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发展异同论

2014-04-05 03:16张亚君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武术戏曲民族

张亚君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发展异同论

张亚君

采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交叉研究法等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根本上同受古典哲学、宗派教义、正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影响。曾经戏曲借鉴或取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受其滋养又在舞台上将其呈现。两者相互交叉却又彼此亲密,一脉相承又各有千秋。由此探讨两者在寻求可能性的合作,互为借鉴并规范管理,搭建多元化及跨界交流平台等互为促进。

民族传统体育;戏曲;异同论

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曾占据我国大众生活尤其大部分闲暇时间,一直是时尚的娱乐休闲方式。民传体育项目历经洗礼,成为各地人民的风俗习惯,诞生较晚的戏曲被誉为汉族的流行音乐,直到上世纪90年代依然拥有鼎盛舞台的繁华。然而受现代文明、外来文化、新型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两者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转变观念与发展思路的考验,需在自强中站稳市场、增强实力,来对抗社会和大众的“误解”与“遗忘”。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具有继承性、焕发性、适应性。在两者同质性的基础上相互融入新鲜血液,激活并延续焕发生命力,可增强整合维度与研究力度甚至受众程度,加大两者在当今快餐文化情境中的适应性。反之,从体育与戏曲的功能之一——休闲娱乐角度来看,两者的结合在扩大影响中还原其本体作用,成为快节奏文明中解压宣泄的倡导者。

还文化之本、社会之原。随着社会分工与职业化推进,一般性研究思维是以对象分解后进行纵向挖深,在自我领域中驰骋疆土、归纳体系。这是现代专业发展与体系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行业水平的重要保证。但将不同领域的文化进行横向综合,可对其影响的本体文化、社会原貌的研究进行最大、最完整的还原。

进行多维审视与现代性思考符合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下重要且不可忽视的研究思路。同样,对生活在地球村,身为“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代人”来讲,更应具备广阔的视野观,获取多种文明、多类文化精髓,在互为同理的基础上产生新“混血”作品和文化类别。

1 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概述

体育对于我国历史来说,是一个由西方引入现代的西式概念。它对于今天国人的感知来讲,更多的接触与理解是来自于西方及欧美国家的项目内容与类别体系。过去对“体育”的界定认为是关于身体教育的活动,而后围绕身体所展开的锻炼、游戏、竞争等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有关范畴不断被纳入进来。

民族传统体育是相对于西方体育体系而言的。西方体育体系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竞技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东方体育体系是在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其目前存在状况分为3种类型:竞技体育特点体育项目、民俗特点体育项目、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从对象与功能上看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内涵,可认定为是大众的体育,具有休闲娱乐的体育。据统计,我国已经成功挖掘、整理出民族传统体育977项[2]。就历史发展及运动的主体功能而言,民传体育项目包含“技击壮力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武术、举重、摔跤、田径、射术项目等;“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球戏、舞戏、舟戏、水戏、冰雪戏、棋戏等;“养生健身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导引、太极、健舞等。

戏曲诞生于农耕社会时人们的生活、祭祀活动,集合了我国古典文化。它不仅种类繁多、流派纷呈,且根植于诸多地域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它是我国市井乡土中非官方代表的民间艺人所创造的顺口小曲,后逐渐流行成为大众生活的消遣方式。它的兴起,本不被士大夫阶层重视留意,一是他们对戏曲不屑一顾,二是早期的戏曲无宫调、少节奏、没结构,只为讨人兴致。直到近代乾隆年间,徽剧进京,它简长修短、融百家之优,孕育出了京剧,后风靡全国,戏曲由此完成一场了自下而上的华丽转身。相对于风靡全球在我国发展并不久的话剧,戏曲面临着“断种”的危险:剧团惨淡更新不了创作,理念陈旧难以吸引观众进剧场,演员老化留不住人才培养不出传人。

集合了对白、音乐、武打、杂技、服装、舞台等综合艺术的戏曲,从地域上看具有代表性的如京剧、昆曲、越剧、川剧、豫剧、评剧等。戏曲以行当划分角色,由不同声腔组成并形成各种流派。我国现有300多个地方戏种[3],舞台上能够保持演出的80个左右,具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等艺术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都是我国璀璨傲人的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根本上受古典哲学、宗派教义、正统思想的影响,在各自领域中以理念融入、审美写意、行动表现等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塑筋、对外以行而具体呈现出来。

2 两者的内在区别与联系

宏观看来,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就发展历程而言,戏曲舞台上有武术的程式,棋技的对抗、摔跤的写意等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子,它们滋养着戏曲的成长。但在形成中,戏曲加以运用改进,衍生出不同的形态与内容。综观而讲,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两者在主体定型中又存有相近的框架体系。

两者在不同层面上均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互动沟通与生活风貌,是历史的总结性记录,也是互为融合与促进的衍变。它们同属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写照式记录,并在嬗变中对各自内涵进行传承。曾经以两者为核心发展演变出的新文化形态,如由川剧武打戏发展而出的“巴渝舞”,不仅是川剧武打戏剧形成的元素来源,也是川剧文武之戏演变的历史见证,更是有关巴蜀地区古代武术的较早记载[4]。另外,撇开与人们切身相关的“身体观”、“奥运梦”等情节,明显今日体育发展在理念、领域、交流、流行接受与效用上更甚一筹。当然,其原因是复杂而多面的:体制转变、自身内部阻力、受众与重视情况、自我体系与建设、对外结合与改革等对发展的促进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导致体育内部的现代性比传统性更被关注。一直以来处于瓶颈阶段的戏曲所遭受的境地更是尴尬,明明是作为生与此长于斯的中国戏剧,观众的关注与热情、行内主流学术界的视野都一直对其冷淡、忽视,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地带[5]更是令人心寒。

2.1 两者相互交叉却又彼此亲密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涵盖较广、项目较多、类别复杂,探讨其内在之间的关联本就存在各种限制。更何况,要将其与戏曲的研究结合,必先以联系最为紧密的项目作为瓶口。故此,接下来多以武术为侧重点,进而抛砖引玉,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

2.1.1 项目上借鉴或取用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与戏曲最有渊源的学科。如武术的“八法”与戏曲“四功五法”,虽各有侧重,但在关乎于表演展示、名称指向上有较多共同点,涉及到技术层面的具体套路、基本功、技巧招式等主要内容上更有一致的地方。主要因为随殷商青铜兴起的武术曾经是戏曲的主要呈现内容,也是它流派形成的源泉之一,更是它行当滋养的沃土。一定程度上,武术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乳汁”,哺育其生命力建立基本功法规范,戏曲从武术中或借鉴或取用其精髓并用于自身的成型。戏曲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借鉴、吸收是一个既有客观发生条件、又有悠久历史和传统,且在近代得到一步深化的过程[6]。

2.1.2 表演呈现的共性。

首先,尤其在形式表演中,两者在动作程式、造型服装、器械道具等方面各有规范统一、严明一致的标准。如传统戏曲中的小生所穿的长衫,对其开襟的长度与位置就有严格控制。而对武术运动员的服装、样式、装饰都设有使用规范。其次,就其整体表演特性而言,两者的动作多为虚拟而写意,强调形神兼备。京剧中常以马鞭来代替马或配以圆场、翻身、卧鱼、砍身等动作演示出各种骑马姿势。如《盗御马》中窦尔墩一角在盗马后以趟马这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洋洋得意,就是以马鞭辅助完成。越剧《梁祝》中在舞台上用“化蝶”代替男女主角为爱而共死的情节,传递出唯美哀怨的意境。而气功中的五禽戏、以各类动物命名的拳法,是人类对各类动物身体优势的借鉴吸取,创造模拟出动物或憨傻笨重、或灵活迅速、或凶狠准稳等具体形态或用于对套路的完善改进,同时增强观赏的趣味性。这些以虚拟动作烘托表演并营造出的情境,是不同于西方舞台上的写实风格的。

2.1.3 审美上异曲同工

宏观上来讲,两者在当时是我国民间市井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极能反应当时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今融含了社会学、人类学、音乐学、服饰学等多学科艺术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是“古典味、中国风”的最佳代言人。将其置于微观上,以服饰、动作、精气神等这三个方面来看,两者的设置标准与评价原则是具有共性的。武术对运动员要求在比赛场上的根据不同套路驾驭器械时的精神饱满与舞台上小生持剑佩刀时所要求瞪大眼、挺身板的状态异曲同工。

2.1.4 气法和而不同。

太极中强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健身气功中内功功法的“调身、调息、调意”均是以呼吸带动或调解对身体与心智的控制。不同于瑜伽中的胸、腹、完全的呼吸,气功中八种吐纳方式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7]。戏曲中的“唱、念”为首需要正确的呼吸方式进行发声运气、训练声腔来开腔吐句,与“做、打”调理配合完成舞台表演。另外常年的功法练习与舞台上艺术勤练从医学角度来看都可健身强体,达到养生目的,延缓青春生命力。

2.1.5功能演变出的娱乐性。

戏曲形成较初的民间表演,因情节设置较少,艺人们为增加趣味性与观赏性,常常进行与全“剧”内容关联不大的武打表演,但由此产生的观赏性效果对全本演出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就其初至于今,戏曲的娱乐属性一直占据主导。在其整体创作中,人们往往忽略“剧本”、“戏评”部分而重视“演出”阶段,就是观众出于对“角儿”的一贯热捧。而这种心理,恰恰对演员扮相、表演魅力、唱腔身段的欣赏关注,满足自我休闲娱乐的需求。通过人们在农耕劳作、祭祀军事中提炼出功法形态,用于自身修行习体、养生保健、娱乐交流而形成出极具特色的传统体育,在早期是非常重要的健身攻防的手段。而今天,这些传统项目在旅游经济、休闲文化的影响下,更多倾向于供人欣赏娱乐,穿梭在各种表演性比赛和诸多的演出场合中。

不仅在武术与戏曲中有所交叉涉及,其他诸如摔跤、冰嬉、赛舟等多种传统体育项目或滋养过或被用于戏曲。尤其审美上的地域共性、民族相通,演变至今表演娱乐功能更为凸显。这是它们本身在时代发展中不能如前占据主流的表现,也是反映长与大众土壤的它们现今无法适应人们对健身休闲的需求变化而遭遇冷落,更有是遭受西方文化冲击与系统文明碰撞后,本身欠缺可论证性说服力、缺乏现实性需要无法与之抗衡,再加上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大环境变化对两者中断或片面化畸形发展,而沦落尴尬从属被忽略之地。

2.2 二者一脉相承却又各有千秋

国人素来崇敬“龙”,并以之为尊,开创了出众多以“龙”为中心的图腾文化。我国龙舟项目将龙头置于船首,船尾装饰或雕刻出龙纹并成龙状用于比赛,纪念的不止是先人屈原,还以此为载体形成“龙舟”说唱艺术[8]。舞台上的“龙”文化,常见于帝皇黄莽之上所绣龙纹,以代表人物角色地位的尊贵。传统文化的精髓无处不存在于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中,且影响他们形成的内涵体系。

2.2.1 强调门派与类别。

武术门派与梨园行当是我们常见的门类划分。它们共以地域、民族、性别为主要划分标准,如武术中的少林、武当、峨眉、崆峒、华山拳都是以地域命名且融有地方特色,而秦腔、豫剧、粤剧、歌仔戏无一不是在地域文化基础之上所形成。武术中兼顾器械、内外功法来树立门派,而戏曲更侧重于唱腔来界定流派,以表演身段形成行当。如川剧以地域四分流派各自侧重的唱腔就有所不同:“资阳河”派的高腔、受秦腔影响较多的“川北派”、形成独特“贝调”的“川西派”。同时,在各自派类归属中形成类似于现代行业协会的雏形,对内提升水平与竞争力,对外竞技交流运作。

2.2.2 各有“武德”与“艺德”

民族传统体育各项目虽不能以今日的行业职业化、专业化的标准来明辨。但在千百年历史形成中,也有自己一套颇具规模的规范。中庸社会下统治阶级一直以来强调儒家的德治思想,故而体育与戏曲对从业人员和专业圈里重视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风德。武术抱拳礼左文右武,代表文武双全却有表意谦虚有节、礼貌有理,注重以武会友砌磋技艺却又点到为止。舞台上演员“以德为天”,站得住舞台,对得起观众。就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唱《戏比天大》里来道“只要恁想听,我唱到一百年,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充分流露出对舞台的热爱、职业的追求以及对观众的奉献。

2.2.3 要求尊师重教、行规有序

不论市井手艺技术、文人琴棋书画技能,还是“子承父业”抑或“拜师学艺”,都强调我国传统行当“师者如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谦恭尊敬这一重要理序观。我国古代师者,不仅授业还兼顾传道解惑,讲究拜师入门之礼、建立门规、排学徒列序,从上至下讲究等级秩序。就如武术中要求练武之人需遵守“五禁十戒”,梨园行规中要求受格于“男师教女徒须有内眷陪同”。

2.2.4 注重男女有别

性别差异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封建社会几千里的形成中一大突出现象。男权地位为主的社会,女性不能抛头露面,在行为举止上过于外显被认为是伤风化俗。女性在社会化进程中更侧重于安分持家、三从四德守己。在体育中因涉及到户外运动、大幅度动作,女性被严厉禁止参与;即便在关于传艺时,都秉承“传男不传女”、“招婿上门”的戒律。只能呆在深闺怨楼的女性不仅与之相隔离,更沦落为男性附属品。发展几百年的戏曲更是禁止女性学习产生了“男旦”这一特定现象。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浙江嵊州的越剧开启纯女子戏班的先河,时为社会平等的一大进步。另外,中国封建时期对女性的审美尤其是对身体观的界定,也是一大不平等表现。如,女子裹脚缠足的陋俗就是对男性社会病态审美的见证,限制了女性在社会生活的行动,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活动、舞台表演。

3 对二者互为促进与借鉴的思考

3.1 寻求合作性可能

1)民族传统体育,乃至整个体育发展的理念与推广等经验,值得戏曲借鉴与取而兼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国际各种专业类、综合项现代赛事的冲击与影响,在收视传媒、组织开发、内外推广中有着优势经验。而体育的其他项目同样可从戏曲广博精深、保留完善的服饰、音乐、表演呈现中吸取养分来对体育项目从文化内涵、形式包装中融入创新。改革不能只是表面化,而是深入肌理诊断、对症给方,不能简答概括一面化推广,或乱炖“四不像”、乱炖杂糅,而是具体到个案分析展开对应研究。

2)寻求两者间共同合作的可能性、实验性及实践性,在跨界中创作出具有先锋性、概念性的作品,纳入多种外来或新生力量,在保持本有特质上坚持底线与原则,去内丰主体,外塑于行。根据自身优势,综合传统文化中多种门类项目,创精品与品牌,以一体化模式拉动其生命力与影响力,形成产业链模式。激发内在活力的同时,拓宽形式与内容,多种途径扩大受众群体的规模与层次,尤其是针对年轻群体、中下阶层,让戏曲不再“高雅在上”而走入大众生活,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浅入深循,回大众之中。

3.2 互为借鉴并规范管理

1)互为借鉴,梳理、整合完善各自领域内的体系规范。不同于西方文明厚积而强调的标准操作,东方文化更多内容缺乏尺度来进行测量具体写实在化。类属其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共存于现代进程中体系规范的问题。可针对两者交叉与相近的内容,对相应内容规范共同探讨开展研究确定。尽管在两者领域内都已建立高校专业、行业协会等载体机构用以开展学科构建工作。但大多停留在技术传授,练习技艺为主的阶段。长远来看,它们所需的是深化与市场化、专业化、系统化接轨之路,进而梳理内容、分门别类、规范学制、明晰权责等方式开发与运作,从而分别提高在体育、戏剧类中的地位和影响。尤其对当下两者中“拿来主义”直接拼凑各种文化或手段的“表面化”改革,是应扎根扎实于对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创新,才能做到“保其精髓、留其精华”的真正传承。

2)无论在门派还是行当,都存在特定时代下的固有缺陷残余。传统的拜师学艺进而萦绕出的行规戒律,一定程度上保证传承与学习的延续。但仅仅以道德的要求、行业的约束,在契约社会下无法行驶真正的约束,“欺师灭祖”、“师徒不和”之事是对文化的尴尬和破坏。倒不如正视以血脉、师徒为纽带的传承习惯,逐渐形成政府支持、培育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平台,破除所共有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陈规旧制,纳入现代型管理模式与培养机制。尤其涉及到现代学科中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手段进行规范化传承。同时,也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过程所学受用、结果所施实用,促进行业后备资源的积累。

3.3 搭建多元化及跨界交流平台

1)作为边缘性学科,在学理性、人文性研究的技术与方法上需要结合国际先进的理念与手段。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不能停留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仅仅以套路身法、技术表演作为更新突破,它们需要理论与技术的支撑,尤其是加重拓宽对两者在学术上探讨与思辨。其传承者的培养不仅只有“台上三分钟”的演,“台下三十年”的练,不能过于依赖手段运用和方法的呈现来作为突破口,而在建立规范有序的学科体系上培养具备广阔深邃的敏感性来用于综合人文性塑造。

2)从社会层面上搭建多元化、跨界性的交流平台。新时期下,对传统文化的跨界整合,进行融入社会整体性的思考,将是今后今天多元化主体与需求下的必然趋势。两者不仅置身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来融会贯通,还可以纵横其他领域、国家的文化、科技、经济等进行多种跨界尝试。开放管理与市场,鼓励多种门类的团体组织和从业人才结合,开展自觉性、自发性、自主性地融入性探索,尤其是对地方性领头团队与个人创新放手支持,来寻求强弱学科间、边缘化学科间的带动力同互补作用。

最后,对于大众而言,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固守者们,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戏曲的参与了解和互动中,在坚守文化底线同时,多给予理解与支持,不要固步自封成为改革进程中的阻碍、不要因一时尝试失败而一味否定指责,多以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文化传承中势必会经历的阵痛。

[1]吴泽萍.民族传统体育危机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3).

[2]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3]胡兆亮.中国戏曲地理特征[J].经济地理,2000,20(1).

[4]陈振勇.川戏剧中的巴蜀武术文化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

[5]李祥林.中国戏曲的多维审视和当代思考[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10.

[6]郭瑞青.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戏曲内在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大舞台,2010(1).

[7]杨如丽,王文强.试论瑜伽的呼吸[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

[8]叶春生.岭南俗文学简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Comment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he Chinese Opera's Development

ZHANG Yajun

Through the ways of literature analysis,observation,crossover study and so on,the paper found that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he Chinese opera fundamentally influenced by classical philosophy,religious doctrine,and orthodox ideas deeply.The Chinese opera once took example by the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nourished by it,and presented it on stage.The two are cross and close to each other,consistency and each has its strong point.So to seek the possibilit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mutual reference and standard management,set up diversified and cross-border exchange platform.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the Chinese opera;comment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G80-05

A

003-983X(2014)06-0511-04

2014-01-07

张亚君(1984-),女,重庆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067 PhysicalEducationCollege,ChongqingTechnology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

猜你喜欢
武术戏曲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武术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多元民族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