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转型期的道德风险及治理

2014-04-01 14:54刘智标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私欲道德风险道德行为

刘智标

(广州大学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道德风险的涵义及其表现

道德风险最初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在哲学层面,道德风险是指:主体行动的道德不定性及其社会后果的不定性,包含着主体不道德的行动及带来危害后果的可能性。[1]也就是说,由于主体可能出现的不道德行为,导致可能产生不利的后果。令人担心的是这种不确定的、不利的后果的破坏力。在市场经济领域,道德风险的表现更加明显,其后果也更加可怕,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健康。例如注水牛肉、三聚氰胺毒奶粉、工业甲醇勾兑的“白酒”、用工业盐制造的“毒酱油”等等。

当前,道德风险正从最初的“不道德危害”,演变成为“见死不救”的伦理道德风险、自私自利的经济道德风险和无为而治、堕落不堪的政治道德风险,使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大公无私的“集体人”变成了自私自利的“利益人”,这对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二、经济转型期的道德风险及存在的原因

(一)道德风险在“道德市场”越演越烈

1953年阿罗将道德风险的概念引入经济学中,1971年Spence & Zeckhauser提出事后道德风险的概念,1985年Croker& Snow对道德风险进行了详尽论述。他们指出投保人是否遭遇意外事故等会影响到保险合同的执行,保险人对投保人道德风险进行规避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设计针对性强的保险合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投保人的事后道德风险。[2]在经济转型期,由于经济利益膨胀,道德风险往往体现为物与物、人与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的思想交流之间,基于信息不对称(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而作出的“不道德交换”,或者是一种“不道德的利益链”。这种“不道德交换”和“不道德的利益链”涉及政府行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部门的不同得利者,表面上看是消费者的不幸,而最后产生的潜在危害后果实质是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

以“食品安全”为例,我国因某些不法商家多年的制假、售假行为,现在已经“名扬海外”。以农产品出口检验为例,2009年,因农药残留问题,我国谷物出口137.1万吨,同比下降26.3%,玉米出口12.9万吨,同比下降48.9%,大米出口76.1万吨,同比下降19.6%,蔬菜出口802.7万吨,同比下降2%。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令人惨不忍睹。[3]资料显示,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共查处质量违法案件11.14万件,其中食品案件就达3万件;而据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日前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结果表明,在消费者眼中,中国食品与饮料行业最不受信任。[4]

(二)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

1.人们对道德意识的接受大打折扣,导致道德意识失真

在经济利益驱使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道德行为者双方在作出道德行为之前,相互对对方的道德意识不信任或者不接受,由此产生“信任危机”。正如现在很多母亲在教育孩子时,都会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和“不被欺骗”,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听陌生人的话”和“不要跟陌生人在一起”。那么,当孩子面对陌生人时,自然就会产生戒心,甚至避而远之。道德意识的失真,为道德行为的实施设置了障碍。

2.道德行为发生时犹豫不决,导致道德失范

由于道德意识失真,主体在面对道德行为时,会产生心理斗争,最后因犹豫不决而作出消极行为,导致道德失范。从社会价值层面上看,“经济人”在膨胀,“道德人”在萎缩。在极力主张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及个人利益、金钱至上价值取向的引导下,“经济人”成为个体存在的主要向度甚至唯一向度。一切都成为可交易的,一切都是可赋值估价的,并都可以套入成本收益的计算公式进行成本收益评估。[5]人们在进行道德行为时,都会习惯地把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甚至是机会成本考虑进去,当发现“弊大于利”时则会放弃道德行为,导致道德失范。当这种道德失范的行为方式成为一种习惯或者行为模式,并为社会所接受和推崇时,则造成了道德缺失,使社会关系成为赤裸裸的经济关系,其后果严重影响社会信誉,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3.道德失真和道德失范形成道德失态

一旦社会公众缺乏“道德信任”,造成道德失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道德失范,将会造成道德失态,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活就会处于混乱之中。以“跌倒老人无人扶助”为例,为什么没人愿意主动扶助跌倒老人呢?其一,市场经济下,人们的道德思想出现了变化。乐于助人属于伦理道德范畴而不属于法律范畴,法律不能强迫人们乐于助人。同时,扶助老人需要付出劳动,基于伦理道德作出扶助行为不符合“成本收益”的现代经济学原则,因此,人们对助人为乐产生了怀疑,形成道德失真。其二,个案显示,助人为乐不一定体现社会正义,例如“彭宇案”,由于被扶起一方及其家属的不道德行为,助人为乐者可能会引致“被要求赔偿”的潜在风险,而风险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拒绝作出乐于助人行为。

4.道德失态造就道德冷漠

当全社会对道德失真和道德失态持默认或者不反对的态度时,社会道德就受到了漠视,形成道德冷漠。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6]道德冷漠的重要表现是弱者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甚至主动提出帮助时,其他社会成员或组织不予关心,拒绝帮助,甚至予以嘲讽。道德冷漠症表面上看是个人或社会单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则是双方和多方在互动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7]由于利益冲突,经济利益的驱使,道德行为者对道德行为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并且对其他道德行为的实施者给予劝阻和嘲笑,从而进一步渲染了悲观的道德环境,形成更加严重的道德缺失氛围。

三、转型期道德风险的治理

(一)基于道德教化的社会引导

道德教化是用伦理学说教育、感化人的一种人文精神活动,它既是人文精神的构建,也是人文精神在现实人生中的投射。它运用人类文化的一系列优秀成果,诸如价值信念系统、伦理道德规范、哲学人格理论等,塑造人、引导人,为人设置意义世界,创立精神家园。[8]

市场经济的微观驱动力是人的“私欲”,而造成“社会冲突”的最终原因也是人的“私欲”。因此,“私欲”也自然成为道德教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道德教化的根本是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引导人们在追求私利的同时,兼顾集体利益、组织利益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并在多重利益中求得平衡,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二)道德规范标杆的重建

在经济转型期,在“私欲”成为社会行为导向时,强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会陷入“老实人吃亏”的恶性循环怪圈中。道德教化所造就的特定心理境界对人类欲望的应答,便是“私欲”的道德化。“私欲”是“本我”的固有特征,是生命体的原始冲动。例如追求经济价值是企业的本性,自我保护也是人类的本能,我们不能要求企业大公无私,更不能要求“人人为我”,否则,“绝欲”、“禁欲”必然伤害生命体赖以延续的基本条件。在已经模式化的社会生活规则(如市场经济规则、当前的人的精神状态等)中,伦理道德规范则更倾向于对“私欲”强度的限制和消解。[9]我们要用传统的“德”、“仁”、“礼”、‘“义”等进行道德规范标杆的重建,在这个过程中,要肯定固有的基于本性的各种“私欲”,尊重人的经济和心理需求,但又不能让“私欲”为所欲为,必须要用道德的手段把各种“私欲”引导在一个度上。

(三)道德制度规范的健全

显然,市场解决不了道德风险问题,但道德教化作为一种非强制力的“软规则”,只能作为社会行动的标杆,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愿景,不能最终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例如“小悦悦事件”,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可以谴责不道德行为,并以此为例子教育更多的人,但不能解决消除救助者的道德风险;又如“跌倒老人无人扶起事件”,道德教化本身消除不了围观者的“利益隐忧”,无法强制围观者实施道德行为,以减轻道德风险。

但是,健全的道德制度规范与道德教化相结合,能形成道德风气,最后构筑成一道抵挡道德风险的天然屏障。它的作用在于使个体按照市场交易的原则进入道德领域而不致于使原有的道德失灵,例如作为个体的人和企业家都能恪守道德的底线,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健全德育制度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道德行为的实效性,降低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郭晔.论道德风险与道德创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0~25.

[2]周延,宋曰军.我国车险市场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J].保险研究,2011,(11):26~35.

[3]肖海霞.食品安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5):22.

[4]张锐.拷问产品质量[J].企业管理,2012,(5):26~28.

[5]牟世晶.对“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反思——兼论社会道德建制[J].道德与文明,2012,(1):123~129.

[6]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7]王鑫,李秀芳.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7~21.

[8]赵民.“道德教化论”的实质及其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57~161.

[9]杨育民.市场经济与道德教化[J].哲学研究,1997,(9):26~31.

猜你喜欢
私欲道德风险道德行为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回声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