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青 孙海涛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沈文青 孙海涛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部分,是为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准备的“共同教育”,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广阔视野、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建设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遵循以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以全体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整体性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职业胜任力与创新精神为教育目标、以渐进性原则为主要实施方式的原则,并从显性课程建设、隐性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建设以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四个方面整体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热点话题,而通识教育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通识教育突破专业教育局限,关注“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各种创业计划竞赛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上,有些高校甚至连教育部要求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都没有被列为必修课程。根据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尽快在普通高校中普及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是提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通识教育的起源及其基本理念
通识教育是近代高等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其概念源自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摆脱专业教育中的过度功利与实用,提升人的理性与心智,以探究真理。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认为大学教育旨在修养大众身心,旨在为公众的热情提供基本的原则,旨在为公众的渴望提供正确的目标,旨在完善并约束时代的思潮。[1]这就是纽曼的“自由教育”,要使学生精神上成人,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形成与发展则在美国。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教授帕卡德最早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概念。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并非人的职业技能建构。他倡导,在大学教育中,首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习惯与方法,而不是仅仅教授给他们专业知识与技能。阿默斯特学院院长米克尔·约翰认为,如果一所大学只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不能造就出既具有渊博知识又在其专业领域具备较深造诣的全面发展的人,那么这所大学就变成了培养职业技能工人的工厂了。
1945年,哈佛大学发布了《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深入阐述了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1973年,时任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的罗索夫斯基开始主持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他从核心课程、主修、教学改进、学生辅导、大学生活、入学政策、教育资源分配等七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200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科比主持新一轮的通识教育改革,并制订了“学生将成为怎样的人、他们离开学院后要过怎样的生活”的通识教育主题。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哈佛大学于2007年公布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从通识教育的意义、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第二课堂、实践操作等层面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完整的阐述。[2]
纵观近两百年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虽然大家对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课程设置赋予了不同的解释与选择,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各不相同,但在核心理念上都始终关注“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部分,是为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准备的“共同教育”,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广阔视野、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
(二)我国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即有“培养完人”、“教人做事”的观点。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始终把“培育君子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他特别强调“学以为己”,反对“学以为人”,认为学习是为了养成自己的品行,而不是谋取功利的手段。[3]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是梅贻琦先生,他指出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应是进行“知类通达”的“通识”教育,不应过早追求“专业知识”的教育。1933年,清华大学实施了新生入学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改革计划,这种教育模式后来也为西南联大所继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引进苏联模式,由解放前的“通才教育”全面转向“专业教育”。之后,尽管我国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颁布了“高校六十条”,开展了专业目录调整与修订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高等教育实践依然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与通识教育思想背道而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全新的发展与改革阶段,以“拓宽专业、淡化专业、加强基础、注重融合”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通识教育再次引起了高等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的重视。
通识教育在我国历经3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2001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在低年级实行以加强学生基本能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为目的的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清华大学从2000年开始探索“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6年正式实施本科生文化素质通识教育课程方案、文化素质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计划。复旦大学于2005年全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成立了复旦学院,所有本科新生一律进入复旦学院完成一到二年的通识教育,然后再进入各专业学院。[4]此外,浙江大学实施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新体系,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2+4+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模式下的通识教育体系等都是国内高校研究与践行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根据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尽快在普通高校中普及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是提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
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建设要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出发点,将有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之成为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形成有机的联系。要通过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学习,引导大学生更加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加关注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创新,进而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与职业胜任力。[5]
(二)以全体在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
传统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鼓励大学生开创新的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通识教育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不单单是为了促成个别学生创办企业,更包含着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因此,创业教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激发他们创新性的开展工作的潜力。[6]
(三)以整体性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整体性的教学理念是指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撰和教学目的要体现通识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既要避免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又要注意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性,同时提高理论教学落实于实际的能力。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特色教育,不是针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特长的培训,而是立足于学生创业素养的提高,以期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因此,创业教育必须以整体性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四)以提高职业胜任力与创新精神为教育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目标一度定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开创新企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但是,在我国创业文化、创业支持体系还很不完善的形势下,希望通过大学期间的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直接走上创业之路,实现自我聘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一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已经受到了理论界、实践界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评。[7]同时,创业教育本身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价值的基础性和未来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授给受教育者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成为完整的人。因而,创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如何创办企业”的问题,更要解决人的一生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问题,如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等,使大学生具备将来从事不同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
基于创业教育的教育属性和我国创业教育的实践反思与社会环境建设,以及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低的现实,将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在“职业胜任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上应是最理想的选择。所谓职业胜任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是指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刻意要求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而是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借助创业教育平台及其富含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从业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资源,使学生在完成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学习后,其职业胜任力与创新精神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以渐进性教学为主要实施方式
渐进性的教学方式是指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在教学上应注意到学习循序渐进的特点和学生理论思维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即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开始,通过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再通过实际操作的训练来完成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益的效果。创业教育课程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这就是说,创业教育课程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但针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和能力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要有不同侧重点,教学实施要分层次、分阶段。在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开设如“职业生涯规划”等“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目标在于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完整人格;在大学三年级主要开设“差别化创业教育课程”,即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开设有差别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扎实学习专业课程、提升学习能力;在大学四年级要开设“个性化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探究专业前沿,培养创新精神。
通识教育旨在突破专业界限,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与能力素养的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显性课程建设、关注隐性课程建设、完善实践课程建设、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整体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重视显性课程建设
首先,完善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系。要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创业基础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并且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讲述大学生四年学业生涯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目的是要通过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使大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明晰今后的职业生涯道路,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正确选择今后的职业目标,度过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乃至终身职业生涯。具体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自我认识与职业选择、环境与职业选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机会的寻找与把握。《创业基础》课程应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目的是要通过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正确评价自我,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择业观,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就业政策、择业程序、就业手续的办理。
其次,建立创业教育的提升课程体系。这类课程是立足于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开设的高阶课程。应面向全体大学生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比如开设情商教育类、公共关系类、管理类、法学类课程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等,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能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二)关注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是指未列入学校正式课程计划,在课堂之外开设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要素的统称。如:学生科研、科技创新活动、学习氛围、校园文化、创业大赛等。隐性课程对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8]关注隐性课程建设,可选择如下途径。一是加强学生科研,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学生科研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参与科研,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与政策支持,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学生热情,尽可能广泛吸纳大学生参与科研。二是开展“套餐式”的“创新创业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学术讲座。围绕同一主题开展系列讲座,使不同学科背景、不同领域的教师之间充分合作,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成体系的“套餐式”学术讲座。通过系列讲座,能使学生较快的对某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前沿学术动态及实践探索等有较系统的把握。三是组织创业计划大赛。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把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创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开展,但大多高校重视的是大赛的结果,而非参赛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创业计划大赛的参赛过程,科学的参赛过程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参赛期间要围绕策划、管理、法律、投资、营销、财务等专题组织多次培训、开展沙龙等活动,这既充实了学生相关学科知识,也为未来的创新与创业实践做好充分准备。四是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校园内具有“创新创业”元素的良好文化环境是一种“无言之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力量。
(三)完善实践课程建设
创业是一种开创新企业或新事业的实践活动,与能否成功创业直接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往往要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体验与掌握。创业实践课程就是针对创业的这种特殊性而开设的课程,他往往以项目为中心,耦合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而形成一种综合实践课程,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与亲身体验为主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现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素质与创新精神。完善创业实践课程可以选择两种途径。一是借助创业实验中心、创新基地、科技孵化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开展各类创业实训的“实体”训练课程,如:“企业模拟经营管理对抗实训”、“营销综合实验”、“模拟创业实验”等。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训练课程,如“网上店铺”、“淘宝”网站、“创业实训网”等,构建一个“虚拟”的创业实践课程,让学生可以随时在线接受创业实训与指导。
(四)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也是建立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理念。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理念。要树立大创业观,即大学生毕业生开办新企业,是创业;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开创事业,也是创业。高等学校要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教育本质属性出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二是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专业课程改革要突出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妥善处理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关系,努力避免教学内容过窄、过专、过深的倾向,完善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和相通性,注重大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与规律研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前,一些高校在教学上仍存在着“灌输式教学”、“接受式教学”,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了根本障碍。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下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完成课程的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大学生开创新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快专业教师队伍“转型”建设。要让更多的专业教师了解创业教育、懂得创业教育,进而参与创业教育。只有这样专业教师才会在专业教育中自觉地融入创业教育理念,更加自觉地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开创新事业的意识与能力。
[1]雷志轶.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刍议[J].科教导刊,2012,(9).
[2]孙海涛,李东,王维.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7).
[3]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221~232.
[4]孙华.通识教育的中国境遇[J].江苏高教,2013,(3).
[5]黄兆信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6]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
[7]曹大宏.求职能力与职业胜任力[J].江苏高教,2012,(6).
[8]茹宁,沈亚平.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三项设计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13,(7).
(责任编辑:孙宽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任务项目(13JDSZ1011);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2286);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YBKT2011032)。
沈文青/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孙海涛/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