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旅游初探
——徽文化长廊徽菜博物馆设计

2014-04-01 14:54龚京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徽菜徽州景观

龚京美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化旅游”是与旅游产品密切相关的观念意识,是旅游者体验与学习相结合的心理需求,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它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旅游经营者设计旅游产品时的一种创意思维,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富含文化特色的观光、度假、休闲、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产品服务,使旅游者以文化审美、文化鉴赏的心理去从事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一次更有意义的旅游经历。

地理区位,本项目位于黄山市徽州文化长廊地块北端,规划河道以南,机场路以西,入口广场以北,地块面积约31750平方米,整个用地接近正方形,其东北角边界为一段饱满的滨水弧线,地块南侧为小丘陵,景观条件优越,与文化长廊其他地区联系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一、设计理念

(一)地域特色

黄山市富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自然元素和人工环境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1.黄山文化“国之瑰宝”的黄山,集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无绝”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壮丽山河的杰出代表。设计地块北侧八大菜系体验馆与北侧规划河道呼应,沿河北上,隐喻着“黄山情侣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的自然意境。徽菜历史文化博物馆采取徽州古村落的水口处理,借用“藏风聚气”的风水理念。2.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等村落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很好的体现了古徽州人民的智慧与结晶。结合地理环境与风水,形成徽州村落布局特色。

(二)文化传承与民俗

1.徽派建筑美学,在地理环境、风水追求和观念意识的影响下,其建筑追求也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徽州为山岗丘陵地貌,溪流水塘遍布,建筑多借助山水格局,依山傍水而建。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大自然与建筑完全融为一体,设计中将河道、水塘、水池、丘陵、建筑、道路科学组织,利用场地内各元素围合的区域内精致小环境,用现代的功能布局、建筑材料和工艺传达、演绎,将古徽州的建筑六方装饰纹样与文化传承无缝对接,以体现徽菜文化博大精深和现代建筑哲学的完美结合。2.泗水归堂,水是儒道思想的精华,上善、水利万物。本设计将这美好的祝愿融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中。东西向的景观轴线和南北向的行动轴线交汇于中央庭院,围绕两条轴线的端头或线上,设置点、线、面造型的水体空间,柔润环境;建筑群围合形式,形成的院落空间中营造一方池塘,寓意泗水归堂。空间布局结合不同形式的水景,反映传统民俗与文脉。

功能的合理性、空间的丰富性,形象的标志性是本设计涉及的指导原则,徽菜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八大菜系体验馆在规划河道的衬托下,将构成完美的城市界面,场地内建筑结合空间轴线和自然地形有机组合,体现那徽州村落的有机与灵动,整个建筑群体集创意性、标志性、寓意性、前瞻性、经济性于一身,将成为构思独特、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的行业精品建筑之一。

二、规划理念

一个菜系的形成,是由其地域性环境、资源、人文及食俗文化等要素相结合而成的。自20世纪来,餐饮空间的观念已经从使用进入体验式用餐时代,设计时要为餐饮建筑构件特色的餐饮文化平台,强调特色的菜品文化、餐厅文化、服务文化、营销文化。前二者是软实力,后二者为硬环境,两部分需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就文化渊源而言,徽派建筑讲究的是“伦理”,强调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长幼尊卑有序,忠孝节义渗透其间,本案秉承了这样的空间结构和精神内涵。结合本项目的用地条件、周边环境和空间组合构思,我们决定采用一面、二轴、三节点、五区的布局方式。在地块内将山、水、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处理。空间有序但不庄重,轴线明确但不直白,充分考虑外部空间、城市街道空间、绿地水系的呼应性和整体性,以此营造多变、灵动、奢华的餐饮文化空间。

(一)一面:徽菜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八大菜系馆组成一个连续的展示面,与城市展览馆和上水口园林景观区共同构成徽文化长廊北入口区,北入口恢弘的文化建筑形象,同时也是构成完美的沿机场路城市界面,我们将徽菜文化历史博物馆主立面与道路平行布置,并留出一定的退让空间塑造水口形象,以利于本地块入口广场的氛围营造,并于上水口园林景观区在视觉上无缝对接。

(二)二轴:总平面布局方式在轴线的巧妙控制下,有序的组织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形成了由入口广场——徽菜历史文化博物馆入口空间——徽菜历史文化博物馆——四季长廊——泗水塘——大型美食馆;瞭望平台——精品会所区——泗水塘——亲水平台——八大菜系体验馆两条空间轴线结构,几何的组合方式成功的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特色餐饮文化空间。场地内建筑结合空间轴线和微地形处理,与地块周围建筑、广场、滨水空间有机联系,再次展现古徽州村落的灵动、和谐。

(三)三节点:三个景观节点沿景观主轴有序排布,依次为水口广场,泗水塘,冥想园。水口广场的塑造来自于徽州古村落的布局理念,依托“藏风聚气”风水理念而建广场不仅依水而建,又以叠水迎宾再次强调水在设计中寓意,坎卦为水,餐饮业的兴旺的美好愿望就寄托在水口广场设计中。泗水塘是整个中央庭院区的焦点,围合的建筑群与中央水面形成“泗水归堂”的布局,泗水塘用水的灵气柔润空间。冥想园位于中央庭院区西侧,通过叠山理水打造的庭院风景,展现出对黄山文化的独特见解,园内广植以竹,与园中景观小品共同创造清新雅致的庭院景观环境,又与北侧八大菜系体验馆的钢管材质的“竹”意向相呼应。

(四)五区:由博物馆区、八大菜系体验区、大型美食区、精品会所区、中央庭院区构成。各区域之间联系紧密又可相对独立,一方面,地块内各建筑单体之间结合不同出入口形式,巧妙设置室内外连廊,以确保交通顺畅;另一方面,各建筑之间也可通过管理形式和利用场地景观设施等方式,使每栋建筑可相对独立,以确保功能使用的可持续发展。五区域中,中央庭院区为共享景观区,为其他四个建筑区的景观均好性提供了保障,也确保自身整体环境品质的营造和持续演绎。

基地内的车型线设双向(7米)消防车道,尽端设18米回车场地。中央庭院区设置半地下车库,车库的三个出入口与基地内环线连通,A地块车库停放机动车99辆;B地块车库停放机动车60辆。地面停车沿环形车道布置,A地块停放机动车18辆,B地块停放机动车82辆。道路等级划分原则为达到人车分流目的,以此保障地块内的车行、停车和消防的要求,又营造区域内环境品质和文化氛围。

三、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主要凝练传统徽州建筑元素,采用现代构图原则,在构件与形式的综合考虑中力求推陈出新,以铝材、木材为主基调,玻璃、钢材等多种新型建筑材料为辅,并运用高科技工艺与之完美结合,从精神层面体现现代的,先进的意义,既满足地块传统文脉传承的美观要求,又与不断进步的时代特征相符合。通过入口灰空间,围合庭院、屋顶绿化、金属隔片、玻璃幕墙等多种手段形成极具现代美感的新型、高档文化餐饮建筑群。

(一)徽菜历史文化博物馆,徽菜博物馆为地上四层,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6米,底层层高5.4米;二、三层层高均为4.5米,建筑总高度为18.9米。底层设置四季长廊、水幕墙。一层设展示区,二至三层设20个包厢;四层设8个包厢和一个多功能宴会厅,屋顶设置局部绿化和透光天窗。徽菜历史文化博物馆单栋独立,南立面窗口式的理念为本设计对徽菜文化的传达和发扬。架空的博物馆底层营造出通透感,使空间从入口广场自然过渡到建筑群围合之内的景观广场,打破有限的建筑面宽,以欢迎的姿态迎接前来了解徽菜文化的游客。立面的装饰纹理取砖木石雕之意,运用徽州传统符号元素,通过多重组合、剪切,由多个木栅格构建组成的符号形式风水中的坎卦,使用传统徽派建筑采用的砖、木、石雕技艺淋漓尽现。

(二)八大菜系体验馆,八大菜系体验馆为地上四层,局部三层,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6米,底层层高4.1米,二至四层层高均为4.5米,建筑总高度为11.35-15.85米。底层为厨房烹饪区;二、三层共设42个小包厢;四层为17个小包厢和4个露台,屋顶设有局部绿化和透光天窗,每层均设男女卫生间。八大菜系体验馆沿北侧河岸北上,沿机场路形成恢弘流畅的城市界面。材料商采用木材、铁艺、塑钢等,暖色系的色彩具有餐饮建筑的特色,形成在机场路、入口广场处一个标志性建筑,并在不同角度都会获得变化的肌理效果和独特的景观建筑形象。

(三)精品会所区,精品会所区又三幢单体建筑,A栋建筑为地上二层,一层层高为3.9米,二层层高为3.6米,建筑总高度为7.8米。一层为客厅、宴会厅、影音室、厨房、棋牌室以及服务用房,二层为卧室、书房。B栋建筑为地上三层,一层层高为3.9米,二层层高为3.3米,建筑总高度为11.6米。一层为餐厅、厨房,二层为卧室,三层为茶吧、健身房、棋牌室。坐落于南侧丘陵区的精品会所区自然形成了半封闭的独立空间。建筑立面造型吸取黛瓦、马头墙、砖木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阁等传统徽派建筑元素,进行夸张变形的重新组合,构成后现代风景园林建筑的基调。

(四)大型美食馆,大型美食馆为地上五层,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6米。底层层高5.1米,二、三、四、五层层高均为4.5米,建筑总高度为23.1米。建筑南楼底层大型仓库,底层北楼设置入口门厅、配套加工车间;二层设17个客房、会议室、餐饮娱乐室、健身室、西餐厅。三至五层共设有108个客房和3个套房,屋顶设置局部绿化和透光天窗。大型美食馆在建筑立面以木材、玻璃、钢材为主的材料演绎,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视觉感受,营造出丰富的立面效果。立面的竖向处理上,建筑底层以竖向的木格栅为肌理,纵向的格栅排列起到视觉支撑的效果;二至三层以拼贴的形式创造出另一种建筑语言,富有节奏的开窗形式赋予建筑跳动的韵律。并且结合内部功能的不同,在建筑外立面上加以不同的演绎,玻璃与格栅的自由组合,源自徽州古村落律动的开窗形式,采用变化的窗墙比,再现出建筑立面的韵律美。

地块内各建筑的设计语言富有美学,对安徽当地传统建筑装饰符号进行了提炼、重组和纯粹化的处理,保留了符号自身的精神内涵,再通过现代材料的运用,别具匠心的构思,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组合关系,建筑材料和肌理的收放比例关系,完成一次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四、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秉承自然设计的理念,深入挖掘徽州传统文化,按照中国人的山水观,采取因地制宜的布局,通过水系、丘陵、建筑的轴线关系,用围合、半围合等形式,依据地形和水系,错落有致,以廊相通,彰显徽州古村意韵。根据一面、二轴、三节点、五区的空间关系,重点打造东西与南北走向的两条景观绿轴,精心塑造三节点,分别打造出水口广场、泗水塘、冥想园的宜人景观,形成山水相宜、幽幽山庄的氛围。泗水塘使庭院区的焦点,建筑群伴随周围,丰富了临水景观体验,让岸线更为生动自然,为中央庭院区的环境空间增色不少。水系的设计,结合营造的山体及建筑而形成的轴线关系,与徽州古村落有着异曲同工之秒。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地块外景观资源,将水色与山色、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无论在地块外围还是内部庭院,都能给人以居山水如画,藏丰饶于心的美妙感受,通过景观意境彰显徽菜精神与文化。

五、结语

历史悠久的徽派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设计主要为深化文化旅游,以徽文化为根基,完整展示徽文化和徽州生活原貌。由徽文化单一型向徽文化叠加联动型转变,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并拓展城市旅游,以综合模式力争成为文化传承、娱乐休闲、度假体验、艺术会展、生态居住的新文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黄炜,汪婷婷.新徽派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风貌整治中的作用[J].黄山学院学报,2010,(5).

[3]樊炎冰.中国徽派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徽菜徽州景观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文旅融合下徽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徽州绿荫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概说徽菜
尹亲林:寻味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