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新概念地理教学论》一书指出: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因此衡量提问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一个问题提出后,能否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合作,实现教师的预期目标。
我在教《大气受热过程》一课时,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践—分析—再实践—总结经验”的研究。
【新课导入提问】我们知道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在中午12:00,但是我们往往感觉到大约14:00才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目标: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
学生反应:学生开始思考,并与相邻座位的学生小声讨论,少部分学生口中还念念有词:“咦!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提问成功地引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地理问题产生兴趣,提问是有效的。
【大气受热过程讲解】
提问1:请大家先预习教材第一个标题“大气受热过程”的所有内容,然后回答黑板上的各箭头分别代表什么含义。(教师随即在黑板上画《大气受热过程图》如下)
预期目标:1.了解大气受热的过程。2.初步掌握将文字转化为图形的能力。
学生反应:学生在预习课本时,表现出一定的慌乱和紧张感。约4分钟后,我提问学生甲,甲的回答虽然没有错误,但很明显是看了课本的“图2.2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照读的答案,对于大气受热过程并不很清楚。其他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感到很茫然。于是追问:“请说明箭头D代表什么吸收了什么。”结果甲的回答完全错误。
分析:该问题的广度和难度略大,提问前的铺垫工作没做好,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较短,未达到预设的目标,问题的有效性不大。
调整提问方式:在第二个班级,课前我先在黑板上画好《大气受热过程图》,接着请学生乙朗读课本的第一、第二节内容,然后提问:“请根据乙朗读的内容思考各箭头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学生反应:学生普遍较有把握,回答正确。对我的追问也答得游刃有余。
分析:由于提问前我已画好板图,朗读的内容较少。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也正好,本次提问达到了我预设的目标,有效性增强。
经验总结:1.提问前的铺垫很重要。2.即使是同一个问题,提问的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其有效性。
提问2:看人教版必修1第35页的图2.2,思考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表大?
预期目标:1.了解地球大气的主要作用。2.培养学生将图形转换成文字的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掌握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反应:学生开始对比两图,小声说“没有大气”“差别在大气”“热量都散失掉了”……学生基本上都能想到是大气起的作用,但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到位。于是我请学生丙回答,丙说“白天那些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月球表面温度升得很高,夜晚热量全部散失掉了,温度很低,所以昼夜温差很大”。丙的思路很清晰,将图形转换成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很强。我肯定了丙的思路,同时指出“如果你的回答能突出地球大气在白天和夜晚的作用就更完整了”。丙也立刻补充“白天地球大气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夜晚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所以地表昼夜温差不大”。
分析:这个问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虽然从丙的回答看,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但个别表现优秀的学生是否代表班级整体水平呢?
调整提问对象:为了验证我的想法,在另一个班我让较内向的学生丁来回答这个问题。丁说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显然,丁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答到问题的关键处。于是我追问“你得说说地球大气的作用是什么?”丁的回答是“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对地表的保温作用”。我再追问“我们想知道白天主要是什么作用,夜晚又是什么作用”。丁认为是“白天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夜晚保温作用”。然后我鼓励丁“把你刚才那些语言组织一下”,结果丁也能很流畅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经验总结:1.提问的对象不同,有效性的反馈也是不同的。2.如果必须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很难回答得好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问出答题的关键处和答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进行地理思维,减轻学生在较难问题上的挫败感,从而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
通过对地理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我发现地理教师若能将教育学研究成果和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具体情况有智慧地组织课堂提问,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庞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