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2014-04-03 02:32刘本春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成长中职学生

刘本春

摘 要:学生问题的根源往往是因为责任意识的缺失,该责任意识包括学生、家长和老师三者的责任意识。本文借助一个学生成长个案,通过个案分析、辅导、成效等方面阐述了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带上负责任的家长,更容易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容易引领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责任教育;中职学生;成长

一、引言

中职学生目前普遍学习自觉性差,卫生习惯不好,凡事多以自我为中心,讲究物质享受,缺乏责任感。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工作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觉得可以从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始做起,下面我以一个学生成长个案来说明。

二、个案故事

(一)个案介绍

阿萍,我校2013年春季招收的走读生,开学第一周的星期二和整个周末都没有回家,第二周星期一上午阿萍的母亲才来电话询问阿萍是否已经回校上课,对于该父母“漠不关心”子女是否回家的行为令笔者吃惊。

经了解得知,阿萍在家排行老二,老大是姐姐,她也在我校就读,老三是弟弟,正就读小学六年级。为了能够顺利生下弟弟,在阿萍出生后她的父母就把她送给了别人抚养;当阿萍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的父母才把她从养父母家接回自己的身边。但是阿萍反感父母把自己送人,气愤父母能给姐姐买手机却没有给她购买,所以在日常放学后,阿萍经常打着回养父母家的旗号而不回家,其实她多次在外瞎混而没回两边的家。在她就读初三时,阿萍还曾经在三天之内私自花光了一千三百多元该交给学校的伙食费,从此父母对她的零用钱十分介怀,很少直接给她零用钱……

(二)个案辅导

1.帮助阿萍了解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

笔者首先安排阿萍绘制了《屋·树·人》图画作品,并且现场为她的图画做了全面的心理分析:

(1)她的内心十分矛盾,外表看似强大,内心却很自卑和脆弱,十分留恋过去的岁月,目前却总有一件烦心的事正在困扰她。

(2)“家”在她的内心之中显得十分重要,却因为“门”太小而难以走进,因为“窗”太小而令人感到压抑。其实目前的家庭还算温暖,并没有真的歧视她。

2.指导阿萍认清自己的责任

笔者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她一同阅读,引导她明确认识自身还是未成年人,父母是法定监护人,她有义务接受父母的管教,等她成年后就会肩负赡养父母的义务,不管是否有能力还要孝敬养父母。同时指导阿萍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全面接纳父母,真正理解父母为了能够生儿子才无奈暂时“抛弃”她,她应该主动从改变自己开始,积极主动融入家庭,与家人重建“亲情”。

3.指导家长认清自己的责任

都说“子不教,父之过”,因此,笔者首先指导家长认清自身责任:第一,接阿萍回家的时机选择有误。小学六年级,正是小孩青春叛逆的开始,此时接她回家,打破了她心中认可的家,让她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第二,对阿萍关爱不够。生育她时抛弃她、给姐姐买手机也不给她买、日常零用钱也很少给,让阿萍对新家没有感受到温暖,导致阿萍宁愿回养父母家、宁愿去“同学”家也不愿意回自己的家。

其次,指导家长积极纠错。正当需要的零用钱应毫不吝啬地给予,有条件时应及时给她配备手机,多支持她去看望养父母,积极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多看阿萍的优点,少拿她与“听话”的姐姐做简单的对比,不应该简单地向阿萍提过多和过高的要求,应该多听听阿萍的感受,多关心阿萍的情绪,找机会向阿萍“认错”,重塑造父母自身的良好形象,用言传身教来引导阿萍积极修正自身的成长方向。

(三)辅导成效

经过全面的分析和辅导,阿萍的父母从此每周都能主动给阿萍一定的零用钱,当阿萍偶尔没有按时回家时,他们都能及时主动打电话向班主任询问情况。阿萍也认识到了离家出走的严重性,从此她再没有离家出走。

三、心得

象阿萍一样,不少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凡事多以自我为中心,总喜欢从别人的身上找自己问题的原因,这些现象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各方面有关,所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意识必须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演义,此时老师是主演也是导演。

1.教师要坚守自身的教育责任

中职学生的年龄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上总会存在不少问题,此时老师需要保持较高的责任意识。全面、深刻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表现,发展地看待学生成长中的错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毛病,唤醒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控制,积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同时,积极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激发家校教育的合力。

2.指导家长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学生不听话的根源主要在家庭,所以教师需要认真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积极适应孩子的成长。

首先,指导家长为孩子设立日常行为规范,让孩子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安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放任孩子成长。

其次,指导家长不过分宠爱孩子,不包办孩子的衣食住行,不无原则地包容孩子的各种任性行为,建立家庭生活规则,划分孩子该承担责任的范围。

第三,指导家长打造好自身的良好父母形象,日常多关心孩子,积极包容孩子的成长过错,禁止家庭暴力。

3.促使学校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学生行为靠制度,制度就是学生的成长标杆,制度奖罚越分明,学生越能明白自己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事,越能明白自己做了错事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因此老师有义务帮助学校完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理行为,以行为提升思想。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有关,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都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坚持各自的责任意识协同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成长中职学生
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中传媒应用实践和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怎样培养幼儿责任意识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