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巍 巍
(鲁迅美术学院 美苑编辑部, 辽宁 沈阳 110003)
从构思作品之外的活动看绘画艺术家创造力的获得
刘 巍 巍
(鲁迅美术学院 美苑编辑部, 辽宁 沈阳 110003)
以美国绘画艺术家菲利普·塔菲和珍妮·安东尼为例,分析了其在构思作品之外的活动对创造力获得的影响。认为当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处于某种危机状态时,创造力会终止,而采取无定向、无约束的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注意离散思维,可以使其获得无穷的创造力,从而对作品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绘画艺术家; 构思作品之外的活动; 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基于概念工具及精神上技巧的人类精神现象而最终产生或发展为创意、启发及直觉的过程。当人处于疾病或情感上下波动时,创造力会终止;诸多如社会、政治、商业等方面的外部力量,也能使其发生改变。因此说创造力是一种很不稳定的能力。很多时候,创造力会如呼吸般顺畅,思如泉涌;也有的时候,思维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阻塞。
笔者这里想探讨的是绘画艺术家们在创作之余会做些什么,当他们创作思维出于危机状态时,怎样去避免创造力的终止,又怎样解决效率与停滞之间的矛盾。
一些艺术家喜欢做瑜伽以训练身心寂静,一些人选择冥想或舞蹈,从内省或运动中获得新思维,一些人从事园艺,也获得内心的宁静,还有人选择象棋、台球、音乐创作、美食、读书、旅行,等等。从科学观点看,创造性思想的产品通常被认为必须具有原创性和贴题。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单单是每天去创造新的事物已经是创造性思想,创造性思维和惯性思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创造性思维没有固定的套路或特定的方法标准,有点像佛教中的顿悟,当人在一个毫无压力的环境里受外部环境刺激很小的时候是创造力发挥最好的时候,上述种种活动都属此范畴。这里从美国绘画艺术家菲利普·塔菲和珍妮·安东尼构思作品之外的活动中看其创造力的获得。
人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称为创造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不同于一般能力,因为它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困难,又常常会突然间受到某种因素的启发,出现“顿悟”,使问题忽然迎刃而解,这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被认为是创造力的一个要素,它的出现需要深厚的知识功底。其实,灵感的出现就是人们从其他的切入点在运用这些知识,每当这时,人潜伏着的智力因素便又表现出来,从而解决更为广泛的问题。
美国画家菲利普·塔菲1955年出生于新泽西州,毕业于纽约柯柏高等科学艺术联盟学院,以图案符号式作品而闻名,是“图案移民文化”艺术风格的代表艺术家。他用累积叠加的方法,将自然印刷术、拼贴与油画结合在一起[1]。
画室之外绝大部分时间他做得最多的事是使头脑处于冥想状态。每当他考虑自己的做事方式与节奏时,都会意识到生活中还有另外的维度。他认为与其说一个人心里想找些有趣的事情做,又自欺欺人地骗自己说什么也做不下去,这时候,就要真的抽出时间来找点事做,以代替处理眼前无法解决的问题。他的嗜好是打台球、玩国际象棋。他认为台球的空间性与绘画的空间感有很多近似之处。他还会看现实主义的电影,特别是日本战争前后的影片,这些电影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
一般情况下,他更愿意使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认为随意的和无价值的经验会结束他的绘画创作。一次,一位博物馆馆长对他收藏的印刷品很感兴趣,请他陪着浏览藏品,无意中看到了多年前他在叙利亚阿勒颇的一间文具店里买的一卷印刷纸,瞬间多年前的记忆鲜活起来,让他想起了当年的一位通晓多国语言的邻居。这些印在纸上的简单形象把他带回了往昔的记忆中。就是在这种无定向的活动中,使其看似偶然地获得新的认知,从而产生创作灵感。
人的大脑会存留下诸多记忆,包括经历的事情、读的书、看的电影、去过的地方,这就是深厚的知识功底,是灵感——创造力的源泉。这一切都会被带入到他的画室里。他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把这些东西组织起来,但是直觉一直要参与其中,指导行动,特别在创作层面上。他常说,作品的进步就像车轮的前后运动,可以将它描述成记忆恢复的循环过程。这种记忆恢复的循环不是简单的,每一次都是新的灵感出现的时候。他的这些构思作品之外的活动,不论是打台球、玩国际象棋,还是看电影、冥想,都是在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是他获得创造力的重要方式。
离散思维又叫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2]。
美国艺术家珍妮·安东尼,1964年1月19日出生于巴哈马弗里波特,目前居住在纽约。她的作品形式游离于表演艺术与雕塑之间,她将日常的吃饭、洗澡和睡觉等普通行为转化为创作艺术的一种方式。1986年于萨拉·劳伦斯学院获得文学士学位,1989年从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美术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了麦克阿瑟奖学金,琼·米切尔基金,Inc.绘画和雕塑拨款;1999年,获得拉里·奥尔德里奇基金奖。安东尼已经在美国国内外的场馆多次做过展览,包括路令·奥古斯丁画廊、沃兹沃斯雅典艺术博物馆、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雷纳索非亚美术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惠特尼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奥尔德里奇美术馆。她的作品被纳入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惠特尼双年展、1995年的约翰内斯堡双年展、1997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0年韩国光州双年展、2002年圣达菲双年展[3]。
绘画之余,她会做其他事情,这能令她更自由地去探索一些想法,因为在创作当中她不会给自己同样的压力。她在纽约鲁宾美术馆看荣格的“红色书本展”,继而又读到他关于主动想象力的论述,使她更加了解了自己创造力产生的过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 ,瑞士精神病学家,创建了分析心理学,在了解人类心智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外倾型和内倾型的概念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其著作包括《无意识心理学》 (1912年)和 《心理类型》 (1921年)。
当荣格与弗雷德分手后,他经历了一段内心深处的剧烈不安,这一困难时期,荣格利用回归潜意识疗法治愈了自己内心的伤痛,通过画画、舞蹈、写作、讲故事以及做雕塑等方式使意识扮演童年的角色。荣格在探索中心致力于拓展人的潜能,这种潜能存在于一种创造形式之中。珍妮·安东尼理解,这一概念与通常所指的绘画之外的活动密切相关。当她从事创作的时候,会经由不同的训练形式实践这一理念。她本能地意识到她所追寻的与荣格的观念之间的共鸣在于两种创造形式的中空地带,可以自由进行离散思维的地带,这就是她从事多种创作形式的原因,雕塑、摄影、表演与影像制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她把舞蹈作为一种打破思维边界的自然拓展方式。于她而言,舞蹈可谓一种完美的工具,因为身体是人类最基础的物件,所有的想法都潜藏在那里,通过动态的探索也最容易被提取出来。当她试图通过大脑处理想法时,她不去重新思考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念头,而是通过舞蹈这样的身体运动来发现它们,它们也每每令她惊讶。这符合离散思维多感官性的特点。离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它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离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离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4]。
当感受一些过往经验时,人们会沉溺于一种特别的体验。它们可以是视觉类型、听觉与文字类型,安东尼通常属于想象类型。积极想象力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接近于无意识状态,这很难理解,为了创造需要终止关键注意力,是“意识的真空态”。荣格开拓了多种通往无意识的路径,他很注意区别积极的对抗与消极的想象之间的不同,逃避现实的幻想与深刻反省状态之间的不同,使人能够体悟到瞬间感受的能力可以最终起决定作用[5]。
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这种无意识的经验,所以必须在第二阶段安住于这样的经验当中,但可能被一些疑虑所烦扰。荣格的实例鼓励了安东尼,如同他为里尔克给年轻诗人的信所鼓舞一样,这也是安东尼最喜欢阅读的一段,“你的怀疑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品性,如果你训练它,它会成为一种认知,有一天当它被你自己否定的时候,它就会为你所用——进而成为你自身最具智慧的一种能力”[5]。这是一种独特的能力,独特性也是离散思维的特点之一,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当许多绘画艺术家在自己的画室里搜肠刮肚冥想下一个作品的构思时,有一些艺术家则去从事一些画室之外的另类活动,这些活动看似与创作无关,但结果会使其获得无穷的创造力,从而对作品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1] Cortez D. Philip Taaffe [EB/OL]. (2009-06-08). http:∥www.interviewmagazine.com/art/philip-taaffe/.
[2] 问道,王非. 思维风暴[M].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9:27-29.
[3] Fisher J. Interdependence: The Live Tableaux of Suzanne Lacy, Janine Antoni, and Marina Abramovic[J]. Art Journal, 1997,56(4):28-33.
[4] 王玉前. 改变思维,改变命运[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56-58.
[5] 舒尔茨. 现代心理学史[M]. 杨立能,沈德灿,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36-356.
【责任编辑:祝颖】
ObservingPaintingArtists’AcquisitionofCreativityfromActivitiesotherthanConceptionofWorks
LiuWeiwe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Meiyuan,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Shenyang 110003, China)
Taking American painting artist Phillip Taaffe and Bahamian artist Jenny Anthony as examples, the effect of activities other than their conception of works on the acquisition of creativity is analyzed. And it believes that the creativity will terminate when artists’ creative thinking is in a crisis state while they can acquire infinite creativity so as to exert an unexpected impact on works when adopting a non-oriented, unconstrained, and exploring the known into the unknown way of thinking.
painting artist; activities other than the conception of works; creative thinking; creativity
2014-08-25
刘巍巍(1968-),女,辽宁沈阳人,鲁迅美术学院副编审。
2095-5464(2014)06-0852-03
J 20-05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