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014-04-05 16:22孙井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中脑基底影像学

孙井来

(江苏省洪泽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洪泽,22310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多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累及基底动脉尖周围2 cm内的5条血管,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1-2],其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发现和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2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TOBS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4~80岁,平均(62.25 ±5.3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8例(36.36%),卒中病史3例(13.64%),冠心病病史 4 例(18.18%),糖尿病史2例(9.09%),长期嗜烟酒 2 例(9.09%),同时存在上述2种及以上病史者3例(13.64%)。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感染、稳定斑块、清除自由基、营养神经、对症支持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其中3例给予溶栓治疗。

1.2.2 检查方法:15例患者于急诊时行头颅CT检查,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行头颅常规MRI检查。CT检查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16层螺旋CT机,取常规卧位,参数设置为120 KV,250 mA,2 s扫描,层厚5 mm,螺距5 mm,扫描范围在眶耳线为基线向头顶之间。MRI检查采用美国GE Signa 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常规横断面、矢状面、横轴位 T1加权扫描成像(T1WI)和T2加权扫描成像(T2WI),19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SE序列T1WI轴位,驱动平衡序 列 T2WI轴 位 与 矢 状 位,带宽均为27.78MHz,脉冲重复激发次数均为2.0,视野均为 24.0 cm。DWI采用自旋回波序列,矩阵256×256,层厚5 mm,间隔1.5 mm。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20例(90.91%),其中嗜睡16例,昏迷4例;眼球运动障碍15例(68.18%),其中分离性斜视4例,水平注视障碍5例,垂直注视障碍6例;视觉障碍14例(63.64%),其中偏盲7例,视物变形7例;肢体瘫痪11例(50.00%);构音障碍5例(22.73%);共济失调6例(27.27%);记忆减退5例(22.73%)。22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14例(63.64%);电解质紊乱5例(22.73%);消化道出血3例(13.64%);脑疝1例(4.55%);多脏器衰竭1例(4.55%)。经综合治疗后,3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3.64%),10例临床症状显著好转(45.45%),6 例遗留重度残疾(27.27%),3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脑疝及多脏器衰竭(13.64%)。

2.2 影像学特征

2.2.1 CT特征:15例患者行急诊头颅CT检查,其中4例见双侧颞叶、枕叶等片状低密度灶;1例见双侧枕叶、左侧小脑半球及中脑低密度灶。

2.2.2 MRI特征:22例患者均为多发性脑梗死,单侧梗死7例,双侧梗死15例;共检出脑梗死病灶65处,其中2处病灶5例,3处病灶14例,4处病灶2例,5处病灶1例;梗死部位累及丘脑10例,中脑8例,小脑7例,脑桥5例,枕叶5例,颞叶内侧面3例。19例信号特征为T1WI见低或等信号,T2WI及DWI均见明显高信号,病灶呈片状、斑片状或条索状改变,3例发病时间<6 h,T1WI、T2WI及DW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3 讨论

TOBS是一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症候群,可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起始端,以及基底动脉顶端,多由相关病变动脉的粥样硬化脱落导致栓塞等引起[4-6],预后较差,因此,早期发现与诊断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TOB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脑后动脉支配的半球缺血和脑干-间脑缺血症状,多以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为首发症状[7-8],部分患者还伴有记忆减退、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幻视或幻听等症状。TOBS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多由于中脑、丘脑的损伤引起,累及病灶越广则病情越重,有文献报道,TOBS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比例在77%以上[9]。眼球运动障碍是TOBS的另一特征性临床表现,不同受累部位可表现为不同的眼征组合。本组22例患者中,意识障碍20例(90.91%),与上述报道一致;球运动障碍15例(68.18%),高于部分文献所报道的比例[10]。本组14例出现视觉障碍,考虑为颞叶内侧面或枕叶视皮质缺血所致;11例出现轻度肢体瘫痪,考虑为丘脑和/或中脑病灶水平锥体束受损所致;6例出现共济失调,考虑与小脑损伤有关。

TOBS发病后应争取在6 h内进行溶栓治疗,以实现栓塞血管的再通,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但大多数患者到院就诊时已经错过溶栓时机,通常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李书剑等[11]报道28例老年TOBS患者经规范治疗后,5例遗留残疾,1例死亡,余22例均显著改善。本组仅3例患者在发病6 h内就诊,具有溶栓指征,采用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其余19例中,致残和致死者共9例(40.61%),与其他文献报道TOBS具有较高病死率与致残率的特征相符[12]。

影像学检查是TOBS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直接证据,头颅CT扫描的典型特征是双侧丘脑中心部位对称性、蝶型低密度影,并可见枕叶、颞叶、中脑和小脑梗死灶,但CT扫描在发病24h内的阳性率较低,MRI检查则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尤其对于幕下病灶的检查更有优越,因此MRI是TOBS的最佳检查手段,对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T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灶,DWI可清晰全面显示。王力等[13]报道16例TOBS患者经CT扫描,确诊率为37.5%,经MRI检查后均得到确诊,患者梗死部位以丘脑、中脑和枕叶为主。本组15例患者行急诊头颅CT检查,其中5例见异常信号,余10例未能确诊;所有患者行MRI检查,均为多发性脑梗死,检出梗死病灶65处,累及部位以丘脑、中脑和小脑为主,典型信号特征为T1WI见低或等信号,T2WI及DWI均见明显高信号,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4]。

[1]Fink J,Sonnenborg L,Larsen L L,et al.Basilar artery thrombosis in a child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J].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2013,28(11):1521.

[2]Yan J,Tong X,Geng Z.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an Observations and Discussion of 38 Cases[J].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2011,8:13.

[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200.

[4]Lindsberg P J,Sairanen T,Strbian D,et al.Current treatment of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12,1268(1):35.

[5]Mattle H P,Arnold M,Lindsberg P J,et al.Basilar artery occlusion[J].The Lancet Neurology,2011,10(11):1002.

[6]张郁文,刘晓林,路屹,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5):378.

[7]兰俊,徐敏.26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临床荟萃,2011,26(13):1170.

[8]Rodriguez E G,Lee J A.Bilateral thalamic infarcts due to occlusion of the Artery of Percher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ilateral thalamic lesions[J].Journal of radiology case reports,2013,7(7):7.

[9]韩雄,刘炯,张健,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MRI病灶分布特征[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1.

[10]闫呈新,张颜波,岳云,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I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2,2(6):307.

[11]李书剑,黄月,党雷,等.老年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8):737.

[12]翟登月,魏宁,吴波娜,等.GCS和NIHSS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转归的预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3):141.

[13]王力,龚雪琴.16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8):571.

[14]李洪标,石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1):67.

猜你喜欢
中脑基底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麻醉过程中脑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