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预设:重新认识市场经济模式

2014-04-04 13:17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制度

张 雄

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再来讨论它,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异同?中国正在走“市场社会主义”的道路吗?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更容易受到指责?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相悖吗?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加快哪些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应该如何消除人的异化现象?上述问题的回答,离不开三个依据:一是经典作家的文本,二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历史发展实践的图像,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深度讨论此问题的焦点,应是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评价市场经济模式问题。有三个观点需要阐释。

一、把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与计划经济模式这四个概念混杂在一起,既把它们视为同一辈分的概念群体,又把它们按照某种必然性原则加以分类: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与市场经济模式相勾连,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与计划经济模式相勾连。这是概念认识的模糊。

殊不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同属社会制度范畴,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同属经济运行模式范畴。尽管马克思强调,社会制度通常指社会基本的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但我们不可以把社会经济制度直接等同于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经济运行模式主要关涉资源配置的路径与方式问题。无论在何种社会经济制度下,不同国家所推行的经济运行模式,都会存在着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一般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主要包括:独立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开放的市场空间、健全的法制基础等要件。它与经济制度虽有相通之处,但经济制度本身有着一定的政治性内在规定,经济运行模式在没有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结合的情况下,它是无阶级属性的工具。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模式,一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选择,就构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特有形态;一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选择,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特有形态。这两种特有形态,既有共同性(如市场的技术层面),又有不同的政治倾向。从学理上分析,社会制度范畴侧重于表达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总体上社会制度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的性质,并具有行为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传递与创造文化功能等。而经济运行模式范畴侧重于表达经济主体运行中带有总体性的本质性的特征及内涵,通常具有概括性:高度概括经济中的基本性质;具有整体性:描述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整体,而非其局部;具有联系性:表示内容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可见,社会制度范畴与经济运行范畴尽管有垂直的互渗关系,但不归属同一序列的范畴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制度和经济运行模式虽然作为范畴不可等同,但两者在现实社会中关系甚密。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本质地反映在权力与资本的关系中。什么样的权力组建方式是合理合法的,社会主体应是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决定了:资本是社会的轴心,资本的利益集团是社会的主体,多党派选举的背后是资本利益的角逐,因此,政治和经济的勾连是内在的、经常的、核心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鲜明地表现在权力和资本的互动原理上:权力达不到的用资本解决,资本达不到的用权力解决。有时资本在特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权力,反之亦然。

二、市场经济模式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专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属于马克思所说的“人对物”的依赖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对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选择具有必然性。

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否则大家都带着很僵化的脑袋,一想到市场就想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要搞市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批评甚至否定,因为人们大脑已经定型在这个思维模式中。作为学术讨论,应该追求用最新的思想理论来解释中国当下最新的经济现象,运用最新的思想理论来解决中国当下最新的经济问题。

海尔布罗纳和米尔博格在《经济社会的起源》中指出,市场的起源十分古老,它可以追溯到冰川时代后期,但由于古代市场并不是那些社会解决基本经济问题的手段,社会既没有完全融入重要的生产和分配过程,更没有将经济机制由社会的表层扎根到社会内部,因此,它们与真正的现代市场经济相差甚远。“从中世纪社会转型到市场社会,需要三个深远变化:对孜孜赚钱的新的态度(作为一种合法行为),必须取代中世纪对逐利行为的怀疑态度。货币化网络必须扩张,超出其狭隘的范围,即买卖活动必须控制所有产品的产出,以及几乎所有工作的绩效。必须容许‘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取代领主的指令和习俗,由前者而不是后者来指挥经济活动。”[注]海尔布罗纳、米尔博格:《经济社会的起源》,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显然,货币化网络的形成,使一种以交换价值为轴心的新型市场社会开始发育,它具备了如此条件:社会加速由神性向俗性的转变、由传统货币向现代资本的转变、由自然法观念向理性观念的转变、由血亲关系的人群共同体向以地域关系为纽带的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存在形式的转变。其积极意义在于:它客观上带来了“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而且它还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卷,第512页。这种以货币化网络为特征的市场社会的建立,本质上就是一场具有社会进化意义的深刻革命。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属于马克思所说的“人对物”的依赖阶段,商品经济、市场规律、货币化生存世界的属性不可回避。两种社会制度对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选择具有必然性。古代社会,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们不关心社会制度与经济运行模式的关系,少数人的权力意志直接配置了整个社会资源,权力是这种社会之神。随着近代历史帷幕的拉开,西方社会早期资产者掀起的“圈地运动”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尤其是国与国之间外贸的联动,国家职能被放大了,现代意义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开始有了诉求,其逻辑预设有了显现:一是由少数人的权利配置社会资源变成由货币来配置社会资源;二是货币功能的放大,从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的货币交换形式变成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现代货币交换形式(最重要的是货币功能向资本功能的转换);三是一种商业精神和精算意识的开启;四是由交换原则产生异质化社会。交换最有价值的就是个性存在论的充盈。个性的确立和发展,已成为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历史进化的主题。社会要包容不同的人的文化和信仰,交换异质性也就是交换个性化的社会关系。随着历史变革实践的深入,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特征及教条也逐渐被框定: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竞争、价格机制、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法治体系以及政府职能的定位等。这种模式的逐步推进实际上形成了市场有机体的骨骼。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意指社会各个层面都锁定在市场经济的网络之中,都渗透着买卖双方的商品交换属性,追逐货币报酬充斥其间。既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同属于这种“人对物的依赖”的社会形态阶段,那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勾连就不可避免,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也就不成立。

我们今天要认真反思一下,究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先,呼唤着设计一个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两者都是自然的历史演化结果?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我以为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应该归属到人类制度文明的价值判断上,而不可简单地还原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性狡计”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形成、发展的动力。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该模式是劳动人民实践创造的结果,反映了人类智慧的结晶。统治阶级对这种模式虽然有着某些定义、修正、补充乃至积极的推进作用,但这不可替代劳动人民实践创造的地位和作用。我觉得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论构建,充满着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规律的运用,其中不乏公理性、客观性、科学性的渗入。它与一批知识分子的劳作分不开,最早是马基雅维里,他从政治哲学上提出了“欲望动力论”,接着亚当·斯密抛出了市场宏大叙事的总体构想,随后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都对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思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理论”是非常深刻的,这是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根据,从这里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回避不了人对物的依赖属性。该属性决定了在现实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一种选择,一种发展,一种创新。所以,我们不可把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简单地表述为“它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人类历史发展一旦进入“第二大形态”,就会出现如此变化趋势:把虚幻的信仰,把那个传统社会、前现代社会的习俗,改换为以欲望为驱动的货币化生存世界。这既是人性的解放——形成普遍的人的社会交往、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又是对人性的约束——作为“生产者的人类”,终究在任何局面下都忠实地服从于“物的要求”进行思考并行动。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似乎在心理上比较坦然了一点,所以我感觉到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模式,既不能“极左”看,又不能“极右”看,而应当辩证地看。

列宁的晚期作品大量涉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问题。我以为,他是想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预设做一个新的实践方面的修正,为什么要修正?列宁经历了实体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实践,感到马克思恩格斯逻辑推理的观点在苏联的实践中有些地方对不上号,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权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列宁觉得,社会主义必须要重视商品问题、货币问题、金融问题、市场问题。列宁后来讲共产党人要学会做红色金融家,不能让老百姓只觉得你是帮助他们翻身做主的“大救星”,而如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却无能为力。列宁晚期关于市场经济方面的重要观点,正是构成我们今天反思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经典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重视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作用,关键是要解决社会主义经济效率如何提高的问题。早在1902年,卡尔·皮尔逊在其题为《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的论稿中就认为,社会主义取消价值现象无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际贸易的中心问题。如果贸易双方供需价格不以货币结算,而以各种产品的劳动量为结算尺度,就会把高效率的劳动与低效率的劳动混为一谈。二是在国内对净收入的分配,如果按照劳动时间为尺度的价值评估,就会把一切劳动等同起来,导致高效率的劳动无权得到高的收入。皮尔逊的分析是深刻的。传统的计划经济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效率问题:第一,单靠劳动时间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这样的分配肯定是上下一般粗,人人一个样,普遍的平均主义,既调动不了积极性,又缺乏发展的活力。第二,单靠指令性计划,不能把上亿人的不同需求、几十个不同省份发展的需要、几十万家企业生产的目标统统协调起来。第三,经济发展缺乏竞争机制,整个社会效益无从谈起,个体的效益也是子虚乌有。不可否认,20世纪60年代“市场社会主义”在南斯拉夫、匈牙利实行以后,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更多的问题又出来了。市场社会主义也称自由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使社会主义的计划与自由的企业相协调的经济制度,企业属于公有,但生产和消费不受政府计划的控制,而是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最终证明,两个国家的这种探索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关系?当时马克思的主要精力是,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解剖上升到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都处在现代性发育和发展的环境里,西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带来的后果都与现代性自身发展的内在矛盾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马克思推论出未来的社会主义更注重“计划”的功能。实际上,19世纪是西方整个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运转二律背反凸显的时候。两大阶级劳资关系的对立也在此时,所以我感觉到,马克思设计未来理想的社会,为什么不放在市场概念的思考上,而放在计划概念上?就在于其出发点是,这个现代性货币化、资本化的社会有严重的问题。他依托现代性概念要扬弃现代性,就必然在未来社会设计上不考虑到市场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应当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点有哪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自由放任的市场制度、政府在市场中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法制推行“试错法”。在这些方面,西方社会是否定主义的美学,中国是绝对主义的美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轴心是资本,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轴心是“人民性”。对于国家来说,一切财富都要转化为人民性的财富。这是最大的不同。

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与社会主义关联更能够发挥市场优势。

社会主义社会最初与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相关联,它有着特定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1)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2)国家资源的静态保护;(3)社会尚未出现两极分化。缺点是:(1)计划最大的问题就是商品拿什么定价?是中央规定还是按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计划经济的产品定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命令式,它不是通过市场货币关系、竞争关系来确定。(2)过分强调集中,客观上压抑了个性,尤其把多样性、异质化的人的需求变成大一统的刚性计划,必然带来对人性的约束和压抑。哈耶克专门从个人主义因素角度批判了计划经济,认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实际是低层次的劳动状态。市场的本质是产权的让渡,产权让渡背后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交换,深处是个人自由度的交换,为了拥有个人解放的活力,市场总是迫使人们不断创造带有创新性的产品。(3)全国计划的生产配置很少做到根本意义上的创新,计划经济配置下,为什么缺乏创新?因为缺乏竞争力,微观系统中缺乏竞争的机制。黑格尔说过,矛盾是推动世界的动力,是世界存在的本质。微观领域没有矛盾竞争的氛围,整体经济极易出现“腐臭”现象。如古希腊哲人所言,战争的作用可以把“腐臭的水变成活水”。(4)计划经济最容易养成形式主义,计划经济与形式主义有内在联系,计划的显现要有标志性的存在。形式主义是极大的资源配置的浪费。社会主义社会对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选择,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兰格曾经把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比作战时经济特殊形式,严格的中央控制,实现资源分配的计划性,必然产生与苏联式计划经济相同的官僚机构,但是,这些被人们视为在那种情况下为赢得战争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中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彻底告别了计划经济运行模式,最初对它的选择既来自书本,更来自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集体理论与实践。后来的告别,既来自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所迫,又来自于执政党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知,更来自于亿万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诉求。3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了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必须由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为此,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乃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关键所在。在今天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社会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优势,一方面靠制度优势,另一方面靠阳光下资本的最大化运行效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的意义很多,但最特殊的意义是资本的解放问题,而十一届三中全会最特殊的意义是思想解放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我国的基本国情、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属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三个没有变,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绝不是一个空壳的政治实体,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市场工具——资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资本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当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资本有着客观的内生关系。中国市场经济的构建,不是传统的习俗经济的预设,而是具有现代性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因此它必须要由传统的计划配置资源转向充分发挥资本要素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二是资本是现代经济体的血液,经济发展的量度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资本积聚多寡的量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资本流动的速度,乃是一个大国必须摆放在经济生命线上的重要视域。资本的强大意味着一个国家在世界拥有话语权的底气,占有世界市场份额的能力,控制全球经济财富积累和发展命脉。从这一点上说,共产党人在与资本主义的相处中,如果不持有资本最大化的资本实力,社会主义的一切政治都将变为空谈,社会主义的政权存在都会出现危机。这是数以百年世界历史发展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共产党并不惧怕资本的最大化,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合理的法制环境,合理的分配制度,让资本在阳光下最大化运行。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深度。

劳动价值本体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原点

姜义华

社会主义跟市场本质的联系究竟在哪里?劳动价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市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点其实就在这里,马克思跟亚当·斯密、李嘉图的差异或者飞跃也在这里。劳动价值论及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正是整个《资本论》的核心理论。马克思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或者建立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根本的、最核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这里要说的劳动价值本体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差异,说到底就是:究竟是资本在起决定作用,还是劳动在起决定作用?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要统一起来,怎么建立自己的理论?我以为,跟着人家现成的各种理论跑,永远跑不出真正能够说明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来。那些理论总归没有办法自圆其说。如果我们坚持劳动价值本体论,从这个制高点上来研究,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倒可能找到真正的统一点,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来。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资本与劳动都从属于土地;资本主义时代,土地与劳动都从属于资本;社会主义时代,基本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所有,劳动第一次成为真正的主导者。所以,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或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劳动神圣,劳动者神圣!

劳动最初跟资本的原始积累联系在一起,工业化、城市化时代农民被迫离开乡村,进入工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一部分。那时的劳动更多的是指体力劳动。《资本论》中讨论劳动价值时也不例外。今天,由于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越来越具有大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点,科学技术劳动因此成为相对独立的劳动形态,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中最重要的劳动,创造更高价值的劳动。与此同时,经营管理、信息咨询、头脑风暴、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专门的劳动形态。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例已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资本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今的劳动及劳动价值的形成、交换,做出新的概括、新的总结。

我们讲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真正让社会回归到以劳动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原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怎么交接?说到底,就在这里交接。我想,我们这些年来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是不是真正坚持了劳动价值的本质性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搞社会主义,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真正尊重劳动,我们对农民一再进行了剥夺,对知识分子也进行了打压。真正的问题就出在违背了劳动价值的基本规律。今天我们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以后,核心问题还是在这儿,即是不是真正坚持劳动价值论。真正靠劳动致富,老百姓不会有那么多意见。意见主要集中在利用了权力或与权力的关系,牟取暴利,而不是真正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为什么你可以无偿得到那么多的公共资源用于牟取私利? 它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也无法保护土地、资本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前提下所应获得的利益。食品安全也好,房地产市场也好,各种土地租赁也好,还有各种各样垄断型企业出现的问题,大多数都从根本上违背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这些问题,大多是以市场经济为名,行近乎疯狂地破坏市场的掠夺式经济之实,根本不顾劳动价值规律。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如何贯彻劳动创造价值这个基本的核心, 并从这里出发,处理好土地、资本、劳动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这是真正考验我们智慧的地方。而今我们已经有了条件,从劳动价值本体论切入,建立起我们自己新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因此,社会主义跟市场经济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统一:

第一,要使每个人都获得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从而同等地竞争劳动岗位。什么叫公平?什么叫正义?应当旗帜鲜明地说明,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创造整个社会的生活,并最终把劳动真正变成享受。很多人条件不好,在劳动中处于劣势,从起点就无法公平。所以,必须解决公平教育问题,让他们有受同样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有同样进入城市参与就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等,这样才能够提供真正的公平。

第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最高的价值,所以在核心价值观里面是必须要树立的。如果封建社会最高价值主要是土地,资本主义社会最高价值主要是资本,社会主义社会最高价值就是劳动。每个人都必须劳动,每个人都必须是劳动者。当然,残疾人、弱势群体不能同样要求。老人享受他过去成果,小孩是准备未来。实际上劳动毫无例外地是最高的价值。

这里核心的问题是让资本来支配劳动,还是让劳动来支配资本。这就是要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利益,保障所有劳动者得到他所应得的劳动成果,这是需要我们控制的。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不能搞太多那种原罪式的资本,要严格防止那种充满血与火的原始积累式的资本。资本作为累积起来的劳动,同样有合法存在的权利,有获得应有回报的权利,但是都得坚持把保障劳动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资本不可能是完全干净的,但是我们要努力使资本的活动比较干净。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的要求。无论体力型劳动,还是知识型劳动或经营管理型劳动,它们的权利都应得到有效的保护,而随着知识型劳动、经营管理型劳动越来越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劳动实际上首次有可能真正制约资本。

第三,社会的公共资源,包括全部国有资本,必须归整个社会所有,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劳动和资本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资源,那些资源都属于整个社会,土地、空气、水、森林、山地、地下矿物资源等,这些必须为整个社会所有,其成果必须服务于整个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谈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这些公共资源怎么运作?千万不能变成让等级权力支配公共资源。不能名义上是国有资本,实际上是等级权力资本,谁掌握权力谁就控制资本,这是我们今天坚持社会主义必须防止的。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作权力寻租。这些资源的配置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等价劳动交换的原则。

第四,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劳动价值的本体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给全体社会成员以同样劳动的机会,同样创造劳动价值的机会,不仅可以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劳动者以同样的受教育机会、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开辟让所有劳动者能够实现劳动价值的途径,开辟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尊严地生活和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上述公平、正义就表现在这上面。

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国家的权力以及那些非劳动产品,包括婚姻、家庭、道德、人性、人情,这些无论如何不要进入市场,这些绝对不能市场化。相反,因为市场导致个人本位,导致利益至上,导致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确确实实上述这些领域,特别是国家权力和人性、人情这些领域必须坚持非市场关系。不能将道德、婚姻、家庭、人性、人情搞得全都只认钱不认人了。同样,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领域,也不能统统交由市场支配。

总之,国家权力在努力考虑社会主义跟市场经济关系的时候,用劳动价值本体论,我想是可以把这两个统一起来的。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

张 宇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首先取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社会主义有许多种类,从最广泛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以社会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就此而言,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超越市场的性质。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私人性。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不同所有权的交换。“使用物作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但是,不同含义的社会主义,情况又有所差别。如果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民主社会主义的话,即一种对公平、正义和民主价值的追求,那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结合的,因为,这种含义的社会主义并不改变市场经济的基础私有制,而只是对私有制度进行了必要的调节和限制。

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生产者之间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在那里,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是在直接的计划调节下进行的。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处在人们直接的控制之下,因此,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都是简单明了的。

应当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市场经济的这种否定是辩证的扬弃,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全盘抛弃。他们在许多方面对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作用作了保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将被克服,但它的物质内核即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的节约和核算将在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已经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指出,在私有制废除之后,“价值这个概念实际上就会愈来愈只用于解决生产问题,而这也是它真正的活动范围”。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把这个思想表述为“在决定生产问题上,上述对效用和劳动支出的衡量,正是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

第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区分了共产主义的高级和低级阶段之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认识有了一个重要的发展。他已经认识到,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还不可能建立在自身的物质前提之上,还要保留旧的分工,个人还不可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社会的产品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还要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这是他对未来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性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强调,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个体所有和私有制的消灭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广泛利用银行、信贷、地租、合作制等形式,还要在一定范围内保留私有制,因而,商品交换和市场调节与消除无疑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少把商品货币关系的消失当作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任务,当作革命后马上就应当实行的事情,而是把商品生产的消灭当作对私有制进行逐步改造的一个自然的后果。

经过长期艰难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从反市场向亲市场转变,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取得了的巨大成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的体制机制和布局结构初步形成,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效益大大增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创造。这个创造,从表面上看,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性修正,然而,从理论逻辑上看,则不仅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反而进一步证明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过渡时期,存在多种所有制,公有制与私有制长期并存,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依据。同时,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在现实中只能以等价交换的商品关系的形式得以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改革任务还远没有完成,目前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不完善。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还不够充分,还存在市场体系不健全、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的按劳分配和有计划发展等优越性没有充分体现,存在着财富和收入差距过大、劳动者主人地位缺失、产能过剩和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在理论上,对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还存在不少模糊乃至混乱的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过30多年的深入改革后,当前社会上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观点,却又退回到了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旧的思想上去了。比如,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应当从竞争的或盈利性的部门退出来,专门从事私有企业不愿意或无法经营的公共产品;认为国有企业规模过大、发展过快会造成“国进民退”、“与民争利”,挤占私有企业的发展空间;认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因而,他们只能按照政府官员的标准领取报酬,而不能按照市场的标准获得收入;等等。另一些人虽然反对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主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改革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却盲目地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存在任何矛盾,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当作了一个自然而然、天经地义、无需论证的事情。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探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再重要了。不同的是,前一种观点主张,发展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能走全面私有化的道路,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是中性的,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公有制经济应当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这种观点看似合理,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却面临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如:既然市场经济是中性的,为什么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在公有制条件下国有企业不是独立的所有者,它们如何能够实现完全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怎么会形成劳动市场或劳动力市场?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一趋势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如何才能够相容?如果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如何才能够实现?等等。而这一系列难题如果追根究底,又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兰格1938年发表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文中已经明确地提了出来,他说:“如果执行竞争的分配资源规则与一个有理性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接受的规则相同,考虑社会主义有何用?如果现有制度内能达到同样的结果,如果只要迫使它保持竞争标准,为什么要改变整个经济制度?”[注]对于这个问题,兰格的回答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中资源配置的相似性只有纯粹形式上的,实际的分配可能很不同。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才能使收入分配达到最大社会福利;二是社会主义可以把一切不同的选择纳入经济计算,解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参见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页。换句话说,如果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意义?如果只需要达到市场配置资源的目标,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岂不更好?

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结合绝不是无差别的结合,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体现公有制的要求;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一方面,以分工和等量劳动相交换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天然具有了商品关系的属性,从这个方面看,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建立公有制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由社会按照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来看,社会主义公有制又具有超越市场经济的直接社会性。商品性与非商品性这两个方面都是公有制的内在属性,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只看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对立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一面,从而严重排斥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市场的作用,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看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一面,而忽视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有意无意地削弱和淡化了社会主义制度特殊的目标和要求。只有深刻把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对立统一中实现有机结合的内在逻辑,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一轮的改革热潮正在兴起。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成败。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旧的计划经济的残余或者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管得过多,市场作用不够充分。比如,行政审批范围过大、权力过分集中,一些重要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未理顺,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行政化倾向严重,市场秩序不规范、规则不统一,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城乡体制分割等。因此,必须围绕着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活力。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些问题,如产能过剩、贫富差距、金融风险、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安全、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不足等,显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旧的计划经济残余或市场化改革不彻底。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不可避免。寄希望于用所谓彻底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市场化固有的缺陷,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克服这些弊端的根本途径,在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增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好市场经济的长处;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进而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改革总目标。

如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更好结合呢?一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搞私有化,不断推进公有制的自我革新,更好地满足社会公益。二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鼓励劳动、鼓励创造,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在对外开放中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六是发扬经济民主,在企业、国家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参与管理的权利。

归根结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坚持全面的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改革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继续回答并解决好十个问题

权 衡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这个老话题,现在大家为什么又提出来讨论呢?我个人觉得有一个背景,就是理论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或者是理论与现实的困惑,使得人们仍然有必要讨论这个并不算新的“命题”。当年小平同志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在社会主义里面把市场经济拉进来,或者到最后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想回答并解决怎样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初肯定是这样一个考虑,我们在发展现实的生产力方面,确实比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落后,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了很多问题,因此就必然要考虑如何才能够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平同志提出搞市场经济,并从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三十多年搞下来,尽管我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堪称中国奇迹;但是,从发展面临的问题看,我们发现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仍然没有十分完美地解决好或者说回答好这个问题,换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解决经济稳定增长、收入分配公平正义、消除社会腐败、推动环境治理等。因此,今天我们来讨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是要从头开始讨论,也不再是讨论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而是讨论在今天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如何更好地通过深化改革加以完善,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因此,我认为必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重新开始讨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成就回答并解决了。换句话说,不应当从30多年以前的老问题开始,不应当再回到原点上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四个理论创新。众所周知,马克思讲资本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特别是共产主义阶段,货品关系会消亡,人们面临的将是一个产品经济时代,因此不可能搞市场经济。也是在这样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的前苏联,不顾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实际要求,推行计划经济模式。应该说计划经济确实在它发展的初期阶段发挥了国家动员资源配置、集中资源办大项目、搞大建设等优势。中国在建国初期也同样照搬苏联模式,搞了20多年的计划经济模式。事实证明,计划经济往往造成低效和短缺,导致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使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没有更好地发挥出来。在此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一系列思想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这方面我个人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理论创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问题。

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通过这个理论来回答和解释社会主义为什么可以搞市场经济问题,即通过市场经济这个资源配置机制实现社会主义经济高效率增长;这一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条顺应中国发展大趋势和世界经济潮流的正确选择,正是这样的选择和道路,造就了中国的发展奇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二,在回答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这个问题,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而且必须多样化,通过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解决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制度基础和现实条件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改革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展股份制经济和各种所有制经济,逐渐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从实践中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第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即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的信心和信念。这应当说是过去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第四,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或者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是完善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三个自信进一步奠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基础。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以上四个基本的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来回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问题,回答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需要搞市场经济,回答怎样才能够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仍然需要解决十个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显示出其进一步的优越性,特别是进而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越性,仍然需要正视并解决如下十个方面的问题,只有高度正视并继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在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效率,也更加公平;这样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活力,也才能真正提升和增加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自信。

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社会主义之所以需要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和市场经济结合,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念;至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方面更应当具有内在的动力和优势。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够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法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则一定会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甚至令人心存怀疑。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更好地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体现出国家治理结构和体系的科学化,体现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制度很完善,但是制度背后的治理体系或者治理能力还是这么落后,手段还是这么落后,或者没有达到现代化。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但是不完善,再好的制度,如果不体现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表明这个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个问题过去没有回答好,现在仍然需要继续回答好。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如何更好更有效地结合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我们大致可以梳理一下,开始是一大二公,后来公有制、私有制、外资都可以搞;现在提出混合所有制,中间还有股份制,股份制其实就是混合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最初强调国有资本控股,强调国有企业概念;现在认为也可以不控股,但是可以参股,民营也可以参与进来,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这里面也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比如说,我们现在大企业集团的股权怎么进一步多元化,现在的垄断还不是市场意义上的垄断;从我们进入世界500强的数据来看,背后都是强大政府的垄断,政府垄断里面更重视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级别。这样的混合所有制怎么搞?因为国资、外资和民资仍然存在机会不均等,规则不均等,权利不均等,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第四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问题。社会主义似乎天然地与公平正义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人们之所以能够接受社会主义的一个原因所在。但是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中,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而且收入分配差距和分配不公有愈演愈烈之势。城乡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部门行业收入差距、分配不公、垄断甚至腐败滋生等问题,严重动摇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这个问题仍然需要继续高度重视和解决。

第五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其实就是如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好,原来的计划经济政府干预有惯性,后来说政府重在宏观调控;现在则是如何更好地在建设公平竞争的环境建设上下工夫。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机会均等、权利均等、制度规则均等,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事关重大。我们现在三个方面都不均等,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本来很好的东西,现在大家觉得有问题,有不公。这里很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没有明确界定和清晰划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导致微观市场机制扭曲,公共服务滞后和短缺。

第六个问题是,处理好富民和强国的关系问题。怎么处理好富民与强国,到底富民强国还是强国富民?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我们初次分配上没有反映出来,显然政府所得这一块多了一点,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富民与强国之间其实有经济学的逻辑在里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体现富民强国的内在逻辑。显然这是一个需要继续得到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富民与强国的有机统一。

第七个问题是,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即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我们这30多年的发展进程实际上被卷入了全球化过程,确实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和比较优势,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也要看到,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社会价值认同的问题,出现了社会秩序和价值认同的混乱、无序。在社会主义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坚守我们的价值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理论认同、历史文化传统认同等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过程,自信的过程是对本土化和国际化关系的重新认识。哪些要坚持,哪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第八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什么样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我们的城市化速度很快,但是是一个城乡差别不断扩大,进而伴随进城农民无法实现社会融合的新的二元结构的城市化。后面的城市化道路如何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化,由于人口结构等因素,我们其实一直是以加工业贸易为主导的工业化;因此仅仅是一个加工厂,而不是真正的强大的世界工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工成本增加等,将来如何推进工业化,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九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垄断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市场模式问题,这个市场模式不同于经济学上讲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也不同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模式。经济学上关于垄断竞争等市场结构理论是很清晰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如何界定,这是一个新的理论概念,这个概念与西方经济理论中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确实不一样。今天我们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到底是什么含义,需要有新的理论建树,形成自己的市场理论模式。

第十个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问题。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式和总结创新问题。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马克思基本经济理论、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也要深入思考,我们一直以来有一个感觉,搞市场经济,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要遵循,应该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方面的考虑;主流经济学30多年来就是这么做的。但是容易引起争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考虑中国本土化的经济学建设或者是中国经验的理论总结;如何构建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基础之上的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其实是一个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对经济理论创新、对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做出新贡献的问题。

也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尚未完成,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还有进一步发挥的潜力和空间,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等一系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明确提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也是完全释放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与市场的耦合逻辑

孙 力

市场经济不是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如何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来阐述清楚这一问题,依然还是一个没有真正完成的历史使命。我想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耦合的时代属性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有两个很特殊的历史前提和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从历史前提看,首先,市场经济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在遭遇巨大挫折和挑战后的一个选择。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还是耦合得很好的,不能够否定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以苏联为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西方的落后国家,1913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美国的1/8,法国的1/4,工业产值仅占世界工业产值的4%,主要机械工业产品靠进口,文盲占总人口的2/3。 从1926年到1941年,苏联执行了3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1913年相比,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7.5倍,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增长40倍,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化强国,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社会主义的苏联体现出强大的优越性,整个国家迅速地实现了向战时体制的转变,1942年军工产品几乎比战前增长了一倍。到战争后期,苏联在武器数量和装备水平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德国。

计划经济是后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出了问题。不光是苏联和中国,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计划经济都出了问题。必须注意到有这样一个很重大的历史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做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

第二个特殊历史前提是什么?我们对社会主义重新定位了。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牵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并没有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作很明确的区分,后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谈到共产主义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分。后来列宁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区分开来,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之后的阶段才叫共产主义。然后到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把社会主义又区分出一个初级阶段。这样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即社会主义现在还不够格或者说还很落后,是基础很差、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这两个历史前提,极大地影响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是什么?从社会主义原则当中还是可以推导出我们今天对市场经济的接受。我想强调另外一个方面,即经典作家在设计社会主义的时候,其实思想是非常明确的,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原则性地论述到未来社会:“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 后来,他又在《反杜林论》中谈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 还有诸多阐述,都讲得很清楚。所以,我们用不着回避这一论断,即经典作家和经典的社会主义理论肯定是计划经济的。

列宁在1906年5月最早使用市场经济概念并予以否定,他说:“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 这是把市场经济和剥削制度联系在一起,把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同消灭剥削制度以及达到我们的理想联在一起,于是就成为一个涉及社会主义属性的大问题。

后来毛泽东就是从社会主义基本属性的角度阐述计划经济的:“恩格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这是对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国民经济的平衡是通过危机达到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并且认为“计划是意识形态”。

这样两个特殊历史前提和一个理论前提,给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认识的基础。那么从这三个前提出发接下来的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高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今天的社会主义达不到马克斯、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低水平的社会主义,所以你才搞市场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高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我们见到的不少论述当中,就潜藏着这个判定。把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定位于同低水平社会主义相联系的、暂时性和阶段性的措施。

那么和这个问题相关联的就是,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是否应该否定市场经济,再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我觉得这些问题我们在理论上没有正面回答,或者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我认为用唯物史观来回答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这一结论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判断:

第一个判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出问题,是由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出的问题。苏联当初的计划经济是很成功的,三个五年计划下来超过所有欧洲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就形成美苏主宰的雅尔塔体制差不多半个世纪。这么一个落后的欧洲国家,能够这么快地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实行的就是计划经济。苏联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自由主义都很悲观。《自由与繁荣的国度》引言中谈到:马克思主义讲计划经济三流学者,都能够在美国大学随便找到一个职位,但是自由主义大师们居然在这个时代受到冷落。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判断:计划经济在人类现代化的特定阶段是很成功的,包括中国。中国的现代化如果没有初期的,比如说“一五”计划150多个项目给我们奠定很好的基础,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恐怕很难。市场要把十分有限的宝贵资源配置到这么广泛的发展不平衡的地方,而且很多是难配置的地方。由于这样一种背景,恐怕应该把计划经济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看,把它同社会发展的程度联系在一起,恐怕就能够看到它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实际上是同社会发展主体,即与人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越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越多元化,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复杂,最后根本没有办法用计划来加以满足。从这样的角度看,共产主义并不是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发展,自由是什么意思?肯定包含着多样的选择、丰富的选择,这种情况下,计划能够满足吗?

第二个判断,关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包容了更为强大的生产力。这个就和市场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市场是资源配置非常有效的手段。计划是通过人的主观评判来配置资源,尽管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判断谁是高效率的生产者,但最终的评判者还是消费者,这是无法替代的。资源配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差异或者说矛盾是不可能消除的,而市场的优势也在这里体现出来。它直接用最终的评判者来评判,即消费者通过“用脚投票”来决定资源的配置,从而保证资源的高效率运用。所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类逐步选择了市场作为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决策,反映了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这不是“退却”,也不是向新自由主义的屈服,而是社会发展历史性的提升。

二、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与市场定位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剥离了市场经济的制度属性,但至今还有不同的说法,如何定位市场依然像梦魇一样纠缠着社会主义的属性问题。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予以很重要的定位,即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剥离了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联。尽管有了这一重大突破,我们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邓小平的阐述。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决策后,就有人质疑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质疑这是否是新自由主义。我们在回击这样的质疑时,指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不同于市场起全部作用。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市场起全部作用。

其实,这种论证依然没有跳出用市场判定制度属性的窠臼。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市场的确可以用来判定社会制度。但社会在发展,制度在演进,今天已经不存在市场起全部作用的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了,现在即使是自由主义右翼也没有全部否定宏观调控,因为从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革命以后,已经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

所以,如果运用市场起作用的程度来加以判断,可以说是无法找到分水岭的。这本来就不应该是社会制度判断的依据。

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市场不具有制度属性与市场如何在制度中运行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我们作了这一区分,接下来就会遭遇一个追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究竟何在?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似乎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整个中国的改革进程都不断地有这个问题的叩问。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很睿智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我们至今还没有真正搞清楚的论断,把思想从传统的模式和制度框架中解放出来,由此才有可能产生一系列涉及制度层面的改革。如果把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较,显然有了很大的区别。当习惯于用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来评判时,就很容易质疑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

话题进展到这一程度,就可以提出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仅从制度层面来定义社会主义也比较困难了。

这牵涉到社会主义的核心追求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十分重要,但社会主义不是为制度而制度,而是有自己确定不移的追求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之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制度的建构,是为了保障这一最终目标。

制度是通过功能发挥来实现目标的,而制度能不能够发挥出设计所需要的功能,是需要实践来加以检验的。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不是僵硬的条条框框,而是有机的成长过程。一种制度不会一劳永逸地发挥特定的功能,也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地适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较好地发挥了实现社会主义追求目标的功能,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一功能也逐步减退。断然地说苏联模式好或者不好,均不符合历史事实。苏联模式的制度价值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相适应。在20世纪中期说苏联模式就是当代社会主义,无疑是正确的,但到了21世纪,这一判断无疑是愚蠢的。

仍然是邓小平最早意识到这一问题,他放弃了用制度来判断社会主义的惯常做法,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从本质的角度来判定社会主义。邓小平讲的五句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没有一句是从制度的角度来讲的,讲的是制度要具备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紧相连,所以能够更深层次地揭示社会主义的属性。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的提问,本身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测度社会主义属性了。制度必须同相应的功能相联系,才能够较好地阐明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时代特点。

至今仍然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从制度的角度展开,有的人引证《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认为公有制的制度规定一定要进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上邓小平并没有否定公有制,或者说不重视公有制,而是用这基本功能框定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问题同其他的制度安排一样,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也已经不同于早期的纯粹的私有制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国有制经济的成分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再反观社会主义,已经不再追求纯之又纯的公有制,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所有制变迁背景下,所有制具有的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判别功能大大弱化了。有的人力图从公有制占比的尺度来加以区分,但究竟这个比例多大才是社会主义呢?其科学性在哪里?

其实,除了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基本的把握以外,很难有截然的比例划分。

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仅依靠制度本身的建构是不够的,还要将功能同制度联系起来,确定“制度—功能”的联动评判标准。

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对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市场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必须接受这样的规范和约束,由此来体现社会主义对市场的调节。

事实证明,相类似的制度有可能发挥出不同的功能,所以对制度功能的定位就成为这一时代极为重要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制度的层面。

举例来说,服务型政府就是对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的功能约束和定位。只有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才能够称为服务型政府,实际上体现了面对公众而不是面对少数人的一个资源配置,是对市场的一个校正和弥补。市场是“马太效应”的,但是公共服务必须追求公平公正。中国这些年来在市场经济上出的差错,我觉得大部分可以归到这里。比如说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等,在这些领域提市场化,明显就是放弃了政府在这些领域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放弃了对这些领域市场的约束,任“马太效应”扩展,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追求。这样的市场制度,就不是与社会主义相融合的市场制度。

相反,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同时,培育和耦合公共服务的政府功能,以保证对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追求,这就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能够被称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鲁品越

社会主义并非为了实现某种“平等、正义”的普遍价值,而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而来到世间的,这是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前者根据“平等、正义”等价值而规定社会主义的固有本质,而后者根据克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的历史实践的需要来不断生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所要克服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说到底就是“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之间的矛盾。在资本追求自身积累的扩张过程中,竞争性地最大化地吮吸三种自然力——人的自然力、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必然导致另一种积累——劳动者、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发展空间的贫困的不断积累。那么如何克服资本主义追求其自身积累而产生的内在矛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需要不同的路径。在社会主义国家还不能自立的历史初期,应当实行独立自主的计划经济。而在已经具有独立的工业与农业体系之后,则需要对国际资本主义体系开放,其路径不是消灭资本本身而“消灭矛盾”,而是在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动力作用的同时,克服资本为自身增值而盲目扩张所产生的矛盾。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旨。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资本,但不要资本主义。 “资本”(capital)并不等于“资本主义”(capitalism),正像“社会”(society)并不等于“社会主义”(socialism),“物质”(material)并不等于“物质主义”(materialism,通常译为“唯物主义”),“观念”(ideal)并不等于“观念主义”(idealism,通常译为“唯心主义”)一样。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以何为本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资本为本位,一切服从资本积累的需要。而社会主义的主旨是以全社会的根本利益为本位,也即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本位。有人说社会主义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这并不正确。因为虽然人们都以“公平”、“正义”为其追求的“普世价值”,但是一旦具体到社会现实,每个人、每个阶级与阶层就会给“公平”、“正义”完全不同的内涵。资本主义从来都认为资本主导的利伯维尔场对资源配置的结果就是“公平”、“正义”。所以,所谓“社会主义”,其根本含义是以社会公共利益、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本位。这种原始内涵在逻辑上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以下六个方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别。

第一,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基本的区别之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应当以人为本,即以人民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资本增值为配置资源来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手段。这是社会主义的主旨,它产生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资本自身增值,即为了赚钱,并且把所赚的钱(剩余价值)尽可能转化为资本,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最大化,从而拥有越来越多的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过是获取货币以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这种纯粹为钱而生产的极端形式,在实体经济领域中表现为:为了赚钱而采用形形色色的手段欺骗消费者,疯狂破坏生态环境,制造两极分化;在虚拟经济领域内表现为用欺骗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搜刮全世界的金钱,由此绑架整个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将这种颠倒了的目的与手段再颠倒过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追求作为社会权力的价值),而是为了使用价值,即恩格斯所说的“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进行生产。而它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体现,正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社会总体需要”具体化为“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每个成员的需要”则具体化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共同富裕”,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则是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因此,“三个有利于”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通过以“三个有利于”为目的,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旦离开“三个有利于”这个目标,或者把“三个有利于”的目标混同于盲目追求GDP的以“唯钱论”为目标,社会主义就不复存在,中国将会重蹈中国和世界的资本主义的历史覆辙,社会主义本质就无从实现。

第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所有制结构上的根本区别。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必须将追求自身积累的资本置于某种更强大的社会主义力量的驾驭与导控之下。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具有这种能够驾驭与导控资本的力量呢?这就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前提。

任何社会的市场权力结构,都是金融资本支配实体资本、垄断资本支配中小资本、关键产业资本支配附属产业资本的结构。在私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居于支配地位的资本掌握在个人手中,会形成社会经济领域中少数资本家对全社会经济体系的支配权。经济基础不可避免地反映在社会政治上层建筑领域,最终造成少数资本寡头对全社会的政治统治。因此,“自由放任”的结果只能是资本寡头对人民的专制统治。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对不能允许私人资本占主导地位,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全社会经济运行的控制力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影响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与关键领域,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这七大行业,国有资本必须掌握绝对控制力;对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要保持较强控制力,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等行业。承担行业共性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等重要任务的科研、设计型中央企业,国有资本保持控股。除此之外,国资委监管范围之外的金融、铁路、邮政等领域,国有企业也应当绝对控股。二是影响民族未来发展空间与命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矿藏、海洋、大河、湖泊和生态关键地带的资源必须由国家牢牢控制,划定资本活动的边界与禁区,私有资本只有在进行资源与生态的补偿时才能使用相应的资源。我们的18亿亩耕地红线、稀土矿藏和三江源生态区的国家管理是其典型例子。三是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交叉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它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命运相连。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吸收非国有资本参股,不仅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而且放大了国有资本所能够控制的资本量,放大了对全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同时也能在混合资本内部吸收民间资本的活力,提高效率。

第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社会政治制度上的根本区别。为了上述目标,社会主义必然要求建立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必须使国家的政治权力掌握在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手中,在中国即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

我们强调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国有制就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国有企业,但这并不能改变其总体的资本主义性质。恩格斯指出,“无论向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转变,还是向国家财产的转变,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 国有制不一定是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国有制,也有资本主义国有制,二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是代表资本家阶级总体利益的社会机器,而社会主义国家是代表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绝大多数劳动者利益的国家。恩格斯指出,“现代国家也只是资产阶级社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外部条件使之不受工人和个别资本家的侵犯而建立的组织。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 他严厉批评那种把资本主义国有化说成是“社会主义”的论调。他说:“但是最近,自从俾斯麦致力于国有化以来,出现了一种冒牌的社会主义,它有时甚至堕落为某些奴才气,无条件地把任何一种国有化,甚至俾斯麦的国有化,都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显然,如果烟草国营是社会主义的,那么拿破仑和梅特涅也应该算入社会主义创始人之列了。……甚至陆军被服厂,以致在30 年代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时期由一个聪明人一本正经地建议过的妓院国营,也都是社会主义的设施了。” 2008年金融风暴中,为了挽救由金融资本一手炮制的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把万亿美元投放到金融寡头手中,或者直接把一些金融机构收归国有,有人说这意味着美国在推行“社会主义”。实际上,这绝对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而是地地道道地拿全社会的血汗钱不经过生产过程而直接为资本家集团服务的国家资本主义,这比那些通过实体经济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的古典资本主义,还要无耻得多的资本主义。正因如此,这些措施遭到了劳动者的强烈反抗,终于酿成了2011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

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绝大多数劳动者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要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保证,是历史地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最高宗旨,而且以反映我们时代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近百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形成了扎根于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的政治网络体系,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没有任何其他政党具有这样的能力。所以邓小平说:“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第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全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根本性差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进行有效的总量调控能力(这是现代各国市场经济的共同点),而且能够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具有深层的结构性调控的能力。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质。

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实体经济领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落后产能的私有资本则只顾眼前利益而盲目扩张,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中,政府必须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结构性调控,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必须严格管理虚拟经济,使其为实体经济服务。政府不仅通过货币发行、利率、储蓄的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金融手段控制货币总体流量,而且严格根据国家长期发展需要确定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领域,严密监视货币流向,用铁的纪律防止货币投入到囤地、炒股、期货等投机性领域,提高货币投入在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民生改善方面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社会收入分配上的根本差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劳动性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资本性收入进行适度干预,引导其投向再生产领域以及公益事业。严格限制投机性收入,以防止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确信,财富是由劳动与自然界共同创造的,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只是为劳动创造财富创造前提条件。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通过掌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生产资料)而支配劳动者,使劳动者只获得生产劳动力的必要劳动价值,由此形成资本性收入占主导地位,劳动性收入居于附属地位的分配格局。现代金融资本主义进一步扩大了这种社会收入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对股市、房市、期货市场的投机来作为收入的来源,加剧了财富快速流转与集中的速度。这不仅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形成社会道义缺陷和社会秩序失衡,而且由于资本积累与社会消费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从而造成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收入的不公平分配,由其权力结构所致。在这样的市场权力结构中,集中的资本天然占据强势,分散的劳动天然处于弱势。因此要使劳动者的利益能够制约资本力量,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应当代表组织起来的劳动者的长远利益,同时给资本创造实现“三个有利于”的发展空间。为此必须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这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在所有制上“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在对劳动者能力的培养上,“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在维护劳动者利益上,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时,应当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劳动者通过劳动,尤其是创新性劳动、创造资源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增加劳动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以劳动收入为主的社会制度,将资本性收入、投机性收入引导到服务于社会劳动的轨道上来。这不仅能够减少两极分化而实现社会正义,而且能够创造内需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

第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生态观上的根本差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仅直接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而且将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投射于自然界,形成了人们在与自然关系上的不平等。资本力量不断挤压人类生存空间,不仅在生态环境总量上造成生态危机,而且在生态环境分配上形成不对称结构。这突出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把重污染、能耗大的产业移植到落后国家与落后地区,转嫁其面临的生态危机,而且在生活领域还表现为少数富人拥有广阔的生态空间,由此挤压穷人的生存空间。产生这种不公平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生态空间配置的资本化,按照资本增值效率,而不是按照人类生活的需要来分配生态空间。因此,必然形成空前的生态危机。

为了克服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尽可能地克服生态空间分配上的这种不均衡状态。这就要求对生态空间的使用上,在保证人类生存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对奢侈性生态空间消费与占有课以累进税,在生态空间上实行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通过行政权力与产业结构调整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通过资源与环境的再生产,努力实现环境正义与公平,防止生态环境剥削及生态环境领域的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红线。

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不是表现在更多的领域中直接配置资源,而是用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来建设和监管市场本身,建设与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确保我国市场本身的社会主义性质。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制度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