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军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长达半个多世纪,经历了从最初模仿前苏联到总结自我经验再到借鉴世界先进理念并不断完善等阶段,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全民体育都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差异是一项重要原因。
学校体育目标是一个开放、发展、动态的概念体系。两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有许多相似的内容,但也存在差异。
首先,体育课程目标多元性是一种国际趋势。通过比较发现,两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较接近,都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身体发展;二是培养习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三是发挥教育作用。这一表述体现了多元特点。其次,两国体育课程目标的侧重不同。美国更注重体育的娱乐价值,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感是其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重视运动技术的提高、竞技能力的培养等。中国则强调体育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及运动能力的培养。最后,我国体育课程目标是在统一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学校体育课程,便于横向比较。美国是个教育分权制国家,各州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而是依照各州宪法规定实施,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虽然美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各州不同,但有共识,即体育要培养人幸福、健康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懂得合作与竞争,从比赛中培养性格等。这样的标准是共识前提下的灵活,既发挥了地方和学校的自主性,又保证人才培养的一致性。
中美两国一个是发展中大国,一个是发达的超级大国,两国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体制、教学条件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也存在较多差异,也就是说体育课程目标具有国情性是必然的。美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的国情性体现在美国是一个开放、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课程目标更关注个体和个性特征,并以此为核心;其体育课程目标强调个体发展、实现个体潜能、树立自我形象。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体育课程目标不仅强调个体发展,还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反映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及对个体发展的制约性。虽然两国都在课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上寻求平衡点,但价值取向仍体现在各个方面。
体育课程内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载体,被认为是研究一个国家学校体育课程的着眼点。中美两国体育课程内容都做到越来越注重体育和健康的统一,反映了终身体育的要求。两国学校体育课程都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授作为课程的首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而且,两国都将形成终身体育观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虽然在竞技项目的设置上差异较大,但都是为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打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美国确立了身心统一的思想,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探寻体育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国的新大纲则设立了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把学生了解卫生保健常识与传授科学健身方法作为学习的重点。注重体育知识传授和身体锻炼教学相结合,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首先,中美两国在本国竞技文化的传承方面体现了明显的传统特征,尤其是本国的重点项目和传统民族项目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都有所体现。如我国的武术、太极、乒乓球等传统项目都出现在课程内容中,美国的橄榄球、篮球等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也有重要地位。其次,两国竞技项目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不同。我国竞技运动项目在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中并非主要内容,一些从事竞技运动项目的中小学生往往以牺牲文化课程的学习为代价,从小就进入专业队进行专业训练。而美国学校体育竞技内容的选择较丰富,追求竞技运动文化的传承和竞技运动健身功能的有机统一,竞技项目一般是学生个体行为,不具国家性质,通常伴随其终身。最后,课程设计中的竞技项目目标不同。我国体育课程中的竞技项目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专业运动员主要由相应的体校来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只有个别特长生能得到专业训练,而大多数学生不参与。而美国课程内容重视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多是全员参与或是全体选修学生参与,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而是以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为最终目的。
首先,中美两国评价标准都体现与本国学校体育制度相结合。美国的评价标准与《最佳体适能计划》相结合,我国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等,各国的评价标准更多地体现各自的国家意志。评价多依据多元的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具有反馈、量化功能。其次,中美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在结构上基本趋于一致,都按照多领域和多水平结构目标的达成程度来评价。但我国学生更多围绕考试内容进行练习,学校体育也面临同样问题,这势必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较差。标准答案的确定性致使学生创新能力也很难实现。最后,美国体育课程评价重视终身体育观形成,凸显运动的健身功能,学校体育责任不仅为个体的身心服务,更多体现其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首先,两国都强调体育课程评价的动态性,课程评价标准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随着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美国体育课程评价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过程性评价。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也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过程性评价的操作较繁琐及长期评价方法的定势,使结果性评价仍然是课程评价的主体部分。其次,两国课程评价都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美国本世纪初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即评价改革,强调课程的自我实现程度,重视标准化量表的定性与测试成绩的定量相结合。定性评价的重点指向是学习态度和练习行为。最后,两国在评价方法上对学生主体性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是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规定较严格,学校及学生很容易围绕考试内容转;而美国考试痕迹不明显,考试内容不确定,答案不唯一,更利于学生发挥。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内容、目标及评价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异,因而应及时掌握世界范围内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分析各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的教育现状、教育制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借鉴学习,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理论。