疾病普遍存在歧视和偏见,有的父母认为子女患抑郁症是见不得人之事,尤其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父母,陪患者就诊时常躲躲闪闪,甚至要求医生到其家中看病,有些还隐瞒相关病史,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③ 焦虑心理(25例,占78%): 有些父母对疾病和治疗不了解,患者一旦确诊需治疗,父母则紧张不安、顾虑重重,反复询问药物的副作用或反复问能不能治好等; ④ 绝望心理(5例,占16%): 有的父母争强好胜,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希望于子女,因而对子女期望过高,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子女,当子女不堪重负、心理失衡时,父母先表现为否认心理,经反复求医确认后则出现绝望心理,认为一切都完了,长吁短叹,流泪哭泣; ⑤ 自责心理(8例,占25%):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患病是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或认为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对(如离婚),因而过分自责,更加溺爱患者,无微不至地给予患者生活照顾,有求必应; ⑥ 自负心理(11例,34%): 治疗过程中,有的父母过分担心药物副反应,收集各类药物的说明书,反复推敲可出现的副作用,擅自减量、停药,甚至自寻秘方、依赖宗教迷信活动来治病,以致医生的治疗计划难以实施。

1.4 护理干预

1.4.1 集体心理治疗:首先与其父母建立真诚的情感,满足其合理要求,主动给予关心与帮助,取得父母的信任,邀请父母参加每周1次的抑郁症专题讲座,应用幻灯、碟片等影像资料,仔细讲解青少年抑郁症的病情特点、治疗方案以及父母所关心的问题,引导父母正确看待青少年抑郁症,采取正确的态度,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父母有疑问或有想法可现场向专家咨询,加深父母对抑郁症的了解。鼓励父母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看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1.4.2 个别心理治疗:向父母介绍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如对性发育的困惑不解、独立意向发展快、伙伴关系密切、学习压力大、对社会认识能力不强等[7]。帮助父母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并根据每个患者的个性特点,引导父母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尊重患者、理解患者,遇到疾病时共同面对,积极配合治疗。

1.4.3 指导家庭护理:患者短期住院治疗后,为了不影响学习,一般住院2周后出院,在家中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定期或不定期门诊复诊。为了保证患者出院后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首先向父母强调家庭护理的重要性,并耐心指导其进行家庭护理,如按时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的副反应、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严防自弃行为的发生,如发现异常或有疑问,随时可与医生取得联系或及时返院。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患者出院时,发给每位父母《家属日记》,让其详细记录患者每天的睡眠、情绪状态、行为变化、饮食等状况,以便每周复诊时,有助于医生掌握病情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父母除了病情观察、督促服药、预防意外伤害之外,还要努力为患者创造温馨和睦、民主、有益于患者康复的家庭氛围,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疾病,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2 结 果

3 讨 论

良好的家庭支持对精神疾病的减轻、缓解、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点已在国内外研究中达成共识[8-10]。家庭在抑郁障碍青少年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11-12],在制定预防及早期治疗策略时需考虑家庭危险因素与高危人群[13-14]。首发抑郁症患者父母与国内常模Scl-90因子分比较,结果可以看出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15-16], 尤其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更为突出,说明抑郁症患者对其父母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父母往往存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期间,也应该关心、理解、同情患者父母,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而使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少其心理创伤,这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7-18],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由于缺乏对抑郁症的正确认识,可出现各种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通过分析父母的心理特点并给予护理干预,可使父母对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消除负

性情绪,提高应对能力,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确保患者的安全。

[1] 舒明跃.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J]. 国外医学: 精神病学分册, 2004, 3l(3): 129.

[2] Milin R, walker S, chow J.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ado一1escence: a brief review of the recent treatment literature[J]. Can J Psychiatry, 2003, 48(9): 600.

[3] Park R J, Goodyer I M.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0, 9(3): 147.

[4] Parker G, Roy K. Adolesccnt depression: a review[J]. Aust NZ J Psychiatry, 2001, 35(5): 572.

[5] 蔡焯基. 抑郁症基础与临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5.

[6] 掌永莉. 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父母进行同步护理干预的效果对照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6): 1.

[7] 林菊英. 社区护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45.

[8] 孙树芝, 王泉英, 王树元.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阴[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15): 2216.

[9] 苗春辉, 李传琦, 钟耕坤, 等. 独生子女精神疾病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13(1): 93.

[10] 陆峰, 沈鲁平, 李健, 等. 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 社区医学杂志, 2003, 1(5): 26.

[11] 程道猛, 刘靖雯, 黄鹏, 等. 青少年抑郁症的首诊状况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15): 1987.

[12] 李丽, 黄晓琴. 家庭教养方式与中晚期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的关系[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8(7): 800.

[13] 程文红, 刘漪, 等. 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病前家庭因素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0(15): 901.

[14] 董继承, 张少丽. 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疗效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3, 22(5): 417.

[15] 郝燕妮, 罗珊霞, 余建英, 等.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状况调查与护理干预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6): 131.

[16] 赵相英, 王慧. 首发抑郁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调查[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4(7): 3380.

[17] 殷志萍, 陈爱民, 袁培云.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原因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 79.

[18] 张培芳. 综合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结局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1, 14(1): 96.

猜你喜欢
青少年家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少年发明家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