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雪,刘习书,薛超群
(四川省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 蓬安 637800)
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笔者用辛凉清解法治疗小儿风热咳嗽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共10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就诊。男58例,女50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3.5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2天,平均4天。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小儿风热咳嗽的诊断标准。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咳嗽不爽,痰黄而稠、不易咳出,咽红肿痛,伴有明显的风热外感症状,如发热、鼻塞流浊涕、微汗出,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用桑菊饮加减。桑叶15g,菊花10g,桔梗10g,连翘10g,芦根10g,浙贝母9g,前胡9g,牛蒡子9g,炙枇杷叶9g,杏仁6g,薄荷6g,甘草3g。鼻塞多涕加辛夷、白芷,咳痰黄稠加鱼腥草、黄芩,咽痒咳频加防风、蝉蜕,纳差加山楂、神曲。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3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避免油、烟气刺激。
治愈:咳嗽消失,听诊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好转: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未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治愈93例,占86.1%;好转13例,占12.0%;未愈2例,占1.9%;总有效率98.1%。
王某,男,5岁,2012年3月7日初诊。4天前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服荆防颗粒后鼻塞流涕减轻。2天前咳嗽频作,咽痒,咯痰黄稠,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查T36.8℃,双肺呼吸音粗,西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为咳嗽,辨证为风热袭肺。治宜辛凉清解,化痰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桑叶15g,菊花10g,桔梗10g,连翘10g,芦根10g,鱼腥草10g,浙贝母9g,前胡9g,牛蒡子9g,炙枇杷叶9g,杏仁6g,薄荷6g,防风6g,蝉蜕6g,辛夷6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服3剂后治愈。
小儿脏腑娇嫩,卫外机能未固,易受六淫之邪的侵入,风邪侵袭肺卫,肺失清肃而咳嗽。小儿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易患热病。桑菊饮加减方中桑叶、菊花辛凉清解、宣肺止咳,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咽喉,连翘、芦根清透肺热、养阴生津,浙贝母、前胡、炙枇杷叶清热化痰,桔梗、杏仁宣降止咳,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上焦风热得以清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而咳嗽止。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