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范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
——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苏农译本为例

2014-04-01 09:04
关键词:译作儿童文学译者

彭 婧

(湖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8)

儿童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学翻译,受其目标读者的高度制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由来已久,其中不乏佼佼者,远之如赵元任先生在1922年的译作《爱丽丝漫游仙境记》,历经百年,仍在刊印;近之当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苏农(曹苏玲和马爱农合译)2000年的译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几度成为畅销书之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是所有译者,尤其是从事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工作者们应该深深思索的。正如图里所认为的,翻译并非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受到一定的规范的支配。对译者在译本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描述性研究可以重构其所遵循的规范。而对于成功译作的诞生,译者所采用的策略背后所折射出的翻译规范则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此,对优秀儿童文学译作中译者所采用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重构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以期推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良性发展。

一 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在此背景之下,基于多元系统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译学界逐步开始着手讨论“翻译规范”。学者们研究译作,试图通过描述的手法来再现译作的产生过程,从中发现译者在译事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剖析影响译者策略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而得出最终“操纵”该译作产生的一系列“规范”。而描述性翻译研究中的“规范”(norm)不同于传统的规约性翻译研究所提出的“标准”(standard),“规范”这一概念的重心在于“范”而非“规”,而“标准”则是明确制约人们的行动之准则;其次,“标准”缺乏科学性,较早期以经验为基础,在人们行动之初便已然而立;“规范”则是后顾式的,以产品(译作)为基础,采用较为客观的方式描述,反推而成,更具科学性。二者均能指导翻译实践,约束力却不同,对立而统一。区分二者在于阐明研究的目的、对象的不同,在此探讨规范而非标准,旨在让译者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才更有意义,而非让译者陷入无尽的“束缚”之中,从而限制其主体性的发挥。

图里是第一个系统地对翻译规范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的人,其代表作《描述翻译学及其他》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开启翻译规范的描述性研究之力作。继图里之后的赫曼斯和彻斯特曼都对其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后者,较前两位更为彻底的抛弃了传统的“对等”和一一对应,切氏借用了1976年社会生理学家岛金斯(Dawkins)的著作《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中的一个关键词“meme”(在书中是用来描述文化现象的进化)阐明了自己的翻译规范理论。他认为,译者的翻译行为和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meme(模因)的影响。当所有的模因汇聚一起便构成了庞大的模因库(meme-pool)。当某个模因在某一时期占据了主要地位,它便成了该时期的翻译规范。[1]2切斯特曼将其分为两大类,译品或期待规范(product or expectancy norms)和专业或过程规范(professional or process norms)。后者又被进一步细分为责任规范(accountability norm)、交际规范(communication norm)和关系规范(relation norm)。

切斯特曼认为,“策略是译者寻求符合规范的方式,不是寻求对等,而是仅仅寻求译者所认为的最好的译本。因而,策略是一种过程,一种做事的方法。翻译策略就是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行为,应该把它放在更为宽泛的行为理论语境下来看待”。[1]28正如切氏所言,翻译规范是以一定的翻译策略为依托而体现出来的,寻找译者译事过程中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必然离不开对其所用翻译策略的研究。切氏对翻译策略做过极为细致的区分,分为三大类:句法或语法策略、语义策略、语用策略。句法或语法策略包括:直译、借词、移位、单位转换、改变词组结构、改变从句结构、改变句子结构、改变衔接、层次转换、改变组合及其他句法或语法策略。语义策略包括:使用同义词、使用反义词、利用上、下义词、反译、抽象化和具体化、改变分布、改变强调、解释、改变比喻以及其他语义策略。语用策略包括:文化过滤、改变清晰度、改变信息、改变人际关系、改变语言行为、改变连贯、局部翻译、改变译者可见度、编译以及其他语用策略。[1]92

较之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切氏之规范更为成熟,更具合理性。较之于图里的翻译“过程规范”,切氏之规范兼顾产品终端的译品及期待规范。在此,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佳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译者所用翻译策略的分析来重构其所遵循的“规范”。

二 翻译策略与译品或期待规范

译品或期待规范(product or expectancy norms)是基于(某一特定类型)翻译作品的读者对该类型翻译作品的期待而确定的。影响该规范的因素一般包括:目标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翻译传统、类似的目的语类型的话语习俗(discourse conventions),以及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切斯特曼就这一规范提出两个重要观点:1. 期待规范允许对翻译作品的评价性判断,因为读者对一篇特定的文本样式,就什么是“充分的”或“可接受的”翻译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会认同遵循这一期待的译者;2. 期待规范有时是“由某类规范权威所确认的”。[2]66例如,教师、文学批评家及出版社聘请的评阅人可能会遵循流行的规范,鼓励符合该规范的翻译作品。也就是说,翻译作品应该满足目的语在“可读性”及“流畅性”上的标准。简而言之,期待规范指的是目标语读者对译作或译品的期待,比如在充分性、可读性、可接受性、整体的风格及句法或语法等各方面的期待。作为一套儿童畅销书籍,不言而喻,《哈利·波特》系列的目标读者是广大少年儿童。其明确的目标读者的“期待”使得其译作必须为儿童所接受并认可,要有可读性,为此译者多采用了句法或语法策略来达到,在此以较为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1) 改变句子结构

英语句子比较注重形合,词语与分句之间惯用连接词,用以表达语法语义和逻辑关系,因而英语中句子通常呈现出长句特点,冗长而复杂。照翻则不利于目标读者理解,必定达不到预期的“期待”值。因而,译者多使用短句来处理这类句子,把原句中较长的句子切分成小句,比如:

例1:Scabbers the rat was hanging off his finger, sharp little teeth sunk deep into Goyle’s knuckle - Crabbe and Malfoy backed away as Goyle swung Scabbers round and round, howling, and when Scabbers finally flew off and hit the window, all three of them disappeared at once.[3]126

译文:老鼠斑斑吊在他的手指上,尖利的小牙深深地高尔的肉里——高尔一边大叫,一边不停地挥手想把斑斑甩掉;克拉布和马尔福直往后退;最后斑斑终于被甩掉了,撞到车窗上;他们三个也立刻趁机溜掉了。[4]66

短句的使用对于处于理解力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来说,更易于被他们所理解和接受。加之,短句简练,更具备易读性,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不过,译者在处理此句时如能更注重细节化翻译,效果则更佳,比如最后一个分句“他们三个也立刻趁机溜掉了”中的“立刻”过于书面化,是否用“立马”会更贴切?

(2) 改变句式

英语喜用从句,长句表达句义。在句式方面相对单一,通篇陈述句表述的几率较高,难免会让小读者们不能长时间聚焦于此。因而,适当的转换句式可以唤起小读者们更多的关注,激发兴趣。

例2:Harry didn’t think there was anything wrong with not being able to afford an owl. After all, he’d never had any money in his life until a month ago, …[3]115

译文:哈利觉得买不起猫头鹰也没有什么不好,自己一个月以前不也一直是一文不名吗?[4]60

译者将原文的陈述句式成了疑问句式,巧妙而恰到好处的修改,给平淡无奇的原句增添了不少活力。且这种句式容易引起小读者的共鸣,自问自答,沉浸于故事之中。成语“一文不名”的使用也给原文增色不少,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习语不仅使得译文言简意赅,且生动形象,展示了一种原文无法表达的效果。

三 翻译策略与专业或过程规范

专业或过程规范(professional or process norms)对翻译过程本身进行调整。它从属于期待规范,并受制于期待规范。切斯特曼提出了三种类型的专业规范:1.责任规范(accountability norm):这是一种道德(ethical)规范,所关注的是职业标准,如正直性与完整性等。译者将为他提供给委托人和读者的翻译作品承担责任。2.交际规范(communication norm):这是一种社会(social)规范。译者是交际活动的"专家”,努力确保各方之间最充分的交流。3.“关系”规范(relation norm ):这是一种语言(linguistic)规范,关注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同样,切斯特曼认为适当的关系应该由译者“按照文本类型,委托人的意愿 ,原文作者的本意,以及潜在的读者的可能需要”来判断。[2]69这些专业规范之所以被确认,部分原因是一些规范权威,如其他专业人士和专业团体等对其的认可,还有部分原因就是其自身的存在 。切氏的这些规范涵盖了图里未涉及到的新领域,更有助于对整个翻译的过程和终端产品(译作)进行整体性描述。

除期待规范以外,译者还严格遵循了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及关系规范:译者对责任规范的遵循,体现在对目标读者的忠诚上;译者对交际规范的遵循,即译者作为交际活动的“专家”“中间人”,在原文与译文中架起一座桥梁,让作者与读者在译文中能“充分”的沟通;译者对关系规范的遵循,体现在译者根据潜在读者的可能需要来处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都是本着服务于特定的目标读者的,均为引起儿童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就儿童文学而言,译者通常在翻译行为开始之前和译事过程中常需要明确的将“忠诚”献之于特定的目标读者。译者应牢记这一特殊的读者群的阅读习惯,并相应的调整翻译策略。本文译者多采用了语义和语用策略来达到忠诚并符合特殊目标读者独特的阅读习惯的效果。

(1)改变译者可见度

豪斯(House)曾明确区分了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与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简而言之,前者指的是一眼便能看出是“译文”的译文,后者是“译文”特征不明显的译文,让人难以区分是译文还是原文。韦努蒂(Venuti)也提出译者的隐形(invisibility),译者本身更倾向于将原文译成“流畅”的英语,译出一篇地道而具“可读”性的译文,因而造成一种“透明的幻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5]让译者“隐形”,进行“隐性翻译”,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并提升了译文的可读性,让读者读起来不像译文而更像原文。

例3: “His name’s Scabbers and he’s useless,he hardly ever wakes up.”[3]115

译文:“它叫斑斑,已经毫无用处了,整体睡不醒。”[4]60

“Scabbers”是常见欧美国家人用名,在原书中是只可爱的老鼠。在此作者并未采用常用的音译法,而是采用符合本国小读者们所熟悉的小动物用命“斑斑”来替换“Scabbers”。如此,非常好地照顾到了小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人读来亲切感倍增,相较于音译处理的玩过人名更易于让人记住,印象深刻。译文读来自然亲切,原句痕迹全无,译者可见度低。

例4: Alohomora[3]184

译文:阿拉霍洞开[4]97

作为一部成功的魔幻小说,充满神秘、奇幻色彩的各种咒语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对于视角及想象力都是极大冲击的咒语的翻译却不是一件易事,其中还面临着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在此种情况下,译者选择了向译入语文化靠拢,使得译入语读者读来毫无陌生感,译者完全“隐形”了。

(2)修辞策略

作为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儿童作品,异世、魔幻、神秘均是其吸引小读者的手段。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掩盖不了其本质——儿童文学,其共有的特点是童真、童趣。原书中有不少趣意盎然的儿歌,忠诚于目标读者独特的阅读习惯(出声朗读),译者几乎都将其处理成诗歌的押韵形式,让小读者读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

例5: He cleared his throat.

“Sunshine, daisies, butter mellow,

Turn this stupid, fat rat yellow.”[3]121

译文:他清了清嗓子。

稚菊、甜奶油和阳光,

把这只傻乎乎的肥老鼠变黄。[4]64

原句中“mellow”是形容词,指(瓜,果等)成熟的;(酒)芳醇的;(颜色或声音)柔和的;圆润的,修饰“butter”,为后置定语。将“mellow”后置是为了与下面一句的“yellow”形成押韵。如若直译,将丧失原句押韵的特色,译者巧妙地把原本后置的定语还原,调整词序,进行了移位处理,使得译文实现了押韵。如此,译者准确地判断了潜在读者可能的需要,精妙地处理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切斯特曼指出,所有规范都会产生“规约性压力”。[1]68这种压力会“迫使”译者在翻译行为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去遵循这些规范,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策略。译者会考虑目标读者对译文的期待(期待规范);展现包括对目标读者在内的各方的忠诚(责任规范);确保作者与读者在译文中能“充分”的沟通(交际规范);根据潜在读者的可能需要来处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关系规范)。通过对译者所用翻译策略的描述性研究发现其译事过程中所遵循之“规范”,最终目的仍然在于如何以规范来指导翻译实践,让更多优秀译作诞生。

[1] Chesterman A.MemesofTranslation:TheSpreadofIdeasinTranslationTheory[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Benjamins, 1997.

[2] Munday J.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3] Rowling JK.HarryPotterandthePhilosopher’sStone[M].New York: Scholastic, Inc.,1997.

[4] J K 罗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M]. 苏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 Venuti L.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33.

猜你喜欢
译作儿童文学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SOME汉译初探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