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敏
(广州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含社会主义理想,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1]。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高校贫困生是新时期大学生的特殊群体。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辍学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之一;是维护高校和谐稳定,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以解决其物质生活困难,但同时使部分贫困生成为经济和身心的“双困生”[2]。作为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老师,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里的弱势群体。其价值观构成影响着自身生存、生活和学习成长状况,其构成和变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资助观念常常认为,让高校贫困生有能力支付学费和购买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有了保障,消除贫困生贫困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是,由于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贫困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高校艰难求学。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入学人数逐年增加,贫困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是驱使其行动的内部动力,主要通过其对事物的评价、态度、信念和行为取向等反映。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和家庭氛围等)、学校环境(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社会环境(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等)都会对高校贫困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3]。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构成较为复杂,可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价值观是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总体而言,高校贫困生普遍认同:(1)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相关政策的执行定会帮助其完成学业;(2)能够步入高等学府学习、生活不易,但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自身的贫困状况。但不可否认,仍有一小部分贫困生思想消极懈怠,因家庭和生活的挫折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接受社会的资助是高校贫困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国逐年增加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由此也衍生出部分贫困生不惜弄虚作假,千方百计地争取奖助学金。面对贫困,不同的贫困生抉择不同。有些贫困生迎难而上,以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毅力同贫困作斗争。有些贫困生却消极自卑,不思进取,怨天尤人,从经济贫困逐步走向心理贫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密切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有重要影响。
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之一。由于生长环境等的影响,高校部分贫困生自卑、消极、抗挫折能力差,究其根本就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理想和追求。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4]。高校除了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外,更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多下功夫,引导高校贫困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指导高校贫困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原则树立个人价值观。
高校贫困生所处的小环境对其个人的价值观造成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也会折射并凝聚其所处社会的共性价值观。高校贫困生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高校贫困生畅谈中国梦,励志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重要体现。
高校贫困生的个人价值观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成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有的非贫困学生对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较为了解,在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时弄虚作假,填写虚假家庭收入和家庭成员情况等信息,并通过各种途径盖取政府公章。
有些一味地等待学校的资助,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甚至觉得学校对他们给予资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没有丝毫感恩意识,最终成为经济和思想都贫困的“双困生”。随之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贫困生不贫”,少数所谓的贫困生们忘记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严重背离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
与高校不断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贫困生自身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的缺失。部分贫困生因害怕承担还款的责任而选择不要某些资助。某些奖助学金,因申请时须填写“道义契约”而导致无学生申请,如广东文化基金,仲明助学金等。更有甚者,某些贫困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追根究底,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学校和家庭责任意识和诚信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相应品质的缺失。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日益关注,高校奖助学金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高。多项资助集中在贫困生这少部分学生身上,解决这部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引导,使得某些贫困生对无偿资助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5]。
高校应充分重视贫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信用意识,将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真正提高贫困生的诚信意识[6]。
虽然接受贫困资助的学生大多数能够心怀感恩,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帮助。但是,也有一部分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薄,认为接受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有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没有申请到某项资助而向辅导员老师,甚至学校领导“据理力争”,完全没有考虑到还有比他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学生[7]。因此,在高校贫困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贫困生们知荣辱、懂感恩,学会“将心比心”地去帮助同样需要帮助的人,对社会和他人心存感恩。
解决困难,对明荣知耻的过程。但因地域、生源、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我国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缺乏标准,贫困生认定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各高校而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八荣八耻”作为评定贫困生是否有资格接受资助的标准之一,是构建和完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过程中可以尝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史佩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解读及其建设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22).
[2]李玲,黄艳萍.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3).
[3]冯莉.高校贫困大学生价值观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5]刘永连,章颖.高校贫困生鉴别与资助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
[6]任敏,马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大学生诚信缺缺失现象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
[7]刘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