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娟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系,安徽 合肥 231131)
班级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层单位,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基本归属,从新生报到开始,学生就被编上学号,分到班级,班级贯穿了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的始终。班级也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大学生入党、评优评先、各种团学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可见,班级建设好坏对大学生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伴随着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日益强烈,探索在班级中建立党支部已经从理论变成现实。本文拟从“党支部建在班上”的角度,探讨“党建带班建”班集体建设模式,达到以党支部建设促进班集体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党的七大上指出,“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党的政治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限度的灵活性。”[1]马克思主义党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根据环境和任务的改变来改变党的组织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党把“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革命的胜利。新时期,面对环境和形势的变化,积极探索“支部建在班上”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精神。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更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可见,把支部建在班上,符合党和国家政策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加快,大学生基数越来越大,要求入党的学生越来越多,党员发展步伐加快,但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员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党员发展后相互不了解,党员活动开展不及时,党员教育不充分,基层组织作用没有完全发挥。班上建立党支部,可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党员之间比较熟悉,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展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活动,增进同学感情,充分的发挥党支部的凝聚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拉近了学生与党组织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对党组织的信任,为下一步党员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来来,各种蓬勃兴起的社团文化给传统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展示自我,了解社会和人际交往,锻炼能力,找到归属,对班集体的依赖感减弱。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大学生早已非常熟悉具体化指导的学习模式和按部就班的学习节奏,大学丰富的学习资源选择和自我教育模式,对学生长期形成的班级意识与习惯提出了挑战。”[3]
大学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为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对入党对象的培养考察至关重要,不仅要考察入党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还要考察他们的作风、群众基础等,这需要对发展对象深入的了解。在班级建立党支部,可以对入党对象的表现有更具体直观的了解,考察培养更直接具体有针对性,也便于入党后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同时,党支部建在班上,党员都来自于班里,是班里的优秀学生分子和学生骨干,他们来自班级又服务班级,与班集体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班级建设中,学生党员活跃在第一线,通过与团支部、班委等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努力,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穿于班级建设中,形成民主融合的班级氛围,为班级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邓小平说,“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是高校常抓不懈的事情。第一,支部建在班上可以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班级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集体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信念,它的一个最重要功能就是评价功能,好的舆论导向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支部建设在班上,支部书记和委员可以敏锐的把握事态发展方向,迅速作出反应,对学生思想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保证了班级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二,支部建在班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是班级中重要人物,具有很高威信,通过对他们压担子、给任务,一方面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班级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染班级同学,促进全班同学树立崇高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党员更好的了解学生这一优势,通过班级党员(干部)了解学生动态,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第三,有利于党支部职责发挥。党支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宣传和执行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支部建在班上,同学们离党组织更近了,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班级建设的重点是班风建设,党支部要求学生党员在班级中努力学习,争当先进,树立崇高理想,文明向上,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的形象,以严格的纪律和作风要求自己,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为良好班风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党支部还积极通过各种活动,把具体工作,如班团组织建设、“推优”工作、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班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使学生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达到“党建带班建,班建促党建”的统一。
支部书记是支部的核心和带头人,支部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关键在支部书记。这就要去选举那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老师或学生当支部书记。由于学生入党时间短、党龄少,阅历浅,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还不足,班级党支部书记最好先由辅导员、班主任担任,等到培养时机成熟了,再由学生党员担任。同时,进一步加强支部书记培训,至少每学期培训一次,集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动态和形势走向,探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新时期工作职责和要求,并进行经验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党支部是领导核心,班级建立党支部不是对团支部、班委会工作的取代,而要为团支部、班委会搞好后勤和服务工作。团支部是高校中先进分子组成的群众组织,是党和国家的后备力量,在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我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支部要通过切实有力的手段指导、支持团支部大胆开展工作,指导班委会开展班集体日常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促进班团合理分工、有机配合,为广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发挥班级党支部的作用,一定要有制度做保障,使得支部建设制度化、常规化,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在党员发展上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入党对象进行严格的审查,加强党员教育,制定理论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课培训等制度等,引导大学生党员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党性修养,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影响。在支部建设上,通过“三会一课”制度、考核评议制度等提高支部水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持先进性,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建设上坚持“双培共建”、稳定培养联系人制度等,切实提高支部工作的力度和规范化。
发挥党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发展党员要规范、公正,严格各种审批程序,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组织性。其次,逐步探索大学生党员日常行为监督评价机制[5]。如大学生党员公开承诺,认领示范岗,设立信箱,建立党员宿舍、党员公寓、党员佩戴党徽上岗等接受群众监督。再次,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与同学建立帮扶活动和被帮扶同学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提高来检验学生党员的工作绩效,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一九四五年五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59/4526957.html
[2]胡锦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15/content_6884305.htm.
[3]张艳萍.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3~115.
[4]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5.
[5]白永生,焦艳.党的十七大以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基本模式及经验[J]. 延边党校学报,2011,(10):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