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峰 刘文君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广泛,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发病呈上升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多数患者常因误诊、误治导致病情加重,转为慢性,反复发作,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慢性布氏杆菌病病情复杂,抗菌药联合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且易产生耐药,现对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应用喜炎平联合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43例,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20~68岁。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1)具备流行病学接触史,密切接触家畜或畜产品,布氏杆菌培养物,生活在疫区;(2)临床症状和体征应排除其他疑似疾病;(3)实验室检查病原分离,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凡具备前两项以及第三项中的任何一检查阳性即可确诊[1]。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17例,均无肝肾功能损害,治疗组22例,男18例,女4例;对照组21例,男17例,女4例。2组性别比、年龄、病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喜炎平400 mg(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左氧氟沙星0.2 g,静脉滴注,2次/d,口服多西环素200 mg,1次/d,对照组给予利福平0.5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口服多西环素200 mg,1次/d,疗程6周。
1.3 观察指标 体温,临床症状,血液细菌培养,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1)体温正常,症状消失;(2)体力,劳动能力恢复;(3)布氏杆菌培养养性者,2次血培养转阴。显效:上述三项指标达到2项者或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或无改变者,治疗后短用时的症状改善,但停药2周复发者。总有效=治愈+显效。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整个疗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对照组1例出现白细胞下降,口服强力升白片后恢复正常。
布氏杆菌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损害,细菌寄生于巨核细胞内并长期生存、繁殖,若不能及时治疗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劳动能力。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细菌、毒素以及不同组织抗原组分的变态反应均不同程度的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致使治疗方法复杂,疗效较差,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脊髓炎、关节强直等,病死率可达 2% ~3%[2,3]。作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溶液,喜炎平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等药理作用,可增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免疫。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作用机制为阻碍DNA螺旋酶活性,阻断DNA复制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抗菌谱广,且可进入吞噬细胞内杀灭布氏杆菌[4],多西环素是半合成的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30S核糖体亚单位的可逆性结合,从而抑制tRNA和核糖体的结合,两类药物均易对慢性布氏杆菌产生耐药及肝肾损害等。本结果显示,对急性布氏杆菌病的患者应用喜炎平联合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体温很快下降,较快的改善临床症状,使病情尽快得以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 李梦东,王宇明主编.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0-481.
2 曲长春,武坤莎,钱起龙,等.利福霉素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疗效观察.传染病信息,2006,19:214-216.
3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9-461.
4 李丽红,田广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布氏菌病临床观察.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2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