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

2014-03-31 17:24唐贵芳梁志杰
关键词:职工工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

唐贵芳,梁志杰

(1.兰州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2.兰州商学院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一 引言

1996年以后,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份额开始逐年下降,到2005年,居民部门初次分配占比下降10.71%,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应的增加了7.49%和3.21%。[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占居民收入主体部分的劳动份额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不断下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重恩教授经过测算认为,劳动收入份额占国民收入比重在1995—2006年间从59.1%下降到47.31%,资本份额上升了11.79%。[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阶段劳动还是大部分人的主要谋生手段,劳动收入份额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的下降将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以基尼系数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2003—2012年基尼系数基本上保持在0.47—0.49之间,大大高于国际上公认的0.4警戒线。如果现有的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不加以解决,将进一步加剧收入差距的扩大,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实行“平均主义”,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收入分配制度虽然能有效解决公平问题,但是缺乏效率,调动不起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比较低下。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收入分配上国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鼓励劳动者参加劳动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之后,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认识,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党中央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确立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目的在于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由于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以及政府对公平的忽视,这种分配制度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更加体现公平,才能有效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参与分配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比例失调。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指导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资本、技术、管理和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实行这种分配方式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生产,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这种分配制度虽然能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由于个人的初始禀赋以及所掌握的要素不同,容易造成收入分配上的过大差距,两极分化严重。现阶段,劳动作为普通民众的主要谋生手段,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实际情况却与此相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却在逐年下降,199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51.4%,到了2007年下降为39.7%。[3]在企业成本中,劳动者报酬仅占企业成本的10%,与发达国家50%的比例相差甚远。

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和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上升,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研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992年的15.53%上升到2007年的17.05%,企业收入由1992年的19.06%上升到2007年的22.95%,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4]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参与收入分配的各种要素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存在比例失衡问题,尤其是劳动份额占比过小,其他如资本、技术等要素占比过大。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参与生产,而劳动力资源在我国现阶段还是比较充裕的,在市场的调节下自然获得比劳动力更大的收益。现阶段,国家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和土地等资源的所有者在这种分配制度下获得收入份额自然增多,而靠劳动获取收入的居民在分配中的份额相应在逐年下降。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局面,提高居民收入,必须改变收入分配中各要素的分配比例,适当增加劳动份额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2.分配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行业、企业、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企业之间工资分配的不合理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央企和民营企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显著。根据网易公布的《2012央企职工工资报告》显示,2012年央企职工平均工资为11万,是城镇非私营企业职工工资的2.4倍,为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工资的3.9倍。[5]另外,在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差距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国有企业高管和一线员工的收入差距更是悬殊。根据一些学者的统计,上市国企高管同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6]与此同时,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也是巨大的,数据显示,金融、烟草、房地产以及电信等行业职工工资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偏高,一般差距都在5—10倍之间。此外,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也是较为明显的,2009年收入最低的甘肃省人均收入和东部地区的上海市相比差距为4倍左右。这些在分配结构中产生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也是导致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的原因之一。

3.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与消费的失衡。

在经济社会中,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中高积累、低消费的情况一直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积累率平均为24.2%,改革开放以后积累率保持在35%左右,到了2004年,积累率上升到45%,消费率下降到60%以下,一般中等收入国家的消费率保持在75%左右,发达国家甚至更高。[7]长期的高积累、低消费趋势导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失衡,分配比例向政府和企业倾斜。

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自1996年以后逐年下降,这同积累率与消费率的比例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重积累、轻消费导致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政府和企业的比重相应提高。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利且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效率下降的情况下,需要转变经济结构,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积累率和消费率的比例,降低积累率,增加消费率,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四 结论和建议

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由于存在要素分配比例失调、分配结构不合理以及重积累轻消费等诸多问题,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初次分配中比例持续下降,国内需求不振,企业内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着力解决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1.适当调节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关系。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政府必须调节参与分配的各种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特别要提高劳动份额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劳动者工资,增加居民收入,初次分配要更显公平。另外,政府和企业要适当地让利于民,政府要通过再分配中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通过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比例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政府要发挥“看得见手”的作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同时,企业要提高职工工资,适当增加职工工资占企业成本的比例,中央政府要增加中央直属企业上缴利润的比例,将多缴部分作为转移支付补贴低收入群体。最后,政府作为资源的所有者,要给予居民特别是农民适当的权利,在资源的使用中通过权利的增加来提高收入分配比重。

2.解决分配结构失衡,消除分配不合理现象。

企业内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产生的分配差距过大现象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使人们对社会公平产生了怀疑,因此必须加以解决。首先,政府对央企职工的工资要加以限制,职工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金制度,限定国企高管工资上线,避免企业内部工资差距悬殊现象出现。其次,要对行政垄断行业、暴利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加以控制,利用税收杠杆加以调节,对中央直属企业要增加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控制工资增长幅度。最后,通过财政补贴,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东部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提高西部居民就业率,提高最低工资制度等办法缩小区域收入差距。

3.处理好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

目前,我国仍然延续了建国以来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而且积累率在近年来还有所上升,导致出现消费不足、投资高涨、投资收益率下降的局面。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拉动内需提高消费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政府部门要妥善处理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提高消费率,降低积累率,通过提高利率或者限制投资规模手段加以调节。另一方面,要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注重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1]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5):100-115.

[2]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27-40.

[3]新浪财经.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架构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313/11437560055.shtml.

[4]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原因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5):38-41.

[5]网易财经.央企职工去年平均年薪11万,房地产工资最低[EB/OL].http://money.163.com/13/1107/14/9D3A040700253B0H.html.

[6]新华社调研小分队.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N].经济参考报,2010-05-10.

[7]武平平.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2):93-96.

猜你喜欢
职工工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2017年上海市钟表制造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指导建议》发布
国有企业工资增长机制的困境
国有企业工资增长机制的困境
对“破窗理论”与“破窗谬论”的探究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讲清国民收入分配,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性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论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的现代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