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基于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农民文化生活调查

2014-04-01 14:54杨值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村民农村生活

杨值珍

(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政法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7;2.汉口学院 思政部,湖北 武汉 430212)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软实力的重要源泉。随着文化重要性的凸显,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全面部署。那么,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如何?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基于对天门和潜江两市农村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本文打算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村文化生活的总体状况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范畴,包括打上人类印记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但本文侧重精神成果。调查显示,在村民农忙之余的文化活动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看电视(90.9%)、闲聊(72.3%)、打麻将(71.1%),部分村民甚至没有任何文化活动。总体来看,农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既有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相对呈现出“五富五乏”状态。

1.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外出务工双重作用下,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大多数村民拥有彩电(98.5%)、手机(94.4%)和饮水机(84.0%)。少数村民(6.6%)不仅拥有彩电、冰箱、摄像机、空调、电脑之类现代物质文化产品,还有家用轿车,享受着丝毫不比城里人逊色的物质生活。然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家里有书籍、报纸、杂志、音乐唱片、影碟、乐器、体育器材等文化产品的村民远没有达到调查对象的一半。位居首位的影碟也仅有40.4%的调查对象拥有,少数家庭甚至没有上述任何精神文化用品。私人文化用品如此,公共文化用品也不例外。除经济条件较好或靠近乡镇所在地的村外,多数村庄缺乏文体活动设施。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主要在经济发展好、援建“见效快”的村庄。在那些经济条件较落后的村庄,文化设施更加缺乏。

2.集镇文化生活丰富,村组文化生活缺乏

由于地理因素的作用,人口富集的集镇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些方面甚至可以与大城市媲美。“岳口镇的晚上就像上海滩一样。到处是歌厅、舞厅,到处霓虹灯闪烁。街上有跳健美操的,有唱歌的,有演出的。”随着时代变迁,岳口江滩虽然难现昔日约价口码头的繁华热闹,但在夏日的傍晚依然人流如织,成为该镇重要的休闲文化品牌。在浩口镇,“只要不下雨,文化站广场每晚人山人海,音乐悠扬,舞姿曼妙,做健身操、跳交谊舞、打太极拳,成为浩口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与集镇文化生活相比,村组文化生活显得非常贫乏。特别是远离集镇、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村组,“村里由于没有资金,没有组织过文化活动,文化、体育器材缺乏,文化建设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除看电视等有限文化生活外,村民基本没有其他文化生活,对文化生活状况不满、评价不高。仅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认为文化生活很丰富或比较丰富,少于认为比较差或非常差的调查对象(28.2%)。

3.低俗文化生活丰富,高雅文化生活缺乏

农村文化生活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有效组织与引导,出现低俗化趋势。除看电视外,村民主要的娱乐活动是打麻将。地下六合彩活动没有绝迹,摇骰子、打老虎机等又蔓延到偏远乡村,导致部分人赌博上瘾,甚至家破人亡。喜庆活动开始变质、变味。筹办喜宴不仅是庆贺和致以良好祝愿,而且是炫耀和显摆。大多数喜事都要办喜宴,礼金不断上涨。对于多数人(53.3%)来说,送人情成了负担,个别人(2.0%)表示不堪重负。特别是结婚彩礼水涨船高,超出了多数村民承担的限度。与宴请功利化相伴,喜庆仪式出现低俗化。在婚礼过程中,闹洞房的方式令人尴尬,“越搞越邪乎,原来不这样搞,原来文明些”。一些传统优秀民俗文化活动,如舞狮子、玩龙灯等逐渐消逝,即使偶尔存在也变得功利化了,主要目的是赚钱。村民自发组织腰鼓队、舞蹈队也主要是为了赚钱,村民办喜事请乐队,一般是2 000元钱一天,档次高一点的四五千元钱一天。

4.青年文化生活丰富,老年文化生活缺乏

近年来,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农村普遍建起了农家书屋,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和文化活动室,有送电影、送戏下乡,有些村还有现代健身器材。然而,这些文化产品更适合年轻人和中青年人,在613899部队驻守的农村效果不明显。“体育器材不齐全,只有小孩玩的,没有中老年人玩的,老年人需要安全点的器材。”显然,对于进取精神和浪漫激情消退的老年人来说,农家书屋吸引力不大,夜晚去看电影也不方便。健身设施大多不太适合老年人使用,也没有人教会老年人怎样使用。适合老年人的其他文化活动也非常少,“老人没什么文化活动,也没人管”。有些老人表示,他们喜欢看舞龙灯但现在没有了,而一些现代文化活动如网上冲浪、唱歌、跳舞等,不仅没有,而且即使有也难参与。村民对农家书屋评价不高,前往农家书屋借阅的人不多。在图书使用率稍高的粮仓巷村,前往书屋借阅的村民也只占3.5%。电影下乡也不为村民所认可,“杂七杂八,也没人看”。

5.宗教文化生活丰富,世俗文化生活缺乏

天门和潜江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史,仅天门岳口镇就有30多处寺庙和道观,村民宗教文化生活丰富。青华寺村村民主要信仰佛教,2004年募集了七八万元简单复建了有1700年历史的青华寺大殿和观音殿。每逢初一、十五,前往敬香的人很多,有时甚至几百人。浩口镇文岭村东岳观是一处规模较大的道观,目前建有土地殿、东岳殿和灵官殿等殿堂。村民捐资建观比较积极,捐资额度多的一户达35 000元。村里老人去世也会请道士去做法事。基督教在这里影响较小。村民不太相信基督教,“都说信基督教有害”。在394份有效问卷中,只有4人信仰基督教。与信众定期参与宗教活动相比,村民的世俗公共文化生活显得相当缺乏,除打麻将和闲聊外基本没有其他公共文化生活。村民自发组建世俗公共文化产品的积极性相对低得多,自发掏腰包为村民提供世俗公共文化产品的人比较少。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在问卷所列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中,没钱投入居第一位(50.8%),以下依次是无人组织(41.6%)、缺乏设施器材(39.1%)、缺乏文体人才(35.3%)和农民缺乏兴趣(25.4%)。综合分析,主要有4个方面制约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是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用这个基础来解释”[1](p77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很不平衡,农村地区依然比较贫穷。农民仍在为生存而奋斗,不仅无钱开展文化活动,而且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务工,导致青壮年村民大量外流。因此,村民希望政府帮助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对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在希望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中,位居前五的是文化活动中心(47.2%)、体育场地和器材(45.3%)、图书室(45.2%)、老年活动中心(39.3%)、有线电视(23.1%),均没超过50%。而这些需要大量资金,但政府经费投入有限。以2011年为例,潜江市财政投入300多万元扶持花鼓戏、皮影戏、民歌、草把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多万送电影下乡,200多万建农家书屋,5.6万扶持花鼓戏传承人,加上市政府承诺的100万“三送三进”资金,共计800多万元。即使全部投入农村,平均到全市334个行政村,每村也不到3万元。难怪干群普遍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认为“有钱好办事,没钱什么也不用谈”。

2.人才因素

优秀的领军人才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p526)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人来组织、来发动。组织得好,即使条件艰苦也会获得村民支持从而取得良好效果;缺乏组织,即使条件好也会一盘散沙,致使既使有设施难以发挥应有效果。有些村文化活动之所以缺乏,主要是因为缺乏组织。村民普遍反映村里没有组织什么文化活动,村干部也坦率承认这一点。专业人才缺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外出务工不仅导致文化活动参与者大幅减少,而且导致文体活动人才外流。村民普遍表示,他们想唱歌跳舞可是没有人教,一些传统特色文化也后继无人,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乡镇文化站不仅从业人员少,而且专业人才缺乏。“整个潜江市专业文化工作人才不超过10个人。”因此,干部群众普遍慨言:“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寻找合适的文化体育人才确实是一将难求。”

3.认识因素

无论是干部还是村民,都存在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绝大多数村干部和基层干部过分强调物质条件,将希望寄托在上级政府身上,等、靠、要心理严重,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愿意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村民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同时,在“经济决定一切”的思想影响下,干部和群众普遍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精神生活,对文化生活要求不高,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兴趣。有些村民表示,自己已经过得很好了,吃饱喝好之后,看看电视、聊聊天、打打牌就够了;在田间地头劳动就是锻炼身体,不需要体育锻炼了。这种认识状况影响了村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对于村里组织文化活动,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的调查对象有6.5%,表示不清楚的有12.7%。

4.体制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经济转型、体制转轨,乡村治理模式出现根本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与村级治理机构的联系减弱。行政主导型的生产大队让位于村民自治型的村委会,使村级治理机制丧失了行政功能,组织动员村民的能力大幅下降。人口流通管理方式的变化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人口锐减,文化建设缺乏人力。随着乡镇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些文化场所如电影院被改制出售了。作为直接履行农村文化建设指导功能的机构,文化站转制成民办非企业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实行“以钱养事”。在乡镇政府和市县文体局委托下,文化站勉强承担着村文化建设(主要是农家书屋)的考核管理功能。但是,这只是形式。实行“以钱养事”改革后,文化站大多数只有一个人。显然,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它难以扎实履行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功能。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要将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必须首先对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加以厘清。

1.全球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地位问题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文化的丧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在列强入侵过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最终走向富强,就是因为民族文化的巨大张力。随着全球化深入,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约瑟夫·奈认为,在文化、教育、大众媒介等方面,软权力的性质是无法用传统的地缘政治学来解释和评估的。[1]对此,王沪宁曾经指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政策的背景,而且是一种权力,或者一种实力,可以影响它国的行为。”[2]然而,在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遭到了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减弱,某些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正在消逝。在农村,舞狮子、玩龙灯等传统文化载体已经不容易看到了,基督教之类西方文化载体影响上升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尚有半数人口在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在抵制西方文化侵蚀方面具有盲目性。没有先进文化引领,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武装,农村文化阵地就可能被西方文化占领。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保住民族之根、增强国家软权力、抵制文化全球化冲击的需要,在国家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2.市场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性质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政府承担的文化建设功能逐渐让位于市场,有关部门提供文化服务首先是追求经济利益。农村文化生活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负担,引起了村民不满。然而,农村文化建设不是村民的事,而是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的文化需求实际上并不高,他们认为只要吃得好、玩得好就行了,打个麻将、看个电视、聊个天就能够解决文化娱乐问题。至于体育健身活动,村民普遍认为劳动就是运动,不需要健身活动了。而对于国家来说,事情就远不是这么简单。农村发展关系到执政基础稳固,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农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农村文化阵地丧失会影响民族文化传承,削弱民族文化之基。可见,农村文化建设是国家的一项公益性事业,不是一个赚钱产业,不宜轻易启用市场化模式来运作。

3.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前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城市化最快的时期。在经济因素驱动下,农民迅速向城市流动。2011年,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村民表示,搞文化建设就是要有人参与,没有人参与就会失去活力和生机。在城市化冲击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参与不足的问题。即使配置大量文体设施,农村文化建设也难产生理想效果。不仅如此,未来农村是否存在、怎样存在?这不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许担心未来农村是否存在是杞人忧天。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但并未扎根城市,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到2008年11月底,全国十大劳务输出省劳动力返流总人数达到485万,占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5]虽然国家控制城市人口返流农村,但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也不鲜见,出现“农民进城,市民进村”的现象。显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民对城市生活渴望的增强,未来农村的面貌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集镇化、村庄化应该是未来农村的基本面貌。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不过要考虑村庄化趋势。

4.工业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问题

工业化改变了农村面貌,对农村文化建设构成了挑战。但是,工业化也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它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之有更多时间从事文化活动;它影响了城市环境,使部分城市居民将目光投向了空气清新的农村,为农村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契机;它使一些农村能够投资设厂,从而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使之有更好的条件享受现代文化生活。面对工业化的利弊,农村文化建设应该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工业化带来的机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根据城市居民厌恶城市喧嚣和污染、向往乡村宁静与空气清新的需求,可以扶持农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文化产业,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为村民提供免费休闲服务,利用经营所得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品味,从而形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

5.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信息化程度,改变了文化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线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农村迅速拓展,看电视成为村民日常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有些村民甚至成了网虫,离不开网络。然而,电视和网络在为村民带来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为追求经济利益,一些低俗伪劣文化产品充斥电视荧屏和网络媒体;为进行文化扩张,某些国家利用互联网传播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面对海量鱼龙混杂的信息,农民难以适从、难辨真伪,加之防范意识不强、抵制能力较弱,无形中会抛弃优秀的民族文化。电视和网络还使人足不出户就可与外界沟通,使人“与世隔绝”,从而影响公共文化生活开展。面对信息化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既要以优秀文化陶冶村民情操,又要以先进文化武装村民头脑,更要以鲜活方式吸引村民参与,避免农村出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不正常状态,引导公共文化生活健康发展。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发展方向,用优秀民族文化充实村民思想头脑,促进农村文化生活健康发展。

1.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经费投入

近年来,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指引下,文化产业投入不断增加。2013年,省财政预算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补助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共计1.7亿元;2014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9亿元。[6]但是,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仍然不足。2010年,湖北农村文化事业费仅占全省文化事业费的26.5%,与全省农村人口所占比例极不相称。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增加中央及省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利用政策、税收等杠杆,支持利用地方优势发展村级文化产业,鼓励驻村企业参与所在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良性互动;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监管,确保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

2.实施人才工程,满足人才需求

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养和专业水平,决定着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丰富程度。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文化建设人才严重缺乏。必须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工程,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支持他们前往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组织他们前往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农村参观、考察,增强他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将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纳入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计划,引导思想品德好、文艺能力强的大学生前往农村文化建设主战场创业;鼓励团省委、各大中专院校定期招募志愿者,前往农村文化建设主阵地服务。

3.打造文化阵地,加强技术指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国家提供公益文化服务。乡镇文化站转制为面向市场的公益性服务组织后,部分丧失了农村文化建设功能。文化站工作人员少、待遇低,工作热情不高。大多数乡镇既有文化阵地也在市场化过程中被变卖,农村文化建设阵地基本丧失。县市文化机构人力、物力有限,且远水难解近渴。这种状况显然难以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必须以集镇为中心加强乡镇文化阵地建设,适当建造公益性文化场所;以村庄为中心增建公益性文体设施,引导村居建设村庄化;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赋予其指导和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使其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4.优化服务质量,增加文化供给

在市场化冲击下,农村文化服务正在由公益性向商业性转型。作为目前农村的主要文化产品,有线电视尚未完全通村达户。加之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升级,相对较高的收视费引起了村民不满,而大多电视频道对村民并没有实际意义。电视和网络是传播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渠道。政府应该为人们免费提供最基本的电视节目和网络服务,将电视和网络区分为公益型和商业型,公益型由政府免费提供,商业型由村民自主选择;实时增加农家书屋图书资料,图书配置应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由各地提供实用技术类图书需求目录,由有关部门统一配置,以增加农家书屋的实际效果。

5.净化宗教环境,引导宗教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宗教文化活动逐渐活跃起来。特别是基督教发展迅速,传教活动混乱。其他宗教之间、教派内部也存在一些矛盾,有时甚至非常尖锐,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宗教生活秩序,而且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必须规范宗教文化活动,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监督和管理,支持和保护合法宗教活动,取缔和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积极发现、协助处理宗教教派矛盾和纠纷;有意识地扶持和发展本土化宗教,对历史悠久的宗教寺庙、道观进行援建,以发展本土化的宗教抑制基督教、天主教的过快传播。

6.创新活动方式,搭建文化平台

对于村民来说,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离开文体活动,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实际意义,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就会受影响。要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村民参与特色文化创建;增加地方电视节目的乡土题材比重,直接面向农村、前往农村制作电视节目;定期开展竞技性文体活动,调动村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既为村民提供文化享受,又为村民提供活动舞台;既使他们成为观看者和欣赏者,又使他们成为剧作者和剧中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3).

[5]张公信.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3).

[6]湖北省财政厅.关于湖北省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DB/OL].http://www.ecz.gov.cn/wzlm/zwdt/czxx/41936.htm.

猜你喜欢
村民农村生活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