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斌,金 晨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长江经济带上,各主要城市实现强强联合,整合和依托周边资源,形成了强大的经济体。而作为中国区域合作的典型代表,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已经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已经逐渐逼近北美、西欧等世界级的城市群,充分展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近几年新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逐渐发挥其各自优势,经济获得快速增长。[1]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圈,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3+5”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和安徽江淮城市群四大经济圈呈“品”字形集中反映了长江中游四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李克强总理提出的“长江经济带”,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
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或“中四角”,是以中国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中心城市,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2012年12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中提到,把安徽也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这样,安徽省也加入了最初由湘鄂赣三省联手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打造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等合作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正式形成,又称“中三角”。[2]2013年,三省携手深化为四省共襄,“长江中游城市群”从呼之欲出到瓜熟蒂落,一个新经济地理概念水到渠成。2013年2月下旬,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举行,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2014年2月27日至28日,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中,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共同签署发布了《长沙宣言》,携手打造并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株洲、湘潭、衡阳、娄底)、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抚州、宜春、吉安)和江淮城市群(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蚌埠)。覆盖面积40.15万平方公里,1.53亿人口。[3]
长江中游城市群所覆盖的四个省,湖北省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相交融汇的中心节点,是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湖南省北依洞庭通江达海,是沿海通达内陆的关口和内陆毗邻沿海的前沿;江西省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为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的腹地;安徽省位于长江下游,拥江近海,位于华东地区腹地,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相邻。而城市群的建立,可谓中部地区的“强强联合”。
长江中游城市群呈“一心三角、两轴环状、四核四圈”格局。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四个特大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合肥,呈“品”字型分布,分别为四省的省会和中心城市,是四个都市圈的“首位城市”和“核心力量”(以武汉为中心,呈现三角形,四大城市构成“四核”);并以四核为心形成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共四大都市圈(是为“四圈”);四大都市圈,在各省的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均在60%以上,是带动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是推动四省经济的发动机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是为“四极”)。[4]以武汉—岳阳—长沙—南昌—九江—武汉—合肥之间的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部分长江水道构成横跨湘鄂赣皖四省的“环形”快速通道,成为四省生产力布局、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主轴;沿轴分布有18个大中型城市和13个县级市(核心城市50公里半径内市、区、县级市计算在内),形成狭长形环状城市密集条带,其物理地理空间呈“条带成环,沿麓分布”的特征。
随着安徽的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由原来的28个城市扩容至40个城市,区域面积40.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3亿,分别占全国的4.18%和11.16%。根据2013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湖北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江西统计年鉴》和《湖北统计年鉴》的数据,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62.52亿元,分别占中部地区的51.73%,占全国的11.6%,固定资产投资43622.22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93%,占全国的9.9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0.65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04%,占全国的4.32%。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的核心,也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武汉城市圈地处长江东西两向、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南北轴的“十”字交叉口,拥有发达的铁路枢纽、便捷的高速公路枢纽、最大的航运中心,且资源丰富、高校集中、消费需求旺盛,城市圈发展潜力极大。但武汉市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分布,城市间距小,结构紧凑。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科技实力最雄厚、城镇最密集的地区。其经济总量相对武汉城市圈略少,略高于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皖江城市群。
环鄱阳湖城市圈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临近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大经济发达地区,是连接沿海到内陆沟通的枢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水资源,农业发达。但相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认知度不高,优势不明显。
皖江城市带地处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皖江城市带既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组成部分,也是泛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其处于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优势可见一斑,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离不开皖江城市带的加入。但皖江城市带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且发展重心不断积蓄向东转移,经济增长势头较弱。
总体来说,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各地的发展水平明显不够均衡,地区差异较大,侧重点各有不同。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发展先后和发展方向有所差异,导致各地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矛盾逐渐突出,城乡差异显著导致经济畸形发展,为追求发展盲目消耗资源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不均衡进行分析和探讨,积极发挥政府营销的积极作用,在保证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整体稳定快速的同时,注重优势互补,能够有效实现发达城市带动落后城市,最终达到动态均衡发展。
经过政策引导和自主发展,采取合理的政府营销策略,整合优势资源,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圈经济均衡发展,优势与短板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1.优势分析。
积极的宏观政策: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十八大报告、201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指出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并将长江中游地区纳入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之中。201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并强调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激发市场活力。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承接东西的重要环节,依托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将得到更有利的政策支撑。
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江中游地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人文地理交相辉映。文化魂脉广为传承,同宗、同源的文化属性使区域合作交流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充足的人才储备:长江中游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科研院所众多,科教实力雄厚,重点实验室、院士云集,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密集。
便利的交通条件:长江中游城市地处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位置,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都非常发达。水路、航运、铁路(高铁)、公路便捷畅通。
丰富的自然资源: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都在长江、汉水沿岸,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水能、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此外,多数城市农业发达,粮食、蔬菜、油料、茶叶、药材等农产品量高质优,金属、非金属、岩石等资源极其丰富,并有一定的煤炭、石油储量。
雄厚的工业基础:拥有一大批老工业基地,制造基础雄厚,并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并在光电子、重型机械、重大成套设备制造、汽车、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船舶等行业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2.劣势分析。
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长江中游城市群虽然经济实力较强,但除核心城市外,经济实力明显偏弱,“一市独大、一强众弱”的现象明显。过大的经济实力差距,使得在同一个城市圈内,虽然地理位置近,但在经济结构上却出现断层,严重影响了产业辐射。而且,相对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弱。
市场壁垒依然存在:在整个城市群中,不仅各城市圈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在每个城市圈本身,在根本上依然主要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发展,城市圈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弱,特别是非核心城市之间,没有体现出资源互补的优势,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态势还未凸显。
基础设施依然不够完善:虽然主要城市已经建立了长效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机制,但其他各市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城际高级公路建设相对滞后,且横向公路的建设水平明显偏低;二是港口建设发展缓慢,长江的水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三是沿江铁路的建设进度过于缓慢。
公共服务建设落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公益性文化事业、社会救济、城市文化管理等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需求逐渐增高,政府在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科教文卫的投入也应当相应跟上,但不少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偏低: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国家以提倡可持续发展多年,但各城市的资源利用率依然较低,生态建设的效果不明显,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而且少数地方政府依然存在为追求GDP而浪费资源,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现象。
3.发展机遇。
长江经济带建立和发展的契机;中部崛起战略和周边省经济圈共同发展的契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长江中游地区成为中部地区高铁的枢纽,交通运输网络迅速发展的契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工业化的契机;沿长江地区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契机。
4.面临挑战。
国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沿海、周边各城市圈逐渐崛起的挑战;金融危机、经济泡沫带来的发展风险;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等因素为资源和生态带来的挑战;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差距大。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除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的经济总量和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之外,其他城市与武汉的经济差距非常明显。核心城市带动借助周边城市的资源,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核心城市吸纳周边城市资源、资本、人才的现象,不利于资源的流动和整合,而且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掠夺,阻碍了其他城市的发展。核心城市的发展,需要周边城市的支撑,并且需要合理的经济梯次。过大的经济差距,使得核心城市的优势发挥受阻,也导致城市圈的体系结构不合理,影响整个城市圈的功能发挥和经济发展。[5]
2.城市圈内各城市联系不紧密。
城市圈的构造,本应当是按照地域进行组合,各个城市依托各自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核心城市充分依靠周边城市的资源,保持着长足的发展势头,同周边城市保持着对资源单向吸纳的经济联系。但是,虽然有了政策的扶持,交通也更加便利,武汉周边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却并不紧密,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3.创新资源严重不足。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充分暴露出粗放型经济的弊端,要想获得长足、持续的发展,创新资源的利用是不可或缺的。美国、欧洲等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圈、城市圈,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圈,都逐渐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利用创新资源,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但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虽然科研能力较强,并且具备一定的高新技术开发、高新产业建设的能力,但总体创新资源依然严重不足,为数不多的大型工业依然以传统资源消耗性的重工业为主。创新资源的严重不足,也制约了对新技术、新领域的研发,进一步导致投入的创新经费有限,又更加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4.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在一个经济体内,为保证均衡发展,通常需要较为严格的产业划分。然而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不少城市的气候、地理、环境资源等地区优势都非常相似,为保证本地经济的发展,各城市的发展重点、方向也很一致。虽然在市场经济初期这种发展模式很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一个城市圈内同构的产业结构不仅没能有效地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强强联合、提高对外竞争能力,反而出现城市圈内部的恶性竞争,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不利于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在无序、同构、粗放的区域内竞争普遍存在的同时,产业链不合理、产业结构出现断层、配套设施不健全、部分资源利用率低、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差、体系融合程度低等众多因素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5.政府推动作用不够强。
虽然坐享政策优惠、交通发达等便利因素,但除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核心城市之外,城市圈内各城市政府推动作用普遍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招商引资能力较弱,使得城市内产业多年基本保持不变;二是政府牵头对本地优势产业的推广效果甚微;三是政府引导市场进行高新技术的投入力度不强,创新能力低。政府推动能力偏弱,直接导致少数城市的发展缓慢,而支柱企业的发展也只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获得更高的产出,产出投入比低,效益也并不可观。
针对出现的不均衡现象,结合对城市圈经济均衡发展SWOT分析,本文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均衡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圈动态均衡发展模型
结合发展模型,采取恰当的政府营销策略,充分结合外部环境和现实环境,采取融合措施,利用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实现经济的动态均衡发展。根据发展模型,一是注重研究外部形势,积极掌握国家政策导向,借鉴发达城市、发达城市群的经验教训,认真发展方向,通过积极的借鉴、预防和接纳机制,做好营销策略的基础调研工作;二是要认真分析现实环境,特别是本地的资源特征、环境优势、人才储备以及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优势,因地制宜、固强补弱,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差距;三是充分利用正、负反馈机制,采取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合理利用市场反馈机制,掌握经济产业的发展动态信息,为政府营销策略提供积极的动态信息;四是主动加强对外融合,通过引导、鼓励和一定的强制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和经济的区域合作、跨区合作,构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长效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进行整合,采取适当的政府营销策略,加快城市间经济融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体化进程,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进而进一步促进中部崛起。经过统一部署、合理规划、整合资源、构筑平台、健全机制、协同推进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进程,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分别从点(核心城市)、线(长江)、网(以高铁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立体化(多点多领域)和常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市群经济的动态均衡发展。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作为各城市圈的主中心和经济核心,在政策、交通、资源、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均占据优势,而且担负着引导周边城市发展、使优势产业向外辐射的重任。作为城市圈的核心,尤其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地区人才基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交流对经济的促进将会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二是注重利用周边城市资源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出现周边浪费包围中心浪费,周边污染包围中心污染的恶性局面;三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核心城市的社会公共服务的建设尤为重要,不仅反映了中部地区社会全面建设的水平,也将对周边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力。
长江经济带具有天然的水路优势。长江丰富的水能、水路、水产资源,为沿岸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下,更要合理利用长江的资源,进行线状发展。在长江沿岸两侧五千米的纵深范围,依托长江分别开发港口、临港工业区、城镇化住宅区、生态保护区,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水能发电、水路运输和船舶制造、临港大型工业建设和居民区、商业区、观光区,同时应严格控制大型污染企业的布局,防止出现过度开发、过度污染的现象。而对于环洞庭湖、鄱阳湖等城市,也应充分利用水路、水能、水产资源,发展沿岸经济。
长江中游地区作为全国交通的中心地带,由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多条运输通道构成的交通网络逐渐完善。特别是近年来,高速环路的建成和高铁的全面覆盖,“3小时都市圈”已经基本实现。便利的交通网络应当与区域经济互相支持,协调、均衡发展。一是要通过交通网络的建设、运营、维护,发展周边产业,扩大内需;二是要缩小空间和时间距离,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三是为进出口提供便利;四是进一步引进人才;五是通过便利的交通网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从地理上的中心向经济上的中心转变。
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中国中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且随着中部崛起重要战略的政策牵引,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稳定,城市圈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根据各地的地理、人口和文化特色,各地区的战略地位、重点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城市群要动态均衡发展,就必须保证各地区、各领域协调发展。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为实现多点开花、立体发展,一是从地域上进行横向划分,各城市要统筹部署,结合实际,依托各城市的地域、地理、人文、资源等特征,注重经济的持续发展,明确发展方向。二是在产业上进行纵向划分,通过开发区、产业链、产业带等手段,促进经济的宏观调控,引导经济合理发展。
相对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的优势,突出青山丽水蓝天白云的美丽风光,合理利用水土矿煤油等资源,实现健康、文明、高效和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发展。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决摒弃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可循环经济,解决环境和发展的矛盾并通过政策的引导和监管防止矛盾的出现;二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着力解决重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的同时,注重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高产出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三是要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增强污水吃力、垃圾清理、空气质量监控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1]方创琳,宋吉涛,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05).
[2]郭建斌.南昌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思路及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12).
[3]黄晓璐.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4]魏后凯,等.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江汉论坛,2012,(04).
[5]肖金成,汪阳红.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造和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