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2014-03-31 04:24:23邓华玲
关键词:基础课学风学习态度

邓华玲,徐 丹,孟 军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普通高校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学风建设问题也成为各普通高校所面临的日益重要的问题。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及学习方法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学校育人氛围、精神风貌及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1]。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辐射效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方式的变化、网络的盛行、高校的扩招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导致高校学风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一次关于学风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有28%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份工作,还有2.16%的同学选择了学习无目的。有23%的同学课余自学时间少于1个小时,有31%的同学不能做到自主学习。在学习方式的调查中,56%的学生是考试突击复习,只有16%的同学在平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其余同学对考试报侥幸心理,甚至在期末考前也不认真复习。在学习态度的调查中,仅有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态度“很好”,有49.5%的学生认为“一般”,其他学生则认为“不是很努力”。鉴于这样一些学风现状,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担负起学风建设的责任。根据笔者在教学中多年的经验,谈谈做为基础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基础课教师,尤其是数学课教师,在学生刚入大学时就与之接触,并且数学课时多,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课也比较重视,因此,有机会且更易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对学风建设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得基础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基础课教师对学风建设的责任意识

有人认为学风的好坏和学风建设工作主要与学生管理者和学生有关,与任课教师关系不大,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都对学风建设起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学风建设的主导者。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之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的,离开了哪一方面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学。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学风的责任。教师不仅要熟悉教育的内容,具备渊博的知识,更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他对学生德、智、体、美都应全面负责,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基础课教师认识到自己在建立良好学风中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了解学风现状,分析学风问题成因

基础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只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还不够,良好的学风建设不仅需要学生以及各部门的多方面配合,还要了解学风的现实状况,分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在学风建设中有的放矢,发挥基础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良好作用。

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及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学风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功利性强,重视现实利益,每门课程的学习要能够对就业或对自己近期有直接的帮助;缺乏诚信,作业抄袭现象比较严重,经常是一个班或几个班的作业只有几个版本;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宿舍学习氛围差;课堂纪律松懈,旷课、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学习习惯差,存在厌学情绪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在部分同学中存在,但对学校总体风气产生很坏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对问卷的分析,产生以上学风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高尚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律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管理制度不够严格,对待考试抱有侥幸心里等[2]。

三、围绕教学,发挥基础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基础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教与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人们进行的每一种活动,都有一定的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动力。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达到个人学习目的直接推动,通过学生的学习意向、学习愿望或学习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学习动力。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学习动机有正误、高低、大小之分,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为国家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而学习”的高尚动机。培养学生把今天的学习与祖国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这样才会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动力。良好学风的核心是高尚的学习动机和远大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长远的、间接的学习目标与近期的、直接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远大的目标是根本,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有时会迷失方向;近期的学习目标是现实,只有通过不断地实现每一个近期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远大的目标。学生只有确立了目标并对实现目标产生了愿望后,才能真正变成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个过程就要靠教师通过必要的措施方法来实现。

学生一入大学,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基础课教师,教师对每一节课教学的掌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过程都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注意使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意义,对于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的努力给予正确评价与鼓励,激发学生为具有高尚的学习动机,争取新的学习成就感到骄傲。

(二)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学习动机、目的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对待学习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反映。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做为数学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通过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精益求精,虚心求教,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是良好学风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踏实、认真、严谨、主动、有韧性而精益求精等。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动机不正确,目的不明确;具有特殊爱好,迷恋于游戏等;兴趣分散,对学习不能专心;也有个别的同学是因为学习或生活中的一点小打击,丧失了学习积极性等。作为基础课教师,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首先,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的同时也进行学习态度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两者的关系:仅有远大的目标还不够,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踏实的学习作风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其次,要及时了解学生,针对不良的学习态度、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来解决。有时需要通过教师积极诱导,把学生特殊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有时需要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失败应有正确态度,培养顽强的精神品质。另外,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及时的启发、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三)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持久性,也是良好学风的具体体现。基础课,尤其是数学课是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课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非常必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是否制定学习计划,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能力条件,计划要适合自己,不能过高或过低。同时学习计划要具体,目的和要求要确切,要定时、定量。其次,突出知识的重点,发挥个人的才能、兴趣和爱好的同时还应该了解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地加强。最后,计划要留有余地,以备临时任务保证计划的正常完成。基础课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制定好所学课程的学习计划,进而帮助学生制定一学期,一年乃至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

有了合理的学习计划,还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要循序渐进,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和完善,鼓励学生多与同学老师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并做适当督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授课和课下的辅导环节尤其重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是大学学习最重要部分,学生理解了学习过程、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引发学习的创造性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学习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开课前,要进行课前动员,除讲授课程的特点、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发展史及其重点学习内容外,还必须详细介绍基础课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摸清学习规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经常开展学习方法交流。

(四)严格学习、考试纪律,建立良好的学习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学习的过程也需要纪律的约束,没有制度和纪律,学习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2]。学校为了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要制定一系列的学习纪律,并要求每个学生遵守这些制度。每个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都提出自己的教学要求,以保证教与学的顺利完成。

维护课堂秩序、考试纪律是建设良好学风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应从自我做起,按要求认真、严格地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公平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以此达到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学习制度的目的。同时,重视提高学生对纪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逐渐懂得凡事情都有规矩,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重复或训练巩固下来的且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变成主动的行为,而且有较高的效率。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生。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必须经过重复和训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解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方法,要从细节做起,通过教学,督促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下整理归纳知识材料,按时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时间,坚持常规学习,多动手,多动脑,遇到困难、顽强拼搏、追求真理等。使这些活动从每天被动的工作逐步成为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要有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教育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它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基础,为了能早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六)建立师生之间融洽的学习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融洽相处,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与教师交流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习。搞好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从而带动校风、学风。在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反之,则会影响学习情绪。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显重要,教师的情感可以直接的感染到学生。热爱学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证明,教师喜欢学生,对他们抱有期望,学生就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反之,教师不对他们抱有希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就会逐步变坏(皮格马利翁效应)。因此,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以上是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总结的有助于学风建设的一些规律方法,只要基础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有意识地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大一到大二的基础课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就能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后期的大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基础课教师的在学风建设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刘梅,柏祝玲,林泽玮.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5-87.

[2] 程建华,蔡海生.影响高校学风建设效果的原因和对策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6):59-62.

猜你喜欢
基础课学风学习态度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23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大学(2016年4期)2016-04-09 06:39:12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