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晋颖,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铭贤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内涵发展
田晋颖,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山西铭贤学校是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典范,其44年办学过程中蕴育了独特的铭贤精神。铭贤精神是随着铭贤学校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在“学以事人”校训的引导下,其内涵以学以事人精神为核心,衍生出真知力行精神与重农事农精神。三种精神作为整体即为铭贤精神,它激励铭贤学子扎根农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令铭贤学校“学以事人”校训寄寓的理想,有了名副其实的意义。
铭贤精神;学以事人;身体力行;崇学事农;发展
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凝练出较稳定的准则、追求、理想和信念,属于师生共有的价值体系,体现为学校的典型精神特征。它是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堪称学校发展和兴盛的灵魂。享有“三晋学府,私校典范”盛誉的铭贤学校,在44年的办学历史中蕴育了独特的铭贤精神。铭贤精神作为铭贤学校的校魂,对学校发展和铭贤师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铭贤校长孔祥熙在对毕业生的训词中提到:“诸生今后果能承铭贤之精神,秉师长之训导,虽相去千里,实与相处一堂无异。”“恪守‘学以事人’之旨,勿忘做人之道,毋隳铭贤之精神……”[1]而铭贤精神具体内涵指什么,孔祥熙并未说明。要弄清铭贤精神,就需要对铭贤精神的表述进行考察。通常来说,对于学校精神的经典表述主要体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学校制定的校训、校歌,二是学校历任领导者的经典论述,三是学校提出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口号与目标。整理相关历史资料,铭贤精神并未形成统一的表述,它常表述为“学以事人”、“学以致用”、“真知力行”、“牺牲、服务”、“博爱”、“笃信好学”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铭贤精神的形成是持续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其内涵不同;另一方面因为它不是一个规范的简单具体的概念,而是概括程度较高的词,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场合把“铭贤精神”的某些具体内涵指称为其本身。为了对铭贤精神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结合铭贤学校发展历程,探究影响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精神,梳理出铭贤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内涵发展,并将其总结为学以事人、真知力行和重农事农的精神。
“学以事人”是表述铭贤精神出现频次最多的词,被铭贤师生视为铭贤精神的最高概括。可以说,学以事人精神是铭贤精神的核心。“学以事人”是孔祥熙在1907年创校时亲自拟定的校训,在其导向和凝聚作用下,铭贤学校形成了学以事人的精神。这条校训精神源流最初继承于基督教大学欧柏林学院,随着铭贤学校办学条件的变化与办学经验的积累,学以事人精神在原有欧柏林精神劳动服务、牺牲博爱的内涵下,取资儒学传统文化而发生了本土化的演进,最终融会成博爱服务、为国致用的内涵。
“学以事人”(learning for service)一词取自基督教圣经《马太福音》“谁愿为首,就必做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所以,基督教提倡的博爱精神被认为是“学以事人”校训的精神来源。而更应注意的是“学以事人”校训是由美国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校训“学习与劳动”(learning and laboring)演化而来。美国基督教欧柏林大学与铭贤学校初期具有亲代传承性质的关系。孔祥熙是接受美国欧柏林学院的委托和资助,在山西太谷创办铭贤学堂的,铭贤学校的英文名称即是Oberlin Shansi Memorial School(欧柏林山西纪念学校)。孔祥熙更称“铭贤虽属太谷县之一中学,实欧柏林之分校也。”[2]铭贤学校办学性质上与欧柏林学院的传承性,是两者校训精神共通的主要原因。所以更准确地说,“学以事人”校训肇源欧柏林精神,这一校训所表征的精神追求就是欧柏林精神。欧柏林精神实质是基督教新教精神,与基督教精神内涵上有差异。基督教精神主要内涵是秩序、约、博爱,而欧柏林精神内涵是劳动服务与博爱奉献,后者将“人生以服务为基业”作为核心,高度赞扬体力劳动,特别强调为了帮助人们信仰基督而奉献自己、牺牲自己。
随着铭贤学校的发展和时局变化,学以事人精神内涵不断丰富,而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为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新文化运动之后,基督教受到了愈演愈烈的批判,与此同时国民的民族意识在五四运动时期日趋强烈,因此1922年至1927年中国爆发了“非基督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题之一就是从外国人手中收回教育权。受到“非基督教运动”影响,铭贤学校的学生和部分教师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欧柏林学院代表田俊卿离校,旧规章制度被废除,圣经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参加教堂礼拜等活动被废除。1927年铭贤学校在民国教育部正式备案,按照中国政府的规章进行办学。在教会教育动荡的背景下,学生宗教情绪逐渐淡薄,作为学以事人精神核心的欧柏林精神,受到了学生民族主义情绪的挑战。要使学以事人精神继续成为一种学校精神,就必须对这种宗教精神进行发展和本土化改造。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可以说是欧柏林精神与儒学传统文化融会的根本原因。而1934年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或成为学以事人精神与儒学传统文化融会的直接原因。“新生活”运动以改造国民日常生活为目标,要求把儒家礼义廉耻、四维八德作为国民的行为规范。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儒学的复兴,并希望儒学成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武器。“新生活”运动被要求推向全社会,深入到每个角落,落实到每个公民上,铭贤学校必然也会受到影响。1941年铭贤学校毕业典礼上,孔祥熙就讲到:“……必须使学生陶熔于中国民族固有的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中,对于党员守则,与礼义廉耻,须有日常的修养。蒋委员长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对于上述的意义,经剀切宣示,明白指出,所有全国各级学校可以‘礼义廉耻’四个字为共同的校训。”[3]在中国民族主义发展和儒学复兴的形势下,孔祥熙把儒学传统文化与欧柏林精神进行调和融会,“耶稣教之传播,尤足沟通中西文化启示人生真谛,养成牺牲、服务、积极为善之精神。铭贤之教育宗旨,实以孔学为经,耶道为纬,融会贯通,使青年学子循循然沉潜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范畴中,而不出乎规矩准绳。”[4]这一中西文化融会,促使学以事人精神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孔祥熙强调,“学问之道,其最终目的不外改进社会,谋人类幸福。校训学以事人,实乃求学问之最高鹄的。”[1]欧柏林精神中的“事人”是为了荣耀上帝,是为了信仰里的上帝而服务他人和社会,而儒学传统文化中的“事人”是在于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学以事人精神新的内涵发展,从人安身立命的方面来讲学习和服务社会,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这种融会后的学以事人,其内涵博爱服务、为国致学,首先体现在校园内的师生博爱氛围,铭贤代理校长杨蔚称其为“精神家庭化,上下亲爱”。校友张凤山在回忆录中记述:“铭贤学校的老师,是严师,又似亲人。课堂上的严格要求与课外的热情关怀融为一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爱的教育’。”[1]铭贤学校的教师身上,普遍体现了学以事人的精神,真情实意的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模范和榜样,将学以事人的精神传递下去,学生间也变得互爱互助。铭贤学校就曾有高年级同学组织的一个“知行社”,自愿在暑期留校,帮助落下功课的低年级同学补习。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制度管理促成学生学以事人的精神的培养。学校训育部依据“学以事人”的校训,制定了“敦品励行、急公好义”的方针,目的引导学生成为博爱服务,为国致用的人,在操行考核、社团活动、学生自治等方面用细致的制度引导学生的品性培养。例如学校考察学生操行成绩表,将交际上有益群众行为、热心校内公益、热心校外服务、对校内或校外提倡特别公益、待人有信实忠诚互助友爱之精神等,都作为加分事项。学校还创设了“校史提名”的特殊荣誉奖励,颁给学生推选出的热心公益、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欧柏林精神中倡导的劳作教育,也成为蕴育学以事人精神的途径。铭贤学校最早开设了劳动课程,要求在校学生每周下午参加劳作课。孔祥熙认为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博爱服务的精神,“铭贤自成立以来,完全采取自立自助之平民化态度,校中洒扫劳作诸杂役,纯由学生自任之,以实地练习服务人群之习惯……”[2]通过劳作,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意志,一方面培养服务的习惯。在铭贤学校制度引导下,铭贤师生都热心公益,学校的博爱服务精神也由校园内扩展到社会上,从抗战期间铭贤学校收留难童,到海外铭贤校友捐资成立“九寨沟方舟残疾孤儿院”收养孤儿。铭贤师生一直对民众有博爱的感情,对社会有深沉的责任。
中西融会的学以事人精神成为铭贤精神的核心。铭贤师生在学校生活实践中建立起这一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将它一代代传承下去。学以事人精神,激励铭贤师生以服务民众、服务社会、为国致学为人生的根本,铭刻在每位铭贤学子的心中。
真知力行的精神是学以事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延伸,强调学生如何“学”。真知力行精神被认为是铭贤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它最初体现在该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中,即强调实践,重视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孔祥熙办铭贤学校“作育人才,以期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2]除了培养学生品性上有学以事人的精神,也要在能力上有学以事人的可能,因此铭贤学校教学注重学生知识与实践结合,重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更强调由“行”而致“知”,以“行”验“知”。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不断吸取经验、收获成长,使之真正为自己掌握,才有可能做到“学以事人”。
“真知”突出体现在教学求真知。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高水平,铭贤学校聘请国学功底深厚的儒生和有留学归来的现代教育人士,学有专长高素质人才担任教师,言传身教,传授学生“真知”。铭贤中学时期,师资力量就优于一般学校,1927年到1933年期间,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教职员占教职人员的71.4%,硕士以上学位的教职员占14.3%。除了有高水平教师传授“真知”,另一方面,铭贤学校教学求真知体现在学校课程内容适应社会需求。铭贤学校更提倡学习知识是为了服务社会作实际的应用,因此授课内容为学以事人而设置,需要顺应中国近代化发展需求。孔祥熙受当时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很深,他认为“知识的含义,本来很广,不仅限于选授几种课本,凡向吾人接触的一切环境事务,都是知识的科目,这里所应注意的,不是知识的范围太小,与其程度的太浅,而是知识的内容是否合乎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准,必须根据历史,顺应潮流,以求适合时代需要的知识,无论历史地理,或者算术自然,与其他一切功课,都要为抗战建国而应用。……古人说;‘学以致用’。”[3]因此,铭贤学校的课程在设置上特别注重时代的需求。如在铭贤学校初创阶段,就在山西的小学教育中率先引入了地理、自然、英文等课程,把这些利于学生了解西方世界和现代知识的内容作为“真知”。在铭贤农工专科、铭贤学院时期,课程内容更是紧密围绕中国现代化迫切需要的方面设置。
知而不行,必非真知。知识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有实际的意义,才是真正的“知”。因此求知上需要身体力行,“力行”实践教学是铭贤学校培养学生科学技能和态度非常重要的环节。铭贤学校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认为真知由力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因此通过强调实践教学、工读无间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品质和能力。孔祥熙认为:“要达到‘教育所以教人以为人之道’的目的……除在功课上灌以新知识外,同时要利用种种场合,做实习上的工作。”[2]他对学生强调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美国的学校教育,一半实践用在实习上,所以它们经常有新发明,新机器,以促进工商业发展。德国军事学的进步也是如此,他们军事学校,读一年就入伍一年。如果研究学理,不注重实习,犹如作厨子的只学烹调的方法,我们可以断定他做的菜肴,一定没有味儿。”[2]因此铭贤自创办起,建成较完备的生物、化学、物理、无线电、工艺灯实验室,之后建立起实习农场、实习工厂,以便老师学生实践教学使用。在实践教学设施保证下,学生在中学阶段,理化课和生物课的许多教学内容要配合演示和标本讲授,课上除了老师演示,还需要学生亲自操作。铭贤学校还在初级中学等开设工艺课,课程包括金工实习、木工实习、工程绘图及实习等课程,作业里要求学生练习工具使用与制作零件。高中的实践课,需要学生每周抽出9个小时到农学系和工学系开展,学生们在田间地头和店铺动手劳动。这样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加深理解,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农工专科学生更是需要大量实习,以垦殖科为例,所学38门专业必修课里实习课就有14门。各科学生通常每日除上午进行理论教学外,下午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各实验室、农场、牧场和工厂实验和实习。正是这种“教学做”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蕴育了学生真知力行的精神。
铭贤学校在开创初期就注重知识与实践结合,学生只有通过力行才能更好地掌握真知。真知力行精神作为铭贤学校遵守的关键信条,保证了铭贤学校的高质量教育。它既是铭贤学校特色的体现,更是铭贤精神的重要内涵,促使铭贤师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重农事农精神是学以事人与真知力行目标清晰化后的延伸,体现铭贤师生“事何人”。与学以事人和真知力行相比,重农事农在表述铭贤精神时并没有经常出现,但结合铭贤学校的发展,不得不认为它是铭贤精神不可或缺的内涵之一。晚清民初的实业救国和乡村建设思潮是铭贤重农事农精神的思想来源,而铭贤学校发展的农业转向,为重农事农精神的蕴育提供了条件。
创办铭贤学校之后,孔祥熙仍怀有实业救国的思想,他谈到:“余维提倡将于振兴实业,为立国百年大计……”[4]当时所说的实业,包括农工商三个方面,实业救国思潮强调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孔祥熙也深受这股思潮的影响。因此,铭贤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初具规模,孔祥熙思考这所学校要办理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实现其“学以事人”的理想,而实业中的农业是他考虑的重点方向。
在铭贤选择发展方向之时,中国农业经济凋敝,农村日趋崩溃,农村发展的现代化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农村,身体力行进行农村社会改造,乡村建设思潮颇有声势。在此声势下,阎锡山在山西境内推行“六政三事”的村政改革。孔祥熙组织铭贤师生积极参与,寒暑假里他们深入农村,向农民宣传、讲解“六政”。这次活动使孔祥熙对农民、农业、农村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同时,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农科研究体系和农业推广体系形成了庞大而稳定的系统,美国基督教开始在中国推广农科教三结合模式。铭贤学校作为私立教会性质的学校,发展受美国欧柏林大学和基督教公理会的介入,农科教模式对铭贤学校的影响深刻。综上原因,铭贤学校发展目标在1920年清晰起来,开始转向农业。1921欧柏林志愿者穆懿尔在太谷创办了农场,置实验田,建养鸡场、养猪场和果园,1927年再次回到铭贤启动农业计划。1926年孔祥熙争取到一笔霍尔基金,为铭贤学校向农科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到1928年条件成熟后,学校增办农科,穆懿尔为农科主任,聘请农业大学及专科的优秀毕业生,从事农业实验研究工作。1934年铭贤学校成立乡村服务,铭贤师生帮助乡村进行改造。1940年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正式成立,为乡村建设和中国农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铭贤学校将农科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后,重农事农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师生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教学实践对象和服务奉献对象。校长孔祥熙重视农村发展,并把它当作振兴中国的途径,“盖我以为我国需要之人才,并非仅尚理论,尤须着重实行,造就合于实用和能付实际责任的人才,乃属当务之急……学以致用之道,尤须从专科着手,俾造一般实业人才,担任建设现代国家的任务,因此本校又创设农、工、商三科……”[2]铭贤学校以农科为重点发展方向,就是将“学以事人”的对象确定为占中国人口85%的农民,就是将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结合到一起。铭贤师生在学校完成农业教学任务时,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农科科技实用人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组织农科研究项目,从事农业改进与改良,实现教学成果向科研成果的转化。再以乡村服务部为载体,面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科研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除了教学实践对象上的体现,重农事农精神还体现在铭贤师生心怀农民,积极推进农村面貌的改善方面。乡村服务科后改名为社会服务部,从抗建、经济、卫生、教育等多方服务农民,改善农村环境。如,农民生计艰窘,社会服务部会办理小本贷款;向农民举办卫生聚会,开设简易诊疗所;学校在金堂县姚家渡特设书报阅览室,向民众开放,解决农民读物缺乏问题。即使是在抗战困难时期,铭贤学校也在继续民众教育和乡村建设的服务工作。
铭贤师生以农民、农业、农村为教学科研对象,也以它们为服务奉献的对象,将课堂与农村紧密联系起来,这促进了中国农业改良和改进,推动了农村社会进步。铭贤学校中后期形成的这种重农事农精神,丰富扩展了铭贤精神的内涵,使学以事人和真知力行有了实际的指向,体现铭贤师生认同的、愿意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培养出甘于扎根农村、热爱农业、面向农民的众多学子,为凋敝的中国农村注入新活力。
结合铭贤学校的发展脉络梳理一条主线,使铭贤精神的内涵贯通起来。铭贤学校以“学以事人”为校训,以培养“对国家社会人类皆能有所贡献”的学生为目标。在校训引导下的办学过程中,蕴育了博爱服务、为国致学的学以事人精神,即铭贤精神最初的内涵。随着铭贤学校的发展,以学以事人为核心,铭贤精神在人才培养方面延伸出了真知力行的精神。在铭贤学校发展方向重点转向农业后,学以事人与真知力行的目标清晰化,重农崇学事农精神由此蕴育。学以事人、真知力行、重农事农三种精神的结合即为铭贤精神,它使铭贤校训“学以事人”的理想有了名副其实的意义。
铭贤学校虽然移植于西方的教育制度,但其发展道路以立足中国为基本立场,就这个意义上讲,铭贤精神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解决中国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迸发的精神。铭贤精神作为这所学校的价值系统,其历史演进与内涵发展不仅仅是铭贤学校自身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是中西方文化融合与时代需求的结果。
[1]信德俭,温永峰,方亮,等.学以事人 真知力行——山西铭贤学校办学评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380,380,142.
[2]刘振东.孔庸之先生讲演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642,643,615,561,561,615.
[3]孔祥熙.孔董事长训词[J].铭贤周刊, 1944,9(10):2,3.
[4]孔祥熙.铭贤学校三十年新刊发刊词[J].铭贤周刊, 1941,9(1):2,2.
TheHistoricalandConnotativeDevelopmentofOberlin-ShansiMemorialSchool'sSpirit
TIAN Jin-ying,LI Wei-chao
(CollegeofMarxismAdministration,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China)
Oberlin- Shansi Memorial School, which won great fame and set a great example for private school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formed its unique spirit (so called Mingxian Spirit) over its 44-year history. Mingxian Spirit was evol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berlin- Shansi Memorial School. Leaded by its motto-"Learning for service", the School has finally shaped up Mingxian Spirit of its own, which took the motto of "Learning for service" as the core, and produced some other spirits known as "Learning for practice" and "Learning for agricultural devotion". United one another, the three spirits constituted Mingxian Spirit which inspired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the School to take root in the rural areas as well as serve the community and our country. And the Spirit, more importantly, made the School's ideal, which placed its hope on the motto of"Learning for service", true of its name.
Mingxian Spirit; Learning for service; Learning for practice; Learning for agricultural devotion; Development
2014-09-25
田晋颖(1986-),女(汉),山西大同人,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哲学方面的研究。
李卫朝,副教授。E-mail:sxauliweichao2013@163.com
K25
A
1671-816X(2014)12-1298-05
(编辑:佘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