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30例疗效观察

2014-04-05 10:00宋绪卿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泻法曲池点状

宋绪卿

(山西省静乐县中医院,山西静乐035000)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皮肤性疾病,好发于颈项部,又称为“摄领疮”。中医称本病为“白疕”、“于癣”、“松皮癣”,其基本病机为营血不足、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近年来我们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30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11岁~70岁;病程1年~3年者33例,4年~6年者68例,6年以上者29例;发病部位:头、面者36例,发于背、腰、胸腹者42例,发于四肢(包括手指、脚趾)者18例,全身泛发者34例;皮疹呈点状74例,混合状27例,其他29例;中医辨证分型:风湿化热型83例,血虚风燥型47例;有家族发病史者64例,药物治疗史者117例;发病季节:冬重夏轻者85例,不分季节者45例。

2 治疗方法

风湿化热型治以疏风清热利湿,针刺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取穴:太渊、风池、肝俞、肺俞、陶道、灵台,采用迎随泻法,阿是穴用捻转泻法(沿病灶四周向中心沿皮刺数针,至患者有酸胀感觉);中药用生地赤芍汤加减,基本方:生地15 g,赤芍9 g,丹皮15 g,紫草 15 g,金银花 15 g,土茯苓 30 g,生苡仁 30 g,蝉蜕12 g,黄连 9 g,荆芥炭 10 g,生石膏 30 g,知母 15 g,生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血虚风燥型治以养血润燥,针刺取足阳明、太阴经穴为主,取穴:曲池、血海、三阴交、膈俞、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法,脾俞、肾俞、足三里用开阖补泻法;中药用归脾汤合润肤汤加减,基本方:人参 15 g,白术 30 g,黄芪 30 g,当归 15 g,茯苓 15 g,酸枣仁 10 g,远志 10 g,生地 30 g,熟地 30 g,天冬 30 g,麦冬 30 g,桃仁 15 g,红花 15 g,蝉蜕12 g,乌梢蛇12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以上两型病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刺络拔罐放血法,此法可以疏通局部气血、止痒退癣、活血行气。首先用75%酒精和碘伏局部消毒,再用七星针在患处来回移动叩击后,拔罐。每个部位待出血量达到约0.5 mL左右,起罐。用消毒干棉球擦掉所出瘀血,用酒精棉球、碘伏擦拭,再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叩击部位,以防感染。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嘱咐患者忌食辛辣、海鲜、酒酪等刺激性食物。本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皮损区不宜搔抓和热水烫洗。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按照全国寻常型银屑病科研协作组规定的近期疗效试行标准进行判断。痊愈:皮疹完全消退,痒感消失;显效:皮疹消退60%以上,痒感明显减轻;好转:皮疹消退30%~6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疹无明显变化或消退未达好转指标。

3.2 疗效观察

130例病例经过3~5个疗程的治疗,结果痊愈66例(50.77%),显效 27例(20.77%),好转 23例(17.69%),无效14例(10.77%),总有效率为89.23%。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35岁,已婚,干部。2008年5月16日初诊。主诉:全身不明原因起红斑3年,皮损处有痒感,四肢部位出现点状红色丘疹,瘙痒,抓后脱屑,面积逐渐扩大,胃纳、眠可,二便调。无家族遗传史。检查:患者头项、四肢、躯干、胸背腹等全身布满斑疹,色鲜红,大似一元硬币,小如黄豆粒,大小不等。融合成片,边缘清楚,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剥后可见点状出血点,可见抓痕和皲裂出血,皮损对称,有“同行反应”。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诊断:银屑病(寻常型、进行期、中度)。中医属血热风燥型。治疗宜疏风清热、养血润燥。针刺:太渊、风池,采用迎随泻法,曲池、血海、三阴交、膈俞、足三里,平补平泻,每日1次。另外用75%酒精和碘伏局部消毒,再用七星针在患处来回移动叩击后,拔罐,隔日1次,使其患处少量出血。内服中药归脾汤合生地赤芍汤加减,人参15 g,白术 30 g,黄芪 30 g,当归 15 g,茯苓 15 g,酸枣仁 10 g,生地 15 g,赤芍 9 g,丹皮 15 g,紫草 15 g,金银花 15 g,土茯苓 30 g,生苡仁 30 g,蝉蜕 12 g,黄连9 g,荆芥炭10 g,甘草6 g。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2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斑疹明显减少,鲜红色较前变浅,瘙痒明显减轻。对以上方法稍作调整,七星针在患处来回移动叩击由出血变为皮肤潮红为度。又连续治疗2个疗程,瘙痒消除,鳞屑变松容易脱落,皮疹变薄,面积明显减少,部分皮疹开始消退。持续2个疗程后皮疹、鳞屑、皲裂全部消退。随访到2013年5月未复发。

5 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从发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三个时期。目前关于该病的病因尚未明了,认为该病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1-3]。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经脉所致,外邪与血热相搏,内郁脏腑外发于肌肤,形成血热风燥,出现红色皮疹瘙痒等症状。病久由于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致气滞血瘀,血虚生风化燥,皮肤经脉失养,症见皮肤粗糙脱落白屑。

近年来我们采用疏风清热利湿、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等针药结合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针刺太渊、风池散皮肤之风热、祛风止痒;针刺曲池、血海、三阴交、膈俞、阿是穴可以鼓舞阳明经气,资生血之源,补血活血,使气血充调,则风燥自去。针法的运用,根据不同证型、不同病期采用不同的补法和泻法,脓疱型、红皮型、进行期以泻法为主。静止期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消退期采用通补兼施。一般来说,大椎、陶道、灵台、曲池、肝俞、肺俞、三阴交、血海多用泻法,脾俞、肾俞、足三里多用补法。患处放血可以起到疏通经脉、化瘀消斑的作用。内服中药可以疏风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祛风、活血化瘀,达到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激发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等作用。用药期间一定要嘱咐患者忌食辛辣、海鲜、酒酪等刺激性食物及避免情绪紧张,以免反复发作。一般无家族史的青壮年患者,病程较短者,面积较小者,疗效显著。而有遗传因素影响以及年龄长的患者,病程较长者,面积较大者,疗效较差。总之,本疗法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在临床上易推广,是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较好的方法。

[1]杨长森,何树槐.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50.

[2]朱德生.皮肤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9.

[3]顾伯康,黄耀桑.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4.

猜你喜欢
泻法曲池点状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小穴位 大健康
太阳穴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