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4-04-02 11:22刘晓杰
学理论·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

刘晓杰

摘 要:“问题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有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对于这一差异群体的思想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社会—学校—自身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使“问题学生”能够走出思想的阴霾,争取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问题学生;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7-02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关于问题学生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从外在表现行为,有些学者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而另一些学者认为:“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发展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从内在心理角度,学者们认为:“问题学生”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我心理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下,性格发生偏差,情感意志和思维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综合上述观点,暂且把“问题学生”定义为:学生在自我心理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下,与同龄人相比学习、思想和行为方面偏离常态,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得以解决的学生。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问题学生”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亟须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之中。

一、“问题学生”成因

国内外学者对问题学生成因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日本儿科医生佐藤良五郎从身心两方面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提出双因素论。我国学者钟启良认为差生的成因包括四个因素:素质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身体因素。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问题学生的形成都是由内因条件和外因条件的共同作用。外因条件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内因条件包括学生自我人格,身体等。正确有效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社会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即面临着国际范围内纷繁芜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也面对着生活中良莠不齐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致使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发生变化。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冲突和矛盾,一些大学生也常常感觉困惑。此外,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从而引起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失衡常常导致大学生的义利天平的倾斜。

(二)学校因素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大自主招生额。高校扩招不仅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高校扩招也引起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金缺失等等。在“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思想影响下,许多科任教师只读书不育人,他们认为育人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事情,与科任老师无关。高校任课教师满足几个理论报告和定期的政治理论报告,一味地理论灌输缺乏联系实际,主体双方缺乏互动行为,导致学生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缺乏,德育工作呈边缘化。

(三)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后天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关键性作用。部分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少甚至没有说服教育,代之以打骂。有些家长则是无原则溺爱袒护,满足物质需要,忽视精神层面的需要。以上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抗挫能力差,心情抑郁等。然而,家庭的经济因素也助长着学生不良思想的萌发。例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嫉妒、愤懑等心理问题,导致贫困生心理或行为失衡。

(四)自身原因

大学生是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在科学文化知识积累,,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更加具有活跃性和易动性。由于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许多制度不完善,因此引起的社会弊端。再加上西方思潮的大肆鼓吹,使新一代的大学生对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怀疑态度。大学生受知识水平,身心发展状况的影响,难免陷入迷惘的思想沼泽。

二、做好高校“问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

高等学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历史使命。问题学生作为高校的软肋自然便成为高校工作的着力点。如何进行“问题学生”的思想问题疏导,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理论观点教育,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而且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大众的意识流向。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國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交流合作范围和领域的日益加深,社会上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不断涌现影响人们形成与社会适应的思想观念。纵观多因素,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容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性功能,为全社会范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灌输提供保障。此外,高校“问题学生”的存在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认知失调以及容易受社会思潮的冲击,高校需要进一步改善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形式与转变教学方式,分类引导增强主渠道的吸引力,纠正“问题学生”偏离社会主流思想认知,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占领思想传播的主阵地,掌握思想领域的话语权,积极回应社会现实问题,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在理论武装的前提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赋予理论时代特征,以免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的被动局面。我们必须耐心细致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疏导,由表及里给予“问题学生”精神食粮。从而保证高校“问题学生”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后盾。

(二)构建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社会网络,展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模式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视。同时各高校也具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然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依靠极个别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而且需要各种其他力量协调合作。

1.校园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自觉按照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思想政治对象的思想实施影响使其掌握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我国高校多年来一直主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实际显示出我国的多方位的育人模式。但是,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首要工作。他们觉得不直接管理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工作自然也就沾不上边。目前有些高校任課教师和管理人员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导致义利的失衡,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以至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闻不问,只为教书而教书。因此,如何把教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对象。高校思想政治对象是指在高校中从事实际活动,具有一定思想,并能动的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施加影响的人。然而,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人,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加大了实施难度。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体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也是相对而言。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教职工的二重性。因此,我们不仅要发挥教职工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客体地位,也要充分体现出教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对主体地位氛围的熏陶。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是指思想教育的工作者凭借物质材料和精神材料以及运用这些材料的具体方式和手段对思想教育对象施加思想方面影响。思想教育工作手段作为中介,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美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结合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们通过定义中找到两个落脚点进行分析。首先,物质材料。大学是孕育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锐人才的摇篮,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已改鸦片战争以前的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境遇,凭借高度发达的网络与世界建立起新型交往模式。为了适应21世纪新型发展模式,我们不再单纯凭借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通过大量的书记、报刊、影视录像等形态出现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其次,精神氛围。校园作为强大的思想传播阵地,亟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对于“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的进行理论灌输,要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这一精神载体,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思想疏导。

2.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不仅仅是高校的事,它是一项全社会行为。高校的师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绝大部分取决于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思想的领导地位,调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群策群力,从而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的袭来,无疑为主流意识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学生带来更大地挑战。再加上长期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忙经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加剧解决“问题学生”的思想疏导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有责任对“问题学生”进行广泛调查,真正从全社会角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方法等。

参考文献:

[1]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宫志峰,李纪岩,李在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葛锁网,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薛浩.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等教育,2005(3).

[6]张成.浅谈“问题学生”及其形成原因[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

[7]杨青.转变“问题学生”之我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4).

[8]李燕青.“问题学生”胡形成及转化策略[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9]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
基于美育视角的中学化学课教学探微
加强正面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