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丑夫教授运用黄连温胆汤经验举隅

2014-03-31 01:29:27程丑夫金朝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温胆解郁竹茹

刘 杏,程丑夫*,金朝晖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丑夫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湖南 长沙410007)

程丑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 余年,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博采精思,临床经验丰富。 其在临证中善用黄连温胆汤治疗中医内科心系、脾胃系、肝胆系等病证,均获得良效。 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黄连温胆汤的经验举例如下,以飨同道。

1 心系病证—不寐

张某,男,57 岁。主诉:失眠2年余。患者诉长期失眠,多梦,易惊醒,心烦易怒,平时每晚睡2~3 h,现服阿普唑仑片0.4 mg,每晚1 次,可睡4~5 h,时感口苦,头重,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痰热内扰,心神不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处方:黄连6 g,法半夏10 g,枳实10 g,茯苓10 g,竹茹10 g,陈皮6 g,甘草6 g,龙胆草10 g,栀子10 g,酸枣仁15 g,夜交藤15 g,合欢皮15 g,贯叶金丝桃6 g,7 剂,日1 剂,水煎服,分2 次温服。 服7 剂后病情好转,口苦、头重症状亦改善,停服阿普唑仑后每晚可睡6~8 h,继服10 剂,诸症明显缓解,精神食纳均改善,舌脉如常。

按: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指出,“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张氏认为痰火内扰是失眠的关键。唐容川在《血证论·卧寐》 指出,“盖以心神不安, 非痰即火”“肝经有痰, 扰其魂而不得寐者, 温胆汤加枣仁治之”。 唐氏心神不安与痰火密切相关。 程师认为,一方面,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愈烈,人们精神压力较大,易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上扰心神,而致失眠;另一方面,饮食不慎,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宿食内滞,酿为痰热,扰乱心神,而发为失眠。 本证属于痰热内扰,病位在心、脾、胃,治以清化热痰,宁心安神,应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方中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栀子泻火除烦;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养心安神;贯叶金丝桃清热、解郁、安神,共奏清热涤痰、宁心安神之功。

2 脾胃系病证—胃痛

丁某,男,64 岁。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3月余。患者诉3月前开始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时有烧灼感,伴嗳气,反酸,干呕。纳寐差,小便可,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为胆胃不和,痰热内蕴。 治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处方:黄连6 g,竹茹10 g,法半夏10 g,茯苓10 g,枳实10 g,陈皮6 g,炙甘草6 g,浙贝母10 g,黄芩10 g,延胡索10 g,厚朴10 g,生姜3 片,7 剂,日1 剂,水煎服,分2 次温服。 二诊:胃脘胀痛、嗳气、夜寐较前好转,偶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二便可,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守上方,加百合15 g,乌药10 g。 7 剂,水煎服。三诊:患者诉自觉胃脘部疼痛、烧灼感基本消失,无恶心呕吐、反酸,偶有嗳气,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守方同前。7 剂,水煎服。四诊:患者自感无不舒,停药观察,随诊。

按:龚廷贤《寿世保元·心胃痛》指出:“胃脘痛者,多是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瘀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 程师指出,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病机以痰热为主,病性以邪实为主,病位多在中焦脾胃,涉及肝胆、心等脏腑。 以本案为例,程师认为,患者饮酒嗜荤,或过食辛辣,助生痰热,以致痰热中阻,升降逆乱,胃气不和,不通则痛,故胃痛。《素问·逆调论》云:“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程师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中之气上逆,不能下行而致体内气机紊乱,失去平衡,最终阴阳不能相交而寐差;胆胃郁热,胃气上逆,故反酸、口苦;痰热内扰故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拟清胆和胃、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消;黄连、黄芩清胃热、泻火、燥湿;竹茹、生姜降逆和胃止呕;浙贝母清热化痰;枳实、厚朴、延胡索理气化痰;方证相应,共奏清胆和胃、理气化痰、降逆止呕之功。

3 肝胆系病证—眩晕

娄某,男,67 岁。主诉:头晕1月余。患者诉1月余来反复头晕,目朦,视物旋转,无耳鸣,甚时神识不清。 偶有头痛,痛感不甚,隐隐作痛,纳食一般,夜寐欠佳,易惊醒,二便调。 舌红,苔黄腻,脉弦。 BP:145/80 mmHg(药后),颈椎正侧位片:1.颈椎退变;2.C3-4、C4-5、C5-6椎间盘病变可能。西医诊断:颈椎病;高血压病。 中医诊断:眩晕病;证属肝风痰热。 治以平肝潜阳,清热化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黄连6 g,法半夏10 g,竹茹10 g,枳实10 g,陈皮6 g,茯苓10 g,甘草6 g,羌活10 g,香附10 g,姜黄10 g,葛根15 g,全蝎6 g,天麻10 g,钩藤15 g,石决明30 g,金银花10 g,菊花10 g,7 剂,日1 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 服7 剂后复诊,头晕较前好转,夜寐改善,血压:125/75 mmHg;继服10 剂后头晕症状明显好转,余症均缓。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朱震亨《丹溪心法·头眩》载“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 ”朱丹溪强调“无痰不作眩”,提出了痰火致眩学说。 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之四》:“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虚、因暑、因湿者。 ”程师认为,患者素体阳盛,性急多怒,肝阳偏旺;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素有痰热内蕴,肝风夹痰热,上扰清窍所致眩晕。 程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辨证为肝风痰热,治以平肝潜阳,清热化痰。 在投黄连温胆汤的基础上加羌活通络止痛,香附理气止痛,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葛根解肌通络,全蝎平肝熄风、通络止痛,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金银花、菊花清肝降火。 全方治其所因,使肝郁平,痰热消。

4 气血津液病证—郁证

姜某,女,42 岁。 主诉:情绪抑郁、低落1年余。患者诉1年前生气后渐出现情绪抑郁、低落,加之工作压力大,现沉默寡语,悲伤欲哭,胸胁胀闷不舒,心悸,夜寐易醒,噩梦纷扰,纳差,口苦呕恶、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滑。 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诊断为抑郁证,曾间断口服抗抑郁药和安定,症状一直未改善。 西医诊断:抑郁症;中医诊断:郁证;辨证:气郁痰热。治以理气解郁,清热化痰。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黄连6 g,法半夏10 g,竹茹10 g,枳实10 g,陈皮6 g,茯苓10 g,甘草6 g,柴胡10 g,龙胆草10 g,石菖蒲15 g,郁金10 g,远志6 g,贯叶金丝桃6 g,7 剂,日1 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 服药后症状大减,精神渐佳,夜寐安宁,纳食好转,但仍有胸胁胀闷,上方加白芍15 g,续服10剂,诸症改善。

按: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中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朱丹溪还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创立了越鞠丸等有效方剂。 可见,情志内伤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 《医方论·越鞠丸》中亦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 ”肝疏脾健气机舒畅,水谷归于正化,痰湿产生无源。 程师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来源多元化,周围环境变化迅速,使人应接不暇。 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巨大,易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病,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等其他脏腑。 气郁则湿不化,湿郁则生痰,痰湿郁久化热,本案证属气郁痰热。治以理气解郁,清热化痰。方中陈皮、半夏、竹茹、枳实、生姜、茯苓理气化痰,柴胡疏肝解郁,龙胆草燥湿理气、泻肝胆火,石菖蒲、远志开窍醒神、宁神益志,郁金行气解郁,贯叶金丝桃清热理气解郁,诸药合用,共奏理气解郁、清热化痰、安神定志之功。

5 体会

黄连温胆汤由温胆汤加黄连化裁而来。 温胆汤首载于唐·孙思邈的 《备急千金要方·胆腑篇》:“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 ”而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的温胆汤用药与此略不同,其增加了白茯苓、大枣,减少了生姜的用量而成。 清·陆子贤《六因条辨》指出:“伤暑汗出,身不大热,而舌黄腻,烦闷欲呕,此邪踞肺胃,留恋不解,宜用黄连温胆汤。 ”暑病多湿热,湿邪困脾生痰,则脾胃不运;肺热灼痰,则苔黄腻。 痰热内蕴,则气机不畅,诸病丛生。 其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方中半夏性味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黄连性苦寒,清热燥湿,与半夏合而用之,辛开苦降。 淡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增强理气化痰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

程师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痰湿,痰郁化火或痰火互结,痰热内扰从而引起上述各种疾患。 尤其痰热为病,可致多病,如失眠、眩晕、胃病、咳嗽、郁证、癫狂等。 西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睡眠障碍、抑郁—焦虑、脑梗死、脑出血等,亦多见痰热之证。 痰火扰心,心神不安则见心烦失眠;痰热中阻脾胃,升降逆乱则见胃痛;痰热中阻,清阳不升,则见眩晕耳鸣;情志不遂,痰热郁积,则见郁病,虽然病名和临床表现不同,症状多端,但其病理机制总归为痰火内扰。 临床运用时根据痰火的不同部位而加减, 以提高疗效。如痰火扰心,心神不安,加酸枣仁、夜交藤等安神定志;痰热中阻,加厚朴、延胡索等以理气化痰;痰热上扰,加金银花、菊花等清利头目。 只要审证正确,抓住这一病机,采用黄连温胆汤化裁,皆可取得良好疗效。

猜你喜欢
温胆解郁竹茹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基层中医药(2022年4期)2022-07-22 07:53:12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1:54
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
以《中国药典》为引考证竹茹止血功能
健脑解郁黄花菜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桃之夭夭B(2018年3期)2018-04-21 07:32:26
清热化痰的竹茹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