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雄,杨苗苗
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王飞雄,杨苗苗
我国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体育组织能力普遍较低,这对将来从事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我国师范院校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和未来职业特点,对提高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析,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
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方法;途径
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07年在全国9个省市区对“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开展状况开展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工程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2)让学生每天锻炼1h的任务体育教师很难完成,中小学班主任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执行者;3)广大的班主任缺乏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和相关的体育知识。
体育教师一直被认为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但是,从教育部对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调查情况看,班主任在体育活动特别是课外体育活动中承担了重要的职责。中小学的班主任大部分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现有的非体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方案中很少涉及有关学生体育组织能力方面的培养内容。两者将产生一个较大的矛盾:一方面,中小学班主任需要有体育组织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对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导致师范毕业生与中小学的实际教学相脱节。考虑到师范生未来的职业特点,他们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可能要兼任体育课的教学,这就要求师范生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体育工作技能,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1]。
体育组织能力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或比赛中为了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而具备的一种组织操作能力。它不仅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主要能力之一[2]。体育教师组织能力从微观上主要体现在制定计划的能力,也就是运筹能力;语言、讲解、示范的能力;指挥能力和号召感染能力;调查研究和总结能力和良好的观察、预测、应变能力等几个方面。同时,体育组织能力从宏观上又可以分为:管理型体育组织能力,制定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指导各种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组织能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休闲体育的组织,组织使人们身心愉悦的各种体育活动;在体育商品方面从事商品服务;学术型体育组织,从事体育科研的;媒介方面的体育组织主要把体育运动和商业媒介结合在一起,还有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即:组织教育处理各种教学关系的能力体育教学所有体育活动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发展体育事业、增进人群健康的根本,提高基层教育者的体育组织与指导能力,改变基层体育组织体系,完善原有师范培养制度势在必行[3]。
2.1 体育课程的设置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作为学生体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长期以来,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课程的设置安排上存在局限和不足,学生没有准确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每周仅有两节体育只能得到最基本的锻炼;三、四年级公共体育课程完全取消。同时,师范院校体育课程基本没有对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培养的内容,体育基本设施也是以田径、三大球和体操为主,游泳馆、羽毛球馆等设施很少,仅有的设施主要是服务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对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形成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
2.2 体育教师的认识
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定,体育教学模式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和制约,加之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体育老师对体育教学在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学生进行“三基”的教育,即“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育,认为没有必要去培养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因此,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相关体育组织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师范类体育课与其他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的区别也往往被忽视。
2.3 师范生自身的认识
目前大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有了一定改变,但是自身对体育课的兴趣和需要层次仍比较低。有的同学在大学以前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体育课,上大学后上体育课感到吃力、难以坚持,对体育课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为了逃避体育课而找各种理由请假;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锻炼身体;甚至有些同学觉得去参加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去图书馆看书。长期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更不用说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方面的组织能力了[4]。
2.4 院校领导对体育的认知
在教学中,学校管理者的行为和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观念和采取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对本院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影响较大。受传统思想影响,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引进文化课比较突出的教师,很少引进音体美专业能力比较好的教师,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为了搞好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工作,学校的各级领导起到表率的作用,动员全校教师和工作人员都来关心学校的体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各种知识与能力,从思想上、人力上、制度上、物质上保证学校各项体育工作顺利开展[5]。
2.5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第三,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当政府机关发布系列政策为会计行业松绑时,也意味着会计人员将承担起财政部放权后的部分责任,若是企业财务人员对于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则会增加职业风险。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保障。校园体育文化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改变师范类院校死气沉沉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师范类院校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使非体育专业的师范生有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环境。
2.6 家庭教育和社会意识对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社会意识对师范生的体育组织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通过文化课知识得到好的发展,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学习体育相关知识是没有必要的。在中小学体育课只作为一种副课,不管学生的体育成绩怎样,只要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这几门主课成绩好,那么这个学生就是优秀学生。长期以来,学生已经在潜意识中养成以自己专业为主的习惯,当学生进入大学后也自然而然不重视体育课,非体育专业师范生自身的基本素质都出现问题,更不用说体育组织能力了。
3.1 体育课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组织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有限时间,对提高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体育组织能力有重要的作用[5]。在体育课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例如:1)让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中轮流组织同学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2)学生轮换做体育老师,每人教授一部分自己熟悉的教学内容。每节课都安排不同的学生带领准备活动,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并通过带操同学的自评、其他同学的互评、老师的讲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6]。
3.2 改变师范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在中小学任教,他们需要把全班几十个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经验。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体课的重要性,由于其特殊性必须端正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调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拓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观和良好体育能力与习惯[7]。
3.3 对非体育专业师范生进行双师型体育教学模式
4.1 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都是统一标准和考核方式。在内容上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很少涉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忽视了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个性差异;教学计划、内容的安排显然也不能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使得教材广度有余,深度不足。高等师范院校更应该据师范生培养目标的特性和需要来制定公体课的课程,突出师范专业的特点。在完成“普通高校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原则上,再安排学生学习一些的体育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体育组织能力和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师范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的统一,为今后适应和胜任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8]。
4.2 开设师范生体育教育职业技能课
由于目前许多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缺乏,使得体育教学能力成为师范生必须具备素质,体育职业技能应包括:体育教学能力,教育、组织、管理、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以及喊口令、队列队型的调动、基本体操的编排、各种小型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基本的裁判方法等。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将培养师范生体育教育能力作为规定或目标出现在各类文件中,然而开设师范生体育教育职业技能课是阳光体育背景下师范院校体育课改革的当务之急[9]。在安排设置体育课程上师范院校领导不仅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些还要结合师范生自身特点,使体育教学能够切实的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4.3 改变师范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方法
现阶段高等院校体育课的评价标准是:体育课成绩=运动技术70%+平时成绩30%。这样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锻炼和发挥。体育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基本上不影响最终成绩,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兴趣就逐渐下降。从现在社会的需求来看,将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和组织各种活动的能力纳入体育课成绩评定体系,利用评价的激励机制让他们自愿、自觉的参与其中[10]。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学校和师范生的特殊性对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进行相应的改革。
4.4 在运动会中培养师范生的裁判能力
高校每年组织开展很多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运动会和比赛,运动会是学校各个院系的重要比赛之一;运动员的数量、裁判员的需求量比较多,只靠体育老师可能难以完成繁重的任务;然而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其中,仍是观众的角色。因此师范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情况合理安排非体育专业师范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提前学习裁判知识、规则、组织能力等,通过运动会的亲身实践提高自己的裁判能力和裁判知识。长期以来学生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体育组织能力得到提高。
4.5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它是学校教育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与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密切相关。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编创和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体育实践能力、体育组织能力和自我检查与评价能力,为今后中小学体育教学奠定基础[11]。
4.6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
目前师范院校在学生教学实践方面的安排并不是很合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大部分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实习安排在大四,很多学生除了实习时能参与教学实践,大学的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参加别的实践活动,以至于在实习时很多学生表现出没有相关经验和组织能力欠缺的问题。那么师范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师范生的特点,改革相关课程安排,比如使师范生从大一就开始都能每学期参加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并在完成后进行总结评价。
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体育组织能力普遍比较低,这对将来从事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组织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师范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师范生将来就业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的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师范类体育课的课程安排和实施标准以及体育课的考核办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师范类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平台和体育教学资源培养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具备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2)改变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任务的影响,在体育课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加强学校教育的实用性。3)学校注重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师范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4)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范生就业的特殊性,组织非体育专业师范生开展集体的体育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或者让学生到中小学参加体育教学,使师范生自身的体育组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良好锻炼和提高。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2006-12-20.
[2]宋平.应重视对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68-70.
[3]王斌,马宏宇,时勘.体育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李凯.中学体育体育教学中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初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64-65.
[5]刘兵,田光辉,吕鉴正.高师应该重视学生体育知识和组织能力的培养[J].黄石师院学报,1984(4):115-121.
[6]梁廷方.谈师范生的体育素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
[7]李朝晖,张辉.培养高校师范生体育活动指导和组织能力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4):85-88.
[8]钟振新,陈中林,涂伟仕.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培养对策[J].体育学刊,2002(6).
[9]夏宇,刘阳,高朝阳.体育教学对高校理工类学生组织能力培养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6): 125-128.
[10]陈敏华.体育课准备部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16(Z):74-75.
[11]梁廷方.阳光体育与师范院校体育课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1):76-77.
Research of Ability of Non-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WANG Feixiong,YANG Miaomiao
Non-PE majors ability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re generally low,which engag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future.According to cultivation of non-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normal colleges in China and future profession,w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on-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sports organizations to probe ways and means,so that they are better able to adapt to future career requirements.
normal students;sports organizations ability;methods;approaches
G807.4
A
003-983X(2014)06-0517-03
2014-03-28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大学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改革研究》(师教201211)
王飞雄(1972-),男,广东阳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Shanxi,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