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绒,徐玲玲,陈化飞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2013年8月24日,第十届太阳岛博士讲坛在哈尔滨商业大学A区国际报告厅召开。讲坛设置了企业管理与营销科学、会计与财务管理、管理科学与智能决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四个分讲坛。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50余名管理学专业的博士生,以及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科博士生和博士教师,围绕“管理学领域前沿问题”,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愈发力不从心,这一背景下一种新的混合组织形态正在形成。清华大学李健博士团队提出了构建社会企业的设想,并从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企业治理的两种基本模式,分别以残友集团和南都集团为案例,探讨了合理的治理结构如何能够使社会企业驾驭并实现其双重目标。
商业模式的设计从本质上讲是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一种构建,其目的在于提升交易价值并降低交易成本。北京大学陈永伟博士认为,简单照搬成功的商业模式或其中的某些要素,对企业是有害无益的。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包括业务系统、企业定位、盈利方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等构成要素。陈博士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追求的战略目标,以及面临的市场环境等因素加以综合设计商业模式。
消费者信任与不信任是一个构念的两极还是独立的构念是一直有争论的问题,如果是同一构念的两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需专注于赢得消费者信任;如果是独立的构念,企业就要在最大化消费者信任的同时最小化不信任。为了明确二者关系,吉林大学苏立勋博士采用关键事件法(CIT)识别出了消费者对企业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不信任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包含于信任的影响因素里,因此苏立勋博士得出信任与不信任是沿着二价企业属性延伸的同一构念的两极,没必要将二者作为两个独立的构念进行研究。
近年来,我国网络代购行业飞速发展,涌现出如帮购网、淘宝全球购、亦得代购等一系列电子商务代购平台。由于海外代购的化妆品价格低于国内的销售价格,种类多且质量有保障,消费者对该类商品有较高的需求。2012年,我国代购化妆品占海外代购品总量的26.8%。然而由于化妆品的特殊性,从事代购业务的电子商务企业在销售初期往往很难建立消费者的信任,难以获得理想的销售业绩。大连理工大学的尹进博士对代购化妆品消费者的信任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将信任传递研究与社会网络及心理学理论相结合,提出化妆品代购企业的社会化营销信任传递模型。该模型能够预测通过网络推广后消费者信任度的变化,帮助企业识别关键客户,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方法支持。
在消费者店铺印象方面,吉林大学商学院刘宇博士从相关信息感知的启动效应和人们对新信息新知识处理过程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定向启动效应对店铺印象的形成以及印象提取过程的影响作用。由于启动效应的存在,人们先前的心理活动对后续的信息感知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消费者,在接收店铺特征信息之前的心智活动将极大程度影响店铺印象的形成过程。刘宇博士分别选取店铺印象的功能属性和心理属性来探究特定方向的启动刺激对店铺印象形成和印象提取(回忆)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在进店之前接受积极的启动信息或正向的信息刺激后,积极的知识类别随之启动,消费者倾向于按照已启动的方向进行信息处理,形成积极的店铺印象,且印象形成过程更加迅速,对该店铺的回忆也更倾向按照积极的方向进行;当消费者在进店之前接受消极的启动信息或负向的信息刺激后,消极的知识类别随之启动,消费者倾向于按照已启动的方向进行信息处理,形成消极的店铺印象,且印象形成过程更加迅速,对该店铺的回忆也更倾向按照消极的方向进行。
2000年以来中国会计事务所掀起合并的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市场集中度,且同时能够提高事务所的审计效率。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假说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哈佛学派提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假说(SCP),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效率决定市场绩效(EFS)。中央财经大学杨思静博士使用2007-2009年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披露的面板数据检验这两种假说在中国审计市场的存在性。结果发现在中国审计市场,合并浪潮并没有使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增加,但使得其效率提高。进一步实证检验得到,效率假说在中国审计市场是存在的,同时效率假说为中国政府采取促进事务所做强、做大策略提出了合理解释。
哈尔滨工业大学程富博士利用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首次提供了中国上市公司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操纵盈余的经验证据,即管理层会将经营费用(营业外收入)向下(向上)转移至营业外支出(营业收入)以增加公司的核心盈余。程富博士还发现,管理层会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来避免报告负的营业利润和实现营业利润的增长;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操纵盈余的程度会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小,会随着审计质量的提高而增大,并且大股东和独立董事的治理作用仅在民营控股公司中得到体现,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只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得到体现。
吉林大学张凤元博士基于我国2007-2010年沪深两市283家上市公司16个季度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围绕样本量与时间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影响,通过面板数据,建立价格模型,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替代变量,验证了样本量与时间长度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针对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的王鑫罡博士认为,首先,创新工具转移风险的作用;其次,新工具对总的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最后,金融创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加注重环境管理会计的潜在价值,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更加完备准确,对于大数据时代环境管理会计发展变革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孟岩博士认为,大数据时代环境管理会计发展变革的主要方向由政府向企业的变迁,由战术层向战略层的延展,由现有技术变革为大数据技术。
东南大学赵永博士针对牛眼虹膜图像的不完美情形,不依赖虹膜区域的精确定位和归一化处理,研究设计具有可区分性与不变性的虹膜局部特征描述方法;根据前面设计的虹膜特征表达方法,设计相应的虹膜分类识别算法;对整个牛眼的全局显著特征进行提取,设计虹膜局部特征与牛眼全局特征的融合策略来有效实现不完美牛眼虹膜的分类识别。
大连理工大学孙玉姣博士针对同贝同步装卸的安装时间、成组排序以及优先约束等特征,将其抽象为一类非同类型机和异序作业相结合的混合车间作业问题,建立同贝同步装卸作业序列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的下界进行了推导。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实验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哈尔滨理工大学刘科文博士运用网络效应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软件产业虚拟集群中企业的合作竞争活动,指出软件产业虚拟集群中的企业之间既不是单纯的合作,也不是单纯的竞争,而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合作竞争的均衡,通过模型描述集群内企业的规模、倾向和距离关系,并以软件产业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为例,阐释软件产业集中度高以及虚拟的分散性和集群的聚集特性所形成软件产业虚拟集群特有的合作竞争格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腾博士通过建立物联网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模型,优化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作环节中的合理应用,实现物流服务监督,保证物流服务质量。首先分析物流运作过程基本环节;其次明确每个物流环节中能够采集的质量信息及采集方式、明确服务质量对各环节物联网信息资源的需求;最后基于petri网建模方法建立包含各环节质量信息的物流系统模型,为后续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提供基础。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清华大学彭波博士从宏观角度提出,稳定的供应链协同发展系统,不仅能够支撑物流,还应该能够支撑信息流及人力流、技术流、资金流。促进体系内的资源共享。比如说,核心企业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金融机构,则可以帮助整体系统进行资金整合。物流企业则能够推动流程再造,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体系的运行效率。中小企业则具有更加灵敏的触角,能够更加有利的对市场需求动态进行反映。
上海交通大学王文利博士认为,通过供应商回购担保,可以激励厌恶风险的银行提高对资金约束零售商的贷款限额,增加零售商的购买力,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在银行下侧风险控制和供应商回购担保下,王文利博士研究了零售商的最优运作和融资策略,分析了银行厌恶风险的程度、供应商的回购价格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采用下侧风险控制等价于银行通过贷款上限控制融资风险,且供应商承诺的回购价格越高,银行贷款限额就越高。存在回购价格的临界值,使得只有当供应商的回购价格低于该临界值时,零售商的订货才会受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并且,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供应商的最优回购定价问题。
针对单供应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哈尔滨理工大学徐娜博士引入延迟支付手段,构建以供应商为主导者、零售商为跟随者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提出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决策问题,并设计算法得到供需双方的均衡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为供应链金融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建议。
在供应链库存优化方面,为了解决顾客需求发生阶跃这种非平稳需求下长期平均成本或牛鞭效应等指标无法很好度量供应链绩效这一问题,东南大学徐小玲博士对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建立了以订单量、净库存量和预测需求量为状态变量,以阶跃型确定性顾客需求为输入量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引入了供应链系统受到需求突变后恢复稳定所需时间和突变瞬间订单放大率作为供应链绩效度量指标,通过解析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了这两个度量指标与需求预测参数、净库存量和期望净库存量偏差的调整幅度以及需求突变强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突变型非平稳顾客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的优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在需求分布可能会发生突变时期的两阶段库存管理中,在无法判断需求分布是否发生变化的时候,决策者往往会面临决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南大学隽志如博士利用决策者关于需求突变的经验和更新的需求观测值,提出了无检测库存管理规则、检测库存管理规则和混合库存管理规则三种库存管理方法。比较这三种库存管理方法下的库存系统运作成本,发现:检测库存管理规则下的库存系统运作成本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比无检测库存管理规则情形低,而是与需求突变发生的概率以及系统的成本结构有关;而结合无检测库存管理规则和检测库存管理规则优势的混合库存管理规则下的库存系统运作成本在任何时候都要比单独的无检测规则库存管理或检测库存管理规则情形下低。
在配送管理及优化方面,大连理工大学吴丽荣博士针对配送服务延迟下的车辆重调度问题,考虑异质客户感知成本的扰动,将客户的异质性以及感知到的等待成本量化后建立客户等待的心理学模型,并充分体现在重调度的优化目标中,以客户的等待成本最小和配送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初步的实验,确定了算法的参数配置;在 Solomon提出的标准TSPTW算例下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已有的全局重调度更为实用,得到的调整方案兼顾配送成本和客户的感知成本,能够降低总的运营成本,并从长远角度提高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
东南大学王敏博士针对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易腐食品二级供应链,研究构建考虑客户偏好的易腐食品冷藏链运输优化模型。该模型旨在确定基于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产品运输条件,运输条件用运输耗时以及冷链投入资金来衡量。另外,利用MATHCAD软件对提出模型做了数值仿真,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张珺博士提出在现代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在订单管理中订单数量巨大,订单批量小的特点。针对现代社会订单的特点,分析订单的相似度,构建订单相似聚类算法,实现分批订单相似系数最大化。
清华大学周雷博士认为中国“无水港”目前处于第三发展阶段,即“无水港”的功能开始升级,地方政府开始重新构思和发挥“无水港”更大潜力优势的阶段。这一点阶段“无水港”不仅成为与港口连接的纽带,更是地方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契机,而且地方城市开始构思把“无水港”与开发区规划建设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在“无水港”周边打造外向型口岸产业带,更要打造内贸型产业带,而且还要以“无水港”的保税功能为基础,向保税物流中心,甚至向综合保税区提升。
应急响应中,往往出现应急资源供应节点与需求节点距离较远、道路损毁导致物资难以及时通过车辆运送到灾区等情况,因此直升飞机逐渐被用来运送关键应急资源(如医疗物资及医护人员)。然而,大规模灾害中不可能使用直升飞机运送医疗物资到每个医疗救助点,通常考虑灾民的聚集性选择一定数量的临时中转点,以接收直升飞机运送的医疗物资,之后采用车辆运送物资到其覆盖的医疗救助点。针对该问题,大连理工大学阮俊虎博士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两阶段医疗物资联合运输方法:第一阶段根据灾区分布采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临时中转点选择,构建“直升飞机-车辆”医疗物资联合运输网络结构;第二阶段建立基于聚类的车辆路线优化模型,确定从临时中转点到医疗救助点的运输路线。数值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揭示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临时中转点的增加可以提高医疗物资联合运输的效率与效用;应急响应中并不是车辆装载的医疗物资越多就越好;直升飞机与车辆的运行速度相差越大,其联合运输的优势性越强。
针对城市内涝灾害可能造成社区居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风险问题,同济大学胡少龙博士提出了一个城市内涝灾害的应急组织结构。然后,以物流运作成本,以及财产损失、环境破坏、运作和人员伤亡风险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一个多目标随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运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建立函数,评价救援网络应急能力效用和救援网络中各救援中心贡献度。最后,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