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群
(佳木斯大学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佳木斯154007)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而加强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的工作,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民族文化是指各个具体民族长期积淀起来的原住民文化知识。赫哲族民族文化是赫哲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成果。它包括赫哲族民间口头文学、民族语言、宗教、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舞蹈、民间竞技、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和民俗等等。保护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要依靠民族文化教育。
目前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正规学校教育即成人教育形式,如佳木斯市敖其镇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鱼皮技艺传习所,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非物质文化培训中心等;另一种是正规学校教育形式即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如街津口中心校等。
佳木斯敖其镇办有两个赫哲族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即每周上课两次的伊玛堪传习所和鱼皮技艺传习所。伊玛堪传习所聘请国家级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老师授课,2012年开课64节,有学员100多名,传授新的赫哲族语句100多条、伊玛堪段子5段。学员能掌握近200句赫哲语语句,有50多名学员学会了歌唱伊玛堪。鱼皮技艺传习所聘请省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谢永亮老师传授鱼皮制作技艺。有30多名学员学会了做鱼皮贴画、缝制鱼皮挂件等。(“2012年佳木斯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总结”)
学校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场所。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以下简称“街津口中心校”)作为开展赫哲民族文化教育的典型代表,实施了一系列赫哲族文化教学活动——早在2002年就开设了赫哲族语言课。2013年夏,我们课题组成员到街津口中心校调研,了解学校开展民族语言、音乐、体育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情况。赫哲族人口非常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现今的赫哲人都讲普通话,懂赫哲语的人已经极少。为拯救濒于失传的民族文化,街津口中心校的教师们结合书本知识和实地调研成果,编写出“赫哲族民族文化”教材,内容涵盖赫哲族的语言、历史、音乐、文学、体育、特产等方面。这本教材的面世,堪称赫哲族文化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赫哲族的教育乃至赫哲族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
此外,由同江市群众艺术馆发起,在街津口与八岔两乡民委资助下,创立了赫哲族少儿艺术文化培训中心,利用寒暑假培养赫哲族儿童学习赫哲语、民族歌舞等。
依前文所述,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缘于:
第一,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我国在2004年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又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动作用。鉴于民族文化教育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对其给予了有力支持。例如在经费方面:1997年,由省教育委员会、省财政厅、佳木斯市政府、同江市政府共同出资(教师部分集资),为街津口中心校的教师建成了10栋、面积为1 200平方米的住宅,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有关数据为本课题组2013年夏赴同江调研所得,下同);2006年,在赫哲族建立基层乡级政权5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政府专门投资150多万元,用于街津口中心校新建教学楼、维修宿舍和购置教学设备,使该校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同江市政府每年都投入2万元,用于对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乡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培训和继续教育。在管理方面:同江市市政府对赫哲族乡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发放和人事任免进行直接管理,进一步加大了市政府统筹管理赫哲族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和权限,确保了赫哲族乡教师工资和学生助学金的到位,有效地解决了经费、师资、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政策方面:凡在街津口民族乡、八岔民族乡两所中学就读的赫哲族应届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免试升入同江市第一中学,这一政策大幅度提高了赫哲族高中教育的普及率。
第二,传媒的关注与宣传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例如,全国政协网站、中央统战部网站、人民网、搜狐网、新华社、《中国学校体育》杂志,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佳木斯电台、同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曾对街津口中心校的赫哲族语言和赫哲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又,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赫哲族研究会、同江市赫哲族研究会、饶河县赫哲族研究会联合创建的“中国赫哲族”网站是一个展示赫哲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绝佳窗口和平台,其中设有专门介绍赫哲族学校教育的网页。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则如:伊玛堪翻译家尤志贤得知街津口中心校开设了赫哲族语言课,于是将自己收集编写的《赫哲族伊玛堪》赠送给学校40本;尤文兰、何景山等赫哲族老人则把自己收藏的珍贵的音像及文字资料提供给学校;等等。
当然,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拥有一支具有民族责任感、敬业心的教师队伍。
第一,师资力量薄弱。赫哲族非物质文化主要是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文化传承人则是这条文化链中最脆弱的部分。街津口中心校现仅有三位教师(语言教师、音乐教师、体育教师)承担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教学,而且这三位教师还承担着其他教学任务。
第二,教育专项经费不足。在街津口中心校开设的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课中,由于资金不足,缺乏相应的教具和器材。如在语言课中,对于所讲的词汇没有相应的模型、图片及挂图展示;在体育课中,缺乏配套的体育器材;在音乐课中,相应的乐器不齐全。
第三,欠缺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教师(其中有的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教育理论知识相对不足,也很少有外出深造的机会,授课的方法和技巧只能靠自己来摸索。
第一,目前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一种典型的带有“扫盲”特征的民族文化传承[1]。无论是非物质文化传习所还是学校中的民族文化教育,从教育目的、内容以及传承手段和方式来看,更多地属于一种政令执行式的文化传承,缺乏整体性、活态性。教师在没有完全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的情况下,讲授大多显得随意和偶然,内容及方法则趋于表面化、静态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赫哲族语言,日常生活中却不懂得应用;学习民族歌曲,学生未必真正理解歌曲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蕴,最多就是对动作要领和歌唱技巧的把握而已。
第二,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欠完整。从街津口中心校目前开设的课程来看,内容仅限于赫哲族语言、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赫哲族歌曲,而对于赫哲族的习俗、礼仪、历史、地理以及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方面的知识涉及不是很多,显然不够全面。
第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民族文化教育体系。要构建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不同层次及不同方式的教育,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各级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改变目前幼儿教育、高等教育环节缺失的状态。
第二,培养具备全面文化素养的师资力量。要鼓励赫哲族青年从事教育事业,使其既具有本民族文化素质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要鼓励在职教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融洽教育氛围并积极参与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第三,以学校为依托,构建学校师生与民族文化名人、产业管理者以及广大公众三方良好互动的局面,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一体。比如,可依托学校的师资、场所优势,采用多媒体方式,向公众传播民族文化;可请有专长的民族文化名人到学校做兼职教师,给学生及群众开设赫哲族剪纸、鱼皮、桦树皮等手工艺品制作讲座;学校可请民族文化产业管理者来校与学生及群众互动,将学生和群众制作的手工艺品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等等。
[1]井祥贵.疏离与融合:学校教育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