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干预研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提升途径

2014-04-03 13:12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被试幸福感心理学

孙 晓 杰

(东北财经大学 商务外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5)

从积极心理干预研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提升途径

孙 晓 杰

(东北财经大学 商务外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5)

回顾了积极心理干预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情况,从干预活动的开发、干预活动的效果及持续时间,到影响干预活动的变量等方面综述了三个著名的干预活动:“描述未来理想自我”“记述感恩事件”和“帮助他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积极心理干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积极心理干预; 主观幸福感; 提升途径

一、 积极心理学与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新兴学科,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与以往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不是将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消极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相反,它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心理过程和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主观幸福感(也称作“幸福感”“积极情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指标。在我国,近年来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对自身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1],其作用超出“良好的感觉”,在生活和事业上都创造积极的功效。幸福感高的人们工作业绩突出,更有创造力,人际关系更和谐。积极情感有助于解决与抑郁症有关的问题:它能够帮助由压力产生的心脏功能的复原[2];积极情感使得人们调整看待问题的视角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正如积极情感的扩展和建立理论所指出的:积极情感能够扩建个体的行为和思想,消极情感则会缩小个体的行为或思想[3]。一个具有积极情感的个人更加健康和幸福,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协调,在人生和事业上也更可能获得成功。鉴于以上积极作用,开发和研究促进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活动引起心理学者的兴趣。

二、 积极心理干预研究

积极心理干预指的是以提高个体积极情感为目标的干预活动。Fordyce[4-5]是首位尝试积极情感干预的研究者。在一系列课堂实践中, Fordyce指导学生们模仿那些被公认为幸福的个人。他们首先找出幸福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行事风格和感情。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们连续几周每天培养积极技巧,如发展亲密关系、促进乐观思考以及参与有意义的工作等。实验结果非常令人振奋,与对照组的学生相比,干预组幸福感大幅提升、抑郁症状明显减少。他们的研究也发现,那些自发选择参与实验的被试幸福感提升的幅度更大。这个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从而启发了人们进行个体的因素与活动种类相匹配的探索。

近年来,研究者探索是否从事某种简单易行的日常活动可以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这些活动包括记述感恩事件,帮助他人,发现与使用自身力量,描述理想自我(也称作乐观精神干预),致力个体目标的达成等[6-8]。使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科学地验证了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于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效果。

总体说来,积极心理干预的研究侧重检验几个问题:第一是干预活动的开发;第二是干预活动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第三影响干预活动的变量。结合这三个问题,以三个著名干预范式“记述感恩事件”“描述未来理想自我”和“帮助他人”为例,本文对积极心理干预研究进行回顾。

1.描述未来理想自我

描述未来理想自我是一项写作练习。King[9]早在2001年开发了这个干预方法。她指导被试连续四天每天20分钟写出“设想未来理想的生活状态”的短文。干预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积极情感获得了显著提升。这个短时进行的干预效果是否持续存在?五个月后的追踪研究产生了令人振奋的发现:实验组被试健康状况更好、患病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近年的研究甚至发现,积极的效果在连续两天(每天两分钟)进行的短暂写作活动中都可以产生[10]。

积极情感持续时间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追踪研究是探索持续时间的方法。Lyubomirsky[11]等人在两组被试中,使用“未来理想自我”检验干预效果的持续性。学生们持续八周每星期15分钟的时间描述未来理想的生活状态;另外一组被试是当地社区的居民,他们持续六周每星期10分钟从事相同的活动。干预结束后,两组被试主观幸福感不但均有提高,而且效果分别持续了六个月和一个月。研究显示“未来理想自我”干预超越了暂时的积极情感的提升而产生长期持续的效应。

2.记述感恩事件

许多研究发现培养感恩心可以促进幸福感。在积极性(Positivity)一书中,Barbara Fredricson使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感恩情感发生时的感受:“感恩在此时发生。这一刻,你意识到有人在倾力地帮助你,或是你的心灵受到某种触动。当你体验这种感情的时候,你由衷地希望能够回报帮助你的人;或是将爱传出去。”

感恩活动的干预范式是“记述感恩事件”。在一个系列研究中,Emmons and McCullough[6]指导被试写出五件感恩的事情。被试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连续十周每周一次列出五件感恩事件;另外一组连续三周每天一次记述感恩事件。干预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被试自我报告的心理幸福感更高,不良健康症状减少,健康行为增加。研究还发现,在一组被神经系统疾病烦扰的被试中,感恩干预导致他们积极的情绪、良好的睡眠以及更丰富的社会交往。

Lyubomirsky[12]等人对于影响感恩效果的变量似乎更感兴趣。这些变量包括干预实施频率、被试的努力程度和追求幸福的动机、是否将活动变成日常习惯等。

干预实施频率被证实与幸福感有关。每周一次记述感恩事件的被试幸福感提高,而每周三次记述感恩事件的被试幸福感没有变化。经常性的练习显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研究者指出很可能过于重复的练习让人厌倦因而失去作用。感恩影响了幸福感,但是它的效果受到实施频率的影响。如同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有益身体,但是过量运动导致倦怠,最终徒劳无功。

努力程度和追求幸福的动机是感恩干预是否成功的重要变量。在一个持续四周的实验中,Sheldon and Lyubomirsky[13]发现对待干预态度积极以及对幸福感有内在追求动机的被试干预效果更好。此外,他们还发现了另一个影响干预效果的变量将感恩变成习惯植入日常生活。这个变量影响了干预的持续性,在干预结束后它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仍然持续了六个月[14]。

3.帮助他人

在帮助他人与幸福感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研究发现幸福的人更倾向于从事有益社会的行为。研究者[15]随机赠予被试5美元或30美元,并告知他们当天必须将这笔赠款花掉,他们可以选择花在自己身上,也可以花钱帮助别人。结果发现,将钱花在别人身上,例如给慈善机构捐赠、给亲人买玩具、请朋友吃饭等,这些被试获得的幸福感高过将钱花在自己身上的被试。结果还发现,为他人花多少钱并不重要,花5美元的被试获得的幸福感与花20美元的被试没有差异。

积极情感不仅来自于具体的帮助行为,对自己助人事件的回忆也产生幸福感。研究者[16]让被试连续一周记述帮助他人的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回忆组被试一个月后的幸福感获得显著的提升。

然而,做好事的数字仅仅是衡量幸福感诸多因素之一。Lyubomirsky 等人[17]发现时间性对于幸福感很重要。在一个持续六周的研究中,将五件助人行为集中在一天实施的被试比参照组幸福感更高;但将五个事件分散在一周完成的被试并不比对照组更幸福。研究者指出某些助人行为本身比较微小,只是举手之劳,每天一件的分散开来实施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另一个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助人行为的多样性和新鲜感。每周换花样帮助他人的被试幸福感提升,连续10周都做同样好事的被试并没有幸福感的改变。

在Martin Seligman的五个成功和幸福的要素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人们带来幸福。助人行为是发生在人际关系中的正能量,它促进良好的关系、提升了自尊情感、开启积极情感与人际互动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研究发现,助人行为促进了积极情感,积极情感又催生了更多助人行为的出现。两者互动的结果是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4.影响积极心理干预的因素

更多影响积极心理干预效果的因素还包括干预持续的时间。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18]。长时间的干预可以帮助人们将练习活动转变为生活习惯从而坚持不懈的实施。自主选择和结果预期也影响干预效果。一部分被试在实验开始之前便被告知干预的目的是提升幸福感,然后他们可以在干预组和参照组之间选择其一;另一部分被试没有被告知研究目的,被随机分在实验组和参照组。两者比较,前者干预后抑郁症状减少、幸福感提高[19]。这是因为,自愿选择实施干预的被试,比随机安排进入实验的人们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自我一致的目标提升动机,他们更认真地实施规定的练习。此外,如果被试获得社会支持,干预效果更好。亲人或朋友鼓励被试建立信心。特别是当被试遇到困难或最初的新鲜感消退时,社会支持的存在尤其珍贵。不仅如此,周围的人们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并且提供反馈帮助被试审视自己的进步。

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提高了干预的效率,使得活动安排有的放矢。很显然,干预结果如何,取决于人与活动之间是否匹配。人各有特点,它们表现在价值观、人格、动机、力量和需要等各个方面。这些不同特点使得人们对不同干预活动的回应程度也各有不同。因人而易设计的干预活动对于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更有效。

三、 积极心理干预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积极干预并不意味着否定消极

实际上,个体的情感和体验中都不可能消除负面的成分。从数量上看,消极情感是积极情感的两倍[20]。从人类大脑功能上说,它对消极事件和情感的处理速度,远高于对积极事件的处理。在进化的过程中,这种功能具有延续基因的作用——如果人们关注路边盛开的玫瑰而忽视了潜伏草丛中的毒蛇,他们就会失去性命,基因会消亡。如今人们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无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是人们的大脑机制并没有什么改变,它仍旧偏向于优先处理消极情感和否定事件。某些积极干预的活动就是对大脑这种倾向的矫正。例如,“记述快乐事件”要求人们写出三件积极体验。经常进行这个干预练习的人们会有意识地关注和回忆积极事件,而不是习惯性地让消极事件占用大脑空间。相似的练习是写感谢信并当面呈递信件。它可以使人们的记忆从对人际关系导致的伤害和怨怼的胶着转投向对朋友和亲人的体贴和关爱的感恩上来。积极的干预是在承认和接受消极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参与干预的双方都有必要清楚,没有消极体验的积极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2.积极干预是科学验证的有效方法

对于使用积极干预的治疗师来说,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确保他们所使用的“积极”不被来谈者视为“臆想”的活动。积极心理学的力量之一就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对 “常识”性的结论提供实证支持。与从前的心灵鸡汤提供的快速简易改变方法不同,它通过使用来谈者的力量和内在资源帮助人们克服挑战,从而获得真实的、长效的改变。众多的干预方法已经获得实证支持。治疗师有必要向来谈者告知这一情况。事实上,当人们确信干预活动是经科学检验被证实有效时,他们在练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基于理性思考做出的决定给人的行动以动力和信心,有助于促进干预效果。

3.积极干预中的文化要素

由于来谈者越来越多样化,文化的要素需要加以考虑。例如,东方文化中的相互依存的自我观[21]将幸福视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对于家庭社会所承担的责任;而西方文化中的独立的自我则将幸福看作是自主和自我决定的过程。东西方自我观有异,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也一定有所不同。积极干预需要灵活和变通来适应个体和文化的差异,避免单纯从本文化视角出发解读幸福的倾向。

从1998年正式宣告诞生至今,积极心理科学走过了16个春秋。时间虽短,但它提供了有用的方法和手段,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它告诉人们心理学并非仅仅是有关疾病的健康科学,它的内涵比此更宽泛。心理学关乎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和玩耍[22]。心理学惠及的不仅是具有临床问题的群体,它也通过开发力量、关注“积极”,帮助正常人群克服生活的挑战,获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 1 ]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1):34-43.

[ 2 ] Tugade M M, Fredrickson B L. 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86:320-333.

[ 3 ] 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Special Issue, 2001,56:218-226.

[ 4 ] Fordyce M W. Development of a Program to Increase Personal Happines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77,24:511-521.

[ 5 ] Fordyce M W. A Program to Increase Happiness: Further Studie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3,30:483-498.

[ 6 ] Emmons R A, McCullough M E. 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84:377-389.

[ 7 ] Seligman M E P, Steen T A, Park N, et al.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5,60:410-421.

[ 8 ] Sheldon K M, Kasser T, Smith K, et al. Personal Goals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Testing an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Goal-Attainment and Personality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701: 5-31.

[ 9 ] King L A. The Health Benefits of Writing about Life Goal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1,27:798-807.

[10] Burton C M, King L A. Effects of (Very) Brief Writing on Health: The Two-Minute Miracle[J].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08,13:9-14.

[11] Lyubomirsky S, Dickerhoof R, Boehm J K, et al. Becoming Happier Takes both a Will and a Proper Way: Two Experimental Longitudinal Interventions to Boost Well-Being[J]. Emotion, 2011,11(2):391-402.

[12] Lyubomirsky S, Sheldon K M, Schkade D. 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5,9:111-131.

[13] Sheldon K M, Lyubomirsky S. How to Increase and Sustain Positive Emotion: The Effects of Expressing Gratitude and Visualizing Best Possible Selves[J].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6,1:73-82.

[14] Dunn E W, Aknin L B, Norton M I.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J]. Science, 2008,319(21):1687-1688.

[15] Otake K, Shimai S, Tanaka-Matsumi J, et al. Happy People Become Happier through Kindness: A Counting Kindnesses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6,7(3):361-375.

[16] Lyubomirsky S, Sheldon K M, Schkade D. 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5,9:111-131.

[17] Sin N L, Lyubomirsky S. Enhancing Well-Being and Allevi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A Practice-Friendly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Session, 2009,65:467-487.

[18] Sin N L, Lyubomirsky S. Enhancing Well-Being and Allevi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A Practice-Friendly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Session, 2009,65:467-487.

[19] Nesse R M. What Good Is Feeling Bad—The Evolutionary Benefits of Psychic Pain[J]. Sciences, 1991,31:30-37.

[20] Markus H,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98(2):224-253.

[21] Seligman E P. Building Human Strength: Psychology’s Forgotten Mission[J]. APA Monitor, 1998,29(1):12-19.

【责任编辑:张跃双】

OnWaysofImprovementofSubjectiveWell-Being:PositivePsychologyIntervention

SunXiaoji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The researches in the area of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on well-being are review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ities,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 and their lasting months, an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ll-established interventions is focused on: “Ideal Self”“Counting Blessings” and “Kindness acts”. Meanwhile, a few general issues that worth nothing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are brought forward.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subjective well-being; way of improvement

2014-07-23

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4lslktzixlx-02)。

孙晓杰(1966-),女,山东荣成人,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

2095-5464(2014)06-0831-04

G 447

: A

猜你喜欢
被试幸福感心理学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研究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 所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证研究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