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君,屈代洲
(1.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榜样教育的理论释义是榜样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前提,是榜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原则。榜样教育作为人为与为人的、外化与内化的、历史与现代的客观实践活动,是形象的、具体的先进人物传递社会道德规范和高尚行为的身教示范过程,为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榜样教育作为契合青少年人格、需要、动机等心理发展特点的有效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被视为宣扬、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的鲜活素材与重要媒介。
马克思、恩格斯对榜样教育进行了经典论述,充分肯定了榜样思想引领和行为示范的社会效用。
价值理论是榜样教育实行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要指主体和客体组成的需要和满足的关系。[1](p15-19)人类的所有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均以一定的利益或价值追求为原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可归结为价值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不同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2](p332)榜样教育可谓一种形象、具体的价值教育,始终需以高尚的价值理论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出发点,倡导尊重人类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榜样教育的价值导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指出革命领袖的内在感召力有助于提升榜样教育的效率,“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威望不是靠权力支撑的,也不是靠自吹自擂说大话达到的,而是因为他思想先进、行为正确、意志坚定,能够带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胜利,受到人们心悦诚服的拥护和支持形成的。”[3](p23-28)当前,榜样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差异理论为榜样教育实施的前提。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是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基点。个体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现实的人又处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之中,始终受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故人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差异性。“人的现实本质的差异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4](p239-242)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论述,说明个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道德倾向存在差异,且差异集中表现为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理论为榜样存在的价值基础,也是促使榜样教育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
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道德倾向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二是个体道德发展内在需求的多样性。前者说明榜样作为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和优秀分子,多处于道德发展水平的较高阶段,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主流的价值思想,集中反映的是高尚的道德、优良的品质、突出的业绩、感人的经历等。以榜样为奋斗标杆,能启迪并激发自我,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个人的追求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后者表明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认同,因此,榜样不可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应以“行行出模范、业业有典型”为宗旨,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树立不同层面的榜样,满足个体道德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青少年思想品质形成规律和成长发展规律,注重主体间的差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榜样教育。
矛盾理论是榜样教育进行的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均由矛盾群所构成,而不同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异的。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平衡规律成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个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先进与落后的客观存在。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是榜样教育开展的基本前提,先进带动落后是榜样教育实施的作用机制和理想结果;个体发展的能动性和多样性,即存在外部与内部、个性与共性的双重矛盾,要求榜样教育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提高榜样教育的实际效果。
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为开展青少年榜样教育活动提供方法指导。一方面,要重视先进对落后的榜样示范作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因而,共产党具有带动落后、推动历史前进的榜样作用。此外,在榜样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外部与内部、个性与共性等多重矛盾关系。榜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外在条件刺激下引起的个体内在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自我的提高,增强榜样的外在吸引力和尊重学习者内在的主动性为提高榜样教育效率的重要环节。同时,榜样教育过程中也伴随个性和共性的矛盾,榜样实质为社会主流价值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实践展现。榜样教育既要充分强调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精神力量,又要尊重人的本性需要和正常诉求,倾力塑造榜样人格的形象性,创造性地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最终以追求群体的共同性为目标。
实践理论是榜样教育开展的根本。首先,榜样形象必须来源于具体的实践。人是社会化和实践化的产物,榜样人物作为社会中的先进代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多次论述了榜样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榜样形象既来源于人民群众,最终又回归到人民群众中去。其次,榜样教育是实践化的教育过程。榜样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开展,其本身为实践化的过程,实践性是各个时期开展榜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是榜样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p56)榜样价值不仅在于引起学习者心理活动和道德水平的变化,重点在于促进思想向行为的转化。因此,榜样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注重榜样自身的吸引力、感召力是前提,加强情感上的沟通、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过程,结合具体境遇效仿、运用和创新是核心。最后,榜样教育功能和效果在实践中集中体现。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和发展。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不仅要使青少年认识到榜样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领悟榜样人物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把学习榜样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实现由知到行的根本转变。并在自我行为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榜样的精神内涵,在心理上形成情感对话和意志考验,促进个体对榜样言行的学习模仿逐渐转化成自己的行为实践,实现自我提升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基础上获得的”。[6](p191)人类学习是行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三者彼此联接,相互影响。班杜拉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个体除进行直接学习外,还能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间接的学习。并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个体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纠正。“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榜样是人成长的一种需要。”[7](p22)观察学习成为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根据学习的组织程度,观察学习可分为自发学习和有指导学习。相比自发学习的零散性和无目的性,有指导学习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学习者在示范者(榜样)有意识的演示和传授下,能较快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具体分为四个连续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每一个环节对榜样教育的效果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是注意过程。观察学习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在注意过程中究竟哪些行为特征应被学习者知觉和注意,是实现榜样教育的前提条件。研究证明,榜样与学习者的相似性、能力水平以及榜样者的声誉和地位是影响注意的重要要素。[8](p278)即榜样行为具备较高的声誉和地位以及与学习者双方差距适度,有利于榜样行为的传递。而具体学习榜样的模式包含:同行同辈比较模式、公众人物引导模式、近距离参照模式和理想人物学习模式。[9](p25-26)
二是保持过程。保持过程即将示范行为抽象为表象或言语等符号的形式,保留在观察者大脑中,对学习者后续行为进行指导。班杜拉强调,不同个体与不同年龄阶段的观察者运用符号表征行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因而,在榜样宣传教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多样化、有重点地丰富榜样的展现形式。
三是复现过程。将记忆保持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的过程,为观察榜样学习的关键步骤。榜样教育根本目的是为指导学习者的行为实践,引起学习者行为改变。动作再现过程依次可分为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作监察三步。榜样教育的过程非一蹴而就,涉及到诸多认知和行为要素的变化,受教育者对榜样行为的复现往往需要对榜样行为进行反复示范和矫正。
四是动机产生过程。动机强调对行为结果的强化,使个体对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习得变成自发性、持久性的行为表现。班杜拉认为影响观察学习者做出示范行为的因素有:他人对示范者行为结果及示范者的评价,学习者对自身复现行为的评估,即所谓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对行为结果的评价,构成制约行为复现的重要驱动力量。外部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对观察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形成直接影响,但最终落脚点需回归到个体的自我强化,以产生恒定的作用。
个体是社会的产物,人无不处于各种各样的正式或非正式群体之中,个体通过与他人或群体相互交往逐步建立人际关系和形成人格特征,有意识或不自觉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促使个体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同时,个体对社会产生着反向作用,个体的心理因素(人格、态度等)不同,其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行为。因此,“个体的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0](p9)这构成榜样教育实施的社会心理学依据。
榜样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为社会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是指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如父母、教师、同伴等等。[11](p244-246)一般可分为偶像性重要他人和互动性重要他人。[12](p81-84)重要他人作为影响个体社会化效仿的标杆,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父母、教师等偶像性重要他人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洛克认为对儿童行为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的监护人的行为榜样。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起点,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权威和支配作用,其言语、行为是儿童模仿的首要对象和直接参照。教师教学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向青少年传授知识、技能、价值和社会准则的社会专门活动,不同年龄层次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同。父母、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中介,把内化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直接投射在青少年身上,加速其社会化过程。其中父母、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同辈群体作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作为个体的参照群体,促使个体为获得同辈群体的认可及适应群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竞相效仿群体成员心目中的英雄、榜样,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和习得共同行为的重要步骤。调查发现,先进典型人物示范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态度的影响最大,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或事件是大学生最为信服的,也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13](p5)而个体接受何种同辈群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成员年龄特征、权威性及与个体的相似性。
个体社会态度与利他行为习得离不开榜样的示范作用。研究证明,无论青少年道德发展处于他律还是自律阶段,个体均会积极认同榜样的态度行为,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社会态度。态度的改变也易受到权威的影响,特别受榜样本身的可信度和吸引力的影响。同时,榜样对利他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推动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个体从出生、成年,再到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是个体由“主观我”、“现实我”向“理想我”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发展性和阶段性的双重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不同的榜样为个体提供了重要的理想标杆。
榜样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参照。自我意识深藏于个体内心深处,是实现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内在的动态平衡和自我实现的调节机制,是人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理想自我的树立及内在矛盾的调节、意识的平衡需要榜样的引导和示范。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个体依次由本我、自我向超我发展,而超我作为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个体趋向于把父母、社会杰出人士或知名人物等榜样群体作为理想的参考。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是内在本能与外部文化和社会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青少年在同一性角色混乱阶段,面临着主观我、客观我和理想我三者融合的同一性危机和任务,迫切需求同伴群体和理想“英雄”的指引。而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作为道德发展的最佳时期的权威阶段和可逆性阶段,儿童深受权威、成人榜样和同辈群体的影响。科尔伯格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归纳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在习俗水平时期,个体着重倾向于社会认可和服从权威为导向,积极顺应主流的价值观,对榜样具有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在后习俗时期,因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个体依然将榜样或权威的行为作为重要的参照。个体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对榜样具有强烈的心理需求,但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程度有所差异。
青少年时期,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增强,渴望实现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但在自我形成与外在要求融合的过程中,矛盾、危机、失调等不可避免,对理想人物和榜样示范具有强烈的参照需求。因而,榜样教育有效适应了青少年心理发展变化的阶段特征,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了理想丰满的范式,满足了其认同的需要和理想之依恋,有助于实现自我同一性。
人本主义为榜样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点和方法指导。人本主义心理学以“自我实现论”为主要理论,认为凡是有机体都有一种内在动力——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发展自身潜能。主张以人为本,关心人的本性、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内在价值和个人潜能的开发,鼓励人类个体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指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成为你自己”,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首先,人的本性是积极、乐观、有建设性的,即“性善论”;其次,人的价值是内在、固有、有倾向的,即“潜能论”;最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有动因、有内驱力的,即“动机论”。因此,人的需要、动机是价值观的必要前提,是善性和潜能发展的内在动力。马斯洛又将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个体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七个等级,需要的产生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波浪式推进的。其中自我实现需要处于个体需要金字塔的最顶端,为最高目标的超越性需要。此后,罗杰斯把自我具体分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指真实存在中的自我,即个体目前的真实状况;理想自我是指期望中的自我,即个体向往的自我形象。并认为个体总是处于追求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即每个个体都由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成长的潜能,表现为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的趋向,称为自我实现趋向。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发展理论对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自我实现理论充分说明,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每个个体都有向榜样学习,实现自我趋向的动力。而人受自我意识的驱动与支配的力量,注重人性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主张应该把人看成是一种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生物体。[14](p138)榜样为个体需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理想自我,其形象应真实可信、丰富多元。在榜样选树过程中,应营造良好、开放、自由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激发个体自我实现的内驱动力;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与时俱进地塑造榜样形象,确保榜样所展现的示范行为和精神内涵有效契合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心理学理论对榜样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指导,对新时期我国开展青少年榜样教育具有深刻的思想启发。
一是价值引领。当前,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应树立先进、鲜明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使外在的榜样价值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追求。
二是尊重主体。罗杰斯断言:人的本性,当它自由运行时,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任的。每个个体均有追求自我进步的愿望,应把学习者视为榜样教育的主体,注重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榜样教育应在尊重青少年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新思路与方法,选树多元化的榜样类型。
三是注重过程。青少年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个体发展欲望和成就动机较强,呈现出情感丰富、自我意识较强、喜欢模仿和从众等特点,并具有关怀和自尊的需要。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且不同阶段个体心理需求不同。同时,观察者的个体意识并非短期行为就能习得,需要多次行为实践的重复才能实现。所以应遵循榜样学习的基本步骤,针对不同学习对象,注重榜样示范的过程性。
四是创设环境。社会环境或环境中他人行为及结果能对学习者产生重要的影响,榜样示范能唤起观察者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馈,应为学习者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同社会阶段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榜样的选树和形成也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榜样教育应充分结合时代好环境特征,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实施。
[1]刘佳,夏从亚.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二维世界[J].理论月刊,2013,(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李爱华.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4]杨婷.榜样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美]阿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郭占基,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8]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易莉,徐惠.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榜样教育[J].江西教育,2006,(3).
[10]倪晓莉.社会心理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鲁杰.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纪乃旺,张玉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
[13]魏鹏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华中科技大学415名大学生的调查[R].2006.
[14]路全社,等.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