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之“太素”辨析

2014-04-02 02:59钱泽南钱会南
河北中医 2014年2期
关键词:天道黄帝内经万物

钱泽南 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一书是现存最早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书籍,也是现存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的书籍。《黄帝内经》一书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太素》的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医基础理论形成过程。杨上善《太素》一书的命名很重要,暨研究何为“太素”的问题,我们略述一二如下。

1 太素的概念解析

1.1 太素解析之宇宙观 《冲虚真经》云:“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1]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太素一词已经产生,列子解释为“质之始”。其后大约西汉时期的《易纬·乾凿度》云:“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沦。”[2]上述两书均将太素理解为宇宙生成四个过程中的一个过程。

1.2 太素解析之太一观 太素本意是否如此?我们认为未必竟然。考“素”字《说文解字》云:“素,白致缯也。”[3]《礼记·檀弓》云:“素服哭于库门之外。”[4]古代素的本意为白的意思。太素者即为太白之意。《洞神经》云:“脾为中黄宫,太素府,异于常六府也。”[5]脾之原穴为太白穴,可见太白就是指太素。太白在古代除了是太白金星的简称,还有太一之意。陕西省西部秦岭以东有一座著名的山,山名“太白山”。《山海经》[6]称秦岭诸山为“南山”。《尚书·禹贡》云“终南,惇物”[7]指今秦岭诸山古称终南,惇物山。至汉,《汉书·地理志》云:“扶风,武功县,有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古文以为惇物,皆在县东。”[8]太一山又有写作太乙山,均是指今天的太白山或终南山。考太白山、终南山均为秦岭以东诸山。太白山为秦岭主峰,终南山为秦岭支脉。张衡《西京赋》云:“于前则终南、太一。”[9]据称,太白山的称呼可能最早于魏晋时期就有。李上善认为终南为南山的总称,太一是其中一山的别名,故此太白即是太一或太乙之意,也就是说太一又可称为太白、太乙,太素。因此,上古所称之太素实为“太一”之意,随着注家的注解,太素才逐渐演变为宇宙演化某个阶段的代名词。

2 太素的科学内涵阐释

2.1 基于“气一元论”阐述太素科学内涵 气一元论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萌芽、演变、发展及完善的过程,其基本观点认为,气是构成宇宙及万物的惟一本原,气是宇宙的最高范畴[10]。《太素》卷第二十八《风论·八正风候》杨上善注“《九宫经》曰:太一者,玄皇之使,常居北极之旁汁蛰上下政天地之常□起也”[11]。此处言太一为玄皇之使,玄皇指北极大帝。《史记·封禅书》云:“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12]《史记》在此说明了太一为天神之最贵,五方、五帝为其佐使,其实质是一气离为五行。

1993年秋,郭店楚简出土《太一生水一篇》[13],具体论述了太一在万物生成中的作用,其中言“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可知太一为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蕴含于天地万物中的基本规律。凡岁、湿燥、沧热、四时、阴阳、神明、天地均从太一变化而来,也都蕴藏着太一的基本属性。可以认为,太一不仅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组成,也是载成天地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是万物发展的根本源泉。日本《弘决外典钞》引杨上善《太素》云:“太素合为万物,以为造化,故在天为阳,在人为和,在地为阴。”[14]杨上善在此引文中明确提出太素合为万物,万物中都蕴含太素的力量,其在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天之阳,在人的表现形式为人之和,在地的表现形式为地为阴。太素是一种普遍存于世间一切万物的基本物质,具有约束世界一切万物,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这是一种典型的气一元论。《太素》所论太素是一种客观实在,根本规律,这种观点不同于《列子》及《乾凿度》对太素的理解,二者仅认为太素是宇宙的一个发展阶段。杨上善在其《黄帝内经明堂》(以下简称《明堂》)序中云:“《太素》陈其宗旨,《明堂》表其形见,是犹天一地二,亦渐通之妙物焉。”[15]故此《太素》、《明堂》互为姊妹篇。《太素》是阐述生命客观规律的学问,《明堂》是阐述生命之具体构造的学问。由此可见,杨上善《太素》所言及的太素是基于气一元论之基础上。

2.2 基于“唯物观”阐述太素科学内涵 太素,古又称太一、太乙、太白。因为太素是蕴含于宇宙万物中的基本物质,主导万物的发展,是万物的源泉,故此古人尊称太素或太一为“神”。研究这个神到底是人格化的神,还是唯物的神,是否仅仅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十分必要。如果太素是唯意志的神,那么就抹煞了人的能动性,万事万物皆有性命,中医所研究的人体基本规律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种种预防法则、诊治法则均没有意义。

《阴符经》虽然只有五百余字,但却是中华道家文化的根源,在这篇文章中系统的讨论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更为中华文明打上了深深的唯物的痕迹[5]。《阴符经》明确提出“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可见天本是无意志的,原本就是一种自然规律,遵守就能够获福,不遵守必然取祸。“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正是此意。“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则指出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作为三才之一,是可以能动的作用于这个世界。统观《阴符经》全篇,明确提出了“天道至私”的观点,正是因为天道至私,所以对万事万物都是公平的。万事万物之间相互作用,人可以掌握天道,应用天道修身养性,这是一种“天道主刑”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其后的荀子继承了这种“天道主刑”仅是自然规律并无意志品质的说法。《荀子·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16]

天之道是刑还是德,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天之道如果是刑,那么对万事万物都是公平的;而天之道如果是德,那么天道就具有了品德,天道就被人格化,成了唯意志。儒家思想千百年来一直是华夏文明的主导思想,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作为价值观来看待儒家思想,恰如世界其他各大主流宗教那样,都是无可厚非的。作为方法论去研究儒家思想,则其中确实存在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当然,方法论与价值观往往是不能割裂看待,价值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作用于价值观。作为方法论的儒家思想,对天道是主德还是主刑,也有着明确的论述。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第四十九》云:“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17]其后董氏又论述了阳为尊,阴为卑,故此天之功在其德。天既有德,自然有意志。当这个观点被董氏提出后,天道就从唯物变成了有人格的唯意志。这背离了《阴符经》天以刑为功,天道至私,乃是自然规律,没有人格的观点,即天之阳为刑的观点。

杨上善的太素毫无疑问是唯物的,是一种客观规律。其理解为“太素合为万物,以为造化”,乃是万物之中的基本物质,是生命造化之机。正因为如此,才可以研究、掌握并应用。故此,《太素》实际就是研究人体生命一般发展规律及诊疗预防手段的书籍。这种强调研究规律,根据规律积极预防,并根据规律采取措施的观点是强调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及改造自然的能力。《素问·阴阳应相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18]对此给予了准确的解释。《素问》在此明确提出了“阳杀阴藏”,天之性在刑,天以其刑成其德,这种观点无疑是与《阴符经》相符的。《太素》卷二《摄生之二·顺养》云:“天地俱生,万物以荣。”[11]杨上善注:“天之父也,降之以德,地之母也,资之以气,德之与气,俱能生也,物因德气,英华开发也。”此处杨上善也提到“天之父也,降之以德”,但这个“德”却是指上天生养万物的能力,是一种没有意志,唯物的德。凡《内经》所言“天之德”都是说天所具有的生养万物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称为“天之德”,而天之所以能生养万物,是建立在天之道在其刑的基础上,才能“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种观点与董仲舒的唯意志论是不同的。可见《太素》一书之太素是基于唯物观。

3 小结

《太素》一书所言的太素实为太一之别称,而太一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组成以及基本规律,具有明显的气一元论思想及唯物观,对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恰如日本医家丹波元简在其《素问解题》[19]中云:“《素问》乃为《太素》之问答,义可以证焉。其不言《问素》而言《素问》者,犹屈原《天问》之类也,倒其语焉耳。”丹波元简提出了《素问》一书即为“问素”。问素实为问人体之太素之意。故此,《黄帝内经》以及《太素》都是对人体基本组成及基本规律的研究。正是有了太一所蕴含的气一元论思想及唯物观,中医学才产生了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学说及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

[1]王强模.列子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5.

[2]林忠军.《易纬》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2:81.

[3]许慎.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662.

[4]朱彬.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8:77.

[5]张君房.云笈七签[M].北京:中华书局,2003:248,372-390.

[6]佚名.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29.

[7]孙峻山,马峰.白话尚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49.

[8]许嘉璐,安秋平.二十四史全译[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699.

[9]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9.

[10]李昌,梁华龙.浅谈气一元论[J].河南中医,2009,29(5):431-433.

[11]郑孝昌,李克光.黄帝内经太素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62,7.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84.

[13]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9-11.

[14]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319.

[15]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447.

[16]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76.

[17]阎丽.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13.

[18]张灿玾,徐国仟,宗全和.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

[19]钱超尘.黄帝内经太素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6.

猜你喜欢
天道黄帝内经万物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的诠释及其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