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患者家属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2014-04-01 00:17隋爱慈贾辛婕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居家医护人员家属

隋爱慈 贾辛婕

(1.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300100;2.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300060)

临终关怀是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照护的医护措施[1]。患者和家属均为临终关怀的护理对象。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患者本身,而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和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扮演着核心角色。他们面临治疗的决策、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影响了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日常工作,更要经受即将失去亲人的痛苦。对于临终关怀这门新兴学科,我国研究尚不完善,尤其是对家属的关注和护理不足[2]。因此,对患者家属实施临终关怀的必要性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现综述如下。

1 临终患者家属的身心反应

临终患者常会给家属带来生理、心理、情感、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压力,造成角色结构、情感功能、经济功能以及互动模式的改变[2]。表现为焦虑、抑郁、睡眠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体重下降、疲乏、人际交往障碍等[3]。而家属的负性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及其病情和转归,尤其是长期护理的家属会因高度的压力负荷影响照顾患者积极性。Northouse等[4]对食管癌家属的研究显示,其压力负荷依次为情感负荷、日常社交活动受限、生理负荷及经济负荷。张莉莉等[5]对肝癌晚期患者家属的调查中指出,经济方面负荷最重,社会功能次之,然后是心理负荷,最后是生理负荷。

2 对家属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

2.1 信息支持 对患者疾病信息的认知程度是家属心理压力的重要应激源。有效的信息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家属更好地应对应激源。而家属有着强烈的知识需求,44.6%的人认为,目前医院没有考虑到家属的需求[6]。尤其是高龄的家属缺乏对疾病管理和预防并发症的知识,渴望医疗护理的专业指导,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40%的家属接受临终教育[7],医护人员对家属的需求应有所认知,察觉他们的特殊需求,引导和鼓励他们倾诉其真实感受,主动介入,艺术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他们,以便于他们学习与掌握。正向的信息支持可以帮助家属做出正确的选择,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而医护人员是患者和家属选择医疗方案的主要信息来源[8]。如: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9],由于担心止痛药成瘾、耐受、担心疾病进展、药物副作用等,使家属在治疗疼痛方面存在各种顾虑,使疼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护士可定期组织家属进行专题讲课,召开小型座谈会等形式,提供专业护理知识,并将家属照顾患者的经历以及遇到的困难等信息汇集起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纠正错误认知,提高其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对患者的照顾能力,提高疼痛治疗的遵医行为。对于居家治疗患者,护士应定期到患者家中提供义务关怀服务,反馈家属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质量。

2.2 姑息支持 姑息支持是以姑息照护理念和支持照护模式为指导,借鉴美国、英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并结合我国地方特点,增设送药上门服务、协助联系社区床位、帮助联系慈善援助及志愿者等服务形式和内容[10],有助于提高家属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经济负担[11]。张鶄等[12]调查发现,患恶性晚期肿瘤后有48.8%的老年人选择积极治疗,28.8%的老人选择临终关怀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作为专业人士要充分发挥医疗决策的引导力[13],使家属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疾病的转归,权衡利弊,帮助家属做出正确的选择。

2.3 情感支持 护理人员应注重家属的心理反应,与患者家属建立合作、信任的交流渠道和沟通平台,放宽探视要求,倾听家属的叙述,鼓励发泄悲痛,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以帮助缓解其心理压力,以免引发不良情绪蔓延,避免发生“踢猫效应”[14]。建立家属支持中心,鼓励家属之间一起表达悲伤,交流情感,互相支持与鼓励,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减轻其心理压力,也可利用心理咨询服务组织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提高对悲伤的应对能力,降低其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3]。

2.4 社会支持 积极开发、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会支持系统[15],构建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医院、学校、家庭、个人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更人性化、更全面的支持系统。目前,国内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中主要是以家庭为主,其他社会支持占了很小的部分。给予家属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可减轻他们对即将失去亲人带来的恐惧。将同类患者家属组成互助性团体,使他们相互之间获得精神支持和鼓励,并彼此分享照顾患者的经验和精神上的支持,利于家庭护理质量的提高。在国外有患者托管日[16],使家属每周有一天休息的时间,使其身心得到放松,提高了家属的舒适度。可在网上开辟家属支持中心,其成员包括家属、医护人员、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等,建立网络团体互助的社会支持模式,以满足不同家属的不同需求。

2.5 居家服务 家庭临终病房形式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前景[17]。形式包括上门服务、电话及互联网咨询等。98%的患者或家属临终晚期选择出院回家[18]。社区居家宁养是患者居住在家里,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由社区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等团队成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整体护理。家属赞同居家“宁养”服务方式,但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3,19],家属希望其服务涵盖有医疗、护理、心理疏导、镇痛等多方面内容,并关注其服务的质量、内涵及是否解决实际需求[20]。居家治疗的家庭照顾方式中,配偶及其子孙照顾患者的家庭支持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均好于旁系亲属以及非亲属照顾者[21]。医护人员应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提供家属居家照护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

2.6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医学教育,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教育[22]。开展科学死亡观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现象,是一个人完整生命过程的必然组成部分[23]。中国人对死亡一直采取否认、回避和不接纳的负面态度,且对系统的、科学的有关死亡的知识知之甚少。家属难以接受“临终状态”的诊断,坚持治疗,延长生命,不能正确面对死亡。调查显示52.4%的医务人员认为应进行死亡教育[15]。护士应帮助家属认识到死亡是生命自然运转的过程,是人生中的客观规律,临终是人类成长的最后阶段。医护人员可介绍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心得以及如何看待生死,改变传统观念中缺憾构成,使家属获得健康的死亡知识,提高对死亡的认识和承受力,从观念上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家属要对患者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尽早接受亲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相对良好的心理情绪状况,减轻悲痛程度,缩短悲痛过程。

2.7 居丧干预 居丧反应是指失去亲人后使人产生的精神情感的、生理的和行为反应,是人生最具威胁的、恐惧的情感体验。近80%~90%的居丧可产生悲伤反应[23],大多数居丧者的负性情绪短期内可消失,但当这种负性情绪持续过久、过强时就有可能变成病态,同时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如疲乏、无力、憋气等。我国大多数居丧家属向兄弟姐妹、其他亲属、挚友等医疗机构以外的人员寻求社会支持。医护人员是直接接触居丧者的“第一人”,61.6%的人认为医护人员有责任向家属提供哀伤照护[6]。在欧美等国家,院方常采用信件、电话、访视、发放悲伤抚慰通讯等形式提供家属心理支持。

3 小结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及晚期癌症患者增多这一社会现象,临终关怀已逐步成为一种社会需要。癌症患者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和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扮演着核心角色,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实施相应的关怀护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帮助家属更好的应对,做出正确的选择,减轻不必要的痛苦。与家属建立合作、信任的交流渠道,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建立互助的社会支持使患者及家属获得支持与鼓励。开展居家服务及死亡教育,使家属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临终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帮助家属面对事实,同时做好最后阶段的居丧干预,化解心中郁结,平稳度过居丧阶段。

[1] 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7.

[2] 吴清爱.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的探讨[J].大众科技,2010,126(2):134-135.

[3] 朱月英.癌症患者家属负性心理反应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5):594-595.

[4] Northouse LL,Katapodi MC,Song LX,et al.Interventions with Family Caregivers of Cancer Patients: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Oncol Radiotherapy,2010,60(5):317-339.

[5] 张莉莉,余利君,于丽,等.原发性肝癌晚期病人主要照顾着压力负荷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6):1519-1521.

[6] 刘丹丹.梅州市临终关怀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

[7] 刘俊霞,杜新艳,董建素,等.肺癌临终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39-3040.

[8] Clemmens DA,Knafl K,Lev EL,et al.Cervical cancer:patterns of long-term survival[J].Oncology Nusing Forum,2008,35(6):897-903.

[9] 张金涛,阚荣,唐宏艳.晚期肝癌病人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1:289.

[10] 刘瑛,张雅丽,袁长蓉,等.上海市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姑息照护服务内容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71-373.

[11] Zhang B,Wright AA,Huskamp HA,et al.Health care costs in the last week of life:associations with end-of-life conversations[J].Arch Intern Med,2009,169(5):480-488.

[12] 张鶄,施永兴.京、津、沪三地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临终关怀服务需求[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A):719-721.

[13] 周天,张培彤,莫爵飞,等.医护人员对中晚期肿瘤患者选择姑息支持和临终关怀的态度倾向[J].中国肿瘤,2012,21(2):156-160.

[14] 朱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与家属之间焦虑情绪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

[15] 刘冰.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社会支持网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6] 尤黎明.老年社区照护概述[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727-730.

[17] 张美娟,陈卫军,周玉春.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调查及岗前培训教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55.

[18] 李蓉,黄赛菊,于娜英.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2):28-31.

[19] 朱雅萍,张弛,方均华,等.居家老人临终患者生活状况与家属心理状态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88-290.

[20] 王颖丽,金其林,陈风华,等.晚期肿瘤患者"宁养"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A):3193-3194.

[21] 叶久红,王霞,张弓,等.不同家庭照顾者对晚期居家癌症病人家庭支持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12):3124-3125.

[22] 陈建,陈宏.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认识的现状与干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B):429-460.

[23] 娄丽雯,伊金英,武燕萍.影响临终关怀发展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天津护理,2013,21(2):182.

猜你喜欢
居家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